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揭秘亚欧会议“暗战”:日本不合时宜炒作南海遭冷遇
对于第十一届亚欧首脑会议来说,意外实在来得有点多。
7月12日“南海仲裁案”仲裁结果公布,14日法国尼斯发生恐袭,再接着是15日的土耳其政变,一连串突发事件接踵而来,风浪不断席卷至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的第十一届亚欧首脑会议。
7月16日,以“亚欧伙伴二十载,互联互通创未来”为主题的亚欧会议正式闭幕。经历为期2天的讨论,会议共同发表了《乌兰巴托宣言》和《主席声明》,并就尼斯袭击事件发表了关于国际恐怖主义问题的共同声明,与会者呼吁进一步深化未来务实合作。据悉,本次亚欧会议共有亚欧地区51个国家、2个地区组织近4000多人与会。
第十一届首脑会议是南海仲裁案结果公布后迎来的首个重要多边外交会议,据德国《商报》7月14日曾报道预测称,关于南海的领土争端或将给亚欧首脑会议“蒙上阴影”。然而,南海问题并未成为这次首脑会议的重点关注,而被各国领导人搬上会议桌的,更多是在联合反恐、打击极端主义以及务实合作议题的讨论上。
7月15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乌兰巴托应约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本“铆足劲”谈南海,应者寥寥
“与会期间,有个别国家提及南海,但并没有被各国附和理会。”一位中国外交官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透露说,“这有点令人出乎意料,因为虽然南海问题向来不是亚欧会议的主题之一,但在往届的亚欧会议上,南海问题总是会不可避免地要被提出来,也总会引起西方媒体的关注。”
分析称,南海问题没有成为此次亚欧会议的焦点,一方面在于南海问题与亚欧会议的契合度不高,本就不该在会上讨论。另一方面,仲裁案裁决公布后,案件从程序到内容存有争议,各方也“不愿趟浑水”。此外,亚欧会议20周年之际,各方都有意愿把重点放在经贸务实合作上。发生了尼斯袭击等事件后,各方进一步认识到恐怖主义的挑战,而个别国家继续炒作南海问题,非常不合时宜。
这一“个别国家”,即日本。“日本对南海问题有备而来,不过落空而归。”该名外交官告诉澎湃新闻,“尼斯事件和土耳其政变或是冲淡了南海议题的讨论,领导人更多关注反恐议题和会议本身所要讨论的亚欧合作,虽然日本政府欲将南海事务诉诸本次会议的讨论议题,但是最终除了菲律宾有所呼应外,其他国家领导人并没有谈南海问题。”
他表示,在亚欧首脑会议正式举行前的亚欧高官会上,日本在南海问题上“跳得很高”,对高官会磋商中主席声明草案提出了大量修改意见。菲律宾虽然提了南海问题,但也显得克制,欧盟国家总体较低调,其他东盟国家并未在这一问题上发声。
高官会期间,日本共同社提前透露了正在磋商中的主席声明草案关于海上安全部分的内容。“中国代表团在高官会上就此作了专门发言,质问是哪个国家破坏规则,泄露了不该公布的秘密,”这位外交官告诉澎湃新闻说,“很显然,有人想用这种方式吊起舆论胃口,把火煽起来。”
“我们和日本的斗争非常激烈。以往,在首脑会议之前的高官会上,各方就可以对主席声明草案内容基本达成一致。今年情况则完全不同,”这位外交官说,“今年的高官会一再延期,连续开夜车。由于日本坚持要求在文件中提及南海问题,最终也未能就文件达成一致。直到16日首脑会议闭幕当天凌晨3点多,主席国才散发了最终的案文。”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和其他国际媒体在对亚欧会议的报道上,存在明显的温差。有德国媒体评论说,南海问题并非是主要议题,而日本媒体则将聚焦点放在南海,密集关注安倍对南海问题的表态,多为连篇累牍的南海问题的炒作,意欲给中国施压。
在会议召开前,安倍政府就已高调放出消息要在会上“大谈南海”。日本共同社报道称,安倍打算在亚欧会议上提出接受南海仲裁结果的重要性,还希望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举行会谈,他认为“有必要在该场合明确表明日本的立场”。 不过最终,日本的意图“落空”。法新社报道称,安倍在会议上不断力推将南海问题和其所认为的“海洋法治”写入亚欧会议声明,而最终发布的声明中仅是强调了“基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解决纷争的重要性”,并未明确提及南海。
