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代工匠录|擅绣狮、虎的千年湘绣,如何应对农村绣娘的消逝

澎湃新闻记者 朱凡
2016-08-05 16:33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刺绣是一门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手工艺。几千年来,这门古老的技艺渗入了中国人文化和生活的各个面向,并不断发展、演进。很多地方都有极具地方特色的知名绣种,湘绣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

湖南民间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沙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楚绣与西汉时期的汉绣。到了清代,湖南民间刺绣由家庭副业逐步发展为一个行业,湘绣与苏绣、粤绣和蜀绣并称四大名绣,并有着“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的美誉。

从长沙驱车前往位于城北的小镇沙坪,一路上在青绿色的丘陵和农田掩映之间,时不时会看到一些挂着“某某绣庄”招牌的农家小楼,仿佛光绪末年这一带家家户户的妇女以刺绣为业、遍地绣庄的光景依然余韵未歇。

沙坪是湘绣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心之一,直到今天,在刺绣传统的浸润下,沙坪当地目前仍保有着庞大的绣工队伍,是湖南湘绣企业最为集中的地方,全国70%的湘绣都出自这里。然而,在传统的“母友相传,邻亲相授”的传承模式下,培养一个技艺精纯的刺绣师需要多年的积淀。漫长的养成周期、当代社会女性丰富的就业途径、有限的市场、行业内的低端竞争等种种因素搅合在一起,结果是农村中的绣工群体的不断萎缩。

尽管沙坪被称为“湘绣之乡”,公认代表着湘绣最高水平的却是位于长沙市芙蓉区的湖南省湘绣研究所。这家成立于1949年的湘绣机构(时称“红星湘绣厂”)是全国28个绣种中唯一的国有企业,历来大师云集,作品获奖无数,在可能的危机面前也自觉承担起培养新生代刺绣人才的重任。

2006年,湘绣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沙坪同年被评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地”;2009年,湖南省湘绣研究所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基地”,2014年又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而两者齐观,则恰好能勾勒出湘绣这门古老技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从湘绣世家到现代企业

毛珊正在刺绣。毛珊刺绣工作室,沙坪。本文照片除作品图片或另外注明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朱凡摄。

青年刺绣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毛珊出生在沙坪的一个湘绣世家,今年93岁的外公李碧涛是湘绣画稿的老艺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在湘绣界颇有名望,家里的女人都是优秀的绣工。传统湘绣画绣结合,先由画师绘好绣稿,再由刺绣者照着画稿绣制。耳濡目染之下,毛珊很小就对画画和刺绣产生了兴趣,“放学回家妈妈总在绣花,去三个姨家,每家都是在花绷子跟前,只能坐在绷架旁和她们聊聊天,自然而然就也想拿根针去感受一下。” 

在毛珊的记忆中,过去沙坪一带祖祖辈辈的女人都会绣花,一般都是母传女、婆婆传媳妇,外地嫁过来的媳妇也必须学会刺绣。绣花成了村子里的农妇们共同的兴趣,形成一种氛围,“长沙人见面打招呼一般都是说‘你吃饭没有’,她们就会问‘你那幅绣品绣到哪里了’。”女儿出嫁的时候,陪嫁里一定有一幅湘绣,也许是当地人喜欢的牡丹花,或者是妈妈和女儿一起绣寓意吉祥的百花图、百子图被面。

不仅如此,在那个年代,农妇刺绣所得还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那时湘绣研究所在沙坪开设了培训班,经过老师指导之后,当地的绣娘会将画好图样的缎子和配好的彩色丝线领回家去绣,每件绣品有规定的工时,完成后交付的时候还会评定等级,获得相应的酬劳,如果不合格下次就不能接活了。毛珊的小姨那时是湘绣研究所的技术骨干,平日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还要接了活回家绣。她婆婆靠绣花供三个儿子读书,还要抽时间做农活,辛苦可想而知。

