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6高考状元调查②:接代言作报告,七成状元认可商业化
7月上旬,宁夏回族自治区一高考状元受山西省皇城相府景区之邀,骑着大马体验了一次古时状元游街的盛大仪式。
这不是该景区第一次请高考状元亲历“册封”仪式了, 2016年,到场的各省级高考文理科状元收到了景区给每人10000元的奖励。
“我们穿着汉服由扮演皇帝的演员册封,再骑马巡游一圈”,这位状元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册封典礼之后还有一场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共有12名高考状元参与“册封”,包括3名山西晋城的市状元以及2名山西省状元。
校园手机代言、酒厂组织旅游、培优讲座授课⋯⋯高考状元的商业价值受到商家青睐不是稀罕事,而相较以往,如今状元们参与商业活动的机会更多,形式也更丰富。
有状元称清华给出约5万元奖励
日前,澎湃新闻收到来自全国22个省及直辖市的36位省高考状元做的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针对“状元商业化”,有63.89%的受访状元认为商业化行为“可以理解,参加活动也能增加见识”;8.33%认为商业活动是“合理利用自身价值,很正常”。也就是说,逾七成的状元能接受或理解状元的商业价值。而除了经济收入之外,接触社会、积累人际交往经验是大多数状元接纳商业的初衷。
一家知名教育培训机构给重庆高考文科状元唐何文嘉开出的一场讲座费用是800-1200元。此外,全国高收视的综艺节目、当地电视台、互联网教育平台也纷纷向她抛来了绣球。只是,衡量之后,唐何文嘉拒绝了所有商业邀约,只接受了当地媒体的采访以及与学习有关的活动。
孟祥熙摘得河北省理科状元的头衔后,接到的第一家邀约是一家辅导书的广告代言,报酬为3000元,他没有接受。此外,他还推掉五六场讲座。孟祥熙所接下的两场活动,一个是为学校站台,另一个是由于相熟的学长所办,入账共6000元。但一家网络文库邀请高考状元赴美国游学的大手笔还是打动了孟祥熙,“他们要状元提供自己的笔记等复习资料放到文库供网友们有偿下载”。
河南省文科状元刘凯翔接了一家教辅的代言,并表示自己对此并不反感。“一些手机品牌说要送我手机,还有要给我家安空调的,这类发些赞助让状元去拍张照的,我都不参加。”安徽省理科状元孙勇说,“但如果真的是和学生与家长交流以及学校的活动,我会参加,一场大约有2000元左右吧。”可是对于官方给的奖励,孙勇则表示不太想要。“希望不要给我,感觉舆论压力比较大,比如会说灾年还拿钱之类的。”他同时透露,清华给状元准备了奖金,“大概五万元左右”。
状元自办小规模辅导班
除了商家企业主动出击之外,不少愿意“拥抱”商业的状元也开拓着自己的生财之道。
卖笔记是高分考生传统的变现方式,在帮助学弟学妹的同时,自己也能赚些零花钱。唐何文嘉说,销售目标一般锁定为准高三学生,有的到各大高中发宣传单,通过网络朋友圈售卖,吉林省的文科状元马程也介绍,有的状元会自发和出版商合作,单科笔记定价约为50元,全科在200~300元左右。
2016年6月27日,长春市,一中考考场外,几位长春市高考的状元卖“状元笔记”,受到很多家长的追捧。不仅卖笔记本和旧书,高考结束后,颇具商业意识的黑龙江文科状元曲铁男就和三四个同学筹办起了自己的小规模辅导班。
曲铁男把地点选在同学租的80平米的房子里,连夜收拾了3个小时,还大老远租来20套课桌椅,忙活半天,辅导班如期开张。
每到周末,十多个学生前来自习,碰到不懂的问题就找曲铁男辅导。“一次课每个学生收10元,其实扣除宣传和租房的成本,赚不了多少”。可惜,辅导班只办了两周就因房东的涨价要求而“夭折”。
“口头承诺并不可靠。”曲铁男说,算是获得了一次教训。独立经营不成,他也没有就此灰心,不久后就与当地一家教育机构一拍即合。
“他们提供三间免费教室,可容纳80个学生。只是我们需要在自习中增加半小时的讲课来吸引生源。”谈好的收益以三七分成,曲铁男和同学拿大头。这比单独办辅导班收入更高些,如果得到学生信任,报名参加2个小时300元的“一对一”辅导班则获利更高。曲铁男保守估计,这个暑假应该有近10000元的收入。
曲铁男了解到,这家教育机构平日的主业是留学咨询,因看中“状元”商机才趁着暑假的状元热推出高中辅导课程。“也是互利共赢,机构借我们来扩大名气和影响力,我们也可以赚点钱一起热闹一下,而且这大大提高了我们心理承受力和跟人打交道的能力”,曲铁男说,“在社会上做事遇到各种意外比上学复杂多了,有靠得住的朋友确实很重要。”
