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波德莱尔:我邀请你和我一同前往,成为我的理想和乌托邦|纯粹阅读

2021-10-28 19: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波德莱尔(1821—1867)

和“灵魂”的内心对谈,作为一种现代欧洲诗歌题材,至少可以上溯到但丁,而波德莱尔把它变为了“人生医院”中的一系列旅行邀请。今年是波德莱尔诞辰200年,纪念之际,我们仍然生活在特殊时期,身处于一个既紧密互联又旅行受限的“世界”。

“人生是一座医院,其中,每个病人都被想调换床位的欲望缠住。”这是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Le spleen de Paris)中《这世界以外的任何地方》的开头。2020年春,新冠疫情席卷法兰西,当我在诗人的祖国经历着当时所谓欧洲大陆最严格的全国“封禁”(confinement)时,重读到这一句,心中又有一份别样的压抑。而转年2021,全球疫情尚未过去,我们已迎来了19世纪伟大诗人波德莱尔的诞辰200周年纪念,也继续被自己的“欲望”缠住。

《这世界之外的任何地方》在《巴黎的忧郁》中编号48,也就是倒数第三首,可以说是波德莱尔诗歌生涯的总结性作品之一。标题本身就充满语言的歧途。它在原文中是英语,“Anywhere out of the World”,于是又有一个法语副标题:“N’importe oùhors du monde”,显着双语的既分且合(别忘了,波德莱尔曾做过英译法的文学翻译),而在语义上表现出悖论色彩:“世界”之外,怎么可能有“地方”呢?我们每个个体都感受着生命的欠缺, “调换床位的欲望”来自于对别样处境的向往,可每个人都困在“人生”的“医院”之中,无处可逃。这是一个不可能远走的“世界”。

恶之花 巴黎的忧郁

作者: [法]波德莱尔 著;钱春绮 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11

但这首散文诗之所以是波德莱尔的“总结性寓言”(保罗·德曼语)之一,却恰因为它不停地发出“旅行邀请”。我们接下去就读到“我”向“我的灵魂”提出的一系列“迁居”计划:“去里斯本居住可好?” “你可愿意去住在荷兰那片福地?” “也许巴达维亚更合你的心意?”(巴达维亚即今之雅加达,当时为荷兰的印尼殖民地的一部分)要么“前去托尔尼奥”(此地在芬兰)?或者索性“去波罗的海的尽头”, “去北极定居”?“我”邀请“我的灵魂”远行。

旅行是什么?它意味着在熟悉与陌生之间位移运动;它代表着对“异” (异地、异乡、异国、异文化)的体验。同时,旅行也是19世纪欧洲布尔乔亚文化的一个范型,其中有对全球世界的发现和考察,有自我的远游和完成,甚至还有对乌托邦及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寻求。乃至于,旅行成为了一种纯粹的欲望(英文词是wanderlust) ,一种朝向“未知”的状态:而那“未知”的,却可能更符合人性,更“亲切”。《恶之花》(Les Fleurs du mal)被认为是19世纪最后一本拥有全欧洲影响力的诗集,开卷不久,我们就会遇到《旅行中的波西米亚人》,诗中,地母为旅人们——

铺上绿茵,使岩石间流出清泉,又使荒野开花,为他们打开那个黑暗未来的亲切的世界。

恶之花(企鹅经典)

作者: [法]波德莱尔 著;刘楠祺 译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09

年少初读波德莱尔时,这一节诗给我至深的印象。有意思的是,在这首诗中, “波西米亚人”是指欧洲大地上古老的流浪民族,而如今,它已经成为了“都市漫游者”的代名词。“漫游者”(le flâneur)的原型也可以追溯到波德莱尔身上,对他,巴黎或许是寓意的一切和一切的寓意,对我们,巴黎是19世纪欧洲现代性的首都。在关于巴黎和波德莱尔的研究手稿中,德国犹太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一针见血地点出,波德莱尔和19世纪巴黎的关系就像石头“嵌”在土层中,这位大诗人偏偏是一个不旅行的人。的确,自从结束了上层子弟的教养时期之后,波德莱尔就没有过远行或壮游,虽然经常居无定所,却很少离开巴黎。晚年的比利时之行,更多出于现实考量,而且并不愉快,甚至有人认为它加速了诗人健康状况的恶化(布鲁塞尔意味着鸦片和过量饮酒……)。本雅明在这样一位“都市漫游者”身上看到了诗的“凝定”。而我们真的能从这“凝定”中收到旅行邀请吗?