从小在画画上颇有造诣的毛珊17岁就成了沙坪湘绣厂的画师,上世纪90年代,湘绣的外销订单络绎不绝,上12小时班是家常便饭。2000年以后,市场经济的潮水涌入湘绣行业,毛珊开始创办湘绣厂。为了方便家住得远的绣工,毛珊在一些较为偏远的村子租房子作为刺绣车间,每一处安排一个老师指导,这样一来,往往大半个村子的二三十个绣娘都聚在了一起,“她们都觉得在自己家隔壁上班很方便。”

毛珊湘绣作品《豹》。

刚开始,毛珊只是负责绘制稿样然后指导厂里的绣工绣制,并不全程参与一幅作品的整个制作过程,渐渐地,她发觉对湘绣针法缺乏理解就无法最大程度地表现出画稿的意境。于是,她在2006年拜省级非遗传承人、鬅毛针传承人左季纯为师学习绣艺。鬅毛针是湘绣最有代表性的针法,这种针法立体感特别强,用来表现动物的毛发非常逼真,仿佛真的是从肉里长出来的一样。得益于小时候跟家中长辈学的绣花草树叶的基本功,经过几年的用心钻研,加上深厚的绘画功底,毛珊很快学有所成,创作出了很多在国际国内获奖的作品。2008年,她又成立了刺绣艺术研究工作室,挑选了十多名技艺精湛的刺绣师加入,聘请多位大师指导。厂部和乡间的刺绣车间生产作为日用品、礼品、家庭装饰品的湘绣,而工作室则主要负责绣制收藏品级别的绣品。

刺绣师们坐在绣绷前工作。毛珊刺绣工作室,沙坪。

工作室里,十几张绣绷错落摆开,刺绣师们两两相对而坐,时不时用家乡话聊些家长里短,脸上的表情随着谈话内容不断变化,目光却始终不离开绣绷上的作品,手中的针线飞快地起落穿梭。一根丝线绣到尽头,便从一旁缤纷的丝线中重又拣出一根,用针尖劈成细如发丝的一缕(一根丝线最多可以分成16份),穿针,然后再次投入绣缎上的耕耘。对于外行的旁观者而言,数十针之间,画面的变化都微小到无法察觉,如果凝神看个十几分钟,才能依稀辨别出一片花瓣添了些光泽,或是一片羽毛丰盈了少许,始知所谓“十指春风”诚非虚言。

李华正在绣制一幅花鸟图。毛珊刺绣工作室,沙坪。

李华是这个工作室里最为资深的刺绣师之一,今年50岁,入行已有三十余年,是湖南省刺绣工艺大师。她出生在沙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并不觉得女孩子需要有什么抱负,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全凭天性中对湘绣的强烈爱好和随之而来的追求理想的勇气。小的时候,李华妈妈也绣花,不过只会绣花鸟,她却不满足,想要绣更加复杂的人物动物,就让妈妈带着去绣得好的人家看,看了回家自己绣,效果竟都很不错。她还喜欢画画,十三岁的时候画了一幅妈妈的画像挂在家里的墙上,看到的人都说像。

天遂人愿,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得以前往湘绣研究所学习刺绣。那时给她们上课的是湘绣大师刘爱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华牢牢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机会,如饥似渴地投入学习之中。因为手脚利落,每天能比其他人多赚一块钱左右,被一些心怀不忿的绣工排挤也不以为意,终于成功引起了老师的注意。经过老师的指导,她越绣越好,对色彩的运用、光线的明暗变化和作品的整体质感都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学习班结束后还在老师的鼓励下开始绣制难度更大的肖像。“我第一次独立绣肖像是一幅孙中山像,难度特别大,因为是手工画,很多地方的比例都不对,我就拿着标尺,一点一点调整着画面。那段时间全部的精力都投入进去了,绣完足足瘦了十几斤。”李华说每次绣一幅高难度的作品都会元气大伤,但只要成果受到肯定,就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不过,沙坪的刺绣传统正在渐渐消逝,毛珊是1973年出生的,同龄人中愿意跟长辈学刺绣的已是少数,更年轻的就少之又少。一个严峻的问题是,对于一名刺绣师而言,职业生涯的顶峰出现在四十岁,而现在沙坪最年轻的一批绣工是三十岁,在绣工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不足5%,如果在未来十年内没有新鲜血液进入这个行业,民间的湘绣企业将无以为继。值得欣慰的是,或许是家风熏沐,毛珊14岁的女儿也对画画和刺绣也颇感兴趣,或许会成为湘绣的“00后”传人,湘绣世家的佳话有望继续延续下去。