曲铁男说,自己周围就有六七个同学自办了辅导班。河北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也告诉澎湃新闻,应届高考生利用自身获得高分的影响力开办辅导课程的现象并不鲜见。“每个城市都有,经营好的一个暑假会有上万元的收入,就算经营得不好也够零花。”
对于状元的商业化,曲铁男认为不过分、不产生负面影响就行,“只要存在这种需求社会上就一定会有人迎合。”但他也有自己的坚持。此前,一家小型辅导机构希望曲铁男以机构学生的身份来代言,并给予5000元的报酬,曲铁男直接拒绝了,“这个不可能接受嘛,最起码要实事求是啊”。
状元参与商业机会更多
池思远是河北省保定市一家民办教育机构的校长。近日的高考讲座,他请来了新鲜出炉的河北省理科榜首分享心得交流经验。前两年,该机构也分别邀请了省文科状元和省理科状元担任夏令营的辅导员,负责学生的管理、自习、阅卷、答疑等工作。
“状元受关注、崇拜、追捧是社会的普遍现象。他们就像是中国教育体制下的成功者,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一样,所以他们高中三年的感悟话语会被一些家长奉为‘真理’格外重视。”但即使打出了状元的招牌,池思远也强调教学质量才是吸引学生的关键。“当辅导员本身对他们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用自己的经历帮助学弟学妹是也件有意义的事,还也能结识将来在清华和北大的同学,以后可以互相照应。”
池思远毕业于衡水中学,2005年以河北省文科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也是当年的衡水市状元。
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明白状元的产生含有极高的偶然因素。“如果让这些孩子再考一次,重新判一次卷子,结果肯定会变。状元并不意味着比别人更优秀,到大学后跟大家是一样的。”
十年前,状元接触商业活动的机会远少于现在。池思远回忆,自己只参加过一个河北当地的教育机构组织的全国巡回报告会。此外的收入是北大的1000元新生奖学金。池思远说,近年商业的热捧不仅带动了状元身价的水涨船高,而且如今的年轻人对待商业的态度也比以前更为开放。
专家谏言:状元勿在商业中迷失自我
除了面对学生客户群体的商家趋之若鹜之外,随着互联网企业在国内迅速发展,近年来不少互联网教育平台也不想错失状元的商业价值。
一家互联网商业教育平台公关总监黄女士告诉澎湃新闻,高考结束后,公司就接触了十几位省状元询问意向,包括贵州省文科状元林中文等近十人答应通过平台聊聊用户最关心的学习方法。
然而,在澎湃新闻“2016年高考状元调查问卷”中,仍有27.78%的受访状元选择了“拒绝参加商业活动,可能会自降身份”这一选项。
河北省文科状元袁嘉玮就不太赞成状元过于商业,“状元虽被冠以状元之衔,但也只是高三刚毕业的学生。涉世未深,心智尚浅,商业炒作并不利于我们投入新的奋斗之中。”作为吉林省的文科状元,马程也对商业活动不太感兴趣,“我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比较幸运,才能得到这么个头衔。”“接触商业的意愿还是因人而异,现在的孩子对于社会的认识比以前要深,有独立的想法,有的孩子或家庭比较反感公开露面,有的就愿意尝试。”黄女士认为,适当地接触商业活动从增长孩子阅历、积累社会经验的角度并没有坏处,但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可能伴随而来的社会风险和负面评价,“可以先有所了解,同时也需要家长帮忙把关,规避负面影响,然后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心理承受力再作决定。”
然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则不赞同机构从商业角度来炒作状元的市场价值。他表示,状元获得这个偶然性的头衔之后利弊并存。如果能够客观面对、理性看待,那对其之后的成长发展也许是有利的;但如果不能,那这可能会成为一个包袱。
“状元确实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迷失自我,导致认识的偏差。”教育学者熊丙奇也指出,政府部门奖励状元、社会机构奖励状元、炒作状元笔记和状元经验,对于状元个体来说是可以获取更多利益的好事,从社会整体环境来说,要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就不应该推崇状元的商业化。
(实习生 张斌 刘香玉 对本文亦有贡献)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