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想当年丨《我的团长我的团》,比《士兵突击》更值得被铭记

孔鲤
2016-08-07 16:53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2006年,一部被认为极有可能成为炮灰的电视剧悄然播出。就在众人对该剧不抱什么期待时,没想到它居然从一众婆媳剧中杀了出来,成为当年的现象级作品。

没错,就是那部轰动一时的《士兵突击》。

《士兵突击》海报

今年是2016年,距离该剧播出整整十年。

十年来,对这部剧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息,各大网站在今年也都纷纷推出十周年纪念文章。

这样的盛况,在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只此一家。

但观众也许已经忘记,《士兵突击》播出两年后,由其原班人马共同打造的另一部战争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开始筹备。

2009年,这部被寄予厚望的电视剧终于开播。评价却毁誉参半,最终惨淡收场。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消失在公众的视线中。

然而在一些剧迷心中,这部剧无论是精湛的表演还是生动的人物,抑或是深刻的思想,都超越了《士兵突击》,成为他们心中的No.1。

这部剧不受大家关注是有其本身原因的。

但随着时间流逝,大浪淘沙,该剧必将回归其应有的位置,成为战争剧史上一座移不开的丰碑。

《我的团长我的团》海报

一 、从兰晓龙躺在墓碑旁的那个下午说起

《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剧的“灵魂人物”,不是主演段奕宏、张译、张国强,也不是执导《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士兵突击》的导演康洪雷,而是那个没有跟组宣传,写完剧后生了一场大病的编剧——兰晓龙。

兰晓龙1973年生于湖南邵阳。与他合作过《生死线》的孔笙导演曾说过:“我接触过两个湖南编剧,一个是兰晓龙,一个是刘和平,湖南人身上敢闯、敢担、敢干的特点,在他俩身上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孔笙导演说的这两位编剧,是国产电视剧编剧中的两尊大神,每一尊出山都会引起巨大关注。

而他们的共同点也极多,比如文化底蕴深厚。

刘和平是国内写历史剧的好手,文化底蕴自不必说。

兰晓龙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毕业于中戏的他,并非打小就立志进军影视圈、写出好作品,而是像《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的那些小人物一样,误打误撞、无可奈何地选择了这条路。

这是一个特别实诚的人,在接受访谈时,他曾直言不讳地说:“谁会主动去漂呢?因为考不上学呗。我成绩差得要命,因为艺术类院校相对来说文化分数线要低一些,所以才去考这个。按正经录取,我是绝对考不上的。我高中能拿到毕业证,我们老师都非常欣慰。”

兰晓龙访谈内容截图。

兰晓龙的母亲是医科学校老师。由于成绩不好,兰晓龙原本打算安安稳稳地在母亲学校的门诊部抓药过一辈子,没想到母亲学校的图书馆,改变了他的一生。

兰晓龙访谈内容截图。

过去十多年中,从未认真看过什么书的兰晓龙,把图书馆里的书借来一鼓作气地看完了,成了身边朋友中阅读量最大的那个。

郭沫若、老舍、曹禺、莎士比亚、尤金·奥尼尔等,这些剧作家的书他都如数家珍。正是这段阅读经历,让他肚子里的墨水越来越多。

从《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和《生死线》中不难看出,兰晓龙对文字的敏锐度极高、极准,这和童年时代受到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

正因如此,这个丝毫不隐瞒自己过去的实诚人一路走来,先是在业内口碑慢慢提高,再是《士兵突击》一举突击,进入公众视野。

兰晓龙的直言不讳处处可见。

一次接受媒体访谈时,主持人问他对康洪雷导演的其他电视剧有何看法,他直言自己没看过:“我了解他人就好了,为什么要了解他以前的作品?我又不给他投资。我想我和老康做戏的原动力都是我们觉得很多东西是值得敬重的,我们想把这些告诉别人。”