巴黎的忧郁

作者: [法]波德莱尔 著;刘楠祺 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10

不旅行的波德莱尔却留给了我们一首《旅行》 (“Le Voyage”),这一名作曾作为再版《恶之花》的收尾之诗,也隐藏着空间隐喻的枢纽。写作这首诗时,诗人正依靠母亲的资助,难得地离开巴黎,在翁弗勒尔海滨别墅小住。对诗人来说,地图和风景画上的“宇宙”或“世界”既无比“伟大”,又“何其区区”。世人出于“欲望”而出发,固然是追求爱、光荣、幸福和“黄金乡”。但面对大海,诗人写道:“真正的旅行家们乃是为旅游而旅游的人。”如果说“为艺术而艺术”是波德莱尔时代最为重要的文艺争议,那么“为旅游而旅游”则代表了对旅行这一原型的根本性认识。旅行不是为了到达,甚至无关乎目的地:“……它的目标常变化无常,也许到处都可以……”吊诡的是, “异域风情”强调“异”,但却早已“轻车熟路”地成了法国文学中的一大程式(以至于蒙田散文中已有对这一文化定势的人类学反思),波德莱尔这首诗似乎故意要落入“俗套”,又把“风情”发挥到极致,反转到极点。从意大利到中国,从乌托邦伊加利亚到死后的“冥国”,诗人望着桅杆,听着涛声,但还没有出发,就已经心如明镜,知道“从旅行中获得的知识是多么酸辛”——不过一份“全球的永不变的报告书”。难怪一个世纪后的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会在《忧郁的热带》一开篇便说“我厌恶旅行”。人们逃避单调,却又收获了厌倦。在结尾,诗人仍要我们去“未知”中寻找“新”,这一冲动会在本雅明的《经验与贫乏》一文中得到反响。但诗人自己又少一点“积极性”,因为在我们每个人的旅行航线上,老船长都是“死亡”。顺便一提,这首诗赠给同代文人马克西姆·迪康,而迪康则曾这样评说波德莱尔:“外部世界难以提起他的兴趣。”原来,旅行都是“内心戏”,而唯一和最终的出发,便是死亡的航程——那是驶向“世界之外”吗?空间的隐喻即旅行的反讽。

经验与贫乏

作者: [德]瓦尔特·本雅明 著;王炳均 杨劲 译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09

更为著名的还有《邀游》(“L’ invitation au voyage”)这首短诗,标题直译便是“旅行邀请”。诗中,“我”邀请“你”去旅行。受邀之“你”是一位被唤作“我的孩子,我的妹妹”的女性,旅行的目的地是一片想象中的国土,那里只有“秩序和美,豪华、宁静和肉感”。其中“豪华、宁静和肉感”(“luxe, calme et volupté”)一句极为出名,成为了“乌托邦”或“生活在别处”的标语乃至法语成语。全诗的关键在于,作为旅行目的地的远方乐土,其实正是欲望对象(“你”)的投影和镜像:

在那个像你

一样的国土里,

……

多神秘,像你

不忠的眸子……

(《恶之花·邀游》)

“我”真的要去一个真的丰饶远方吗?那远方来自想象的梦幻,那远方便是“你”,而“你”本身便是目的地。“我”要邀请“你”成为我的理想和乌托邦,并和“我”一同前往。

1848,古斯塔夫·库尔贝绘制的波德莱尔像

不旅行的波德莱尔留给我们一首《旅行》,更为著名的还有《邀游》这首短诗,标题直译便是“旅行邀请”。

无独有偶,在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中我们会发现一首同题《邀游》。这样的同题既是重写又是变奏,而且,散文化也是反讽的深化。在保罗·德曼看来,从诗到散文诗,这构成了诗歌语言本身的一次旅行,一次反讽的旅行:诗不可能再以诗的面目出现,诗意必须“译”为散文体。按照这一思路,诗歌的旅行邀请,最终也只能在散文中复沓。散文诗《邀游》在情境构架上和诗体《邀游》上并无二致,但细节大为丰富,铺陈开来:

