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也不想啊,可是他叫我宝贝诶
渣男,真“香”
前段时间刷抖音,刷到一个点赞十几万的视频,视频里的女孩面对着镜头,画外音是另外一个人在问她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子。
“温柔体贴的?”女孩摇头。
“才华横溢的?”女孩摇头。
“善良顾家的?”女孩依然摇头。
这时,画外音缓缓吐出两个字,女孩立刻眼睛放射出光芒,点头如捣蒜。
这两个字就是:渣男
一千个被渣者,一千个渣男
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定义的是:什么是渣男?
渣男就是胡渣很多的男人。(不是)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同样,好男人都是相似的,渣男各有各的渣,渣得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比如,心动二连何书桓;
《三十而立》中浪漫多金、在邮轮上对王漫妮一见钟情、宣称自己是不婚主义却在香港有着另外一个未婚妻的梁正贤。
当然,渣的并不都是男性,只是目前浮现在公众视野的大部分是男性,渣女的故事也令人瞠目结舌,比如前段时间上了热搜的“女海王”醒醒,在与男友同居两年的同时,在另一个城市与另外一位男性订婚……
渣男渣女们一边将撩汉/撩妹技能运用得炉火纯青,一边给“责任”和“承诺”的考题交了白卷。
被渣者们一边涕泗横流地哭诉着对方的种种恶行,一边对对方温柔的糖衣炮弹欲罢不能……
久而久之,被渣者们不禁在深夜,摇晃着酒杯,就着凄清的月影,问自己一句——“总被渣,是不是我自己的问题?”
吸渣体质,是否存在?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拥有哪些特点的女性更有可能成为渣男的“猎物”?
1.低自尊者——“我是糟糕的,因此我也不配得到好的另一半”
自尊,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
低自尊的人对自己的看法评价明显低于实际的能力和行为表现,比如:一个周围人都认为长得漂亮的人却总是觉得自己丑陋,一个事业小有成就的人却经常说自己是个失败者。
周围人也许会怒而称其“凡尔赛”,殊不知对方有可能是真的有可能是一个“低自尊者”,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
低自尊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而这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在生命早期,我们的“重要他人”对我们的态度,这个“重要他人”,通常是父母(或者其他主要养育者)。
在生命早期,我们的自我意识尚没有得到发展,我们与这个世界的链接便是父母(一般是母亲),对我们而言,父母是这个世界的入口。
如果孩子是在父母的欣喜和期盼中来到这个世界,父母能够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得到很好的照顾,孩子就会感受到,自己在父母眼中是可爱的,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相反,如果父母是阴晴不定的,忽视孩子的需求,甚至粗暴地对待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认为父母眼中的自己是不可爱、不值得被爱的。
由于孩子此时尚没有独立的力量,他们的生存完全依靠父母,因此他们会在潜意识中认同父母的态度。
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因为他们潜意识中觉得,只有牺牲自己的需求,让一个看似更有力量的人满意,自己才能免于被抛弃的命运。
比如,在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有一个卧病在床的妹妹,唯一的父亲将全部的父爱几乎都给了妹妹,即使松子很乖,考试成绩优异,也从未得到过父亲的青睐。
渴求父亲的爱与关注的小松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给父亲扮了个鬼脸,不曾想父亲笑了,这让松子乐开了花,从此以后,她就开始时不时的扮个鬼脸,只为博父亲一笑。
而松子成人后的悲剧命运,与幼时父爱的缺失与讨好型人格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关系。
2.创伤的强迫性重复
我们在生活中,会见到诸如此类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咨询室中更是数不胜数)——比如一个女性,小时候因为有一个酒鬼父亲把家里搞得鸡飞狗跳,成年之后自己却也找了一个有酗酒问题的伴侣。
再比如说,一位男性,小时候长期遭受与亲人别离的痛苦,长大却选择了一位他其实没有信心与之长久生活的异性。
“强迫性重复”这一概念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现象。
精神分析学派(注:心理咨询的流派之一)认为,每个人在童年时都或多或少经历过一些挫折和创伤。
人们在潜意识中都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疗愈创伤,于是长大之后,会创造类似的情境,看上去是一种“自讨苦吃、自作自受”,实则是想要依靠现在的自己的力量,疗愈曾经的创伤。
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谈到了松子跟三个男友的关系。
第一个是不出名的作家,松子将所有赚来的钱都给了他,换来的却是家暴。
后来,松子做了另一个男人的情妇,用心经营着二人的小家,满心期待对方可以娶自己时,对方却只是玩玩而已。
伤心的松子彻底堕落了,但是在堕落的边缘又遇到了个混混,松子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又在找寻自己被爱的价值,结果被背叛不说,还被骗光了所有的钱……
这一次又一次的“遇人不淑”,可能是松子对于童年 “渴求父爱而不得”这一创伤的强迫性重复。
然而,由于这种强迫性重复是潜意识层面的,这种对于创伤情境的再创造也是潜意识层面的,当事人自己对其很有可能毫无察觉,而这种重复的结果也往往是以失败告终。
解铃还须系铃人
“总被渣,是我的问题吗?”,这个问题的抛出,并非要对被渣者有所批评和指责,否则便成了“受害者有罪论”。
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讨论,是为了给我们提供更多反思的空间和改变的可能。
当我们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情感、思维和行为模式,增加觉察,我们就更有可能做出改变,勇敢地尝试各种新的、好的体验。
-END-
策划:凌辰
作者:魔方
编辑:雪梨
设计:多纳
(文中部分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