敬重,就是这样的敬重,诞生了《我的团长我的团》。

《士兵突击》成功后,很多人都期待着原班人马再度合作。

2007年,兰晓龙和康洪雷来到位于滇缅边境的松山。在山上,兰晓龙发现了一座无名墓碑。打听后才知道,这儿是中国远征军参加松山战役的遗址,山下埋葬着八千人的骸骨。

松山战役也叫“松山血战”。战争期间,日军伤亡1250人,国军伤亡7763人,极其惨烈。

兰晓龙访谈内容截图。

这时兰晓龙找了一个树丛,直接往后一躺,双手紧扣,闭着眼睛,周遭特别安静,只有康洪雷以烟代香坐在墓碑旁看着他。

而兰晓龙在沉思……不,不是沉思。

后来兰晓龙自己说,他也不知道那时他在想什么,非常混乱、非常复杂的情绪,根本无法用一两个词来概括。

就在那一刻,兰晓龙知道自己要写一个什么样的剧本了。他希望写出来的剧可以让观众看完后,有他在树丛中躺下闭目时脑子里那糟糕的感受。

兰晓龙访谈内容截图。

于是,《我的团长我的团》诞生了。

二、我想让事情是它本来该有的样子

按照一般的说法,这样一部拍中国远征军的电视剧,是“致敬远征军老兵”,给那些已经牺牲的战士告慰的。

但口直心快的兰晓龙直接否定了这一说法,他说自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灵魂,这部戏是他写给活着的人看的关于死者的戏。

兰晓龙访谈内容截图。

因为是写给活人看的关于死者的戏,那么就必然会有一个问题:给活人看死者的什么?

是死者的生平吗?还是死者的生活?

兰晓龙想到最后,得出的答案是:死者值得我们敬重的东西,对生命的爱。是死亡、生活、爱情,也是兰晓龙在这部戏里最初的主题。

因此,这部戏里的人、地方、战争都是假的,虚构的。它以历史上远征军中最惨烈的松山战役为原型,步入了另一个时空。

然后褪去影视剧的外表,人们会发现,剧中人物的情感、时代的精神以及世界的本质都是真实的。用心体会,就能感觉到兰晓龙那个下午的感受,就能知道事情本来的样子。

剧中男主龙文章(段奕宏饰)说:“我想让事情是它本来该有的那个样子。”这句话正是全剧的剧眼。

《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照

那么怎样才是它本来该有的样子呢?

早在2005年,抗战剧《亮剑》横空出世。李幼斌饰演的李云龙和张光北饰演的楚云飞贡献了一出极为精彩的表演,这部剧也迅速吸引了大批观众。

同为制作精良的抗战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播出后,免不了被观众拿来和《亮剑》做比较。但其实这种比较并无多大意义,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亮剑》是抗战剧,而《我的团长我的团》只是穿了抗战剧的外衣而已。

《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命题,就好比是兰晓龙在松山那个下午脑子里的所思所想,杂乱,复杂,难以“一以贯之”。

它的第一层命题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虽然这部剧本质上并非抗战剧,但却披上了抗战剧的外壳。

在那个山河沦陷、国破家亡的时代,“中国会不会亡”、“中国何去何从”的忧虑深埋于每一个有志青年的脑海中,他们试图为国家寻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剧中主角龙文章有一出“报菜名”的戏。不同于相声里的溜口和其他文学作品里的显摆,这出戏经由旁白解释后,显得异常沉重。不少观众看完后都喘不过气,再提不起戏谑的心。

他是这样“报菜名”的:

“我去过的那些地方,我们没了的地方。北平的爆肚涮肉皇城根;南京的干丝烧卖,还有销金的秦淮风月;上海的润饼蚵仔煎,看得我直瞪眼的花花世界;天津麻花狗不理,广州艇仔粥和肠粉,旅顺口的咸鱼饼子和炮台,东北地三鲜、狗肉汤、酸菜白肉炖粉条,苦哈哈找活路的老林子;火宫殿的鸭血汤,还有臭豆腐和已经打成粉了的长沙城。”

他还说:“没涵养不用亲眼看见半个中国都没了才开始发急和心痛,没涵养不用等到中国人都死光了才开始心痛和发急。好大的河山,好些地方我也没去过,但是去没去过铁骊、扶余、呼伦池、海拉尔河、贝尔池、长白山、大兴安、小兴安、营口、安东、老哈河、承德、郭家屯、万全、滦河、白河、桑乾河、北平天津、济苑、绥归、镇头包、历城、道口、阳曲、开封、郾城……我是个瞎着急的人,我瞎着急。