那里真是个安乐乡,一切都很美丽、富饶、宁静,令人满意;那里,豪华乐于反映在整然有序之中;那里生活是富足的……那里,一切都像你,我的亲爱的天使。

……无与伦比的花,被重新发现的郁金香,含有寓意的大丽花,你应该去生长和开花的地方,不就在那里,不就在那如此宁静,如此梦幻般美丽的国土上吗?你不会在那里被镶进你的同类之中,你不能……在你自己的感应物之中照看你自己的影子吗?……这些宝物,这些家具,这种豪华,这种秩序,这种方向,这些奇花,就是你!这些大河和这些静静的运河,也还是你!(《巴黎的忧郁·邀游》)

理想的远方还是“你”,是一切理想的富饶集合。在诗体《邀游》中,乐土有“东方色彩”,有热带风貌,有低地之国(即荷兰)的运河、航船和落日;这样欧罗巴加亚细亚再加广阔热带的“设置”,在19世纪欧洲各类乌托邦主义中并不少见,也参杂有西方殖民全球的时代背景。到了散文诗,安乐乡还是“西方的东洋,欧洲的中国”,具体的地名渐次冒出来(包括苏门答腊)。但终究, “也还是你!”这样理想化了的“你”, “我”所渴望的“你”,也即“无限”的喻体:“你把[我的思想]悄悄地引向大海,大海就是‘无限’,而在你美丽的灵魂的清澄之中反映着太空的高深;——随后,当它们倦于浪涛颠簸、满载着东方的物产,回到故乡的海港时,那还是我的思想,是从‘无限’的彼岸回到你的身旁来的、变得更加丰富的思想。”“你”既是“独一的国度”,又是世界的“无限”。“我”和“你”,自我和远方, “思想”和“无限”,在这里难解难分,融为丰富的辩证法:“你”满载着“我的思想”,而邀请者已神游于“无限”。

人造天堂

作者: [法]波德莱尔 著;郭宏安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8-6

但理想的丰饶、“你”的集大成、大海一般的无限性,这一切只有在文学语言的虚构中才勉强可能,又因为诗歌修辞的延异而一再摇曳不定。于是,写作不仅是邀游,更意味着一次次爽约,以及爽约之后旅行邀请的“重写”和“重新发出”。由此,我们终于可以回到《这世界以外的任何地方》这首姗姗来迟的散文诗。在我看来,散文诗《邀游》并不是诗体《邀游》的散文复沓的终点,也不是波德莱尔的诗歌语言的反讽推进的终点。旅行邀请的不可控制的衍生,最终发生在《这世界以外的任何地方》。

给谁发出邀请?“我的灵魂”。两首《邀游》中的“我—你”关系,到了这最终的散文诗中,完全内化为“我”和“我的灵魂”的促膝与对质,变成内心的交谈——以及交谈的不可能。“我”发出邀请,其逻辑和《邀游》二首仍然一致,是要寻找和“灵魂”真正“相像”的远方。但在自我分裂中, “我”对自己的灵魂竟一无所知,只能反复试探。《这世界以外的任何地方》中的邀请有着更为明确的指向,但目的地却还是“无限”的综合镜像。里斯本代表欧洲的温暖南方,有光、矿物和海水,荷兰是北方的低地。它们都太偏于一面,于是接下来便有巴达维亚,坐实了波德莱尔在《邀游》二首中已经发展出来的荷属印尼的理想型。巴达维亚是当年荷属东印度的首府,在诗人的想象中,它是欧洲和亚洲的联姻,北方(荷兰作为殖民方)和热带(群岛作为被殖民一方)的结合:“我们在那里还会看到跟热带之美缔结良缘的欧罗巴精神。”旅行计划越来越繁复,欲望几经裂变,“灵魂”也是重重叠叠。

但另一厢,“灵魂”始终“沉默”,没有对任何邀游做出回应。这沉默更使“灵魂”的性质成为一个谜,一个深渊,乃至一个“无限”的神话。最终, “无限”的反讽对应物只能是——死亡:“我的灵魂难道死了?”所以,最后的邀游目的地是“北极”,那里有极夜, “黑暗浴”, “地狱烟火”,这不是“死亡”的又一枚可靠喻体吗?死亡成了终极邀请。在诗体《邀游》中,目的地是“我”和“你”“相爱并死亡” (Aimer et mourir)的地方,而在《这世界以外的任何地方》中,死亡表面上是最高的反讽。如果灵魂已死,那么旅行目的地必须是死亡之乡:“旅行的事由我来办,可怜的灵魂!”但终于, “灵魂”开口,与其说是打破了反复的沉默,不如说是决绝地打断了诗歌语言的不断衍生和邀请:

终于,我的灵魂开口了,他对我老老实实地叫道:“哪儿都行!哪儿都行!只要在这个世界以外!”