日本共同社报道称,在16日的首脑会议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谈及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结果,“仲裁结果对于纷争当事国具有法律约束力,日本强烈希望当事国能服从这一仲裁结果,使得南海争端得到和平解决。”
中国选择直面来自日本的南海问题挑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安倍时强调说,要求日本不要炒作和介入南海问题。“在南海问题上,中方的立场完全符合国际法,符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日方作为非当事国,应谨言慎行,不要炒作和介入。”李克强说,“在东海问题上,双方应根据四点原则共识精神,继续通过对话磋商加强沟通,防止误解误判。”
7月15日,第十一届亚欧首脑会议与会领导人合影。中国力推亚欧会议“再出发”
亚欧会议给各国领导人提供了会面和讨论的平台,不可否认的是,亚欧会议在各大国际会议中的受关注度并不算高,原因之一在于,一些国家热衷炒作和推动讨论政治敏感问题和争议性,推动合作的积极性也不高。
另一位消息人士向澎湃新闻透露,“往届会议上,不仅仅是日本,欧盟国家对南海问题的讨论显得‘咄咄逼人’,而对于其本地区所在的困境讨论,比如欧债危机、恐怖主义问题则几乎回避,举办亚欧会议的初衷是推动亚洲和欧洲两国的务实合作,总讨论一些‘无关话题’,很令人遗憾。”
德国《巴登日报》7月15日评论称,1996年,欧洲和亚洲的关系处于低潮。欧洲人对“太平洋世纪”的亚洲产生恐惧。随着亚欧会议的举行,两大洲开始靠拢,多边全球治理上了新台阶。亚欧会议也是欧洲平衡美国的亚太倡议的一部分。尽管亚欧各国政治体系有很大不同,可喜的是,各国能以务实的政策来面对各种难题,加强合作关系。1996年,首届亚欧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标志着跨洲对话的亚欧会议正式成立。
“在本届亚欧会议上,北京又成为主角。” 德国全球新闻网评论称,“中国的‘一带一路’规划将推动亚欧经济共同体的形成。中欧间的贸易额平均每天就有10亿欧元。在目前世界经济不景气、英国脱欧前提下,中国与欧盟的合作尤显重要。”
在本届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了《亚欧伙伴命运与共合作升级再谱新篇》的引导性发言,提出创新亚欧合作理念、增添亚欧合作动力、夯实亚欧合作人文基础的三点建议,此外,中国也在会议中力推重启经贸合作进程,恢复举办亚欧经济部长会议以及 “互联互通”建设。中国还宣布将举办亚欧数字互联互通高级别论坛中小企业融资研讨会,为推动亚欧互联互通和务实合作增添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表示,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对亚欧会议的贡献日益凸显。中国在亚欧会议范围内提出过70多项提议,其中有一些得到了落实,为亚欧国家之间的实质性合作奠定了基础。相比之下,个别国家提出的倡议数量则寥寥无几,仅有个位数。
丁一凡认为,未来十年,亚欧会议主要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作为一个较为松散的论坛,亚欧会议如何找到亚欧文明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维持论坛黏度;二是随着亚欧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亚洲国家的发言权和议题设置能力不断提高,如何能在保持欧洲国家对论坛兴趣的同时,推动一些诸如技术标准、环保理念的务实合作;三是如何纾解亚欧成员对亚欧会议制度化的分歧,进一步完善论坛的制度化建设。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