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倡议!远离烟草危害,共创无烟校园

2021-10-23 21: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倡导文明的校园行为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构建和维护文明、健康、绿色、清朗的

校园育人环境

我们在此向全校师生发出

校园戒烟、控烟倡议书

老师们、同学们:

吸烟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继战争、饥饿、瘟疫和污染之后,对人类生存的“第五种威胁”。更为可怕的是,众多吸烟者的背后是更多的被动吸烟者。为构建和谐、文明、健康、绿色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校园新风,守护师生健康,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要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无烟校园建设方案》,明确责任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了解吸烟对身心健康所带来的巨大危害。

二、要强化意识。要强化自身戒烟、控烟意识,要用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戒烟标识时刻提醒自己;要明确戒烟、控烟就是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

三、要率先垂范。要化被动为主动,主动配合学校的控烟行动中来;要主动远离烟草,主动戒烟、控烟,为自己的身心健康按一个“开关”,为他人的身心健康增一份关爱,人人争当校园控烟形象大使。

四、要敢于斗争。要主动维护文明、绿色的校园育人环境,要勇于和自己斗争,自觉拧紧戒烟、控烟的“阀门”,要敢于和他人斗争,及时劝阻校园吸烟行为。

五、要主动担当。文明校园靠大家,健康生活需维护,每一个人都要自觉充当校园控烟志愿者,主动扛起戒烟、控烟的旗帜,为构建和维护文明、健康、绿色、清朗的校园育人环境担当作为。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2021年10月22日

不仅伤害自己

你产生的二手烟

也在一步一步伤害你身边的人

为什么说吸烟等于慢性自杀?

一、吸烟对自己的伤害

1、肺部长期吸入烟雾,肺泡失去弹性形成肺气肿。

2、长期吸烟导致精神不振,忘性大,时感疲劳,影响上课状态。

3、抽烟容易导致血液凝结,导致冠心病。

4、长期吸烟的结果会加重打呼现象,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5、长期吸烟导致听力衰退,甚至耳聋。

6、长期吸烟导致皮肤粗糙、暗黄、衰老、皱褶、皮肤失去弹性,使人看起来毫无气色。

7、长期吸烟影响肠胃的酸碱度,可能会引发溃疡。

8、长期抽烟出现猝死的概率极高。

二、吸烟对他人的伤害

1、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均严重危害健康,即使吸入少量烟草烟雾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2、二手烟暴露没有安全水平,室内完全禁止吸烟是避免危害的唯一有效方法。

3、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肺癌、冠心病、脑卒中、乳腺癌、鼻窦癌。

4、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成年人急慢性呼吸道症状、肺功能下降、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二手烟暴露可导致儿童支气管哮喘、肺功能下降和中耳炎。

三、吸烟容易引发火灾

近几年来,因为抽烟引发的火灾事故频发,有相当一部分事故火源是因为未熄灭的烟头。点燃后的香烟具有较高的温度。据测试,点燃后的香烟温度在700℃左右,一支香烟持续燃烧的时间约为15分钟左右,时间较长。常见的可燃物的自燃点都很低,如纸张、棉、麻及其织物等,其燃点大都在200℃至300℃,而香烟点燃后的温度比起这些固体可燃物的燃点温度高出2—3倍。

烟草中大约含有一千二百多种化合物

其中大部分对人体有毒

特别是尼古丁危害尤大

一支香烟里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只老鼠

二十支香烟里的尼古丁能够毒死一头牛

有的同学为了戒烟

想以电子烟来代替传统香烟

殊不知,电子烟戒烟

是一场华丽的骗局

众所周知普通香烟里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等而电子烟只会产生尼古丁,乍一看,电子烟确实健康了很多,但是同学们别忘了“尼古丁”就是抽烟上瘾的元凶,就是它不停刺激分泌多巴胺,让大脑不受控制地想抽烟,到最后不仅戒烟遥不可及,烟瘾反而越来越大。

如果你意识到了吸烟的危害

想要戒烟却无从下手

可以从以下几种戒烟方法着手

1

零食戒烟法

准备一些可以磨牙的零食,例如,瓜子,核桃,花生等。这些小零食,因为吃需要剥皮,所以会占用掉你很多的时间,从而抵消抽烟的冲动。

2

喝水戒烟法

如果想抽烟的话,建议你可以选择喝水,大量喝,胃里有东西,自然少想起抽烟。

3

模拟戒烟法

戒烟的过程是痛苦的,不如自己找一个可以模拟的方式来抽烟,例如,可以把笔放入嘴里。

4

运动戒烟法

运动也可以帮助你戒烟的。选择在好的天气里,出去跑步,或者是爬山,让肺部干净,减弱吸烟的想法。

5

浓茶戒烟法

喝茶养生,茶也可以帮助你改掉抽烟的毛病。建议你在想抽烟的时候,就给自己泡一杯浓浓的茶。

戒烟后

你会发现

自己的身体在一步一步变好

希望各位老师、同学们能

积极响应我们的号召

为了身边的人

也为了别让自己被“烟”没

珍爱生命 远离烟草!

原标题:《倡议!远离烟草危害,共创无烟校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