浪漫主义的夕阳

作者: [法]波德莱尔 著;欧凡 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5

这才是德曼所谓波德莱尔式反讽的“最终爆破点”——既爆破了旅行邀请的修辞套路,又否定了死亡,在这里,散文诗的力量超越了任何阐释的可能。

和“灵魂”的内心对谈,作为一种现代欧洲诗歌题材,至少可以上溯到但丁,而波德莱尔把它变为了“人生医院”中的一系列旅行邀请。2020年,当我作为一名旅人,在法国南特受邀对全球疫情做出文字回应时,波德莱尔从《邀游》二首、 《旅行》到《这世界以外的任何地方》的诗句,又在我离散的心中升起,萦绕不去。有些人已经停止了“调换床位”,更多的人放弃了出游的计划。今年,纪念波德莱尔之际,我们仍然生活在特殊时期,身处于一个既紧密互联又旅行受限的“世界”。诗歌可以创造欲望的无限远景和内心的理想远行,却又不可能超克“这个世界”——我们现在该如何面对这一矛盾?除了再一次爽约,我们还能怎样回应不远行的波德莱尔所发来的各种旅行邀请?我们不可能去往“这个世界以外”,但我们也不可能不探向“未知”,去追求更“亲切”的新生。对别样世界的想象,永不会止息。

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除代表作《恶之花》外,还著有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和《人为的天堂》。他的文学和美术评论集《美学管窥》和《浪漫主义艺术》在法国的文艺评论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还翻译了美国作家爱伦·坡的《怪异故事集》和《怪异故事续集》。

(本文原标题《波德莱尔发来的旅行邀请》,选自公众号:文汇学人)

# 不践约书

张炜 著

《不践约书》是茅盾奖得主、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张炜的重磅最新长诗力作。该作品虽然以诗歌为表现形式,以爱情为呈现线索,但实际上已经超越传统意义上的诗歌概念和边界,作家调动人文、思想、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综合手段,以强大的精神背景和调动超出常人的写作能量,打造出的一个具有巨大冲击力的复合性文本,可以视为其代表作《古船》《九月寓言》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 大地上的事情(增订版)

苇岸 著;冯秋子 编

苇岸最新、最全、最严谨增订版本,由苇岸生前挚友、著名作家冯秋子受苇岸家人委托,历经数年整理、选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倾力呈献。新增苇岸遗著:散文、随笔20篇、诗歌22首、书信1封、译文2篇,共计45篇(首);此外,延用的苇岸《后记》,附录的《苇岸生平及创作年表》和《苇岸作品的后续传播》,对于记录苇岸生平和研究苇岸及其创作,提供了更为全面、准确和翔实的史料信息。

# 泥土就在我身旁:苇岸日记(上中下)

苇岸 著;冯秋子 编

苇岸日记从1986年1月1日记至1999年4月6日入院接受治疗止。1年为1辑,三册日记共14辑,总量近80万字,加上附录《苇岸书信选》《苇岸生平及创作年表》《苇岸作品的后续传播》等,全书总量90万字。他的日记多有对于大地道德信念、切身体验的自然与人文进程的叙述,及与作者交往的不同年代作家,他们的阅历、观念、创作状况和个人意趣,所处时代影响下的文艺现象,亲历半个中国的旅行见闻,阅读过的诸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著作。

# 春之祭:骆一禾诗文选

骆一禾著;陈东东 编

骆一禾,一位被低估的诗人、编辑和批评家。《春之祭:骆一禾诗文选》是由骆一禾的代表诗作、诗歌评论、书信等汇编集成。精选收录骆一禾代表性短诗59首、中型诗14首、“祭祀”系列诗9首、长诗《世界的血》,诗论及创作论6篇,诗歌评论5篇,书信7篇。从诗歌到文论,从评论到书信,全面立体呈现诗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所处时代的文艺风潮。