“三两字就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场大败和天文数字的人命,南阳、襄阳、赊旗店、长台关、正阳关、颖水、汝水、巢湖洪泽湖、镇江、南京、怀宁……上海、淮阴、苏州、杭州、黄浦江、太湖、南通……屯溪、六安、九江、武昌、汉口、修水、宜昌……”

《我的团长我的团》截图

旁白则是这么说的:“他说得很纷乱,就像他走过的路一样纷乱。这些丢失了和惨败过的地方,三两字一个的地名,他数了足足三十分钟,然后很谦虚地告诉我们,不到十分之一,记性有限。”

《我的团长我的团》截图

直瞪眼的花花世界,好大的河山,全没了。国土已经沦丧到这个地步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这是唤起观众爱国心的命题,但它只不过是本剧第一层命题。

它的第二层命题是鲁迅式的思考。

剧中除了主角龙文章外,还有形形色色的溃兵,这些溃兵被龙文章组建成了炮灰团,第一层命题里说的是“每一个有志青年”,可这些溃兵早就麻木了,他们面对时代的无力感,放下了武器,窝在小镇上不愿移身。

于是龙文章说,英国鬼死于狭隘和傲慢,中国鬼死于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

《我的团长我的团》截图

剧中有个学生,他在找到龙文章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你只说打仗,你们军人就只说打仗。可我说的是问题,问题!问题不是日军入侵带进来的,它本来就在这。有问题,就是事情出错啦。

“错啦你知道吗?就是不对。不对就要改……我居然要看书才知道,原来我不信过的好多东西都是真的,原来我们以前真的那么辉煌,开阔,骄傲,无畏,不拘一格,包容世界。”

《我的团长我的团》截图

这段话看似很空,却直指问题核心:这个国家究竟怎么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要怎么改?

打赢再多的仗都没用,因为问题还在。

这也是姜文在《鬼子来了》里的命题,(心里的)鬼子真的走了吗?

第三层则脱离了抗战背景,走到了母命题:个人的存在意义。

主角龙文章,他本是一个招魂师,看到大好河山沦陷毅然当了兵,可他发现全然不是这回事,不是每个兵都有报国热情,于是他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人死去。

有人问他,你没学过打仗为什么会打?

他答:“我看见很多死人。”

因为看到很多死人,所以知道生命有多么可贵,所以知道只有会打、能打,才能不让人死去。

可是问他的人不懂,问他的人是师长,他认为仗打成这样,所有人都不是无辜的。

《我的团长我的团》截图

在后来剧里没拍的小说部分,这位师长对孟烦了说,那些打仗的人会回来。

兰晓龙在旁白说了一句:“他们不可能回来,他们一个个死去了。他说的只是个数目字,数目字当然可以回来。”

翻阅史书,无论多么有名的人,在史书上的记载也不过寥寥几千字,更何况一个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史书上曾有“是歲大飢,十萬人相食”九个字,但仔细想想,这是整整十万人。

有些东西是不能想的,一想就会让人动容和无可奈何。

兰晓龙说,他对孙立人、戴安澜敬佩得五体投地,但他不会去写这些人,他要写小人物,写埋在一块墓碑下的八千人,写无数写不进历史的人。

《北平无战事》最后,方孟敖说:“历史是由人写的,但很多人,不会被写到历史里去。”

《北平无战事》截图

这个命题,隐隐然成为本剧最深刻的命题,一个堂吉诃德式的命题。

第四个命题:徒劳与无奈。

中国电视剧史上能拍出这一层的电视剧很少。

《大明王朝1566》算半部,四大名著(其实86版《西游记》没有拍到这一层)、《北平无战事》和《无悔追踪》各算一部。

也因此纵然《北平无战事》有种种瑕疵,我依旧认为它是一部杰作。

而《我的团长我的团》最深刻的命题,也是这个。

史航老师在评价兰晓龙的“兵团线”三部曲时说:“《士兵突击》是《水浒传》,以相聚为福。《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三国演义》,时势命运两难防。《生死线》是《封神演义》,遍地英雄下夕烟,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们不妨看看《三国演义》究竟是什么样的。

