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术丨李若水:绘画资料中所见的宋代建筑避风与遮阳装修

2021-10-21 19: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学术丨李若水:绘画资料中所见的宋代建筑避风与遮阳装修 原创 李若水 建筑史学刊

施用于建筑外檐的装修构件,不仅具有避风、遮阳、调节建筑室内温度的功能,也是建筑外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存早期建筑遗构中保存的此类构件很少,为系统深入研究这些构件的形制和用法带来了一些困难,但两宋的建筑绘画中保存了相当多当时外檐装修的图像资料,能够补充实物资料的不足。本文即通过对这些图像资料的考察与分析,结合《营造法式》等文献的记载,讨论宋代建筑中常设于建筑外檐,起避风遮阳作用的擗帘竿、避风䈋、障日䈳、引檐四类构件的形制与用法,以及由此产生的丰富多样的建筑外观效果。

绘画资料中所见的宋代建筑避风与遮阳装修

Decorative Architectural Elements Represented in Song Paintings

李若水

施用于建筑外檐的装修构件,不仅具有避风、遮阳、调节建筑室内温度的功能,也是建筑外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外檐装修构件相比建筑内部的各种结构更易受损,且本就是附属或临时设施,因此现存遗构中保存的此类构件很少,尤其是早期木构建筑外檐装修的实例更是凤毛麟角。而由许多两宋时期的建筑图像可见,当时建筑的外檐,多安设精巧的隔扇、勾栏等木装修,并加设各式庇檐、悬挂帘幕,通过这些装修构件的不同组合,形成丰富多变的建筑外观。在《营造法式》等文献的记载中,也可见关于擗帘竿、避风䈋等多种建筑外檐装修构件的记载,足见其在当时建筑中的普遍使用。因此,在缺乏实例的情况下,要了解早期建筑各种外檐装修的形制与安装使用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丰富的建筑外观,就需结合文献记载,并大量参考当时的建筑图像资料。

宋代绘画中建筑形象的写实性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潮时期,宋代画家尤其是宫廷画师们,也常将宫苑建筑和山野市井场景作为表现题材。北宋末年《宣和画谱》中即有“宫室”一门,证明当时建筑画已成为专门的画种。由传世的宋代绘画作品如《清明上河图》《十咏图》等可见,当时的一些建筑绘画描绘精细,对建筑各部分结构的表现真实而准确。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称:“设或未识汉殿、吴殿、梁柱、斗栱、叉手、替木、熟柱、驼峰、方茎、额道、抱间、昂头、罗花、罗幔、暗制、绰幕、猢狲头、琥珀枋、龟头、虎座、飞檐、扑水、膊风、化废、垂鱼、惹草、当钩、曲脊之类,凭何以画屋木也。”北宋李廌《德隅斋画品》中记载了当时建筑画名家郭忠恕绘制的《楼居仙图》,称其“以毫计寸,以分计尺,以寸计丈,增而倍之,以作大宇,皆中规度,曾无少差,非至详至悉委曲于法度之内皆不能也”。可知北宋的建筑画家需要谙熟各种建筑类型、结构和装饰,因此当时绘画中对建筑结构形制的表现多是比较写实的。虽然画中建筑不一定都对应具体原型,但至少应该是按照当时的建筑制度绘制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建筑的普遍做法,甚至可能是以建筑的真实尺寸为依据,按照一定比例尺绘制而成的。

与北宋绘画作品相比,南宋宫廷画家李嵩、马远、刘松年等人的传世作品反映出南宋建筑画在北宋的基础上更为注重构图美感,通过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渲染意境,对建筑本身的描绘虽然出现了一些写意的趋势,但仍准确表现建筑的外观形象。因此,两宋的建筑绘画能够作为今天了解当时建筑面貌的重要依据。

图 1 宋代郭忠恕(传)《明皇避暑宫图》

图 2 元代李容瑾绘《汉苑图》

由于距今时代久远,传世绘画作品的作者和年代判断时有争议,许多风格类似的作品在判定的年代上却相差很远。如传为宋初郭忠恕名作的《明皇避暑宫图》(图1,图3)与元代李容瑾的《汉苑图》(图2,图4),在整体构图和建筑形象上都十分相似,某些建筑细部的表现手法也如出一辙,很难让人相信是时隔数百年的作品。傅熹年先生认为这两幅作品均绘于元代,且“这两图实际上共用一个稿本,各有小的变化异同”。

