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重返80年代丨从《浪漫的黑炮》到《黑炮事件》: 被“禁止”的女人
重返80年代丨从《浪漫的黑炮》到《黑炮事件》: 被“禁止”的女人 原创 高子涵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收录于话题#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36 个内容 #影视观察 14 个内容 #80年代 1 个内容 #文艺批评 5 个内容
从《浪漫的黑炮》到《黑炮事件》:
被“禁止”的女人
高子涵:
周绍文与周玉珍除了是一男一女,基本情况可以说一模一样,同龄同岁,同地同工,同样遇上了古怪的“黑炮事件”,只不过前者活在文字里,后者呆在银幕上。从《浪漫的黑炮》走入《黑炮事件》,周绍文实现了性别的转换,但其姊妹周玉珍的诞生似乎并不全是出于对女性的重视与爱护,其间蕴藏着时代对两性的某些价值认知与情感偏向。从原文本出发对改编电影中的女性进行剖析,上述观感得到诸多验证与新的支撑——《黑炮事件》所反映的八十年代初的中国仍面临着“父权”何去何从的问题,夹在其间的女性作为独立主体的价值未被深入挖掘,本质上仍是寻父、审父、弑父的工具。
尽管《黑炮事件》增添了更多原文本所没有的女性形象,但她们并没有作为精神救赎的主体出现。“第五代的艺术作为子一代的艺术,其被叙事件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关于禁令而非欲望。在第五代的经典影片中,女性表象与其说作为欲望的对象,不如说是作为被禁止的对象。”以黄建新等人为代表的第五代影人在性别书写中表达着对女性的“拒绝”,这种拒绝建立在对女性的片面符号化与单一的象征性解读,拒绝象征秩序与其可能的成长空间。在《黑炮事件》中,黄建新对女性的书写态度体现在孩子和女人。
”
一、孩子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中国新的子一代经历着父权秩序的重建,以英雄主义的方式为先辈重述历史从而为自身的存在正名。但这种重建又含着“立与破”的反叛精神,通过重建将其限定在过去,荡清创造新世界的某种权威、神性的阻碍,实现精神的突围。1985年的《黑炮事件》已经经历父之群体的回归,其以“孩子”的视角讽刺了这一重建秩序的诸多问题,对“父”存在的合理性产生质疑。
赵书信是一个“孩子”。性与爱的觉醒在第五代导演的诸多经典影片中似乎意味着真正的成人。《红高粱》中的“我爷爷”杀掉李大头赢得了九儿,在摇摆的红高粱丛中实现了自身欲望的完整表达,使个体真正进入非秩序的反叛历程;《黄土地》中翠巧对顾青的爱的坦率是其对“公家人的规矩”和“庄稼人的规矩”的禁令反叛,滔滔黄河与厚厚黄土相比更是已经觉醒的流动精神的归宿。而49岁未婚的赵书信仍没有真正地“成人”,对其所处的环境,他缺乏一种自觉的批判而居于传统知识分子的随遇而安,对于生活的可能突破也缺乏足够的激情与勇气,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过分理性又过分愚钝。
图1
影片开头,身材偏小的赵书信便撞上了两个“巨人”,通过视觉的大和小暗指其不成熟(如图1);小说中“失黑炮301找”只是赵书信孤独内心某种具有浪漫色彩的归属感的产物,以一种具有暗语色彩的方式将普通平凡的事情道来,是他“老小老小”的一次诙谐;影片结尾,赵书信与吃雪糕的孩子同在教堂的门框内,倾倒的多米诺红砖将小男孩与赵书信相连,视觉上的形象联系将“未成年”的隐喻具体地展现,但这种链条式的导向仅仅在第一次成功了(红砖贴上了皮鞋),而在第二次孩子和红砖依旧,但赵书信只留背影,链条导向人物但已被挣脱,或已意味着经过“黑炮事件”的洗礼,决心不再下棋的赵书信已经摆脱了孩子身份的束缚,拥有了反叛的资格(如图2)。而这一点所对应的性与爱的觉醒在他与陈淑珍的关系发展中也得到了验证,此处将于下文详细介绍。
