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纽约时报何以成为转型标杆?15个app,多媒体嵌入式报道
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第八大道的《纽约时报》正门。辜晓进 图
此次访美之前最令人沮丧的一件事,就是被《纽约时报》婉拒了。该报不仅在新媒体应用方面创造了很多“第一”,更是数字转型的标杆,为全球媒体所仰望。因此,我很早就将其列为头号访问目标。同时,我也知道很难——现在美国的大型报业公司谨慎而脆弱,何况是如此热门的典型。于是,在几封邮件不见回音后,我转而求助厄尔,国际新闻媒体协会(INMA)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他虽知有难度,仍热情将我引荐给纽约时报公司高级副总裁Sonia Yamada女士。她在2月的回信中客套一番之后,说由于太多来访请求而高层无暇分身,公司早已决定不接受此类访谈,望我理解。为消除我的疑惑,她说她已将我的邮件转发给公司负责外联和对外合作的高级副总裁Eileen Murphy,我也可以再和她联系试试。Murphy在3月的回信中表达了相似的“遗憾”,但解释得更为透彻。她说,现在的情况确实和过去不同了,公司要求不仅是高层领导,即便是普通的编辑记者,均不得接受此类采访。她补充说,公司每年收到巨量(overwhelming number)的访问或研究请求,因而制定了一揽子拒绝政策,除非对方有关系公司利益的特殊商业理由。
柳暗花明又一村
此刻我还不知道,坐在前面的这位女士正是我十五年前访问过的雅思敏。辜晓进 图不过,事有凑巧,机会似乎对我有所眷顾。我4月在纽约出席媒体大数据会议时,坐在我前面的一位中年女士和许多与会者一样,频频用手机拍摄演讲者的PPT。有一次,她的手机不慎摔落在地板上,滑到我的脚前。我俯身拾起交还给她,她高兴地回头表示感谢。就在这一瞬间,我发现她很面熟。
茶歇时,我和她聊天,当看到她胸牌上的名字时,我立刻断定,她正是我十五年前采访过的《波士顿环球报》负责经营的副总裁。当时该报已被纽约时报公司兼并了两年,高管都由纽时派出。她的名字雅思敏·纳米尼(Yasmin Namini)表明其有日本血统,很好记。她当时热情好客且耐心回答我关于发行和广告等各种问题的态度,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回忆起多年前的经历后,她也很快想起来了,说的确是见过。她说她在接受我采访五年后,就回到纽约时报公司并一直担任副总裁,直至2015年3月退休离开(离开前是负责时报数字创新的高级副总裁),现在是以她名字命名的一家数字媒体咨询公司的负责人。
与雅思敏在会上巧遇,左后方两位亚洲女士是韩国《中央日报》的代表。2001年8月24日摄于雅思敏办公室,当年我们都还年轻。我听了太高兴了,真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仿佛重现访问《华盛顿邮报》那样的“柳暗花明”。对《纽约时报》已经绝望了的我,此刻重燃希望。我在中午吃饭时和她继续交谈,谈《波士顿环球报》,谈《纽约时报》。她还指着窗外建筑,告诉我哪些是《纽约时报》曾经办公的大楼。我顺势提出采访她的请求,希望会后或接下来的周末请她一起吃饭交谈。这时厄尔也过来敲边鼓,把我夸了一通。雅思敏欣然同意,但说明晚有好友从洛杉矶来,已约好要宴请,而周末她要去佛罗里达度假,一周后才回到纽约,问我能不能等。可惜我后面的行程早已确定,下周一必须离开纽约。当晚,我给她发了邮件,问能否在明天中午的午餐时间接受我的访谈。第二天上午开会时又见面,她表示同意。
于是,第二天中午,在位于时报广场3楼的汤姆路透大厦顶层多功能会议厅,我们把打来的饭菜放在狭窄的窗台上,膝上铺好餐巾纸,面对窗外的曼哈顿街景,边吃饭,边开始了一个小时的访谈(具体内容另行整理)。在她的建议下,我于下午会后进入1公里以外的《纽约时报》新大厦,参观了一番。
连续两个月的“抵近观察”
