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百年初心奋斗者|“太空之吻”背后,他把每项工作都做到极致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建党百年,一代又一代奋斗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们的精神激励更多人砥砺前行。上海这座城市不断地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3月1日起,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推出“百年初心奋斗者”系列稿件,记录幸福生活背后,奋斗者们的身影。
王曙群在工作中。 本文图片均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 供图
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组成四舱(船)组合体。作为空间站的核心产品之一——对接机构的装调正是出自王曙群的团队。
王曙群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先后参与神舟、天宫、天舟、嫦娥等型号航天设备的科研生产和发射任务。30多年来,他就好比一颗“螺丝钉”,扎根在航天生产一线,从一名技校生成长为大国工匠,带领着一群匠人打造国之重器。
在他看来,航天产品只有100和0的区别,任何一个环节出差错就完了,只有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才能保证每一项航天任务的圆满完成。
选择为航天事业而奋斗
1989年,王曙群毕业的那年,中国航天还处于低谷时期。他满怀着期待来到149厂上班,被分配从事工装磨具装配和维修的工作。1996年,他以曾获得中级工考试第二名的成绩破格进入高级工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正好赶上对接机构产品研制,就此加入了中国载人航天研制、生产的战队,开始了对接机构装调之路。
研制初期,王曙群跟着老师傅不断探索,每当设计师团队拿出新的方案,技能人员就要根据新的方案和工艺进行加工。他曾以为,两三年的时间,团队就可以按照图纸把合格的产品装调出来。但他们截然不知,对接机构作为“载人航天”工程上的“蜀道”,不仅涉及到机、电、液等问题,还有材料、加工工艺等一系列难题,甚至着从未有过的复杂结构和难以想象的高精度要求。
1998年,对接机构进入了初样产品研制阶段。由于很多工作都是首次,很多问题的出现也是措手不及,有的甚至无解。但王曙群似乎着“迷”一般,装配、试验、分析、再装配、再试验、再分析……
王曙群在工作中。
对接机构中的每一套单机必须经过各项试验测试,待合格后才能进行总装,其中有10大类31套单机还需经过热循环试验的考核,一次热循环就需37个小时的连续试验。为了保证试验的连续性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他总是带领团队每次连续工作37小时,每到半夜瞌睡袭来时,他们就用冷水擦一把脸;饿了,就啃几块饼干。就这样,31套单机他们连续做了31次的37个小时的试验。
在对接机构研制过程中,王曙群牵头研发了50多台套专用装备,完成论文15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是对接机构技术国家专利主要发明成员之一。
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
2011年,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载着由王曙群团队装调的对接机构,在太空上演了一场完美的“太空之吻”,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三号、天宫、天舟、天和核心舱,对接机构经历了12次飞行试验,15次交会对接试验任务。
其中,12把对接锁是对接机构中的关键部件,对接锁系同步性装调质量决定了航天员能否在太空中生存和能否安全返回地面,是交会对接任务中的重中之重。要实现锁钩同步锁紧、同步分离,这就好比在太空中“拧螺丝”。
试验中,王曙群发现分离姿态与设计要求发生了严重偏差,便和这个问题较上了劲。那段日子里,他走路时想、睡觉时想,有时在饭桌上还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划。通过近一年的反复试验、摸索,他终于发现锁钩采用钢索传动在大载荷下钢索会变长,张力会下降,这就导致了锁钩无法实现同步解锁。
王曙群在工作中。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他马上提出了改变钢索旋向以及对钢索进行预拉伸处理的工艺方案,同时调整锁钩同步性的测量方法,一举解决了困扰对接机构团队近两年的对接锁系同步性协调的难题,不仅能使柔性传动的对接锁系快速精准地调整到同步,也使同步稳定性从最初的3次提高至50次以上。
对接机构中对接环的运动位置精度是影响交会对接任务成败的另一个关键因素。王曙群创造性地提出逆向调整方法——自上而下调整法,大大提高了对接环的运动位置精度,使对接环在各个位置的精度误差均不大于0.5毫米,各方向角度偏差均不大于1′,成功实现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在各种姿态下六自由度方向均能够实现交会对接的目标,一举解决了总装精度调整难的问题。
2021年,我国正式拉开了空间站建造的大幕。自4月以来,我国已成功实施了空间站建设任务的5次发射,而八院研制的对接机构也已经迈入了产品化的进程,逐步从“个性化定制”到“组批生产”,为实现“一年造多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为了满足飞行任务需求,王曙群团队每年要生产5-6套对接机构,同时还要保证一定的存量。在生产过程中,以往是“一边研制一边总装”的递进式生产模式。如今在149厂内,总装、测试、试验任务交织在一起,团队通过载人飞船与货运飞船对接机构产品通用的方案将部组件产品化、通用化。如此一来,团队便可以提前统筹型号的生产、总装、测试及试验任务,从短期规划扩展到中长期规划,形成了产品全周期生产模式,逐步实现产品规范化生产和“特需”产品差异化投产,使得单套对接机构交付时间从10个月缩短到了6个月。
从工作台走向“三尺讲台”
近年来,王曙群从工作台逐步走向“三尺讲台”,培养更多的年轻匠人。他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航天事业的同时要加强推动航天技能人才培养,为航天带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年轻队伍。
2020年12月6日6时12分,在38万千米的高空中,嫦娥五号正在“打包”一份来自月球的“快递”,中国即将用自己“订制”的月壤开启新的研究。嫦娥五号轨道器上的对接与样品转移机构正式出自于王曙群团队。
王曙群在工作中。
早在嫦娥五号研制阶段,王曙群团队便开启了“人才复制计划”,起用团队中的骨干力量,以“特级技师+青年技能人员”合力参与总装研制。这样一来,既能为团队输入新的血液,也能让团队保持持久的“活力”。
顾京海和吴骏就是这个“计划”的受益者。对他们而言,幸运与压力始终相伴左右。在其他企业里培养一名“管培生”需要2-3年,但一名普通的总装人员到型号研制的主操作手需要的时间是5年、8年,甚至是10年。他们必须深入学习专业技能、工艺技术,先后经历零部件装配、单机装配、部套装配(分三级)、产品总装等六个过程。
在研制过程中,团队发现产品测试时出现了偏差,自由度的限制让本来弱刚性的结构受到外界压力后产生形变,出现“卡壳”现象。为此,吴骏查阅了大量材料,包括王曙群装备的天宫一号对接机构的笔记。
王曙群看到这帮年轻的技师,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他用切身体会告诉大家,探索和解决难题的过程确实很苦,但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触类旁通,这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重要的是不断积累。
如今,王曙群为团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新鲜“血液”,班组现有成员30名,近年来通过一师多徒、一徒多师的岗位能力互学培训模式,实现了在岗10年以上的组员均取得技师职业资质,班组实现技师比例达到50%的目标,双师(技师、工程师)比例达到17%的技能型班组。
近三年来,王曙群所在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企业培养了25名技师、67名高级工。同时,其工作室辐射了航天复杂结构件数控精密加工工作室、航天钣金精确制造工作室、宇航阀门工作室等,培养出了“全国技能能手”何启超、“全国团十八大代表”舒辉、“95后数控国手”郑敬伟等一批技能人才。未来,他们都将有望成为八院工匠、航天工匠、上海工匠。他们将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佼佼者、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