一幅湘绣老虎为什么能拍出220万

配线间其中一个柜子里同一个色系的丝线。湖南省湘绣研究所。

1985年,李艳从湖南师范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毕业,被分配到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工作时,她从未接触过湘绣。当她第一次走进配线间,看到整柜整柜色彩斑斓的丝线,油画颜料能够调出的每一种颜色都能在其中找到,立刻被深深吸引了。湘绣所用绣线的颜色可以分为青、黄、红、黑、白、绿、赭、紫、焦、葱十个色系,八十八种颜色,又因其深浅染制成745种不同的色彩,微妙的色彩变化对于作品的表现至关重要。

李艳湘绣作品《冬雪北国》,宽7.6m,长3.6m,陈列于人民大会堂常委楼。
李艳湘绣作品《布什总统全家福》。

从曾经的惊鸿一瞥至今,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湘绣成为了李艳毕生的事业,她的头衔不断增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三幅作品陈列于人民大会堂,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访华期间江泽民主席向他赠送的湘绣作品《布什总统全家福》也出自她的手下,多年来获得的奖项足可以写满三张A4纸。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艳。本人供图。

李艳在大学里学习的是西画,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发现湘绣多是以传统国画为蓝本,就尝试把西画的技巧引入刺绣中来,以达到中西合璧的效果。她主要负责原创稿件的设计和针法的研究,指导绣工进行刺绣,但自己也要从头开始学习湘绣针法。事实上,绘制刺绣用的画稿和单纯的绘画创作差别很大,设计稿样的时候就要想到用怎样的刺绣语言去表现能达到超出绘画本身的效果。刺绣是“以针代笔、以线代色”的二次创作,同时又有着与绘画截然不同的艺术特点,例如绣线本身的丝光结合恰当的针法能够表现出动物毛发的细腻质感,这是两种艺术语言沟通交融的成果,是再高明的画家也无法企及的,因此画家对刺绣也必须有深入而精微的理解。

传统湘绣中的老虎形象(左),李艳作品《山兽之君》局部(右)。

2013年,李艳的作品《山兽之君》在香港保利拍卖行拍出了280万港币(约220万人民币)的高价。“湘绣老虎苏绣猫”,狮、虎是湘绣中最具特色也是难度最大的题材,传统上使用的鬅毛针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针法。李艳却发现,湘绣老艺人研究出来的鬅毛针针法绣出来的线条比较粗,适合表现老虎骨头上的毛发,但老虎全身的毛发粗细软硬程度不同,用在其他部位不一定适合。经过多年的观察构思,她在传统鬅毛针的基础上发展了四种新的针法,极细的汗毛针用在老虎的鼻子上体现肉感,甚至连毛孔都清晰可见;卷毛针用来表现老虎耳朵上微卷的软毛,耳朵下半部分更加柔软的毛针;老虎脖颈处蓬松的毛发则用绒毛针来表现。整幅作品采用了几十种针法,穿针引线近五亿次,完成后层次分明,栩栩如生,神采奕奕的猛虎几乎要从屏风中跃出。

在李艳看来,创作出传世之作仅仅是湘绣发展的一个面向。旧时皇家用绣纹彰显尊贵身份,贵族家庭的女儿以针黹怡情养性,平民家庭的女子也用女红装点服饰,刺绣诞生之初为自绣自用,后逐渐发展出用作交易和作为艺术品的功能。到了今天,在市场的作用下,湘绣又有了回到来处去、重新进入普通家庭的可能。李艳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湘绣走进千家万户,因为“用”才是这门技艺最好的传承方式。为此,从去年开始,她专门组织了一个团队开发文创产品,推出了衣服、伞、包、相框、灯具等八类湘绣衍生品,短时间内就收到了不俗的市场反响。