图3 《明皇避暑宫图》局部

图4 《汉苑图》局部

另外,一些建筑画的认定年代与其中建筑形象的时代不符,如传为唐代李思训画派作品的《宫苑图卷》《宫苑图轴》《九成宫图》等金碧山水画,其中建筑出现了全琉璃瓦顶、上下全为格眼的格子门、牌坊等与唐代建筑的发展状况不符的形象。据此,傅熹年先生也对这些画作的年代提出了质疑,认为其时代上限应不早于南宋。

由此可见,传世画作的认定年代并不一定能与其中建筑形象的年代严格对应。一方面,如上述几例,画作本身的年代判断可能存在问题;另一方面,绘画本身也有其固有的程式或稿本,不一定是完全表现当时建筑的写生作品,一些后代画家临摹前代的作品时,也很可能在某些方面延续了前代的建筑风格。而将所有相关画作进行准确断年,则非笔者目前学力所及。因此,本文在选取建筑图像时,更多考虑建筑图像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特性,而不严格限制在认定为宋代的绘画中。

绘画资料中的擗帘竿

《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记载的宋代建筑外檐装修包括各式门窗、勾栏、擗帘竿等,其中门窗勾栏已经得到了较充分的研究,而擗帘竿因《营造法式》本身记载简略,又少有实例参照,其制度还不甚明确。然而通过绘画资料与文献记载的结合,可以明确擗帘竿是宋代建筑最为常用的外檐装修构件之一。根据建筑本身的等级和功能,可以通过擗帘竿与不同构件的灵活组合,形成或华贵富丽,或简洁清雅,或轻巧灵动的外观形象。

《营造法式》中对擗帘竿的记载甚为简略:

造擗帘竿之制:有三等,一曰八混,二曰破瓣,三曰方直,长一丈至一丈五尺。其广厚皆以每尺之高积而为法。

擗帘竿:长视高,每高一尺,则方三分。

腰串:长随间广,其广三分,厚二分。(只方直造)

凡擗帘竿,施之于殿堂等出跳之下;如无出跳者,则于椽头下安之。

顾名思义,擗帘竿为安设竹帘所用,与腰串组成建筑檐下附加的轻质框架。

图5 三种擗帘竿做法示意图

根据《营造法式》的记载,擗帘竿为立于檐下的小柱,其截面有三种不同级:八混、破瓣和方直。参考《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中对格子门桯、腰串线脚的描述,可知“八混”指其截面由八段凸曲线组成,其柱型类似瓜楞柱;“破瓣”指其截面转角部分向内作直角凹槽,与清代建筑中常见的“海棠瓣”线脚类似;“方直”指其截面为不做线脚的正方形。而竿断面的尺寸与高成正比,边长为高的3%。由这些描述可知,擗帘竿是一种以线脚装饰的细高木杆(图5)。

参考《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中对门窗腰串的描述,腰串应为连接两根擗帘竿的横向构件。腰串安装的高度未写明,其断面为高宽比3∶2 的矩形,尺寸也与擗帘竿高成正比,断面高度为竿高的3%。

图6 擗帘竿结构示意图

据上文,在殿堂等有出跳斗栱的建筑中,擗帘竿安装在斗栱出跳之下,而无出跳斗栱的建筑中,擗帘竿直接安在椽头之下,这说明擗帘竿既可以用于高等级殿堂,也可用于无斗栱的低等级建筑(图6)。

另外,《营造法式》中还规定了竿的高度为一丈至一丈五尺。分析这一高度数据,对照现存宋、辽、金时期建筑实例数据和文献中所记载的建筑柱高(表1,表2),大致估算有斗栱建筑出跳之下的高度,可知一丈五尺的高度大致对应着三至五间的中小型建筑,七间以上的大型建筑必须在有副阶的情况下才能够适用,这从侧面反映了擗帘竿的适用范围。

表1 部分宋、辽、金建筑实例檐柱高度

注:表中各建筑数据引自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表2 文献中所记部分宋代建筑檐柱高度