《纽约时报》早期办公楼(1904-1913)。辜晓进 图《纽约时报》用了近一个世纪的办公楼(1913-2007)。辜晓进 图《纽约时报》现今办公楼大堂。辜晓进 图52层高的《纽约时报》新大楼坐落在40街和41街之间的第八大道上,正对着长途汽车站(Port Authority Bus Terminal),仍属纽约著名的时报广场(Times Square)范畴。说是新大楼,2007年就搬进去了(2009年卖了其中的21层)。此前该报在第七大道附近的43街一栋灰色绿顶的18层大楼工作了94年。更早期,则是时报广场1号楼,一座侧面看上去像是机场指挥塔似的细高小楼,每年12月31日夜晚,人们会聚集在此楼前倒计时进入新年,也是人们到曼哈顿最爱对着拍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新办公楼大堂的Adolph S. Ochs雕像。辜晓进 图新大楼四面邻街,四面的大门看上去差不多,且都直通大堂。大堂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一尊半身黄铜雕像,是现任老板小苏兹伯格父亲的外祖父阿道夫·奥克斯(Adolph S. Ochs)——1896年购入《纽约时报》并将其发展为一份伟大报纸的报业先驱。而大堂内最引人注意的并非这座寂寞雕像,而是中央宽敞的通道和通道两侧橙色高墙上密密麻麻的数码块。
大堂中央的“数码墙”。辜晓进 图每个数码块比一个12英寸笔记本电脑稍长,随机变化着数字、文字、图案。我刚进来时,发现几百个数码块上都是各种图形。正在仔细辨认时,突然发现有一个图形是中国地图,随即明白那是各国地图。但当我拿起相机要拍摄时,图像却伴随着从左往右刮风般的“数码”声音呼啸消失了。我等了约10多分钟,地图们再也没回来,代之以各种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数字或文字,且互相绝不重复,完全随机出现。如有一块上显示“37,000”的数字,上面小字为“37,000 Chinese millionaires”(3.7万中国富豪)。这些数据每隔不到1分钟就变幻一次,每次都有风一般的呼啸声,但并不喧嚣,只在近处才能感受到。
数码内容:“那个吉他在台上演奏什么?” 辜晓进 图数码内容:“他毕业于巴鲁克(学院),在纽约法学院获得学位。” 辜晓进 图我说的“抵近观察”,当然不是指看《纽约时报》大楼或参观数码墙。由于此前对访问该报的“绝望”,我改变策略,从两个方面加以弥补。一是订阅该报的全部数字产品。借着身在此地的便利,每天阅读,看它两个月,总会有所发现吧?该报实行付费墙,订阅以四周为一个基本周期,初订者优惠,第一个周期只要99美分,随后每四周35美元,我一共订了3个周期。二是采访专家,了解“他者”眼里的《纽约时报》。我在巧遇雅思敏之前,已专程去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与Tow数字新闻中心主任Claire Wardle教授和总经理 Kathy Zhang女士进行了深度访谈。
仅就阅读体验而言,我确实发现不少过去并不知道的做法,很多是值得中国报业学习借鉴的。
15个app都干些啥?
《纽约时报》部分app。辜晓进 截图《纽约时报》的数字端相当丰富,不仅有网络版,更有覆盖各种移动平台的数字产品,包括各社交媒体的官方账号(美国的社交媒体相当多,具有海量用户的就包括Facebook、Twitter、Snapchat、YouTube、Instagram、WhasApp、Pinterest等等)和五花八门的app。
我数了一下,《纽约时报》共有15个app。中国国内现在对报纸是否有必要做app还争论不休呢,这一份报纸就做这么多app,干什么用呢?首先,覆盖所有移动数字系统。该报的app已实现对包括安卓、iOS、黑莓、iPad、Kindle、Windows 8、Windows phone等全部系统的全覆盖。就内容而言,也各有分工,如新闻类的的NYTimes(主网app)、NYT Now(即时新闻)、纽约时报(中文版),服务类的T-real estate(房地产)、T-cooking(美食)、T-The Scoop(大纽约生活),娱乐类的NYT Crossword(纵横字谜),视频类的NYT VR(虚拟现实)等。
这些app不仅定位精准,且内容丰富。以其主网app为例,就设有30多个栏目,从要闻到评论,从国际到本地(纽约),从财经到娱乐,几乎囊括该报纸质版所有门类,还多出视频、“最近阅读”等纸媒没有的内容,并且随时更新(如美国著名摇滚歌星“王子”去世当天,其主app就更新了6次内容)。而服务类app,不仅信息量大,还实现了谷歌那样的定位和搜索服务。如 The Scoop,关于大纽约地区吃喝玩乐(餐饮、酒吧、交通、购物、艺术、影视、百老汇演出、博物馆等)应有尽有,且都有定位服务和谷歌地图似的前往指南,几乎可以满足在纽约的全部生活资讯需求。
