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创建的几点思考

北京文旅合作促进平台
2021-10-22 15: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我国开始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起步较晚,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到2015年展开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逐步探索了我国国家公园的体制建设;2017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明确,我国将依托长城、大运河、黄帝陵、孔府、卢沟桥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

设立国家文化公园为我国首创,国际上并无先例可循,是对国家公园体系的创新。虽有我国早已建设了一定数量的国家公园,但尚未形成整体的国家公园体系,在官方文件中也并没有对国家文化公园进行过确切定义。文化学者范周认为: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保护、传承和弘扬具有国家或国际意义的文化资源、文化精神或价值观为主要目的,兼具爱国教育、科研实践、娱乐游憩和国际交流等文化服务功能,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建立、扶持和监督管理的特定区域。这一定义是从国家文化公园的设立目的、所具功能和管理职能等三个方面定义国家文化公园的。但对于什么是“国家或国际意义的文化资源、文化精神或价值观”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判定标准。国家文化公园作为国家公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该突出文化价值。我们认为,对于文化价值的认定和评价可以参考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六项标准,同时,国家文化公园所具有的文化资源能代表我国某个历史时期的杰出范例,具有特殊普遍意义和重大影响。

2019年7月24日,在第九次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简称《方案》)对国家文化公园的功能和建设内容有明确的表述,对于国家文化公园的功能要求是: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建设内容为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4类主体功能区;协调推进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系统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5个重点基础工程建设。

2020年10月29日,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首次提出将黄河列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名录。

创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意义和作用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库。与尼罗河(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巴比伦文明)和恒河(古印度文明)并称世界四大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在世界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全球华人和炎黄子孙慎终追远、文化认同的精神图腾和文化符号。

在历史的长河中,黄河对于中华民族是祸福相依的,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较高,淤积严重,在内蒙古、河南、山东等河段多处出现河道高于地面(有些河道高出地面4米以上),形成地上河(悬河)的世界奇观,也造成了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河水泛滥,水灾频仍。先秦《山海经·海内经》中的大禹治水就是关于治理黄河水害的神话传说。

古往今来,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受到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礼赞。唐朝诗仙李白、边塞诗人王之涣、诗佛王维等都留下了关于黄河的千古绝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一直传唱至今,成为不朽的红色经典之作。

1936年2月,毛泽东率红军东渡黄河出征山西前,曾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传诵至今的不朽诗篇《沁园春·雪》。其中“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就是指黄河。在转战陕北时,他还专门去看过黄河,面对黄河评价道:“自古道,黄河百害而无一利。这种说法是因为不能站在高处看黄河。站低了,只看见洪水,不见河流。”“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啊!不谈五千年,只论现在,没有黄河天险,恐怕我们在延安还待不了那么久。抗日战争中,黄河替我们挡住了日本帝国主义,即使有害,只这一条,也该减轻罪过。将来全国解放了,我们还要利用黄河水浇地、发电,为人民造福!那时,对黄河的评价更要改变了!”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到达吴堡县川口,准备东渡黄河。离开工作、战斗13年之久的陕北,面对黄河,他像是自言自语地说:“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藐视,就是不可以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啊!”

2019年9月18日,在郑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从此古老的黄河进入了造福人民的新时代。

怎样建立健全黄河学研究体系

《方案》印发,要求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使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局面初步形成,权责明确、运营高效、监督规范的管理模式初具雏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成果经验,为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造良好条件。《方案》要求,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要系统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这是《方案》提出的五项重点基础工程建设中的两项重要内容。

黄河文化博大精深,其独特的自然现象也涉及众多的科学问题。因此,笔者建议,以创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加快构建黄河学的研究体系。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黄河学搭建了整合学科资源和史料的研究平台,同时研究成果也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黄河学(The Yellow River Science)是以黄河和黄河流域(包括黄河故道)为研究对象,全方位、多学科、跨学科、交叉性、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黄河学的研究既涉及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水文地质、生物生态、水利工程和科技应用等理工科内容,又涵盖了文明起源、考古历史、民俗遗产、生产生活、经济建设等人文社科内容,甚至还延伸到文学、音乐、美术、影视、传播等艺术创作研究(表1)。黄河学的研究是问题导向,宗旨和目的就是为了能科学地认识、解释、解读和解说黄河,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文化。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黄河学成为一门显学提供了知识平台。

以开放的系统进行管理

目前,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还没有被列入《方案》中提及的首批建设的三个国家文化公园名录,也尚未正式发布总体规划。在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建议,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创建可以遵循《方案》中提出的“积极稳妥,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等建设原则,走改革创新之路,积极探索新的治理模式。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与现有的以自然资源为主的国家公园存在较大差异。从空间分布上看,国家公园是相对封闭和集中连续的自然区域,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呈小集中、大分散、开放性、散点化、带状分布;从空间结构上看,国家公园远离城市,居民人口稀少,有些甚至是无人区。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下游省份划定的区域内人口密集,城区、街区、商业区、社区、各类园区互相交叉重叠,边界不清,不易辨识,且地域上不连续,跨省、跨市,行政管理主体多级多层,较难形成统一的管理主体和统筹协调机制。