图2(左为第一次,右为第二次)
但在最终觉醒前的漫长时间中,赵书信与女性是隔离的、淡漠的,尤其是他与厂党委副书记周玉珍,前者是“黑炮事件”的受害者,后者是主要推动者,“一边是谦卑、服从、将屈辱视为考验的孩童般的忠顺”,“一边是猜忌、武断、刚愎自用的家长式管理”尽管两者在矛盾中对立统一,但对周玉珍所代表的女性的“拒绝”也明显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是生理性的也是心理性的。周玉珍本不该是女性,黄建新对其进行的“变性”处理,或许正是通过委婉的“拒绝女人”的方式实现对小说中周绍文所代表的传统父权的反叛,将这一矛盾隐藏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经济政治冲突、解放思想带来的男女性别地位问题、传统知识分子的新时代困境等等矛盾之下,使其锋芒不过于尖锐,但仍能为人所知。
孩子不只是赵书信。足球场上踢球的热血少年、陈淑珍家的红领巾小女孩明明(如图4)、李任重与赵书信长椅交流时在一旁玩彩球的赤身小孩、最后玩多米诺红砖的两个小男孩。影片增添了小说所没有的孩子们,他们的存在一方面是在引导人们将赵书信与孩子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似乎也意味着“黑炮事件”这一发生在成人世界的乌龙事件,如果放在孩子的世界中或许根本不会发生,一来可以直接询问,二来不必追求非理性的理性解答,毕竟孩子的想法天马行空。因此,“黑炮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在当时所谓的成人世界,赵书信这样的“孩子性格”与生活浪漫主义的困境,这是现代化大潮中社会异化的表征。
图4(左足球场,右图小孩为明明)
二、女人
(一)周玉珍
影片中呈现最多的女性莫过于厂党委副书记周玉珍(如图5),四五十岁的小老太,细长脸,干练短发,眼睛不算有神但饱含关切,行为举止总是散发着母性的光辉。即便是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在各大影评论坛依然能看到关于该形象的批判或辩驳。她的初登场即是代表矿机械厂在警察局向调查人员汇报赵书信的情况。在贯穿全片的多次党委会议上,她尽己所能地发挥着职业赋予的怀疑本性,希望赵书信的任何举措都能有合大众情大众理的解释,提出了一颗棋子与一封电报的价值矛盾。她对非理性行为的理性的执着也是本片的核心之一。然而正如前文所言,原文本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女性,为了让“周绍文”更符合当时的女性气质,黄建新进行了多处调整:
图5(左为党委会会议现场,右为周玉珍)
(1)在第三次党委会议上,对德累斯顿的疑问是由吴书记(对应电影武书记)提出的,而电影中这句话则加给了周玉珍:“德累斯顿又不是德国,这跟说不说英语有什么关系,会说又不说,这……”而周绍文原本的台词都分散给了影片中的其他人。给周玉珍又增添了一句关于“知识分子政策”与对赵书信信任的台词。这种台词的变动虽然给不同人讲话的权力,使整体画面呈现并不会过于呆板,但“夺取”了周玉珍角色本身拥有的提出实用性建议的能力,使其形象能力局限于在意识形态领域理解和批判问题。
(2)李任重多方找人希望让赵书信回到岗位,最后这个皮球被踢给周玉珍,两人在工厂视察时沟通此问题,引出小说中没有的周玉珍的自白:
周:我知道,有人在背后骂我,叫我周认真、马老太、左书记。我家上大学的二小子还时不时给我上点现代哲学,让我更新头脑,好像马列主义不时新了。
……
周:你怎么想得这么简单?
李:可你也想得太复杂了!
