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类首次依靠双脚抵达南极“难抵极”!

2021-10-24 09: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人类首次依靠双脚抵达南极“难抵极”! 原创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收录于话题 #北大人 7个内容

“远征已完成,祖国是我的骄傲!”

2020年1月25日,农历鼠年春节

在距离南极大陆所有海岸线最远的点

——“难抵极”

传来了一位中国女性的声音

人类徒步远征的极限

再次被刷新

独立环球旅行者、探险者冯静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校友

(2000级本科生)

以无比坚韧的毅力和无畏的勇气

历时三个多月,徒步1800公里

完成了

“南极探险史上人类首次仅靠双脚到达难抵极”的奇迹!

身为北京冬奥组委滑雪战队的特邀队员

冯静将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吉祥物

“冰墩墩”、“雪容融”带到了难抵极

她用自己的方式

与奥运健儿们肩并肩

为祖国赢得荣耀

北京冬奥会即将迎来百天倒计时

火炬已经点燃,世界翘首以待

今天,小北为大家讲述冯静的故事

愿将这以冰雪为源的光荣火种向所有人传递

点击下方视频

与冯静一起走向“难抵极”!

从零基础学滑雪,到超越极限

她怀抱梦想,勇往直前

面对极寒环境,高原反应

她忍着病痛,迎着狂风

用不间断的每一步

换来光荣的最后一步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她留在冰天雪地里的每一处足迹

都深刻印证着

人最厉害的武器

就是拼上一切的决心

“只要脚还走得动”

POI线路

北京时间2020年1月20号19点18分,五星红旗在南极大陆难抵极(Pole of Inaccessibility,POI,坐标S82°6.655' E55°1.957')冉冉飞扬。竖起这面旗帜的探险者,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校友——冯静。

冯静持国旗在POI

冯静远征POI的梦想,萌生于2014年。

那时的冯静,没有专业运动的训练基础,甚至连滑雪也不会。而“难抵极”路途遥远,不同于地理意义上的南极点,而是几何测量意义上的极点,海拔约3715米,不仅意味着高反,还意味着高寒,无论对机械装置还是人类都堪称艰巨的考验。因此,继前苏联人在1958年标定POI之后,至今全世界只有三次以此为目标的远征行动,也仅有8名男性依靠风筝滑雪抵达该点。

这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然而,怀着“拼上一切的决心”的冯静,从梦想诞生起,就全力以赴地进行着身体和心理的各种准备,没有赞助,她自筹资金;不会滑雪,就从零学起。她想尽办法增强体能和户外生存技能,收集有关南极探险的一切信息。如她所说:“我想在最大程度上依靠自己的努力,体会在这块广袤荒芜的大陆上一路走来的艰辛和骄傲。”

2019年11月7日,冯静从南极新拉扎列夫考察站附近的海岸线出发,开赴新的征程。出发前,她在南非感染了致病菌,但考虑到每年仅有的可用于在南极大陆长途滑雪的三个月窗口期,她抱定一个想法:“只要我不发烧,就可以上高原,不管我有多难受也要坚持出发。千辛万苦走到这一步,绝对不能在这里倒下。”短暂休整后,便继续出发。

行进期间,终日劳累,冯静却丝毫不敢松懈。雪地上遭遇的困难和挫折数不胜数:连续六天顶着七级大风爬升,行李最重时达到70多公斤,脱水食物是唯一可享受的有温度的“美食”,严严实实的穿着使得上厕所也成难题……在这场“厘米之战”中,冯静坚持每天5点钟起床,白天行进10小时,行程20多公里,每两小时休息10分钟,用以处理水泡、肌肉损伤,修整不断损坏的装备。所有“为生命开路,为梦想远征”的付出,在冯静心中都是值得的,因为她坚信:

只有迈出不间断的每一步才是连接起最后一步的唯一通途。远征没有好走的路,只有想走的路。

历时80天,徒步越野滑雪穿越1800多公里,冯静一行人终抵难抵极,立于前苏联探险队留下的列宁像之前。“那一刻,真正感觉梦想在一步一步实现。”这是南极探险史上人类首次仅靠双脚到达此地,而冯静只是平静地对自己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仪式是,在这里竖起五星红旗,正如她的朋友圈所写:“远征已完成,祖国是我的骄傲。”

