- +1
最水乡|水乡苏州,水作的江南经纬
因水成市、枕河而居,李小波和李空濛两位作者的这篇报道,围绕水系与苏州城的关系展开。让读者看到苏州不仅是拥有辽阔江河湖海的经济腹地,还是水网纵横的水乡。以太湖为中心的支流主要有胥江、越来溪、横塘、山塘、葑溪;起到蓄水作用的较大湖泊有石湖、金鸡湖、阳澄湖、淀山湖等,此地良田万顷,还是稻作文明最早的发源地。
在捕捞业兴盛的年代,太湖港湾常见渔船林立、桅杆高耸的情景。后来,封湖禁渔期越来越长,在太湖流域的捕捞船越来越少。到了今天,太湖渔业发展方式已发生重大调整和改变。随着滨湖区的太湖捕捞渔船及渔民全部退出捕捞生产转产上岸,意味着传统的渔业捕捞模式正成为历史。
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说:地名是历史研究中,继史料文献、考古成果之后的“三重证据法”。苏州得名于姑苏山,繁体字的“蘇”,由“草”“禾”“鱼”构成,更生为苏,舒畅为苏。当江南历史从“蘇”中醒来,自然草木演替,水流盘曲花落,渔猎繁衍生息,聚落镇市更新,一个汉字图腾镌刻出大地基因和古今图文的赞美之词,随着吴山越水,一直流淌至今。
水兴农耕源流与“苏湖熟,天下足”
太湖的三山岛因北山、行山、小姑山三峰联缀而得名,水天一色,景色飘逸,也被称为“小蓬莱”。清代诗人吴庄有诗赞曰:“长圻龙气接三山,泽厥绵延一望间。烟水漾中分聚落,居然蓬莱在人寰。”其实,三山岛的历史远比蓬莱早,1985年,在岛上发现的石器遗址,表明1万年以前,最早的“苏州人”已来到这里生息,出土的刮削器、尖状器多,砍砸器少,表明渔猎生活的巧劲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蛮力。上世纪90年代初,中日联合考古队在苏州唯亭草鞋山,发掘出距今7000年前的水田遗址,距今4000—5000年的时期,随着长江中下游气候干凉,地表水退去,太湖周围的阳澄湖、淀山湖、九里湖、澄湖、滆湖等,如众星伴月,如天星散落,充满着稻香、玉润、深水井、干阑居的良渚文化,在万川千湖间,拉开了江南农耕的序幕,从江南之“稻”开启了中华文明之道。
太湖古称震泽,《尚书·禹贡》中说大禹疏通三江(东江、娄江、吴淞江),江流入海,“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春秋战国时期,农耕不仅成为立国之本,还成为战争的筹码。吴国夫差时,“其民殷众,禾稼登熟”,曾一次性借给越国万石稻谷。但没想到,越国丰收后,为将稻谷煮熟后还给吴国,导致吴国饥荒。吴王僚九年(前518年),楚国边境的小姑娘与吴国的妇女,因为争采桑叶发生抓扯斗殴,楚国竟然出兵抢占了吴国边邑卑梁,吴王一气之下派公子光灭了楚国两座城邑居巢和钟离。公子光就是后来的阖闾,一战成名居然是为了蚕桑之战。可见,稻作桑农的重要意义。
苏州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水利史,最早的火耕水耨的“疁田”,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来围堤造田,横向为“塘”,纵向为“浦”,成为“圩田”先声。秦汉魏晋时期,除了粮食作物,经济品种也不断增多。比如太湖莼菜已经成为吴郡特产和名菜,东吴文学家陆机到洛阳后,司马昭的女婿王济,在席上很傲慢地对陆机说:“你们江东有什么能抵得上这么好的羊酪?”陆机说:“有千里湖的莼菜羹,还没有加上盐豉呢!”可见味之纯美。更有甚者,吴郡人张翰到洛阳后,因为思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感概“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毅然辞官回到江南,留下了“莼鲈之思”的思乡典故。
吴中之财富甲天下,而财富之源在农田,
农田之源在水利