马列主义老太太式的周玉珍执着于过去长期的政治斗争经验,没有将马列主义与新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李任重从生产效率角度出发,认为意识形态问题对物质生产影响不大。两人的社会阅历与思考方式不同诱发矛盾。在周李的冲突中,性别并非主要因素,然而性别的不同使人们在对人物思想行为解读时会有不同的偏向,强化了冲突的戏剧性与对抗性。
(3)在第五次党委会议上,小说和电影都涉及周绍文/周玉珍询问李任重调查过程并在之后提出证据有效性和棋子电报价钱悬殊的逻辑问题,但围绕这一问题的前期铺垫与后续发展,电影改动较大,而这一场也是周玉珍形象展现的重要部分。小说中周绍文是在无人愿意发言的寂静中主动询问的,从会议开始到结束始终维持着平稳的情绪基调,场上无风波。对于周绍文,文中特意强调:
“会场静默了一会儿,周绍文坐起来,两手放在会议桌上,轻轻地咳了一声,说:“对赵工,关心,我们的确是应该关心的。过去,我们对他是不够关心的,啧!今后……不过,关心不等于不搞清楚问题。正是为了关心他,更要把问题搞清楚。所以说,李厂长,你是不是能把调查的过程介绍详细点呢?”
“周绍文绝对没有一丝恶意。由赵信书当翻译和由冯良才当翻译,对他个人都没有一点利害关系。他只是从他主管的事情上出发,一定要把每个人的问题弄得水落石出而已。”
但在电影中,周玉珍询问调查过程与提出质疑是在以一己之力与几位男委员进行争执后进行的。尤其是影片增添的老王与另一位态度刚硬的委员,两人的发言分别从感性和理性方面支持李任重召回赵书信的提议,对周玉珍表示了明显的抗拒态度。以李任重为核心的男性群体在会议桌上的连续发言中形成了对周玉珍在小群体内的舆论施压。她与男性群体的矛盾在第二次发言代表的义愤填膺中被激发,会议由此走向高潮。周玉珍颇有赌气性质地回应:“好吧,我说意见。”由此提出疑问,在无人可答的寂静中又乘胜追击一般:“谁能解释得通?”在之后其与李任重的激烈交锋中,导演更有意识地将周玉珍的感性思维展露出来,与李任重就事论事相比,周玉珍不断从其他角度回避对方最尖锐的问题“这不公平”。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虽然周的做法维护了秩序与原则,但有效的现实偏少,更多是情绪输出。
李:哎,老王,你说吧。
老王:赵书信这个人,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可怕,也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好,他这个就是有点怪脾气……但他是个好人,在厂三十年,老一点儿的人谁不了解他。大家说我说的对不对?(笑,有人跟着笑)
周:开会严肃点。(笑声戛然而止)
男委员(下定论的口吻):这个问题本来很简单,要我表态很痛快,经理责任制,生产技术问题经理说了算,我们党委少管。
周:这仅仅是生产技术问题吗?
男委员(强硬):如果不是,请问是给赵书信定案吗?
周:好吧,我说意见。第一……第二……
老王:他就这么个怪人嘛,哼,我说你们不信。
周:正因为怪,才要调查。
(周读钱如泉给赵书信的电报)
李(拍桌而起):这样做是错误的嘛,不让赵工工作,这不公平,没有道理嘛!
周(激动地站起来):谁不让他工作了,我们只是不让他做翻译,完全是为了爱护!保他过关,并没有停止他工作,他不是去维修厂了吗。
李:可专家一再地抗议,WD需要质量保证。反正生产上的事我有权决定,明天就命令赵工来上班,来做翻译。
周:既然你有权决定,为什么还建议开党委会呢?难道要我们全体委员来服从你的命令吗?
