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阎锡山“空手套白狼”:山西省银行发行纸币的故事

白孟宸
2016-09-27 10:08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阎锡山祖上既不是耕读传世,也不是高门大户,属于白手起家的小商人。阎锡山自己精通算盘,也很懂得算账,在民国军阀中他是少有具备相当金融知识的人物。

由于早年有过学生意的经历,阎锡山有关经济和金融的论述大多相当有见地,例如他在《编制八年度省预算案之宗旨》中如此阐述公平公正与商业金融的作用:“故使人群但能有公道,则金钱自随之集矣!”当然,作为称霸一方的军阀,阎锡山并没有把公平行政作为首要目标。相反,为了筹集资金,阎锡山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滥发纸币、贩卖鸦片、操纵募捐、吃空额扣工资甚至是强取豪夺官商的财产。

阎锡山旧居

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的基础是由铜元局暴利奠定的。但是到20世纪20年代,山西及周边区域已经普遍使用铜元,铜元局的利润开始大幅度下降。而从1920年开始,太原兵工厂扩建为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下辖电汽厂、机械厂、熔炼厂、翻砂厂、制酸厂、炸药厂、无烟火药厂、炸弹厂、炮弹厂、枪弹厂、弹壳厂、炮厂、引信厂、引信厂、罐头厂……1924年太原竟然开始尝试造飞机。摊子大了,花钱的地方大大增加。

阎锡山对此的解决方案是,铜元不行,纸币来凑。

其实阎锡山体验过纸币发行的全过程。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在五台县开“吉庆长”钱铺,凭借商业信誉,发行银票性质的“钱帖子”。这种民间金融组织发行的纸币,如果准备金充足,网点覆盖范围广,确实能够积累相当大的信誉。对于老百姓,日常使用的各种“钱帖子”有银行发行的,有银号发行的,甚至有外国政府发行的。比如东三省在清末民初长期使用沙俄货币作为日常流通货币,百姓称之为“羌帖”。

但是,在山西等地,也有许多商号采取“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发行“钱帖子”,这些商号没有任何准备金,却敢于将成千上万的白纸印成“钱帖子”当货币来用,增加商号的流动资金。假如商号资金链断裂,几乎所有损失都会转嫁给使用“钱帖子”的老百姓。当时商号发行的纸币大多难逃资金链断裂的结局,于是山西百姓为这种近乎欺骗的行径起了一个贴切的名称——“口吹大洋”。

阎锡山父亲开设的“吉庆堂”最终就是因金融投机而倒闭。阎锡山一方面亲手印制过“钱帖子”,另一方面亲眼见过“钱帖子”信用破产对商号和使用者双方造成的毁灭性影响。因此阎锡山经常在公开场合大肆抨击“滥发纸币”的行径。例如1922年阎锡山说:“商家滥发票子,弊病很多,一来信用不好,而来无限制地出票,就是老百姓的大害。”又说:“所以我好几年来,屡次缩减纸币,严责出纸币的商人,准备一定的基金。”

当然,阎锡山并不完全按照自己的言论行事。1924年以后,随着军工生产的扩大,晋军有了比较稳定的武器装备供应,军队快速扩大。结果办军工要钱,扩军备战更要钱。阎锡山责成山西省银行开始滥发纸币,到1929年山西省银行发行了1300万元纸币。到30年代随着中原大战打响,山西省银行的纸币发行量增至7500万,导致纸币信用彻底破产。

不过在一些老人回忆中,即便到1924年,山西省银行的纸币信用仍然高于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的“官钞”。1919年山西省银行在阎锡山亲自主持下准备发行纸币。在阎锡山看来,银行的准备金放在金库里只能“放冷”,必须流动起来才能挣钱,因此他强调纸币发行的准备金不能过多。但杨兆泰等具体经办人却坚持必须有十足准备金。经过妥协,最终确定以300万作为准备金,原则上准备金要达到纸币发行额的70%。这样一来山西省银行纸币即便遭遇挤兑也能尽量做到十足兑付,于是原定一省使用的纸币却成为华北甚至西北的重要流通货币。

但是,再有信誉的纸币,在滥发7500万之后,也会信用破产。1930年中原大战阎锡山惨败,山西省银行纸币的信誉彻底崩溃,在大规模挤兑面前只能宣布停兑了事。纸币贬值过程中,山西全省工商业无人能够幸免,首当其冲的是零售业和当铺,因为纸币与银元的比价一日数变,百货商人根本无法获得进货所需的足够资金,当铺更是无法平账销当。结果大同原有42家当铺,得以支撑到1932年,十中无一。而百姓更为凄惨,多年积蓄的数万纸币,一夜之间沦为废纸,因此疯癫甚至自杀者不计其数。

山西银行旧址

1932年阎锡山“东山再起”,宣布要搞经济建设。放在他面前的第一等大事,就是恢复省银行纸币的信誉。此时山西省银行在中原大战失败时遗留的240万元资金被阎锡山和商震等人你提我提,弄到只剩10万的境地。以10万准备金抽签兑付7000多万旧钞,绝对是任何人都无法完成的任务。不过,阎锡山恢复纸币信誉的手段颇为独特。首先,他不同意徐一清等工商界人士要求首先将旧纸币抽签兑换,逐渐恢复旧纸币信誉的方案。在阎锡山看来,让老百姓将旧纸币兑换,完全是浪费“经济建设”的资金。既然发行纸币就是要在百姓身上“榨油”,他怎么会为了弥补百姓损失搭上自己的小金库呢?

既然旧钞已经无法挽救,那么就演一出“总把新桃换旧符”。阎锡山决定由山西省银行发行新纸币,然后用新纸币兑换旧纸币,美其名曰“回收”。为了强制推行新纸币,阎锡山不惜将自己的岳堂叔,坚持挽救旧钞信誉的山西省银行总理徐一清逼走。然而,由于中原大战惨败,晋军各部纷纷撤回山西,山西工商界和民间很难再榨出油来。但这难不倒阎锡山,他早已得知山西省银行和商界中有人在他下台期间投机倒把,决定玩弄翻云覆雨的手法,逼迫这些投机商人和贪官污吏退赃。阎锡山招来山西省银行经理高步清,强令高在当天交出100万银元,否则“军法从事”。结果高为了保命,东拼西凑了100万。结果这100万与原有的10万,一起成为阎锡山发行新纸币的准备金。

由于旧钞总量达到7000万,新钞票准备金仅有110万,但阎锡山仍然决定采用20旧纸币兑换1新纸币的方式进行兑换。因为旧纸币乃至山西省银行的信誉已经破产,新旧纸币兑换之初,百姓在兑出新纸币后,会立刻尝试兑换成银元。由于阎锡山预先准备了相当数量的准备金,百姓用新纸币兑换银元后暂时获得了十足兑换,久而久之,新纸币的信誉建立起来。因为纸币滥发而趋于崩溃的山西金融信用也逐渐恢复。至1938年,阎锡山控制的各银行积累了超过800万银元以及大量黄金的资产。

从阎锡山力主发行纸币,到山西省银行旧纸币滥发导致信用破产,再到用新纸币重新建立信誉,阎锡山完成了民初大多数军阀无法完成的,更不愿意完成的流通货币“重整旗鼓”。从这点上来说,阎锡山的金融知识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不过,在纸币重整旗鼓的过程之中,百姓的损失并没有得到弥补。据说新纸币兑换时,晋北有老人带着上万旧纸币到山西省银行门口付之一炬,大哭而去,连阎锡山手下的幕僚都有因为上万积蓄沦为废纸,忧愤而死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