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民日报刊文评公安执法:细微之处影响着公众对公安的信任度
人民日报8月3日消息,执法对象突然下跪,怎么办?查缉嫌疑车辆遭到拒绝,怎么办?日前,公安部举办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培训会,首次通过视频把一线实战搬上屏幕,从法律要求、处置流程、行为举止、策略技巧等方面,就民警在执法实践中“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等问题作出了直观演示、细致解答。
根据中央部署,针对现实问题,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正深入推进,全国公安机关以执法规范化为重要抓手,不断加强公安队伍建设,200余万公安干警不懈追求以训练有素、公正严明的良好形象呈现在公众面前。另一方面,每每回顾以往,总结经验,反思教训,我们总是会说,“公安队伍的绝大多数是好的,只有极少数的害群之马”“执法行为越来越规范,只有极个别地方还有不足”,但在执法过程中,往往就是这些“极少数”民警的“极个别”执法细节容易引发事端,被群众围观、被镜头聚焦,被舆论热议,最终由点及面,给公安队伍整体形象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导致“不拘小节,终累大德。”
习近平总书记曾就政法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对于广大公安干警来说,就是要时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每一个细节上扎实做好履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公安部举办的这场培训会,就是直面问题,把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向标准化、精细化的关键一步。
细节决定成败。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主要靠一线落实,他们与广大群众接触最多、距离最近,他们的素质能力决定着整个公安工作的水平,代表着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大潮中,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舆论环境下,细节问题并非小事,细微之处影响着公众对公安的信任度、对法治的认同感。我们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尤其要夯实基层基础,把执法规范的每一个要领严格落实到每一个派出所、每一位一线民警身上。
公众与公安的摩擦也许还会发生,依然会有很多 “镜头”对准公安民警。只有把严格执法贯彻落实到一线民警的一招一式上,再多的“镜头”也能适应,因为它传递的是法治正能量。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