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对话美年健康董事长俞熔:继续找并购目标,想在学术领域发声
宣布从爱康国宾私有化中退出的美年健康(002044),并没有停止并购的步伐。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5/44/190.jpg)
“在行业里,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第三方机构,而是公立医院,第三方体检机构只有把盘子做大,才能快速向前发展。”近日,美年健康董事长俞熔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说,美年健康还会在行业里继续“狩猎”。
在美年健康的发展蓝图里,公司正在通过一系列并购向行业的横纵两个方向发展。
上周,美年健康陆续公告了公司在产业整合上的最新进展,包括三起并购和一项战略合作。
公告显示,美年健康境外子公司美健公司拟以2719万美元,对境外公司新新健康100%股权的收购,实现对京沪两地美兆体检的间接控股;买入基因测序公司美因健康科技公司20%的股权;224万元购买天亿资管持有的好卓数据19.9%股权,并计划将好卓数据开发的手机APP在美年健康的网点上线。
除此之外,美年健康还与远程影像诊断公司大象医疗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大象医疗将为美年大健康下属单位提供远程阅片服务。
俞熔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除了主业方向的并购,美年健康还会在产业链上纵向延伸,“譬如上下游中和我们业务比较密切的专科医疗、体外诊断、基因检测等垂直领域有技术含量的公司,都会是我们考虑的对象。”
7月13日,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向美年健康位于江苏南通的机构授予“协作中心”资格,未来这一合作模式还将扩展到其他城市门店。在这一合作中,美年健康将为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供检查样本和数据,双方将共同展开在消化道疾病领域的学术研究。
“对中国卫生体系危害最大的问题是重症疾病不能及时发现,我们的基本逻辑是在海量的体检人群中找到高危的人群,这中间可以节约的医疗成本是难以估量的,这才是体检行业对公共卫生事业最重要的意义。”俞熔表示,“所以公司会沿着这样的逻辑一个学科一个学科地展开合作,希望未来在学术领域也有美年大健康的声音。”
但美年健康的野心还不仅于此,俞熔称:“未来美年大健康要成为创新医疗科技的超级孵化器。”此前,美年健康与创新医疗科技企业安翰合作,引入了安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胶囊胃镜”检查项目。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5/44/240.jpg)
“我们在市场端、渠道端、数据段可以给安翰强劲的支持,也就是说我们帮他们在预防医学市场上迅速打开了局面,比公立医院的渠道更快。同时,安翰的技术丰富了我们的服务内涵,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俞熔表示,这样的合作将在体检行业打开一个创新的思路,并且会在更多的学科进行复制。
自今年3月收购行业排名第三的慈铭体检以来,美年健康迅速跃升为市场份额第一的第三方体检机构,并发起了对排名第二的爱康国宾的私有化要约,以期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同时,爱康国宾的创始人张黎刚也发起了对爱康的私有化要约。两大体检机构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然而就在上月初,云峰基金宣布加入爱康国宾的私有化买方团,而张黎刚和美年健康双双宣布退出。折戟爱康私有化后的俞熔,鲜少愿意公开谈爱康。在美年健康快速的并购脚步之下,业界关于行业集中的质疑声也传出。
谈起这一质疑,俞熔强调:“看一家企业是否造成行业集中,看市场份额是最有说服力的。目前我们加上慈铭的市场份额还不到整个体检行业的4%;另一个方面,我们和公立医院的客户面对的是一类客户。这是一个开放的、具有延展性的市场,我们把一些新的诊疗手段引入进来,创造出新的需求,没有动任何人的奶酪。”
业内人士分析称,从客户成分上来看,目前第三方体检机构和公立医院面对的市场是一样的,由于公立医院的数量庞大且分散,整个第三方体检机构的市场占有率仅为5%,从这个意义上说占据市场主体的还是公立医院。
“我们和公立医院之间的竞争是良性的,因为国内的体检市场还在不断地扩大,未来还有很多空间。”俞熔说。
据国金证券预测,中国健康体检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总市场将保持14%的年复合增速,其中专业体检市场有望保持25%+的复合增速。
![](/_next/static/media/pp_report.644295c3.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caixun.cd299678.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104x44_tianzi_white@2x.b88d1296.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rebang.f9ee1ca1.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bjjx.667644a5.png)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