# 戏出年画(上下)

王树村 著

本书为美术史论家、民间美术收藏家王树村所著,收录了江苏、安徽、福建、四川、山西、河南、陕西、天津、河北等十省市最为精美的戏出年画,全面展现了各地的绘画风格、曲目及表演特色。在体例上,本书以“说戏”“说图”“细部欣赏”三种文字层次,深入戏出年画的精髓,表现出中国民间文化博大的内涵。

# 曹雪芹的遗产:

作为方法与镜像的世界

计文君 著

《红楼梦》是一部小说,更是一份珍贵的曹雪芹的遗产。

著名实力派女作家、文艺学博士、红学专家计文君,10年潜心研究之作。被著名作家李敬泽称为“小说家里最懂《红楼梦》的”,被著名作家李洱誉为“红学”研究最高成就。

# 曹雪芹的疆域:

《红楼梦》阅读接受史

计文君 著

《曹雪芹的疆域:<红楼梦>阅读接受史》作者计文君以《红楼梦》为研究主体,从文化物种获取生存度的角度,勾勒了《红楼梦》从诞生到今天的传奇“经历”。本书为《红楼梦》研究普及读物,既有学术研究著作的逻辑性阐述,亦有生动有趣的表达,对中学生接受《红楼梦》原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仁慈江湖

樊国宾 著

《南方周末》专栏作家樊国宾用汪洋恣肆的文字、博大广袤的渊博学识、精深通达的哲学思想,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神与灵魂的对话。

李敬泽、张宗子、朱又可、多马等联袂推荐。

# 夜晚灼烫:凝定的时间肖像

黑陶 著

作家张炜、散文家冯秋子联袂推荐,“新散文”代表作家、“诗人散文家”黑陶以独特而富有诗意的写作和具有高度辨识度的语言风格,拓展散文写作疆域,表达来自时光深处的记忆和“父性”江南的面孔。

# 彭程作品系列

彭程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彭程作品系列”共包含三部,分别为《大地的泉眼》《心的方向》《阅读的季节》,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新散文代表作家彭程最新自选集。彭程的文字从容、宁静而诚挚,散文书写中的一股清流,写作风格凸显质朴的美学和深刻的内涵。

# 碗和钵

庞培 著

《碗和钵》是一本跨界表达的散文作品,分为“碗”与“钵”两部分,从人们日常生活器具碗和钵谈起,论及艺术家杨键水墨画作品“碗”“钵”系列,通过庞培、杨键两位艺术大家的思想对话与交流,通过文学和艺术作品的相互阐释和表达,揭示碗和钵形象的象征内涵及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 悬铃木咖啡馆

半夏 著

著名作家半夏最新小说力作。悬铃木咖啡馆是一个城市百态观察的据点,如果不来这里熏染点人气,就无法让生活继续……一间讲述市井与情感故事的咖啡馆,讲出了一城的精致与忧伤——如万花筒般折射出大千世界、人间百态,堪称昆明版的“人间喜剧”。

# 日月西东:从苏州到马德里

荆歌 著

著名作家莫言、李洱推荐,著名江南才子型作家、文人、书画家代表人物——荆歌最新力作,该书表达范围穿越亚欧大陆,以文学+艺术为切入角度,描述苏州和马德里两座城市隔空对望的不同景观、切身感受和思考,一东一西,世态人文、风土人情,风貌尽显。

# 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

黄梵 著

作家、诗人黄梵潜心力作,揭秘创意写作,教你如何轻松学会写诗。王鼎钧、欧阳江河、灰娃联袂推荐!作家、诗人黄梵以文理兼顾的思维、四堂课的形式,总结其授课和创作经验,探究出适合汉语语境、自成体系的诗歌创意写作理论。

# 张爱玲传(修订版)

张均 著

张爱玲,一个人的传奇人生折射出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文学评论家於可训、文史学者陈子善、《百家讲坛》主讲人彭玉平诚意推荐!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均在大量张爱玲文本资料的基础上,以时间为轴,将张爱玲的个人生活与文学生涯对称而陈,全景式探究其冷观人世喧闹、深谙生命哀伤、谨遵内心真实的完美主义追求。

# 云上

赵波 著

70后女作家赵波以个人成长经验直接书写,高度关注个体生命的内心世界,强力书写现代物质文明挤压之下所产生的种种孤独感与荒诞感。深入当代都市生活的前沿,以灵动、微妙、细腻而又丰富的个人化叙事方式,大胆袒露内心的隐秘,坦率而真诚地直剖内心。