《纽约时报》房地产app。辜晓进 截图房地产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与房地产商合作的经营项目(当然也不排除相应的广告合作)。打开该app,除了首页新闻外,置顶的是“Find a Home”(找房)。点开后可以输入自己所在地址或感兴趣的城市,然后可见两个选项:买房(卖房),租房(出租)。点开“买房”,下面有开盘活动(open house)、最近14天新房、降价房三个选项(可多选)。接下来的菜单有10多项内容,诸如价格范围、房屋规模(美国多以睡房数为标准)、房屋类型、占地面积、是否一手房、大致方位、邻居情况、洗手间数目等。一旦找到感兴趣的房子,便显示具体地点和前往指南,可见服务是相当到位的。这期间,房地产商可以用原生广告的方式出现,但不会干扰选房信息。
该报的美食app也是很受欢迎的服务类客户端,其特点是每天推出很多简易实用、口味不同的美味菜谱,每个都有全套示范,为家庭主妇们所喜爱。由于下载量较大(我在美国时,大约700万月活跃用户)。该报在我离开纽约后不到20天,便宣布将推出与该app互动的订餐送餐服务,即从17000种菜谱的庞大数据库中,按受众选择的菜谱为其做好饭菜送至客户家中,两人份的价格在27-39美元之间。
《纽约时报》虚拟现实app推出的第一个作品:《无家可归》。辜晓进 截图至于虚拟现实的360°视频app,就更加炫酷了。该报2015年11月6日正式推出沉浸式新闻视频app——NYT VR——并向百万纸媒订户寄送与谷歌合作生产的纸板虚拟眼镜(Google Cardbord),引发业界关注。首件作品题为《无家可归》(The Displaced),描写分别处于东乌克兰、南苏丹和叙利亚三个战争儿童的悲惨命运。2016年5月,该报又向30万“忠诚数字订户”(取决于其订阅时间,我这初到者不在其列)发放虚拟眼镜。至笔者写这篇公号文章,该报已推出10部 VR 作品。而眼镜的价格,也从当初的20多美元骤降至5美元以下。
多媒介嵌入比比皆是
不过,近观《纽约时报》数字产品数月的最深刻印象,倒并非这炫酷的 VR,而是其无处不在的多媒体嵌入式报道。
因为迄今为止,国内传统媒体虽高举媒介融合大旗历时多年,大都仍局限于“一次采集,多平台分发”的固有思路,也即在做纸媒的同时,将内容在PC网站和“两微一端”(微博、微信、app客户端)上发布。即便先进如澎湃app,也看不到融合多种媒介形式的时政新闻。
《纽约时报》不是这样,其日常报道中已经大量采用多媒介嵌入式的融合报道。也就是说,一篇新闻中,不仅有文字,还常常嵌入音频、视频、图表、幻灯片等传播形式。它们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每天都有,或者几乎所有重要报道都有。这种转型,给人以前所未有的阅读视听体验。
例如5月3日,又是一个“竞选星期二”,两党在印第安纳州的党内竞选出现重大变化: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因其主要竞争对手克鲁兹宣布退出,而奠定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地位;桑德斯在该州击败希拉里拿下一城,向民主党候选人的宝座走近一步。《纽约时报》app的报道十分详细,不仅有洋洋数千字的文本内容,还插入三段视频,分别是特朗普、桑德斯和克鲁兹在精选现场的讲话要点。这些视频对报道中的引语起到了重要验证作用,其表现出的人物表情和现场气氛更是文字描写所难以胜任的。文中还嵌入13幅现场幻灯片,可横向拉动而不影响纵向阅读。
特朗普在印第安纳州胜出后的报道。辜晓进 截图4月21日上午,七次格莱美奖获得者、美国超级巨星“王子”(Prince)去世的报道也令我大有感触。在当日不断更新的报道中(至下午6点,已更新了6次),其app新闻愈发丰富,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还嵌入“王子”近期的演出、《纽约时报》过去对其的专访、著名专辑片段、最受欢迎歌曲排行、民众献花悼念、奥巴马总统表达悼念等视频、音频、图表等信息。如此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如此快捷的内容传播,彻底颠覆了传统纸媒延续几百年的新闻报道模式。
而在一篇关于海豚、鲸鱼的信息沟通的科技新闻里,文章多个相关段落出现播送键,点开可听到海豚或鲸鱼在水下“说话”的声音。
新闻中嵌入声音。辜晓进 截图(原文发表于微信公号:重走美国大报,原标题为《纽约时报:多媒体传播已成常态》,澎湃新闻获作者授权编辑刊发。本文图片版权皆属于作者。)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