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打破男篮垄断传统,剑客雷声出任中国奥运旗手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即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随着桑巴舞曲的节奏,热情起舞。
北京时间8月3日晚上,中国代表团在奥运村正式举行升旗仪式。中国代表团团长刘鹏宣布,伦敦奥运会男子个人花剑金牌得主雷声脱颖而出成为开幕式走在中国代表团队列最前面的旗手。
事实上,在一直被中国男篮选手“垄断”的旗手位置上,今年的“竞争”格外激烈,易建联、吴敏霞、郎平,甚至是孙杨和宁泽涛都曾被传言将成为旗手。但为何在这些“大腕”中,雷声最终脱颖而出呢?
外形和成绩无可挑剔
关于中国代表团的旗手人选,此前众说纷纭,跳水名将吴敏霞、男篮核心易建联甚至女排主帅郎平都曾成为焦点,但当下所有的声音指向,雷声的“胜算”更大。
雷声身高1.93米,外表阳光帅气,参加过北京奥运和伦敦奥运,并且在2012年曾帮助中国男子花剑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论外形和成绩都无可挑剔。
值得一提的是,雷声还拥有丰富的“旗手经验”。
2014年9月19日,韩国仁川亚运主体育场,2014仁川亚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 文内图均来自 视觉中国2013年全运会,雷声就压过易建联成为广东代表团的开幕式旗手;2014年的仁川亚运会,雷声更进一步,成为亚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旗手;如今,轮到了奥运会。
如果最终雷声就是那个真命天子,那么他将打破中国男篮运动员对奥运旗手的“垄断”,也将成为中国代表团首个奥运冠军旗手。
自从1984年中国回归奥运以来,总共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有6位小伙子先后担任过奥运旗手,分别是1984年的王立彬、1988年的宋涛、1992年的宋力刚、1996年和2000年的刘玉栋、2004年和2008年的姚明以及2012年的易建联,其中刘玉栋和姚明两度当选。
旗手人选须考量项目
当然,如果说到身材挺拔和形象阳光,易建联、孙杨和宁泽涛这些人气更高的奥运成员丝毫也不会输给雷声。
但如果考虑到奥运开幕式后的赛程安排,以及开幕式上的体力消耗,或许雷声确实是比其他人更适合的人选。
事实上,参加开幕式对于奥运选手而言是一种荣誉,但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份“苦差事”。据统计,作为奥运开幕式的旗手,运动员需要手举国旗在开幕式现场站5个多小时。以四年前的伦敦奥运会为例,开幕式在临近当地时间当晚12点左右结束,很多运动员回到奥运村后接近凌晨两点。
这样的强度可能会导致第二天有比赛任务的运动员很难适应。
而像孙杨和宁泽涛这样的游泳选手,他们的比赛项目不仅对体能的要求非常高,而且游泳比赛将在开幕式后的前几天就拉开战幕。孙杨8月6日就要冲击400米自由泳金牌,为了全力备战,他不参与旗手的选拔也是情理之中。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中国男篮的选手能包揽历届奥运会旗手的位置。
2012年7月31日,伦敦,2012奥运会中国军团第4日击剑,中国选手雷声夺得了中国男子花剑金牌。颁奖仪式上的雷声。吴敏霞曾获旗手提名
事实上,在四年前就有媒体讨论过中国奥运旗手选择标准过于单一和集中,在中国男篮运动员之外,完全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也有人猜测,中国奥运旗手的选拔初衷还是定位在形象上,当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要突出新中国的形象与风貌,高大帅气的男篮运动员拥有先天的优势,不曾想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了28年,如今中国代表团人才辈出,还都是明明有颜值还要靠实力的主,男篮运动员也大可放心地让贤。
此前,在外界一致风传雷声执旗的同时,也有声音指出,雷声的人气在中国奥运选手中算不上最高,比如孙杨和林丹这样的超级明星可能更合适。而且除了雷声之外,吴敏霞是被提及最多的名字之一,作为四朝元老,吴敏霞如果成为旗手,将成为奥运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首个女旗手。不过考虑到吴敏霞想安心备战,代表团的提议最终遭到了否决。
“上届虽然我个人拿冠军了,但是我们团体最终获得第7名,还是有些遗憾的,我们前两年世锦赛是一次银牌,一次铜牌,我当然希望在里约能换个颜色。”此前的采访中雷声只是迫切表达了要在里约奥运尤其是团体项目再创佳绩的渴望。
在得知自己成为旗手后,雷声表示:“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旗手是非常光荣而又有责任感的事情。这也是击剑运动员的荣耀。”雷声也笑称自己完成了旗手大满贯,“我全运会当过旗手、亚运会也当过旗手,现在又将出任奥运旗手,我也希望这样的大满贯能够给我的比赛带来更多动力。”
链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中国旗手
2012年伦敦奥运会:
篮球运动员易建联担任中国队旗手
2008年北京奥运会:
篮球运动员姚明担任中国队旗手
2004年雅典奥运会:
篮球运动员姚明担任中国队旗手
2000年悉尼奥运会:
篮球运动员刘玉栋担任中国队旗手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篮球运动员刘玉栋担任中国队旗手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篮球运动员宋力刚担任中国队旗手
1988年汉城奥运会:
篮球运动员宋涛担任中国队旗手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篮球运动员王立彬担任中国队旗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