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唐山大地震40周年|金大陆:我们正在抢救大地震的历史
【编者按】
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
1976年,那个特殊的时代,尽管那是一次官方通报7.8级,实际为8.2级的大地震,但当时拒绝一切外援,也拒绝一切人民群众自发的内援。参与抗震救灾的人不许拍照片,因此,那段历史显得尤为珍贵。
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际,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主持下,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金大陆联合上海文化出版社,共同出版了《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口述实录卷)。课题组历时半年,采访了近百位参与唐山大地震救援的医疗、工业、建筑、规划及解放军指战员,讲述他们救援唐山的过程及亲历的多次余震。此外,也采访了众多当时地震中的幸存者。
以下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对《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一书的主编金大陆的口述整理:
口述者:金大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整理: 田春玲(澎湃新闻记者)
时间: 2016年7月19日
地点: 绍兴路7号上海文化出版社
为何做这个选题?
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我们为什么取这个点?因为今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1976年是中国多灾多难的一年,那一年我们周恩来总理去世,朱德元帅去世,毛泽东主席去世,年初的时候还有政治运动,到7月28日发生这么大的大地震。
我们做这个课题主要想两点,把政治运动跟救灾从理论上切割,把“文革”运动跟“文革”时期切割,实际上我们理论上也是把当时的政治形势跟救援做了一个切割。
我们强调全力以赴救援唐山,体现了人民的大勇、大爱、大善的精神,这是我们的主导。
当时的政治形势下,这么大的灾难面前我们拒绝一切外援,同时我们在搜集的档案材料中发现,我们还拒绝了一切内援。上海很多老百姓看到唐山发生了这么大灾难,有的写信捐100块钱,有好多年轻人捐钱买了一块手表,把手表寄到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希望表达爱心,但都被退回来了。
实际上,唐山大地震十周年,二十周年、三十周年的时候都有一些零星的报道,但40周年我们想成体系、全面地开发历史资料,我们决心从历史学的角度,从历史学记录的角度为这个城市留下一个记忆。
开始我们向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申报的时候是一个小课题,但我们到第一线采访的时候,感受到了这个课题的必要性。因为我们发现当年上海的医疗队伍、工业救助队伍中带队的队长、领导等很多都去世了。我们能采访到的多是当时年轻的技术人员、年轻的医生。所以我们感到很迫切,我们真的很及时地在抢救这份历史的记录,如果我们到50周年再干这个活,再做这个研究,可能就晚了。
上海关于唐山的记录在哪里,它的资料在哪里,它系统的研究在哪里,真的没有。我们觉得对于这段很重要的城市历史记忆来说,很多参与者都认为这段历史就处在被遗忘的边缘,所以我们真的是在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为何产生这么大社会反响?
我们一到现场,马上感到各个单位对这个事的关注,像静安区马上就找到了退休的卫生局长,就是当时的参加者。虹口区是通过居委会去寻找当年的救援者,包括虹口区报也发了简讯。闵行区马上跟我们联系,说闵行人民医院的医生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激动,说以为这个事完全被忘掉了呢,医院的领导也非常重视,他们认为这是医院文化之脉的关键。
比如我们在市五院采访,获取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在唐山那么艰难的情况下,最勇敢、最光荣的是解放军。后来,听说有上海兵参与救援,我们非常兴奋,所以我们一定要寻找上海兵。
文化出版社马上发了寻找唐山大地震参与救援的上海兵的微信,电视台的记者看到后,与我们共同寻找。后来,我们找到了青浦兵,找到了38军。同时也有各种不同的信息传过来,比如说当时有上海人到唐山办事、出差,最后安全脱险的故事。
这个课题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说明我们的选题是准的、是好的,我们这个选题得到了整个参与者的呼应,我们留住这段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对的。
此外,课题产生这么大影响还有传媒的贡献,有《新闻坊》栏目的主动传播,有《东方早报》进行了系列报道,这说明我们上海的传媒是敏感的,换句话说,新闻媒体也有这个历史使命感,共同为留住这段城市记忆做出贡献。
如何考虑立体的表达?
