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柜姐,所有成功人士的归宿,何同学也未能免俗
作者 | 林默
1
何同学终于触达了视频时代,关于成功人士的最高标准——他证明了自己很能带货。
在“消失”三个月后,他复更了一条《我做了苹果放弃的产品…》,并在视频的最后一分钟,很happy地接入了乐歌产品的广告。
这条视频现在在B站的播放量已经直逼千万,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天之后,乐歌股份的股价上涨了13.51%,市值飙升了5.46亿元。
但这其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商业世界终于可以把他划入某种标准里审视、计量。
关于“何同学,5.46亿”,“何同学救活了一家上市公司”的头条,铺天盖地。
同样的尊荣,一年前,曾经把梦洁股份拉出七个涨停板的薇娅也享有过。
在这之前,何同学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给库克打过电话的少年。
但是现在,他被塞进了带货网红的衡量体系。
2
不是所有魅力人格体,都能跨过“带货”这道商业闭环的门槛。
2020年6月,吴晓波开启了长达五个半小时的直播首秀。直播结束后,就有商家站出来跳脚,说自己交了60万的坑位费,最后成交额连5万都不到。其中最惨的是某款奶粉,吴老师只卖掉了15罐。
一代商业导师吴晓波,自此在商业世界不再是个全乎人。
而已经在商业世界社死的罗永浩,却从带货中获得了新生。
直播带货早已不是什么销售模式,而成了一种社会化评价体系。
在过去两年,品牌们要下沉要去库存,叠加着疫情降临的大背景下,在短视频平台要赚钱、传统电商平台要向资本市场证明自己还没老的各怀心腹事中,在时代也没碰撞出一种新的疏解路径的卷环境中,数字直观、参与度极高的直播带货,成了商业创新近乎唯一的出口,成了居家旅游馈赠亲友之必备。
但是,直播带货真的靠普通人类搞下沉,那是注定要沉的。得号召焦虑的明星和企业家们一起来啊。
能把东西卖出去,就是一种无须论证的胜利。
各个平台“xxx一夜带货破亿”的宣传海报,让本来各有标签、争论与魅力的人,进入了同一种评判标准。
数据化的衡量,把人的多维度,扁平化到一张表格里对比。
如果能证明带货力,那就是与时代成功的接轨。
趋势是不接受个体的反驳的。
于是,李国庆把沧桑倒进酒里,成了直播间里卖货的“庆子”。
董明珠虽然身陷“要求格力经销商刷单”的质疑,也要坚持在直播带货这条路上奔跑。
这张截图不知真假,但传播广泛,也许是在人民群众的心中,俞敏洪老师在新时代唯一再创辉煌的出路,就是直播带货。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把东西卖给别人,这本来是一种常识。
然而,现实世界对作家、企业家、艺人的要求是,最好你还能在直播间里,当好一名柜姐。
3
一个有一些影响力的人,想把自己的余温,转化成销售的能力,这诚然没有错。
但当大家合成一个群像,难道不是一种悲哀?
观察者不够珍贵,你那么有观点,为啥不能带货?
老戏骨的演技不值钱,因为你不能向粉丝带货。
代表某种社会符号的人,本来该是五彩斑斓的意义,才会有多元化的碰撞,但他们现在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带货。
我不知道这波写满了5.46亿的头条,会不会对何同学的内心,产生些什么影响。
当舆论用他在资本市场的带货能力定义他的价值,当他享受过那摸顶的荣光,下一次有带货衡量的商业合作中,他会不会为自己的成绩焦虑,这会不会潜移默化成他要求自己的重要标准?
如果会,他还是不是何同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