明代杨慎写过一首经典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后来被选为94版《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而它的片尾曲《历史的天空》则同样贯穿了这一思想:“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一页风云散啊,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啊,离合总关情啊,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

这直指历史的本质:无论历史上发生过什么,又将要发生什么,一切终将归为一抔黄土。

那年去绍兴寻徐渭墓,不仅司机不认路,便连当地人也闻所未闻。导航同样不管用,最终在一片荒草地里看到了深陷其中的徐渭墓,那样荒芜,反倒令人不再悲伤。也许这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永远地埋在荒草丛生的寻未果之中。

唐有归义军,明有忠贞营。也许这些人从一开始就知道,“死啦死啦”,绝对不会成功,他们改变不了任何,所有的一切都好比是飞蛾扑火般,但他们依旧这么做了。

苍凉绝望且热血,明知不可而为之。

如同与风车作战的堂吉诃德。

非常具有理想色彩的团长龙文章,年轻时总想着逃跑的孟烦了,认真勤恳却几近办不成事的林译,思乡恋家的迷龙,想帮每个人却帮不了的郝西川,内心备受煎熬的虞啸卿……

事与愿违,却因徒劳而迷人。

好在《我的团长我的团》最后没有将那个更令人绝望的结局拍出来,而是直接剪到了六十年后。

《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照

三、混沌的故事,明朗的结尾

《我的团长我的团》经常让观众直呼:“看不懂。”实则本剧在剪辑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仔细看就会发现,它的剪辑是比较硬的。很多地方是时间叙述,但在一些地方却又突兀地插入一段过往,不像是刻意为之。

对比原著后发现,目前市面上流传的电视剧版本确实有点“漫不经心”。由此造成很多观众观看不适,在艺术审美上也打了一些折扣。

翻看康洪雷导演以前的作品可以发现,他是想出一个重剪版的,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去期待。不过呼声很大的小说结局拍摄,康洪雷导演是这样说的:

“我认为这样的结尾是有节制的,是高级的。”

对于本剧在第四十三集南天门三十八天后突然跳转到六十年后,仿佛意犹未尽,很多人的故事结局还没交代,那些人最后怎么样了?

正所谓败也剪辑,成也剪辑。很多人的结局其实早就剪辑出来了,只是我们不曾发觉。

第三十一集开始,有一场沙盘推演的戏,当年不少观众看得一头雾水,不知道这是在拍什么。

但当我们翻开南天门大战的原型松山血战史料时,会惊讶地发现,沙盘推演的过程恰恰就是松山血战的情景再现。

当年就有剧迷指出,这场沙盘推演的戏,其实是真实历史和虚构故事之间的任意门,仿佛一把钥匙,穿透层层迷雾扔到了观众跟前。

你看到,那就是得到了;你看不到,那也无妨。

《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照

当真实的历史变成了桌子上的推演,当虚构的故事变成了活生生的经历。我们在《西游记》里也看到过这样的设置。

为了避免喧宾夺主,这里简要叙述。历史上唐三藏取经是在贞观元年,而到了《西游记》里却又变成了贞观十三年,加上史料记载贞观十三年其实是己亥年,而非小说里所说的己巳年。

《西游记》是一部很严谨的小说,我们姑且认为作者不会犯这样的错误,那么作者这样设置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干支上。在风水罗盘里,将十二干支沿圆周排布,“巳”正好与“亥”一百八十度正对,加上十二年一个地支轮回,《西游记》里设置“贞观十三年”和“己巳年”的用意就很明显了:这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但虚构的世界背后是真实。

沙盘推演如此真实,真实到它成为一把钥匙,直直告诉我们,故事本身就是混沌的、虚幻的,也许是六十年后老兵的记忆有误,也许是老兵叙述时不愿讲述最真实的故事。

所以个人认为,电视剧对结尾的处理比小说高明:既然故事是虚幻的,那么这些人有没有结局又有什么问题呢?

混沌叙事,这正好似躺在墓碑旁的兰晓龙和坐在墓碑旁的康洪雷。

于是南天门之后,一下子就到了六十年后,到了这个真实的世界里。

由真正的远征军老兵饰演的老年孟烦了和老年虞啸卿出现在腾冲,这也是这个地名的第一次出现。

孟烦了看着虞啸卿不停地问:“真找不到一个人了吗?找不到一个我认识的人了吗?”