在太湖禁养之前,太湖周边已经开始大范围的水塘养蟹。这些用来养蟹的池塘,一般是湿地或低洼的农田改造而来,围堰成塘,再移植、栽种水草。太湖和附近枝权纵横的河道,为池塘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方便养殖户在高温季节随时为池塘补水、换水,并使水塘始终保持在适合河蟹生长的高水位。江南水乡河道纵横、池塘遍布,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利用这种资源优势,使包括莲藕在内的“水八仙”种养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唐宋时期,农业工具的改进(江东犁、不同土地犁铧、龙骨水车等)、圩田修建的规模化和体系化、稻作三熟制、良种的引种与培育(红莲稻、占城稻等)、经济作物规模化(桑、棉花、柑橘、甘蔗等)促进了江南农业大发展。宋代形成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至明清,苏州水利建设日益加强,从宋代单锷《吴中水利书》到明代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两部专著,就能看出“吴中之财富甲天下,而财富之源在农田,农田之源在水利”的重要性。明代以应天府直接督管江南水利,在太湖流域设水利专官,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漕运的专业化管理,农业繁荣与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都与水利治理息息相关。
在江南景观史上,苏州是名副其实的沧海桑田,是稻作文明发酵出的酣畅温润,也是你走不完的江湖,索性从容地跟着白居易的步伐,“买鱼沽酒,行旅如云,走马呼鹰,飞尘蔽日。晚村人语,远归白社之烟;晓市花声,惊破红之梦”,在阳澄湖大闸蟹、周庄万山蹄膀、太湖三白、松鼠鳜鱼、桂花鸡头米、莼菜、酒酿饼等美食中,回味苏州的水乡风味。
“运河之问”与水作的江南经纬
历史学家曾经提出一个“运河之问”:京杭大运河的修建真有必要吗?如果从北京到天津入海,走海路抵达钱塘江口进入杭州,建设和运输成本会远远下降。然而,历史不能假设,若要假设,让苏州来回答也许是正解。
苏州构建的水系大地经纬,
如同苏绣织布机的纵丝为经,
横丝为纬,经静而纬动,经正而后纬成。
古籍记载苏州城最初是伍子胥所筑春秋吴国都城,盘门即为吴都八门之一,因门上曾悬有木制蟠龙,又称蟠门。现存盘门始建于元代,之后在明清两代都进行过数次修缮。至今总体布局和建筑结构仍延续旧日制,“水陆相半,沿洄屈曲",是苏州现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古水陆城门。
景观意义上的江南,是黛瓦粉墙的河岸民宅,是小桥流水的园林庭院,也是湖泊湿地遍布、良田阡陌纵横的生态美景,因而以江南水乡风光入画的画家数不胜数。下边两图一虚一实,干帆远影、河汊交错的江南水乡,在画家杨明义的画笔下,富有浓郁的情意味和乡土气息。
水是苏州大地的刻画师。《周礼》首先礼让山川,“其泽薮日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汉唐地理志描写“东接海,南近诸越, 北枕大江”,“川泽沃野,有海陆之饶”,“明十望,地号六雄,七县八门,皆通水陆,地广人繁,民多殷富”。宋代范成大称“松江太湖水国之胜,当天下第一”。在中国传统地理中,苏州被称为“山川巨丽,风土清嘉,江南之奥壤也”。奥者,山水人文宛然深藏的尊贵之地。所以,《江南通志》作出最好的诠释:“山之大者,阳山太平穹窿窄萼而拱郡治,蜿蜒而北出者,萃于海虞而为虞山。水则长江至江阴流人,经常熟县境而东注于海,太湖中有七十二山, 吞吐波际,常润宣歙之水皆纳于此,而下注三江。运河则自嘉兴而北,经郡城,会胥江,入无锡县界。擅江湖之利,兼海陆之饶,繁盛之名甲于天下。若至万流所辏,分津导渠,组绣交错,转输供亿,天下供其财力。”
水在苏州形成江南的大地经纬。第一层次是河湖水系,以大运河和长江为经线,以望虞河、吴淞江、娄江、常浒河、浏河、白茆塘、七浦塘、二干河等为纬线。至今仍然留下两万条河流,300多个湖泊,通江港浦50多条。第二层次是塘浦体系,自唐代“五里、七里开一纵浦,七里、十里开一横塘”的棋盘式格局,成为江南典范,至今塘、浦、泾、浜、溇、港、溪、渎等纵横交错。第三是城镇的水街体系,明代《吴中水利全书》记载:“城内河流三横四直之外,如经如纬者尚以百计。”
苏州构建的水系大地经纬,如同苏绣织布机的纵丝为经,横丝为纬,经静而纬动,经正而后纬成,治大国若织锦绣,在理水、治水的过程中形成经济和精神的纽带,是历代王朝仰仗江南的治国方略。“天下在运河上”,大运河是一个王朝的天下观。苏州是江南运河的枢纽,担负起“江南之心”的支撑地位,经定乾坤,纬正方圆。
河道繁忙
是江南水乡常见的景象