实际上,我们在档案资料里面还看到了上海后方对唐山的救助和支持,唐山国家最高救援指挥部不断向上海发电报,要上海生产多少药,生产多少压缩饼干,生产多少帐篷,什么时间火车运多少,飞机运多少,我们甚至看到很多档案,就是每天上海发放到灾区的药品多少,饼干多少,医疗器械多少,全部都有清单。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上海不但到前线救援,整个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经济城市,大后方的支柱性贡献也是很大的。
我们在布置这个课题时就确定了立体性表达的思路。我们知道上海去的医疗队是最多的,而且上海留在那里的医疗队也是最多的,在那里的时间是最长的,后期留下了4个抗震医院。
因为强调立体性的表达,所以我们特别重视医疗队以外的工业救助、规划的设计、后方的支援。工业救助、规划救助也有很多精彩的表达,比如上海建工我们就很意外,建工当时在援助唐山时牺牲两位同志,上海建工的讲述者谈到当时的情形时,几次哽咽,流泪,我们听了也很感动。
我们感到非常兴奋的是找到了上海兵,不仅有铁道兵,还有陆军,有海军,有空军,我们都找全了。从这个角度讲,确实做到了立体性的表达。
我们采访的时候不断地有参加者很激动地把自己的本子、日记、徽章拿过来,当时在唐山是不准拍照片的,但他们有一些摄影者也拍了一些照片,后期也拍了一些照片,都拿出来了,还有人拿出来一些实物。所以,后来我们向上海市党史研究室汇报,我们增加了一个影像文献版。
我们这个课题现在变成了一个五本的系列,《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口述实录卷、档案史料卷、上海中医药大学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卷,再加上影像文献卷。
我们的档案汇编真的是原始档案的开卷汇编,支撑了这个课题的深度和厚度,因为这些档案史料卷有通知、有简报、有来往电报、有会议记录、有审批通知、有总局报告,都是第一手的,第一线的。包括上海的发货单,铁路怎么运输,飞机怎么运输。
我们还搜集了当时的报摘,当时的《文汇报》、《解放日报》有很多报道,这个报道我们也把它留下来。我们查了当时的《河北日报》,当时唐山家家户户都有灾难,灾民见面打招呼是:“哎呀,你还活着。”没有哭声的。所以唐山人民巨大的悲哀是压抑的。9月9日毛主席去世,当时上海跟天津向唐山捐了400台电视,为了让灾民看到毛主席去世的追悼会。毛主席追悼会那天,唐山人民全场大哭。
我们的这个研究从历史学角度讲,对大量的档案史料进行了开发,支持了我们研究的广度跟厚度。
如何将历史学与传播学结合?
工作中我们发现了很多精彩片段,做到了历史学和传播学的完美结合。第一个事情是寻找青浦兵,前面已经讲过。另一个就是寻找小明明。
我们采访虹口中心医院医护人员的时候,当时的队长突然讲出一个故事,说他们当时救治了一个在废墟里面埋了7天7夜的小男孩叫小明明。
解放军救出小明明后,找到了上海医生,虹口区中心医院的儿科医生、内科医生一起诊断,然后申请球蛋白,申请血浆什么的,最后终于救治了小明明。
他们讲,救好以后小明明曾表示,因为解放军和上海医生救了他,所以小明明长大要当兵。第二年,小明明的父亲带着小明明专门来上海感谢虹口中心医院的医生,还送了一个锦旗,写着:“恩重如山”。虹口中心医院当时专门配了一部车,批了30块钱,给他们体检,让他们到西郊公园、外滩游览,还拍了照片。
我们觉得这个事例对上海医疗队的精神表达非常好,所以马上决定寻找小明明。因为我们跟唐山师范学院是有合作关系的,我联络唐山师范学院的刘教授后,他马上到唐山公安局去查,后来查到小明明现在是一名国际海员,当时正好在国内休假。
联系上以后他接着马上传来更加精彩的消息,当年救他的解放军郭来也在唐山,我们感到非常幸运。那是5月份的周五下午,我们课题组、出版社跟虹口区专门讨论小明明这个事情怎么样活起来,当时确定7月26日或27日我们这本书发行的时候请小明明、郭来一起到上海。
会议结束后,我刚到家,电话响了,唐山师范学院的刘教授来电话,说小明明接到紧急通知,星期天到北京报到,星期二飞韩国首尔,要出海了,半年就不回来了,那我们会议讨论的事情就泡汤了。我一想不行,忙通过刘教授直接给小明明打电话,请他周六就到上海来,星期天就跟虹口区的医生开见面会。小明明跟父亲商量后回我:“我同意了,我来。”我又打电话给解放军郭来,他也说我来了。然后,上海这边课题组、出版社和虹口区中心医院就做准备。周六晚上,小明明和父亲,郭来和儿子,还有在贵州出差的唐山师范学院的刘教授都赶到了上海。
周日的见面会如期举行。小明明跟救他的医生和解放军拥抱的那一刻,在场的人都感动得不得了。
好在有这个课题组,好在我们有现代传媒,这是一个历史学与传播学结合的非常成功的例子。
文化出版社还有一个更加广阔的想法,他们想以上海为样板,做全国救援唐山大地震的系列书籍,包括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东三省、华东、华北、中南都有支援,上海这边,除了这次积极参与的单位,还有很多区没有参加,例如杨浦区、普陀区、黄浦区等等,还有很多档案没有开发出来,我们还留了一个尾巴,我们可以再做下去,把这个档案史料编得更完整,使我们上海卷更加完整。
(沈苗对此文亦有贡献。)
附:《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课题组成员名单
金大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当代史研究创新团队成员)
沈芝(唐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法学系主任,副教授)
刘永海(唐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法学系教授)
罗英(上海文化出版社副总编辑)
刘红菊(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史校史办公室副编审)
刘惠明(上海电视台《新闻坊》记者)
钱益民(复旦大学校史研究室副研究馆员)
刘世炎(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党史办公室主任科员)
刘明兴(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李清瑶(中共宝山区档案馆征集编研科科员)
张鼎(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党史研究室综合科科员)
王文娟(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