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争议巴铁:常州制造方闭口不谈,投资方被指或用巴铁非法集资
8月2日,集期待和争议于一身的“空中巴士”巴铁1号试验车,在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启动了路面测试。
新华社的一篇报道称该试验车为“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据公开报道,巴铁1号试验车为一节车厢,车长22米,宽7.8米,高4.8米,额定载客数为300人。
测试现场图片曝光后,看上去非常惊艳的巴铁迅速刷爆了社交媒体。
然而,在有人为之叫好的同时,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传出。8月3日,《环球时报》甚至直指巴铁是“圈钱”的骗局。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试图联系制造方,从生产技术角度对巴铁一探究竟,被婉拒。
什么是巴铁
据公开报道,“巴铁”早在2010年就已经被发明,发明者宋有洲,当时叫做“立体快巴”(straddling bus)。美国《时代》杂志将其评为“2010年世界50大最佳发明”。
然而,当时只有构想,没有造出样车,因此无法启动试验段的调试和运营,未能推广开来。
如今,宋有洲携该发明卷土重来,并命名为巴铁(Transit Explore Bus),并携手华赢集团成立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巴铁公司)。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巴铁公司注册于2015年12月,注册地北京市东城区,注册资本1亿元,两位自然人股东为朱红斌和白丹青。
公开资料显示,巴铁公司董事长为白志明,宋有洲担任该公司总工程师。白志明,也是华赢集团的董事长。
据巴铁公司官网,巴铁适用于城市主干道路面的上空,依靠电力驱动,采用大运量宽体高架电车设计,上层载客,下层镂空部分可以正常行驶高度2米以下的车辆,时速可达每小时60公里。官网称,巴铁“集城市快速公交(BRT)与地铁优点于一身,对建设智慧城市、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公司官网还称,巴铁拥有多项发明技术,并已申请国家专利,目前已与尼日利亚、巴西、墨西哥、西班牙、印尼、阿根廷等国家签订意向协议。
今年5月,宋有洲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巴铁1号”能够装载1400名乘客,相当于40辆公交车的运力,将大大节省路面空间。
7月初,白志明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对于交通网络已经较为成熟的一线城市,巴铁的市场空间可能不是很大。但对于一些二三线正在进行道路规划建设、缓解交通拥堵的城市来说,目前是“将巴铁纳入智慧城市规划的最佳时机”,而巴铁打的也恰恰是“缓堵、高效、环保、便捷”的招牌。
据公开报道,今年5月8日,巴铁模型在第19届中国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亮相。两个月后的7月初,全球第一辆巴铁模型试验车“巴铁1号”,在江苏省常州市今创集团下线。
本次测试,“巴铁1号”行驶了300米,另外还对刹车距离、摩擦系数、耗电等进行了测试,检验车和路、人和车的关系。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不仅国内媒体,包括美国《福布斯》、英国BBC、《卫报》等在内的国外主流媒体也对“巴铁1号”的上路测试给予了关注。
美国《大西洋月刊》“城市实验室”网站报道称,“巴铁”的设想其实并不新鲜。早在1969年,美国两位设计师克莱格•霍格茨(Craig Hodgetts)和李斯特•沃克(Lester Walker)有过在纽约打造“空中巴士”的想法,甚至提出打造从纽约到波士顿的“空中巴士”线路,思路和巴铁类似,时速可达200公里/小时。
然而,“城市实验室”指出,这个想法自那之后就一直只是个想法而已,始终未能兑现。
专家:创新要遵循基本科学原理
有不少专家直言,巴铁没有实际操作空间。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涛认为,技术创新需要正确的价值取向。
杨涛认为,公共交通才是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矛盾,但是,巴铁的出发点在于“为小汽车让路”。把最有利又有限的路面空间让小汽车通行,而非从根本上抑制小汽车出行需求,很难作用于缓解交通拥堵。
此外,巴铁的许多基本参数还不满足基本的标准要求。
杨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按照巴铁的车身高度和乘客空间高测算,下层小汽车的通行高度只有2.2米,只满足速度5公里以下的车库高度要求。在50~60公里设计时速下,2.2米净空高度,没有哪个小车驾驶员敢开车行驶。
杨涛认为,巴铁的车辆结构安全稳定也是个问题。假定巴铁车辆仅按600人载员计算,载员重量就高达35~37吨,加上车体自重估计接近40吨。这40吨的宽体巴铁车厢其重心距离地面高度达3米左右。而仅靠两侧很薄的车体钢壳支撑,在30公里以上车速行驶中动载冲击下,几乎无法保证其车辆结构的安全稳定。