(4)WD工程出现问题后,周玉珍在现场检查时不断提出一定要查明责任是不是在德方;小说以吴书记问明真相后的一句“真是,真是……你这个习惯呦!真是个害人的东西!”结尾,电影则是周玉珍询问赵书信为什么要多花钱发电报而不买一套新的,将黑炮事件的核心起源归于赵书信的不寻常举措。这种调整引导人们对周玉珍所代表的女性产生认知偏向——习惯于追根问底与转移责任。固化的形象与选择性的表述反映了创作者对女性的现代化价值的不信任。
图6(图中女性为陈淑珍)
(二)陈淑珍
区别于周玉珍敢于 “碰撞”的强硬,陈淑珍(如图6)呈现的是有如她名字的温柔贤惠。其首次出场是和赵书信一同去看“阿里巴巴”流行歌曲演唱会,并被邀请一起去探望汉斯;赵书信被调到修理厂,她在送行时问出“为什么让你去”这在“黑炮”未明前始终压在众人心头的问题;赵书信在修理厂,她特意送饭改善生活;赵书信夜间检查WD工程的同时,画面切到她在家和孩子一起包饺子,隐喻等他回来吃团圆饭。以上是她在整部电影中出镜的全部场景,虽是只言片语,但可见其与赵书信的关系在事件发展的同时不断升温,成为赵书信遭受飞来横祸时的情感精神支撑。
陈淑珍是谁?这一问题在电影中并没有明确。《浪漫的黑炮》中李任重到赵书信家探望,在黑炮事件催生的愧疚之下想起他还未成家,便提到:
“计财处有个会计,叫陈淑贞,跟我爱人在一起工作,常到我家来玩。我看她人不错,长得也很端正,还是个南方人,跟你一定合得来。她丈夫是职工子弟中学的教务主任,前年得癌症死了,身边只有一个上中学的女孩子,没有多大的家庭负担。怎么样?你有意思没有?要是愿意谈谈,我明天就叫我爱人去跟她说……”
电影中的赵李谈心改成了汉斯和赵书信老友相聚,李任重偶然拜访发现“黑炮”真相,省去说媒剧情。这样的修改使汉斯和赵书信的友情更加丰满,男人们的主线剧情更加丰富,但女性角色及剧情从逻辑上被弱化了。文本在说媒之后便无后续,而电影没有交代前情直接塑造了一个原不完整的陈淑珍形象——个人条件较好(温柔体贴、贤惠大方、长相端正)、家庭负担较小(只有一个上中学的女儿、家庭条件尚好、会计工作),且与赵书信情投意合。在《浪漫的黑炮》后记中,作者交代了两人的后续:
“行了!小说就此刹住吧。如果写到书呆子老树开花,在李任重夫妇的撮合下和陈淑贞结了婚,写到他退休,写到他寿终正寝,我们会写成一部叫人看了直打瞌睡的多部头长篇小说了。”
尽管电影中并没有明说两人的最终关系,但已将相识相守的过程展现了出来,赵书信在经历“黑炮事件”后不仅实现了精神上的成人,也觉醒来性与爱的能力,完成了完整的成人式。他与陈淑珍的关系发展并非是对黄建新“拒绝女性”的精神反叛。在一定程度上,陈淑珍是传统社会的理想女性的延伸,是男性幻想的产物;同时也是人们为赵书信设计的“理想伴侣”,带有一定的补偿性质——职场失意,情场得意,其存在是不让主角形象过于灰暗。影片中无介绍无结尾的叙述不会影响黑炮事件的推进,但使陈淑珍成为游离于主线的“工具人”,她在影片的全部价值依附于赵书信并且被物化了,在婚恋市场上被公开凝视与衡量。“事实上,一个被误解、被冤屈、遭放逐的主体,通过了考验再度认可的故事,与一个过度表达的、游离于叙镜之外的影响体系是第五代早期创作中的一个主要模式。”陈淑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赵书信“成人仪式”的献祭品。
(三)其他女性