因此,从管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方法上也应有所变化,不能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视作一个封闭的地理区域进行管理,而应该将其作为一个开放系统——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系统(Yellow River National Cultural ParkSystem,YRNCPS)来进行管理,在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法律、行业规则的基础上,制定团体标准体系表及相关标准,统一标识标牌(包括VI手册等)、统一整体形象、统一基础设施和环境要求(如无障碍设施和环境等)、统一解说标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数据标准、统一业务培训等,对于不同业态的成员则实行分类指导,统筹协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这一系列统一的基础和保障。在公开的官方网站和云平台上,开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系统:在线博物馆系统、公园解说系统、标志标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智慧旅游系统、公园营销系统等。建设覆盖各类型成员场景的一体化平台,对黄河学所涉自然、人文、艺术数据进行统一采集,存储在团体云数据中心;深度集成各类业务需求,并通过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云服务模式,为各省区市提供运营管理、游客导览、产品营销等服务,节省各省区市采集数据、建设数据中心和运作平台的成本;通过统一的软硬件接口,对平台上产生的交易、点评等数据进行实时挖掘与整合分析,实现业务的全面洞察,提升成员的运作和营销能力;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交易数据的一致存储,使各省区市平等共享数据、共同维护数据。各省区市可以通过客户端进行数据交互、下载应用和数据以及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和客户定制服务(UGC)。充分利用“互联网+”对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系统的服务和管理,实现线上线下(O2O)、云与端的无缝连接。

此外,充分发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在现有体制框架内,构建在文化和旅游部领导下的各省级政府文旅管理部门为主体的省际横向协调机制,省内各地市则以垂直纵向管理为主。

如何实现文旅深度融合

国家文化公园应该成为文旅深度融合的示范区,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的利用和开发,强化旅游产业功能,通过旅游业传播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场所和文化载体应包括(但不限于):文化(遗址或考古)博物馆、资料文献和数据中心、研究和研学中心、文化体验中心(体验馆)、文创中心(文创馆、文创产业园区)等。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应该成为黄河文化的集大成者及研究交流中心。在展陈手段和内容上要有所突破,改变目前枯燥乏味的刻板讲解,实现四大转变:

1.从解读到解说(从学术研究到科普推广):要把专家学者对黄河学的科学、文化内涵和意义的解释解读转化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解说词,形象生动,趣味盎然。

2.从展示到叙事(从展品解释到系统阐述):对于某种黄河文化载体(器物、建筑、工程等)不只是孤立地解释展品,而是系统地阐述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化背景,以国际化视野讲述,并进行文明的比较和互鉴。

3.从浏览到体验(从走马观花到身临其境):改变传统的以阅读观看为主的浏览,通过VR、AR和“4K+”等信息技术手段模拟或再现文化场景,使旅游者有亲临其境和参与其中的现场感,丰富旅游者对文化的深度体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不能只是影像资料,要见物(作品)见人(传承人),要能参与可体验。

4.从追忆到想象(从考古复原到文化创意):除了复原和复制传统物质文化外,还应该开展包括提炼文化符号和文化IP在内的文化创意工作,古为今用,植入时尚元素,赋予黄河传统文化以新生,使中华文化基因得以延续。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系统与现存的世界(或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都不同,是集文化遗产(遗址)保护、科学研究、科学普及、文化教育、娱乐游憩、文化创意、文化传播等为一体的新型文旅产业综合体。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高质量发展和文旅深度融合应体现在:

1.主题性:应具有鲜明的黄河文化主题特征,是黄河文明中某类或某种文化资源的杰出代表,具有特殊普遍意义或重要影响。

2.真实性:也就是科学性。作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解说的主要评价和观点来自于遗址或文物的历史信息和考古发掘报告、专题研究报告、专著、论文等学术界主流意见和比较一致的看法。

3.完整性:尽可能多地收集与黄河文化相关的文献、文字和音视频资料、考古发掘报告和纪实、相关人物传记等,是黄河文化最完整的集中展现。

4.保护性:与国家(自然)公园类似,国家文化公园也应该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特别是对遗址遗存和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旅游利用和开发应建立在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上。

5.系统性:尽可能多地介绍与解说与该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如起源演化、类型分类、作用意义等。

6.开放性:在国家文化公园内,还应建有该文化主题的公共讨论区,举办学术论坛、讲座沙龙,兼蓄并包,汇集各种学术观点,古今中外、专家民科,鼓励游客积极参与,分享成果、集思广益。

7.世界性:多语种解说,与全球其他文明比较展示,互相借鉴,学习交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基于国际化视野的文化主题国家公园。

8.教育性: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大中小学生重要的研学基地,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和爱国教育的必修课程。

9.娱乐性:根据文化主题内容特点和性质特征,采取多样化和娱乐化的表现形式,讲求艺术性,寓教于乐,喜闻乐见。可以借助于VR/AR、“4K+”、5G、AI等现代技术和手段来展示、演绎和强化文化主题。

10.经济性: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所具有的国家级文化资源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是发展文旅和文创的产业基础。国家文化公园的独特文化符号——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这一名称就是一个大IP,是具有市场估值的无形资产,应受法律保护。通过发展文旅和文创产业,开发系列的文化衍生产品,如各类旅游纪念品、礼品饰物、文化用品、生活用品、土特产品、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等。产业化程度也是衡量和评价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国家文化公园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李飞、彭霞、茹薏、张斌对本文均有贡献。)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创建的几点思考》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