杨涛还提出,巴铁很难在已经存在立交桥、人行过街天桥以及有许多几十甚至上百年行道树的城市道路上推广使用。如果大量拆迁,又将破坏城市历史、景观和文脉。
在杨涛看来,公众的发明创新愿望和激情应该鼓励和保护。但是,发明创新都需要遵循最基本的科学原理,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脱离实际。
著有《高铁见闻录》的“高铁见闻”则认为,巴铁本身不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东西,决定巴铁是玩具还是实用发明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如果只是建设一条笔直的观光展示线,只要有人出钱,这件事一定能成,但这样也就偏离了它解决交通拥堵的初衷。而如果要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巴铁要解决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8月3日,宋有洲在接受封面新闻专访时表示,秦皇岛的试运行并不涉及到一些核心技术,巴铁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最快也要1年到1年半以后。
对于此次路面测试的情况,宋有洲说他当时就在现场,“肯定没问题了,跑起来了,肯定没问题。”宋有洲不再回应其他问题,并称本次测试其实并不准备报道。
巴铁项目涉嫌非法集资?
抛开技术争议,巴铁背后的动机也令人生疑。
《环球时报》8月3日在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上发文,直指巴铁项目“极有可能”是下一个类似“e租宝”的非法集资产物。
主要原因在于,巴铁背后的公司是华赢凯来投资有限公司。
据该公司官网,该公司依托互联网金融平台,“与业内几十家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合作,是中国领先的财富管理平台”。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华赢凯来投资有限公司注册地点和巴铁公司在北京市东城区同一幢楼内,只是楼层不同。法定代表人为白丹青,也就是巴铁公司两位股东之一。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今年5月,华赢凯来旗下的基金公司已经在销售和巴铁相关的项目基金,认购金额100万起,年化收益12%。
当时,华赢凯来客服表示,华赢凯来所有理财项目都是和政府合作的项目,相关担保方为中国建设企业联合集团。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建设企业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负责人也是白丹青,注册地点和巴铁公司、华赢凯来在同一幢楼内。
白丹青是谁?澎湃新闻从香港《凤凰周刊》2015年底的一篇报道中看到,白丹青就是白志明。
该年,北京世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向黑龙江不少农民免费发放了号称产量高的稻种,并承诺“承担低产部分的补偿”。但最终,稻田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报道中提到,北京世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为白丹青,又名白志明。公开资料显示,世农公司的法人股东正是华赢集团有限公司。
也就是说,白志明独揽华赢集团、巴铁公司等,甚至,理财项目的担保方实质上也是他本人,而非第三方。
针对种种“圈钱”质疑,8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多次联系巴铁公司企划部万姓负责人,但始终未获回应。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曝出,今年6月,华赢集团的关联方中国建设企业联合会正为巴铁项目的后续工程招募施工方,但是首先得加盟成为中国建设企业联合会的会员,需支付300万到800万元不等的加盟费。该说法随后被巴铁项目企划部负责人否认。
8月2日,即将启动路面测试的巴铁1号试验车吸引了众多市民围观。8月2日,“巴铁1号”施工方、常州今创集团宣传部王姓负责人表示,他们并没有交纳所谓的会费。
王姓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当时,是巴铁公司主动找到了今创集团要求合作。据今创集团官网介绍,该企业主要生产地铁、动车组等车辆的零部件,2015年产销额破百亿大关。
澎湃新闻试图了解车辆生产细节和科技含量,被婉拒。王姓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他们和巴铁公司签订了保密协议,今创不会接受任何采访,也不会透露任何车辆生产的造价、生产周期等细节。
“订单来了,我们就按照订单做,就这么简单”,上述王姓负责人对澎湃新闻称,今创集团作为巴铁的生产方,至今没有主动吭过一声。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抛开技术秘密不谈,今创集团对他们完成这个“全球第一单”、一个看上去很“常州智造”的行为,的确没有任何主动宣传。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