《浪漫的黑炮》中只有两个拥有名字的女性形象——仅出现在李任重口中的陈淑贞和邮电局女营业员孙菊香。小说对孙菊香着墨颇多,张贤亮用整个第三章介绍了她在接到“失黑炮301找”这封古怪电报前遇到的种种倒霉事,交代她未与赵书信确认实情就因怀疑匆忙上报的缘由。电影并未展开这段剧情,只是给女营业员一个怀疑表情的脸部特写,记录下她看到“丢失黑炮301招赵”的惊愕与审视。这样在不影响主线剧情的情况下节省了叙事空间,使人际关系尽量简洁,虽然表意略有不足但无伤大雅。影片中的女性角色更为丰富。厂里小刘年轻貌美,负责礼仪接待,在赵书信试西服见汉斯的场景中始终陪同在场,但很少进行交流,只是顺势偶尔发出银铃般的笑声炒热气氛,实际并没有融入交流的场景,即便被发现会德语也不愿尝试新工作;WD工程现场的年轻女工嘲笑冯良才翻译不精闹笑话,想骗汉斯多换兑换券谋取小利,脑袋虽灵活但以自己为聪明、他人为愚笨,忘却自己才是只会做重复性工作的人;酒店女服务员发现汉斯与赵书信的争端但不敢上前,找了男经理来解决;党委会议除了周玉珍还有三位年轻的女性委员,但没有发表过一次观点……
图7:(上为电报营业员,中为工厂女工,下为公司小刘)
《黑炮事件》中的女性角色始终缺乏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气,这与影片为其设定的角色地位有重要关系,她们行为的本质都是在重复而非创造。即便是周玉珍,虽然有针对“黑炮事件”的观点输出,却也只是在遵从传统的审查框架,在旧的体制中思考,她所呈现的类似于独立的某种意识实际上是基于传统经验与社会声望创造的心理优越。这是黄建新添加的人物,这种安排一方面是刻意的压抑性的女性书写;在另一方面也隐隐反映出,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女性在市场经济中面临着内外身份认同问题——内在的依附倾向与外在的刻板印象。同时,男人们是有集体的,以李任重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班子,赵书信与汉斯的朋友关系、男性工人们的集体活动等等;女人们则是零散的,党委会的几个女性都是分开坐且只有周玉珍有存在感、工厂女工在影片中只有男朋友未见女性朋友、礼仪小刘和陈淑珍在影片中都没有呈现自己的女性朋友,而这与创作及现实中对女性的“禁止”密切相关。
三、声音:女性的延伸
1984年,根据国家要求,西安电影制片厂要制作12部影片,时任厂长的吴天明计划6部做成商业片盈利,另外6部做成“艺术探索片”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中国电影开辟新路。《黑炮事件》正是6部“艺术探索片”之一,该片在色彩上采用安东尼奥尼式的大块红色、白色、黄色,同时维持主基调的黑灰,赋予不同颜色独特的含义来辅助烘托气氛、传递情绪、塑造人物。许多构图也较为耐人寻味,如在有主要男性交流的场景,女性常处于画面的边缘或者远离镜头的的一侧,成为环境的一部分,由此体现女性的被禁锢与被压抑。对色彩、构图、镜头等视听语言基本要素的研究,前人之述备矣,但从声音角度对影片潜藏的女性色彩则研究不多,有待挖掘。
《黑炮事件》的音乐在当时贵在“新”字。曾有电影音乐人指出其在音乐、技法、情趣的“新”。观念新,即将音乐视为“音响”,使配乐自然地融入自然环境的各种声音,充满生活化意味;技法新,乐器的非规则、无调性组合给部分情节增添的诡异迷离的色彩,如开头警车赶来的零碎配乐;情趣新,创新选择小型乐队,使音乐富有重奏感,给人以广阔的遐想空间。好的音乐对于电影可以起到情节补充与情感完善的作用。
尽管《黑炮事件》始终饱含着“拒绝女性”的情感基调,但如果过于强调某一性别容易导致电影表现的单调与扁平。黄建新引入更多的女性角色或许也有同样的考量。如果以陈淑珍的气质为电影推崇的“女性气质”,则音乐的情感色彩应是温柔细腻、包容平和。影片多处的配乐的主旋律都为萨克斯,赵书信与李任重的会议室见面、赵书信自己在足球场看完比赛后离开、周玉珍与另一委员拆赵书信的邮件确认“黑炮”被他发现……这些场景的配乐的萨克斯以低婉凄迷的旋律配合其他乐器细腻有层次地呈现出人物的不同心情;李任重在与周玉珍在工厂进行沟通后,回家反复思考,深夜的背景配上高频率拉动的弦乐,音调虽高但声音较弱,如泣如诉反映人物的焦虑纠结;赵书信夜晚拿手电筒去工厂挨个儿检查WD的安装有无问题,同时画面切到陈淑珍母女在家包饺子,配乐时舒缓的钢琴曲与弦乐,犹如柔情万丈小夜曲……影片多处的音乐实际上乍一听与画面内容似乎并不吻合,但细细品来,通过细腻的反差将整体氛围与人物情感通过别样的方式展现,实际上是以声音的方式弥补画面中女性要素的匮乏,使影片的气质不过于悬疑诡异脱离社会生活。并且采用西方乐器进行配乐,贴合影片的外贸环境,增添了一些异域情调。