大运河上除了保存有少数的古桥外,还建造了数座景观大桥。包括位于京杭大运河天十段的澹台湖景观桥、沧浪新城河段的景观桥。有些桥只走行人,有些机动车可通行。新建桥梁通常以异形格构式钢结构拱桥为主,远看似彩虹横跨,如玉带漂浮。
向北,漕运影响着黄河流域都城的迁移,长安、洛阳、开封的逐步向东迁移,就是为了靠近江南的财富。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自豪地说:“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州苏最为大。”唐代可与首都和扬州媲美,“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
向南,守护着南宋首都的财富安全,“人物志之盛,为东南冠”。《吴郡志》说“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同时“先苏而后杭”。南宋临安四个城门,“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杭州城的十余万人,主要依靠从北门进入的苏湖米。
向西,通过长江同内地州县连接,关键是可以拱托南京。《徐霞客游记》中提出:南京帝王之都的地位,必须仰仗江南中小城市(如江阴、苏州等)的支撑才能稳固。洪武年间的夏税和秋粮以石计算,浙江布政使司才二百七十五万石,苏州府高达二百八十九万石,一府超过一省。在长江沿岸的四大米市中,苏州除了自产,还担负起接纳中上游稻米的集散中心,苏州在明代与南京、杭州成为三大织造中心,清代的制造业和开埠后的发展,一直领先江南。
向东,为松江府输送着物流和人流,与上海形成双向的江海联运,一条苏州河,融入大上海的城脉。“海派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苏州曾经引领时尚前沿。张翰在《松窗梦语》中赞叹姑苏:“极人工之巧,服饰器具,足以炫人心目,而志于富奢者争趋效之。”据历史学家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到鸦片战争前后,苏州人口有70万人,仅次于北京,为全国第二大都市。
白画水墨渍烟岚,
尽显江南水乡风情
承续着吴门画派的文脉传统精神,苏州画家陈墨之采用大幅满纸的架构,却满而不塞,繁而不乱,茂密中见虚透,神韵俱足,此岂草草之笔所能描摹,必须神闲气定笔笔着力方可为之。他选取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立夏、霜降和立冬四个节气,以江南风景入画,营造出一派雅静、淡远、绮丽的山水盛景。画中山色、水意富有变化,呼应着淡绿、浅紫、橘黄、洁白等色调,看起来十分有韵致,鲜明而富有诗意。
历史的轮回不是巧合,吴王夫差修筑邗沟首开运河,是为了北望中原,隋朝运河和元代运河,是为了南下江南,苏州在历史之河的南北进出之间,闲庭信步。水是农耕文明催生苏州发展的脐带,水系则是苏州经济发展的命脉,水乡的村落、市镇和城市演变,则是苏州凸显的血肉之躯。
一样的江南
不一样的“小桥流水人家”
镇的形成在宋代以前,多为军事“镇守”的意义,宋代以后经济的发展,演变为“市镇”。宋高承在《事物纪原·州郡方域·镇》中,第一次提出“镇”的概念:“地要不成州而当津会者,则为军,以县兼军使;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在农村和城市之间,苏州的市镇率先繁盛起来。
唐代以前,有“州县不得设市”的规定,中国城市规划史分为两个阶段,唐代的“里坊制”是封闭的,居民生活在孤立的坊墙内,晨钟出门,暮鼓回家。宋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坊墙打破后成为开放的“街巷制”。苏州开启市镇先河,在水道交通便利处,设置了11个市镇,也出现了夜市,成为中国城市夜生活的源头之一。
苏州最早的枕河人家始于吴江梅堰龙南村的良渚文化遗址,明清的市镇已经是专业化的格局,生产性、流通型和消费型的古镇,应有尽有,也决定了和而不同的水乡景观。不同风格的“小桥”,运输不同货物的水街,独特苏韵的人家。今天苏州古城和六大古镇,依然保留着古风流韵和时尚的流苏。
中国古镇类型众多,然而,影响最大的还是江南古镇。
苏州古城镇的魅力在于
与运河相伴,其人文气度超然若云。