孟烦了笑着,一边慢慢走一边自述:“三十八天头上,我太累了,睡着了,这一觉我就睡了六十年。现如今我已经八十四岁了。我把自己留在了这里,留在了南天门。年轻的时候我拼命地跑啊,逃啊,是为了回到我的故乡,那个当年叫做北平的地方。今天我老了,我把自己的余生交给了这里,是为了能在这里,一抬头就看见我的南天门。”

《我的团长我的团》截图

这个故事他讲了六十年,终于在最后回到了真实世界。

四、几场戏和几个演员

《士兵突击》后,段奕宏饰演的袁朗深受欢迎。但很明显,袁朗的性格是程式化的,从始至终没有太大的变化,而龙文章则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戏魂,他更有性格,更有想法,更像一个男人,虚荣、狡诈、圆滑、智慧。

对于这样一个有突破性和极大魅力的角色,段奕宏显然倾尽全力,同角色一道在燃烧自己的生命和信念。

也因此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妖孽。

妖孽龙文章第三集末才出场,但妖孽毕竟是妖孽,这个妖孽迅速就吸引了戏内戏外所有人的眼光和注目。

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单纯的人物。

他面对孟烦了是一副模样,面对迷龙是一副模样,面对上官念慈是一副模样,面对虞啸卿又是一副模样……几乎每次出场、对每个不同的人的神态都不同。

这个角色演起来难度大,但可塑性也极大,演员可以发挥的空间非常广阔,就好似戏中走南闯北学会各地方言的龙文章,段奕宏面对不同情景的表演完全不同。

因此,这也注定会成为他影视作品中的一个代表作。

但这不只是他个人的功劳,和导演、编剧以及演对手戏的演员们都是分不开的。

《我的团长我的团》主演合影

而能将群像戏写到“极好”的,刘和平是一位,兰晓龙是一位。

和段奕宏演对手戏最多的自然是孟烦了张译。

张译在《我的团长我的团》开拍之前就说了:“为了配合《我的团长我的团》拍摄档期,我都闲着,我就是死等。我在《士兵突击》中戏份不多,不过瘾,希望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能演一个贯穿性的角色,戏份多一点,不要到一半就没有了。”

令人高兴的是,不同于史今一闪而过,孟烦了的角色贯穿始终,而且很明显,这是为张译量身定做的角色。

在2014年的电影《亲爱的》中,赵薇、黄渤、郝蕾的角色发挥空间很大。比较而言,张译则收敛了许多。但收敛得好反而能大放异彩,个人认为该片中张译的表演最佳。

从史今、孟烦了到何莫修,这类角色张译早已驾轻就熟。

孟烦了,一个阴损的、曾经有着理想的颓废小人物,最终被龙文章改变。

段奕宏饰演的龙文章非常强势,在整个团队里无论是人物设置还是表演都极为外放。而人物设置上作为陪衬的张译,不仅没有被段奕宏的表演压下去,反而以一种柔和的力量隐隐与之抗衡,不超过不落后。

好比和乔峰比轻功的段誉。

好比站在雄主身边的名相。

这是张译的力量。

《生死线》里他面对高欣下葬时的独白和最后说不要牺牲时的爆发,异曲同工,非常动人。

兰晓龙说:“对我来说这部戏有五个最重要的人物,孟烦了、团长、虞啸卿、迷龙和郝兽医。一部戏跟建筑很像,一个房子柱子不要太多,也就是所谓的‘戏骨’;有戏眼,戏眼是孟烦了;有戏魂,戏魂是团长;还有戏骨,戏骨是支撑这个东西的柱子;戏肉,每个人都是戏肉。”

张国强就是“戏骨”。多年后,张国强主演了中国第一部讲述抗美援朝的电视剧《三八线》。在开拍时主创人员就跟他说:“我们努力一下,争取超过《士兵突击》和《我的团长我的团》。”

张国强摇摇头说:“不可能的。”

