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纪录的诞生①|数说百年奥运:人类的极限在哪里?
澎湃新闻 张泽红 吕妍 蔡琳 伍银芳 叶阳 孔家兴
字号
现代奥运会已经举办了一百多年,人类在“变快、变高、变强”的路上前进了多少?
如果把历年各项目的奥运冠军放在同一赛场上比较,大致可以绘出一根根曲线。
男子百米跑成绩是一根缓缓向上的曲线。116年来,男子奥运成绩提高了2.37秒。1896年,美国选手托马斯·伯克在首届现代奥运会上用12秒跑完了100米;1968年,美国选手吉姆·海恩斯突破10秒;今天,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是博尔特,他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成绩是9秒63。如果让这些奥运健将在同一个赛场上比拼,当博尔特跑到终点时,伯克还有大约20米的距离到终点。
可以看到,刷新纪录已经变得越来越艰难:最近这十二届奥运会,平均每届冠军只把成绩提高了0.03秒。
不过,有时候,科技的进步可以帮我们突破极限。
奥运会男子撑杆跳成绩是个很好的例子。玻璃纤维撑杆的出现,使得选手们告别4米瓶颈期,突破了5米大关,并将纪录一路冲击6米。对比来看,没有科技帮助的跳高项目,已经进入平台期。美国男选手查尔斯·奥斯丁在1996年跳出2.39米,俄罗斯女选手叶莲娜·斯雷萨连科在2004年跳过2.06米。此后,奥运纪录再未刷新。
不过,并不能简单用秒表和卷尺来衡量一些奥运项目上人类的进步。
1912年,女子跳水项目第一次进入奥运会,当时的10米台跳水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动作。但是今天,10米跳台跳水比赛的动作难度已不可同日而语。2008年,陈若琳在最后一跳选择了难度系数3.4的5253B,反超对手为中国军团夺得一金。5253B,即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陈若琳这个动作得到了4个满分。
人类的极限在哪里?我们是不是已经逼近极限了?这个答案并不简单。比如,跳远运动已经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不仅无突破,甚至有倒退。1936年,美国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的成绩是8米06,这个奥运纪录被他保持了22年;1968年,鲍勃·比蒙创造了8.9米的纪录,保持至今;后面的奥运健儿不仅无人打破纪录,甚至差距越来越大。这两位都是百米短跑健将,他们的跳远成绩也得益于极快的助跑速度。体育竞技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比拼时代,运动员需要在基因、体能、训练、设备和比赛发挥等各个环节做到最优,才可能成为突破人类极限的运动家。不过,早在1935年,著名田径教练布鲁图斯·汉密尔顿就根据当时的科学研究,对很多田径项目极限做出预言。然而80年过去了,这些纪录已经多次刷新。人类的极限到底在哪里?追寻答案之路依然充满惊喜。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澎湃矩阵
新闻报料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