图8(《阿里巴巴》舞台)
电影第17分钟的流行插曲《阿里巴巴》同样与女性相关。身着红色短连衣裙的妙龄少女们迈着精神抖擞的步伐随着“阿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的激昂曲调整齐地舞蹈。“有一天他在山中砍柴,许多人走进来,走进一个神秘的山洞,里面都是钱财,有金银财宝,有钻石玛瑙……”这首电影中的流行歌曲对民间故事进行改编,描绘了金灿灿的生活,影片中的年轻人对此反响热烈。而伴舞的女性实际上正是歌词的具象体现,在黄建新的镜头下,女性是被表达、被诠释的个体,女性个体的自我阐释是被“禁止”的。
四、总结
小说与电影不同,前者以文字为载体,可以将千百层意思编织进字里行间,玩转隐喻,让读者在一遍遍的阅读中用理性去思考,收获内在深意;后者则是活用视听语言的综合艺术,在有限的时空中调度人、物、景等多种要素,或揭示呈现、或解释说明、或引导开启……现实主义影片是窗口,是对现实的展示与暴露,但更多要借助情感的共鸣,在短时间内通过感性抓住人们的心神并留下理性思考的钥匙,由此导向更深的批评与反批评。因此,现实主义电影是窗子,更是玻璃窗子,除了可以直直地望见导演想要呈现的时代多面,也可以从玻璃的侧面窥见大众心理的浮动缩影。
1985年诞生的《黑炮事件》正是这样一扇玻璃窗子。在第五导演的艺术群落中,黄建新因其曾“更为直接地参与了与现代化进程相伴生的‘文化革命’实践”的独特生命体验”,对事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症候有更敏锐的感知与更深入的洞察。其对女性的“拒绝”与对女性要素的吸收反映着第五代影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与情感取向,被“禁止”的女人与“突围”的男人是一代历史与人物的缩影。
(本文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文化与批评》2021年度期末作业,获得“新青年电影夜航船2021年优秀影视评论”)
参考文献:
[1]刘畅.《黑炮事件》:再也拍不出来的杰作[J].电影,2020(06):122-127.
[2]厉震林.论电影《黑炮事件》的“赵书信性格”[J].新余学院学报,2013,18(01):37-39.
[3]戴锦华.思索与见证:黄建新作品[J].当代电影,1994(02):46-52.
[4]金湘.制约与创新——电影《黑炮事件》音乐断想[J].人民音乐,1986(10):27-28.
[5]黄建新.几点不成熟的思考——《黑炮事件》导演体会[J].电影艺术,1986(05):15-21.
[6]戴锦华.雾中风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
[7]张贤亮,浪漫的黑炮[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07
注:本文图片皆为电影截图
原标题:《重返80年代丨从《浪漫的黑炮》到《黑炮事件》: 被“禁止”的女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