“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故曰水具材也”,苏州“龟城”形似龟背的水系,是“仿生学”理念和对水势的巧妙利用。军事上,为了讨伐楚国的需要,从胥门开辟水道联通太湖和长江。为了防御的护城河水陆皆通,水门陆门并存。经济上,白居易则将山塘街修到吴王阖闾的归葬地,白虎威严的守护城廓,城内外“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浪三百九十桥”。马可波罗在眼花缭乱之中,居然说苏州有“四千多座古桥”,曹雪芹在《红梦》第一回中也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今天的“神州第一街”,依然列肆招牌,灿若云锦。
古镇周庄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具有九百多年历史。古镇四面环水,依河成街,重脊高檐的民宅和河埠廊坊相连,小街背巷一派清幽。周庄镇先存有少量明代建筑,其中以原名怡顺堂的张厅砖雕最有特色。外镇上还有横跨南北市河的单孔石桥富安桥,桥上铺设有采自浙江德清山崖的武康石,石面遍布细小蜂窝,数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原来的深褐色彩。
中国古镇类型众多,然而,影响最大的还是江南古镇。苏州古城镇的魅力在于,水系除了具有功能属性外,展示出来的人文气度超然若云。常熟既是江南江北的通商口岸,又是江防要地,却有着“琴川”的雅号,虞山从西北伸人城内好似琴身,七条河流形似七根琴弦, 风调雨顺,岁岁常熟,抚琴弹唱的是虞山诗派的领袖钱谦益,一段情史依旧诗藏,“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一边宽阔的街道码头担负起漕运的重任,
对面的院落充满和行商坐贾的淡然。
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明清时期即是苏州城西最为繁华的商埠,同时也是沟通苏州城和浩淼太湖的交通枢纽。因古镇四周群山拱峙,又毗邻太湖,被当地人视为最具真山真水之趣的地方。古镇既有小桥流水之幽,又有私家园林和名人故居。包括被梁思成等现代建筑学家推崇的严家花园、文人故宅虹饮山房及古松园、榜眼府第等。没有劲舞高歌,没有车马喧嚣,晨曦中的古镇沐浴着金色的阳光,愈发显得安静清幽。
周庄的双桥因为画家陈逸飞的名作蜚声海内外,两座互为依靠的石拱桥正符合《水经注》中的描写:“枝津交渠,世家分伙,故川旧渎,难以取悉。”在纷杂的商肆中,水街的水门洞悄然驶进明代首富沈万山的宅院,成也江南,败也万山,他的“聚宝盆”传说已经隐匿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另一个号称江南“聚宝盆”的木渎古镇,一代名臣范仲淹归葬于此,担任苏州知府仅一年的时间,让遭受水灾的苏州恢复十之八九,让百姓“族其人,日有食,岁有衣,老有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江南水乡则归其所,此乃苏州之幸。
同里镇则昭显繁华中的从容,作为稻米的产地和集散地,专营米业“官牙七十二家”, 一边宽阔的街道码头担负起漕运的重任,对面的院落充满着行商坐贾的淡然,自南宋淳佑四年(1247年)至清末,先后出状元1名、进士42名、文武举人93人。在江南众多的园林中,“退思园”道出了一种真谛,人生如水,退思之间功与过,沧浪之水清与浊。元代画家同里人倪瓒,用最干净的人生,画出了天真幽淡,淡泊取胜,超尘脱俗的江南意境。人人之际的烟火繁华,也有着吉祥的守候。甪直古镇的甪端,让来自《山海经》的神兽,日行一万八千里,护驾佑乡出行平安。
“以水定城”,现在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规划理念,水是苏州与生俱来的气质,以水承运,以水兴产,以水载文,以水成景,唐代杜荀鹤的《送人游吴》至今悠然:“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视 觉 /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呆呆龙
文字摘自于《中国国家地理》“江苏苏州特辑”
— FIN —
原标题:《最水乡|水乡苏州 水作的江南经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