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边疆之谋㊶|新火箭首飞入轨失败,打击韩军事航天发展雄心

澎湃新闻记者 谢瑞强
2021-10-22 10:2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世界”号新型运载火箭是韩国首款“全国产”火箭,被寄予厚望,首飞入轨失败一定程度上将打击韩国发展军事航天的雄心。

据韩联社10月21日报道,韩国自主研发的“世界”号运载火箭首飞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火箭升空后约一小时后,韩国总统文在寅在现场宣布,尽管“世界”号运载火箭完成了所有飞行程序,但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世界”号火箭点火升空。

被寄予厚望的“世界”号运载火箭

当地时间10月21日17时,韩国自主研发的“世界”号运载火箭在罗老宇宙中心发射升空。火箭点火后按程序完成一二级分离、卫星分离等动作,进展似乎一切顺利,韩国一些国内网友在社交平台甚至认为首飞获得成功。

从点火到星箭分离约需要15分钟,但星箭分离后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之后迟迟没有宣布成功的消息。火箭升空一小时后,文在寅在现场宣布,“世界”号运载火箭完成了所有飞行程序。“不幸的是,我们并没有完全达到目标,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根据韩国公布的资料“世界”号是韩国研制的第一种三级运载火箭,一级配备了4台本国研制的75吨级推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二级是1台75吨级推力火箭发动机,三级则采用7吨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

2018年11月,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曾对“世界”号火箭第一级发动机进行测试。韩国政府该型总投资将近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9亿元),项目从2010年启动,将一直持续到2022年。

与两级火箭“罗老”号(KSLV-1)不同。三级火箭在进行分离时需要更精密的技术。“世界”号火箭长47米,重达200吨,运载能力达到1.5吨,远超“罗老”号火箭。

“罗老”号是韩国研制的第一种运载火箭,2009年首次进行发射,但未能获得成功,2010年第二次发射再次遭遇失败。经历两次失败后,2013年,“罗老”号火箭成功将卫星送入太空,韩国成为世界上第十一个使用自主发射火箭把卫星送入太空的国家。

“罗老”号是韩国研制的第一种运载火箭,但运载能力只有100多千克,实用性不高,已经退役。

彭博社刊文认为,韩国“世界”号火箭向全球强国展示了其可用于商业和军事目的的航空航天技术的飞跃。

“‘罗老’号火箭运载能力只有100多千克,更多是解决韩国火箭有无的问题,”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世界’号火箭运载能力达到1.5吨,是一款实用型火箭,1.5吨级以下的卫星可由本国火箭发射升空,一定程度上摆脱对国外火箭的依赖。”

“随着微小卫星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低轨道通信卫星都可以做到1.5吨以下,因此,‘世界’号火箭对韩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庞之浩指出。

对于 “世界”号火箭首飞失败的原因,韩联社报道称,据分析,第三级发动机未能达到预定燃烧521秒的目标,在475秒提前停止工作,导致速度不足进而未能将卫星送入既定轨道。航空宇宙研究院发射体开发本部长高正焕(音译)表示,在观察第三级火箭飞行时发现燃烧时间可能提前了40~50秒,目前还未对所有测量数据进行分析。

报道称,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计划成立发射调查委员会,查明第三级发动机提前停止工作的具体原因,并拿出优化方案,为第二次发射做准备。据悉,“世界”号运载火箭暂定于明年5月19日进行第二次发射。

“从韩国官方公布的信息看,首飞失败的原因是第三级出现问题,一二级表现正常,就差临门一脚,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已经证明了韩国航天技术在这几年取得了一些进步,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庞之浩认为。

韩联社评论称,韩国开始自主研发运载火箭的技术较美、俄等世界航天强国晚了60年,但考虑到实际研发时间最多只有30年,发展速度较快。

测试中的“世界”号火箭。

军事航天雄心遭到打击

“世界”号火箭首飞也引发了外界对韩国军事航天发展的讨论。

“世界”号火箭若试飞成功,韩国研制的1.5吨级以下的军用卫星可由该型火箭发射,不仅降低发射成本,还不受制于人。比如韩国研制的军民两用对地观测卫星“阿里郎”-3A重约1吨,未来同型号的卫星就可以由“世界”号火箭发射。

一名韩国官员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拥有自己的运载火箭将使韩国能够自主灵活地安排发射任务,并能保护间谍卫星等机密载荷。

很长一段时间,韩国军事航天发展采用了寓军于民的策略。以“阿里郎”系列卫星为例,该系列卫星表面用于对地观测,服务于社会领域,其实,该卫星还是韩国军队获取天基情报信息的主要平台。

“韩国多用途对地观测卫星”项目规划了7颗卫星,分别命名为“阿里郎-1”、“阿里郎-2”、“阿里郎-3”、“阿里郎-3A”、“阿里郎-5”、“阿里郎-6”和“阿里郎-7”。根据有效载荷性能,“韩国多用途对地观测卫星”分为光学成像和雷达成像两种不同的观测卫星,其中“阿里郎-5”和“阿里郎-6”是雷达成像卫星,其余的都是光学成像卫星。

光学成像卫星的分辨率已经从“阿里郎-1”的6.6米提高到“阿里郎-3A”的0.7米,达到国际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的主流水平。2012年发射的“阿里郎-5”雷达成像卫星分辨率为1米,该卫星使韩国具备全天候、全天时的对地观测能力。

韩国首颗军用通信卫星“Anasis-II”卫星。

近年来,韩国发展军事航天能力不再遮遮掩掩,开始公开寻求这一能力。

据报道,韩国最早将于明年全面启动其高分辨率监视卫星“425项目”,以应对地区安全形势可能出现的变化。“425项目”是指确保韩国自主拥有5颗侦察卫星,包括四颗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和一颗光学侦察卫星。雷达卫星在气象条件不佳的情况下也可进行侦察。

在航天专家黄志澄看来,有了“425”项目的5颗卫星加上现役的“阿里郎”卫星,韩国的对地侦察能力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军用通信卫星方面,去年7月,韩国首颗军用通信卫星“Anasis-II”被送入太空。韩联社报道称,此次成功发射卫星让韩国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专门军用通信卫星的国家。

“若此次‘世界’号火箭首飞对韩国发展军事航天能力注入一剂强心剂,但结果是以失败告终,一定程度上打击韩国军事航天发展的雄心,如果第二次再次遭遇失败,打击就更大了。”军事专家韩东认为。

除了提升韩国军用卫星的发射能力,“世界”号火箭对提升韩国弹道导弹实力也成为讨论话题。

韩国前国家安全官员全相勋表示:“假使把卫星换成弹头,韩国的火箭就变成了洲际弹道导弹。”

“运载火箭与弹道导弹之间存在密切的技术联系,理论上,‘世界’号火箭经过改进后确实可以成为一款重型洲际导弹。”韩东指出。

今年5月,韩美商定终止《韩美导弹指南》,韩国发展弹道导弹的限制不复存在。

彭博社称,韩国政府认为,火箭的发射将增强其在6G通信领域的竞争力,并在与朝鲜的军事竞争中获得更多资本。尽管韩国没有核计划,但民众对核计划的支持率却高于日本。韩国明年3月总统竞选的最大竞争者之一——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籍议员洪准杓上月向媒体表示,韩国是时候拥有核武器了,这一表态可能对目前仅限于民用的“世界”号火箭计划产生影响。

5月31日,韩国国防部在向国会国防委员会提交的报告中指出,随着韩美决定终止导弹指南,韩军正在研讨利用飞机、船舶,分别在空中、远海发射运载火箭的方案。

    责任编辑:李怡清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