无论是作为高雅的艺术收藏品还是亲民的日用品,湘绣都需要人来传承。湖南省湘绣研究所现在的设计师有二十几人,设计人员队伍的数量和专业性都是业内其他机构和企业望尘莫及的,也是其强大创新能力的来源 。但刺绣行业需要人数最多的还是一针一线低眉细作的绣工,上世纪九十年代,所里跟妈妈学艺的老绣工一批批退休,研究所预见到了人才断层的可能危机,最终决定以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刺绣人才的方式解决后顾之忧。

现代职业学校培养的90后新生代绣工

2006年开始,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设立了湘绣专业,最初由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出培养方案,派驻刺绣指导老师,学生毕业后被研究所聘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后被行业广为效仿,一时毕业生源紧俏,使职院从一开始招收两年制中专班,后来又开设了大专班,现在已经发展为湘绣学院,每届招收数十名学生。由于中专班招收的都是十四五岁的初中毕业生,即使是第一届学生也已经基本上都是90后。

90后刺绣师王参文。湖南省湘绣研究所。

王参文就是第一届中专班的毕业生,2006年入学,2008年到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工作,入行刚好10年。王参文最初选择这个专业很大程度上是迫于困窘的家境 ,她来自湖南农村,家中有三姊妹,初中毕业后一心希望能尽快找一份工作。湘绣研究所当时承诺两年学制完成后,刚入职的工资是每月1500元,由单位安排住宿,工作地点又在省会长沙,对一个面前没有太多选择农村女孩来说是一条颇有诱惑力的出路。现在她的收入涨到了每月4000多,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加上季度奖、年终奖和相应的福利,在长沙这个平均房价六千多的城市里,保障基本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李艳正在指导90后绣工刺绣。湖南省湘绣研究所。

十六岁刚参加工作时,每天在绣绷前一坐七、八个小时,对于生性活泼好动的王参文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学校的两年间,每天上午上绘画课程,下午学刺绣针法。传统湘绣最基础的针法有十余种,发展到现在细分则有近百种之多。湘绣一般分为四个题材,刚毕业的时候,王参文和她的同学们只能绣较为简单的花卉,难度较大的动物、人物、山水都还应付不来。也正是因为有些毛躁的性格,王参文“因祸得福”,幸运地被分到动物组跟随鬅毛针传承人成新湘大师学艺,因为动物的毛发需要随意的针法去表现,针法运用地越自然效果就越活泛灵动。而随着和湘绣的接触更加深入,在老师和前辈们毕生致力于刺绣的精神感染下,王参文和她的年轻同伴们渐渐体会到了这份寂寞而安静的事业中所蕴含的神圣和伟大,以及自己作为新一代湘绣传承人的责任与担当。

“新蕾刺绣部”中90后绣工们的日常工作场景。湖南省湘绣研究所。

经过六七年的磨练和期间老师们不间断的指导,90后新生代绣工们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各种题材的作品基本都能驾驭自如,她们组成的“新蕾刺绣部”也成为了湘绣研究所的生力军。尽管论扎实的手上功夫还比不上从小跟妈妈学艺的老一代绣工,但因为在学校系统学习过绘画,也接受过美学教育,在领悟力方面后来居上,进步的速度和空间也都非常可观。另一个有趣的变化是,传统社会从事刺绣的全部是女性,“绣娘”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绣工” 的同义词,但在职业教育体系下,近几年陆续有一些男性被刺绣这门手工艺的神秘色彩吸引而加入进来。耐人寻味的是,这种对性别传统的颠覆在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窥探欲的助力之下,甚至会转化为男绣工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现在,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毕业后来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工作的90绣工后已有100多人,后继无人的困局已经被提前化解。不过,每年几十名毕业生的人才培养速度根本无法满足目前湘绣产业的需求,民营企业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为生存疲于奔命,不仅无暇顾及人才的培养,也无力负担以优厚条件吸引受过职业教育的、炙手可热的新生代绣工。如果这种状态延续,那么十年之后,当最后一代农村绣娘老去、退隐,湘绣的传承虽不成问题,但想必再也无法维系当下的规模与格局。

(感谢毛梦章先生对本文的帮助。)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