不可能的,迷龙的角色透着那个时代的印记和鲜血,已经留在了那里。而他在本剧中第一次引起观众注意,则是林译宣布今天吃猪肉炖粉条的时候。

猪肉炖粉条是东北名菜,迷龙是东北人。兰晓龙巧妙地设置了这样一个道具,让本来离心离德的迷龙忽然有了归属感。

就在大家眼巴巴看着这道菜时,迷龙唱起了《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爹娘……”

《我的团长我的团》截图

《松花江上》是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乃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风靡中华大地。

这个道具直接挑动了迷龙的神经。

他虽然唱跑调了,但正是因为跑调才显得更加真实和动人(《路边野餐》里陈升唱《小茉莉》亦是如此)。

这场戏是本剧第一个小高潮,在本剧最后,老年孟烦了自语道:“我该回家了,猪肉白菜炖粉条子,如今是我最拿手的大菜。”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有关唱歌的经典段落还有一处,就是林译面对涣散的军心,忽然唱起了《从军歌》。

时至今日,当年的《从军歌》已经没有了曲调,这是电视剧重新编曲的,但歌词历历在目,我们仍可以看出贯穿其中的豪情万丈: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林译唱起了《从军歌》

饰演林译的演员叫王往,可惜的是他一直没火。然而,他在剧中的表现却让许多观众难以忘记。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年轻演员还是《汉武大帝》里司马迁的扮演者。

《汉武大帝》中,王往饰演“司马迁”

或许我们都没有发现,这就是演员的力量。

这许多场戏的呈现,则是演员、编剧、摄影、导演等很多人一起努力的力量。

本剧中的经典戏还有许多,除了之前说的沙盘推演、庭审龙文章和小书虫慷慨陈词外,最令我动容的是炮灰团的豆饼死了。

大家谁都记不得他的名字,这时每个人都在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以免自己哪天死了队友能在安葬时建一座墓碑。

可是结果呢?

结果就在兰晓龙的口中:“这座墓碑没有名字,墓碑下埋了八千人。”

他们全都埋在了一起。

尾声 关于我们的记忆

小说最后是这样写的:

“我走着,脸上便泛起笑意。我抬起头,那笑意已经绽开,我尽力让它抹平,让它平和。我很想笑,我不想笑,老头子笑起来不好看。我们都有了各自要回的家,现在我要回家做饭。于是我与那辆车渐离渐远,我回家做饭。”

电视剧最后,一切回归平静,老人慢慢走着,想着自己的过往,旁边说:“让我们记住吧,记一辈子。”

有一句话是:“为了忘却的记忆。”

《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照

凤凰大视野的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第一集开头,是记者在街上随机采访路人:“请问你知道中国远征军吗?”

得到的答案都是否。

我相信凤凰大视野这样做是有用意的,它是为了给观众以警醒:我们已经把这些事情都忘了。

我同意。

我非常同意把这么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宣传出去,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因为这是一支了不起的中国军队。

这些无可厚非。

我的问题是:是否应当对不知道这些事的民众路人以暗含贬义的态度?

有朋友在问及一件距今不远的历史事件的结果是什么时,我沉思若要应答必叙其前因后果,友人也不一定有兴致详听,于是我说:“是现在。”

我觉得这个答案足够了。那么中国远征军的结果是什么?

不是人们的忘却,而是片中被采访路人的和平安康,是他们身后的繁荣有序。

“我们应该记得”和“我们不应该忘记”其实是两种表述。《大明王朝1566》最后,嘉靖问海瑞,古时候那些皇帝谁还在时,海瑞说:

“在史册里,在人心里。”

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照

历史虚无的魔障被打破,厚古薄今的咏叹被击溃。这么有力的一个回答!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五千年华夏历史就是一条长河。这条长河里的许多故事我们也许记不得了,但留下来的那些,变成了“我们”。

中国远征军被很多人忘记了,甚至很多年后抗日战争也会被很多人忘记,但这些背后的文化精神却扎根于我们的土壤。

我相信永远会有人记住历史长河中的某一段往事,也会有更多的人并不知晓那些事。对于前者致以敬意,对于后者不必苛责。

因为所有的结果,都造就了“我们”,造就了“现在”。

我想,兰晓龙写这部戏,也是这个用意吧。

本文作者微信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 ;微博账号:孔鲤

上海文艺评论基金特约刊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