我就是想证明一下女性可以,中国人可以,我也可以。

从北大到南极

在很多场合,冯静常常被默认为是体育大学或体育专业毕业的,而实际上,她是北大国际关系学院2000级校友。

回忆起自己的燕园岁月,冯静笑称自己是“上学的时候很普通的一个人,既不爱运动,也不爱探险,也没有参加过任何运动项目。”遑论之后踏上的探险之路,那是当时的她未曾设想过的。

虽说踏上旅行探险之路并非冯静的原定人生轨迹,但回首来时,或许是为某选修课借读的一本“杂书”,或许是某次与同学合作完成的实践活动,又或许是某个阳光灿烂午后的一堂讲座——这些曾经的些微小事仿若点点涟漪,逐步堆筑着她的交际能力、国际视野、终身学习理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人生航向。

2010年,两本旅行家的著作——《不去会死》和《伟大的旅行》,唤醒了冯静心中对远方的向往。她毅然辞去国企稳定的工作,离开束缚双脚的办公室,决意踏上未知的土地。开始,她的家人都以为这只是一时兴起,待她在旅途中碰了钉子,自然会放弃。然而,他们都没想到,就是这个外表娇小文静的姑娘,会亲手将五星红旗插在南极的难抵极点上。

此前,冯静去过最远的地方,是随团前往东南亚。所以,当她计划穿越亚欧大陆、开始环球旅行时,就连自己也对能否顺利抵达目的地将信将疑。但是,对旅行的渴望压倒了一切。由于资金短缺,她多是穷游:搭便车、做沙发客、睡机场。她走裂了脚后跟,遇到过小偷和混混。隐藏在浪漫旅途背后的,还有说不尽的艰辛。但这次亚欧之旅,也让冯静积累了独自旅行的经验,给予了她很大信心。远方对于她而言,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2012年10月 冯静在古巴海明威的小酒馆

在她第三次长途旅行——南美之行中,冯静在搜集资料时偶然看到一个人的博客,其中提及南极远征。那块纯净无暇的大陆,让她的心底波澜涌动。

此时,全球只有两极没有留下冯静的脚印了。

此时,33岁的冯静,身高164厘米,体重50公斤,从没有滑雪经验;而南极点,是无数探险家心中的“圣地”。

这一切让冯静的南极梦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但她说:

当你的所有条件都不如人时,唯有拼上全部的决心和斗志。

2015年,她给14位极地向导发邮件介绍自己的情况,只有保罗认真回复,并建议在挪威训练。而后来,冯静也成了保罗遇到的第一个“训练从不喊停的人”。

2015年2月 冯静在阿拉斯加北极圈

在出发去挪威接受系统训练之前,冯静自己在家进行每周五到六次半程马拉松的体能训练;在挪威的训练结束返京后,她依然坚持在城市的街道上用拖轮胎的方式模拟拖雪橇,每隔一天举1000次18公斤的大米……顽强的毅力,不屈的精神,支撑冯静完成一项又一项看似不可能的训练内容。点滴累积,终能汇成江海。当她真正站在滑雪板上时,一上手,便坚持滑雪三十公里,而第二天却几乎没有产生常见的乳酸堆积反应。

冯静在挪威训练

冯静抵达南极点

2017年底,冯静毅然地选择了长达1130公里的线路,以越野滑雪的方式向南极点进发。她想“在最大程度上依靠自己的努力,体会在这块广袤荒芜的大陆上一路走来的艰辛和骄傲”。勇往直前,永不言弃。2018年1月8日,冯静终于抵达南极点,在这里亲手举起五星红旗,成为世界上完成这条南极远征路线的33个女性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完成此路线的第二人、女性第一人。这一成就让她入围了当年的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探险奖。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可对于冯静而言,南极点并不是终点,而只是一场“模拟训练”。

