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庆医科大学创校先驱、西迁老专家王福荣教授逝世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
2021-10-26 15:38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据微信公号“重庆医科大学”消息,重庆医科大学创校先驱、我国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重医附一院肺科创始人之一、原重医附一院院长王福荣教授因病于2021年10月24日19时58分逝世,享年92岁。

王福荣教授,中共党员,1930年生于上海,浙江鄞县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学系,大学毕业分配至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工作并担任住院医师,1958年8月由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调入支援重庆医学院第一医院建设,1959年任重庆医学院第一医院肺科主治医师,1983年任重医附一院副院长、院长、系主任,1984年兼任重庆医学院护士学校校长,1984年任肺科主任,1984年重医附一院党委委员,同年任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委员,1985年聘任为教授,2000年9月退休。

王福荣教授长期从事呼吸内科有关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为重医肺科的教学医疗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填补了西部地区呼吸病学专业的空白。

另据微信公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提供的资料,195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决策,为了改变中西部缺医少药的落后状况,要求东部沿海城市采取分身法,一分为二乃至一分为三,把医学院和医院搬到中西部去,以增强人民体质,建设伟大国家。作为新中国医学界首屈一指的上海医学院,人才济济,医术精湛,自然不能置身于度外。

消息传来,上医院内院外顿时炸开了锅,各种态度各种议论纷纷嚷嚷,每一个人都在思考都在猜度自己何去何从?上海毕竟是当时中国最繁华最先进的大都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远远领先于国内任何一个城市,要永远地向它告别,告别得来不易的安定生活,告别父母兄弟至爱亲朋,去到一个遥远荒僻的地方,需要多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

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一级教授钱悳,时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兼华山医院院长,老专家不愧为精忠报国的典范与楷模,他受命组织一批精兵强将前往重庆,支援创建重庆医学院。卫生部要求去重医的必须是技术骨干、业务好手,上医组织了400多人的医疗及教学队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钱悳、王鸣岐等人的积极带动下,一批年轻人主动请缨支援重医,王福荣就是其中的一位。王福荣当时大学毕业不久,正在副教授王鸣岐指导下工作、做病例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等。听说要援建重医,王福荣立马报了名。

王福荣回忆说:“我是跟着二王(王鸣岐、王宠林)西迁至重庆,开始创建重医附一院。当年,我们刚到重庆就赶上灾荒,粮食不够吃,我们就吃树叶和馒头,喝青菜汤。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谁都没有怨言,始终用乐观的革命精神投入到医院建设中。”说起当年的艰苦,王福荣教授没有丝毫抱怨,反而更像是忆苦思甜。

1958年8月16日,王福荣一行人到达重庆,同年9月1日就正式开始了工作,一面上课教学,一面开始门诊。王鸣岐带领王福荣等人一起,开办了中国西部地区最早的20个肺科专科病床。在得到了四川省卫生厅一位副厅长和重医科研处处长的鼎力支持之后,重医肺科于1958年成立了,这是我国西部地区首先创建的肺科专业。

消息称,当时的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王福荣等人不仅要下农村做医疗,还要种地劳动。当地农民穷得家里只有一张床,吃饭连盐都买不起。起初,他们十分不适应,吃饭时就偷偷在嘴里放一颗糖,否则连饭都咽不下去!但正是深入农村的曲折经历,使他们切身体会到农村医疗条件的落后,感受到农民对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因此更坚定了扎根重庆的信念。

公开资料显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分迁来渝创建,历经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和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涉外医疗为一体的重点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

    责任编辑:王俊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