# 灰烬的光辉:保罗•策兰诗选

保罗·策兰 著;王家新 译

《灰烬的光辉:保罗•策兰诗选》由著名诗人、翻译家王家新教授精心编选和翻译,由约360首诗和部分策兰的获奖致辞、散文和重要书信集结而成。本书既充分展现了策兰一生创作的精华,又是王家新多年来翻译和研究策兰的心血结晶,对于策兰译介和中国当代诗歌的创作和翻译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所附录的策兰获奖致辞、散文和书信,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痛苦而又卓异的诗歌心灵。

#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

[苏联]弗·克·阿尔谢尼耶夫 著

西蒙 译

影响著名作家张炜数十年创作、感人至深的自然主义“隐秘经典”,俄罗斯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通过实地考察,精心呈现100多年前乌苏里地区的特有风貌,处处可见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热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 问题之书(上下)

[法]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叶安宁 校译

法国诗人、作家埃德蒙·雅贝斯《问题之书》首次中译本,一部“不属于任何类型,但却包罗万象”的跨文本作品。透过声光闪烁、意象与联想交织的诗化外壳,雅贝斯注入的是“寻根”式的思考和将自己献祭于被遮蔽的“无限”场域里进行“精神”再创造的“书写”求索的内核。纯粹译丛“埃蒙德·雅贝斯作品系列”代表作。

# 相似之书

[法]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叶安宁 校译

作品被列入西方正典,法国著名思想家埃德蒙·雅贝斯著作“埃德蒙·雅贝斯文集”之一《相似之书》中文版首次面世。共分为三卷,分别是“相似之书”“暗示·荒漠”和“不可磨灭·不能察觉”。书中充满了雅贝斯式的哲学思索,从语言到文学,从宗教到传统,焦虑与困扰在作者灵魂的拷问中不断明晰、坚定。纯粹译丛之“埃蒙德·雅贝斯作品系列”重要作品之一。

# 界限之书

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界限之书》为埃德蒙·雅贝斯代表作之一,共分为四卷,分别为“未被怀疑之颠覆的小书”“对话之书”“旅程”“分享之书”。作为一部介于诗歌、散文、格言警句与哲学随笔之间的跨文体实验作品,本书是雅贝斯的沉思之作,也可看作他的自言自语。在形式上,文本属于断简残编型,思维跳脱、风格特异;在内容上,着眼于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思索和探询,具有思想深度和哲学洞见。

纯粹读书社群

扫码加入纯粹读书社群

每日与您分享好书

● END ●

纯粹好书

“”系列丨杨先让· 丨扬之水·定名与相知丨王学泰作品系列 “水浒”识小录丨丨王树村·戏出年画丨半夏· 悬铃木咖啡馆 与虫在野丨刘醒龙·天行者 秋风醉了 寂寞歌唱丨黑陶·“” 丨燎原主编系列诗集 海子·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昌耀·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丨自然主义译著系列 毛罗·科罗纳 貂之舞 山林间 劳伦斯·安东尼 格雷厄姆·斯彭斯 象语者丨张清华·海德堡笔记丨庞余亮·半个父亲在疼丨闻中·吉檀迦利丨张锐锋·卡夫卡谜题丨萧耳· 锦灰堆美人计 樱花乱丨计文君· 曹雪芹的遗产 曹雪芹的疆域 化城喻丨于赓哲·唐开国丨朱夏妮·新来的人丨丨周晓枫散文系列·河山 收藏 斑纹丨聂晓华·生别离丨丨汉声·松阳传家丨苏七七·光与真的旅途:电影笔记二十四则丨茅野裕城子·韩素音的月亮丨布鲁诺·舒尔茨·鳄鱼街丨埃德蒙·雅贝斯 门槛·沙丨江子·去林芝看桃花丨刘可牧·七千里流亡丨荆歌·日月西东:从苏州到马德里丨庞培·碗和钵丨赵波·云上丨 丨 弗·克·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丨樊国宾··意向的帝国:诗的写作课丨更多纯粹好书&相关资讯请查看公众号下方菜单栏

原标题:《波德莱尔:我邀请你和我一同前往,成为我的理想和乌托邦|纯粹阅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