在她看来,南极是一个人类已到达但是无法征服的地方,因而海拔更高、距离更远的难抵极才是她真正的心之所向。然而要前往难抵极面临着重重阻碍,加之很多人并不理解南极点与难抵极的区别,使得这个目标几乎要变成她的秘密。尽管如此,她始终没有放弃为之准备。

冯静与日本探险家荻田泰永在南极点

而只要双脚不停,奇遇总会与行路者相逢。在徒步南极点时,她遇到了极地探险家荻田泰永,2018年6月,在他的引荐下,她终于见到了《伟大的旅行》的作者——知名探险家、人类学家关野吉晴。

冯静坦言这次会面本身对她来说意义远比徒步南极点要重大得多。与关野吉晴聊过那看起来遥遥无期的难抵极之行后,冯静回到酒店,再翻看那本书,反复看着“怀抱着梦想,勇往直前”这句话,便毅然作出了远征难抵极的决定。

在徒步难抵极初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心力交瘁的冯静与外界失去了联系,这使得一直关心着她的同学们焦心至极,一度甚至以为她遇难了。冯静的同窗好友、2000级本科院友唐莉茂作为她的遗嘱代执行人,见证了她几年的准备,也两度在她南极远征时日日牵挂,当得到冯静远征成功的好消息后,她忍不住激动的泪水:

从出发至到达,我一路跟着冯静和教练助理发来的经纬度定位。每次地图上短短的几毫米,是她每天忍受着寂寞、伤痛,靠着顽强的毅力和信念,冒着生命危险坚持七八个小时完成的。

冯静(右上)与本科室友们

凡是了解过冯静在难抵极之征背后所付出努力的人,无不对她那战士般的坚忍意志感到敬佩。冯静的另一位同窗好友、北京大学2000级本科校友白昍这样感叹:

冯静在这几年里所进行的这些艰苦卓绝的训练,所过的这种苦行僧一样的生活,从身体到精神,从心理到物质,这世界上能做到的不是万里挑一,是十万里挑一,百万里挑一。当人们在感慨‘人生不能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时候,我想问,为了所谓的诗和远方,有多少人能在几年里每天训练几个小时,背着大米跑半马,天天半夜在小区里拉轮胎?有多少人能做到在狭小的室内绕八字跑步几个钟头,只为训练自己对无聊的忍耐度?

“能完成远征的人,都是不会轻易心疼自己的人。”冯静平静地说。

在她视若伙伴的滑雪板上,后端印着“dare to dream”(敢于梦想),那是首位女性单人越野滑雪抵达南极点的挪威极地探险家Liv Arnesen的座右铭,而前端则被冯静写上了“every step”(每一步)。每当风雪交加不见天日,抑或身上的伤痛彻心扉时,她便盯着“every step”,一步步往前挪。她告诉自己,每走一步,就离目标更近一些。“人生所有目标只能通过行动来实现,无论你有着怎样的雄心壮志,最后仍然要落实到每一步微小的行动上。”这是冯静一直践行着的人生信条,也是她对北大学子的殷殷寄语。

如今,作为北京冬奥组委滑雪战队的特邀队员,冯静在线上分享着自己的故事,也试着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她的新书《不可征服——中国姑娘徒步南极难抵极纪实》出版在即:“这是属于少数人的经历,如果我不分享,很少人会有所体验”。即使这样,她也还是认为,这称不上是“伟大的旅行”。更值得挑战的目的地,永远是下一个。

“地球上还有很多我想去的地方。”冯静如是说道,她还会继续旅行,“直到我走不动了为止。”

梦想

是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坎坷道路

通往难抵极的征程

风雪载途

而冯静,用五年的汗水

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力量

也无声宣告

惟有坚忍,征服一切!

采访:黄朝晖

视频:冯静

图片:冯静

文字:张子璇、唐儒雅、吕可欣、张逸茗

编辑:黄朝晖

排版:杜金莹

责编:浦海蕊

原标题:《人类首次依靠双脚抵达南极“难抵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