注:表中各建筑数据引自周必大《庐陵周益国文忠公全集》,卷一百七十三,庐陵欧阳棨刊本。

从绘画中可以了解擗帘竿的具体形象与做法。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人《纳凉观瀑图》中水榭所用擗帘竿,最为接近《营造法式》中的规定(图7):竿安置于斗栱之下,竿之间的腰串被竹帘及其上部的幔所遮挡,但根据悬挂幔的位置,可以推测腰串几乎位于擗帘竿的顶部,与柱上的阑额同高。另外,此图中还可见擗帘竿的下部与水榭的简易栏杆结合,直接作为栏杆两端的望柱使用,这也反映了擗帘竿与勾栏最常见的位置关系。

图7 宋代佚名绘《纳凉观瀑图》(局部)

而在一些宋画中,即使在有斗栱的建筑中,擗帘竿也可能安设在斗栱外围檐下。南宋《金明池争标图》中的临水殿阁,不见腰串,擗帘竿上端位于角梁之下,下部与勾栏结合,位置类似于后世建筑中设置的“擎檐柱”(图8)。传为赵伯啸所做的《风檐展卷图》中的凉榭,在擗帘竿上部约和阑额同高的部位安装腰串,底部安装地袱,将柱头斗栱和柱间的鹅颈勾栏包围在内(图9)。

图8 宋代佚名绘《金明池争标图》(局部)

图9 宋代赵伯啸(传)绘《风檐展卷图》(局部)

值得注意的是,此二图中的建筑也都安设了竹帘,但竹帘均未安设在擗帘竿上,而是直接安在柱头阑额下。这说明安装竹帘并非擗帘竿的唯一用途。实际上,如《女孝经图》等宋画中的形象,竹帘可以直接安在阑额位置,完全不使用擗帘竿(图10)。

图10 宋代马远(传)绘《女孝经图》(局部)

因此,擗帘竿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悬挂竹帘,在宋画中最常见的,反而是擗帘竿与另一种重要的外檐装修构件—避风䈋,组合使用的做法。

绘画资料中的避风䈋

避风䈋之名,不见于《营造法式》,但在南宋文献中可见其记载,说明此类构件应发源于江南地区。陈骙《南宋馆阁录》中记:

(秘书省)右文殿五间……前设朱漆隔、黄罗帘。……后山墙周以壁风朱漆䈋,绕以栏楯。

殿后秘阁五间……阁上下周回设朱漆隔子,黄罗帘并风䈋,绕以栏楯。

周必大《思陵录》中也记录了建筑使用避风䈋的情况:

(永思陵上宫)殿一座……周回檘风䈋共一百二十扇,并构栏子一十七间,并系矾红刷油造。及腔内出线小绞子共三十八扇,系朱红漆造,黄纱糊饰。

(下宫)前后殿二座……红油造柱木并板壁二十四扇。朱红漆造出线小绞槅子四十扇,黄纱糊饰,安钉鍮石叶段事件。并矾红油造擗风䈋八十扇,并构栏子八间。

(慈福宫)次后楼子五间,上下层并系青绿装造,黑漆退光柱木,周回明窗等,头顶板瓦结瓦,方砖地面。漆窗隔、板壁、鹊梯、周回避风䈋等。

以上文献中描述建筑外檐装修时的顺序值得关注,都将窗格、帘并列,而将避风䈋与勾栏并列,或称作“周回避风䈋”,这样的顺序似说明:窗格与帘位于内侧,而避风䈋与勾栏处于同一层次,环于窗格之外。另外,《思陵录》中还说明了避风䈋的单位为“扇”,与窗格相同。且永思陵上宫主殿和下宫前、后殿都为面阔三间的小型建筑,上宫主殿用避风䈋一百二十扇,下宫前后殿各用八十扇,说明避风䈋每扇面积不大,是小型的窗扇类装修构件。

将避风䈋与擗帘竿联系起来的,是《思陵录》中对永思陵下宫神游亭的记录:

神游亭一座……三面坐嵌构栏子。周回擗帘杆挂䈋,并矾红油造。

图11 宋代佚名绘《孝经图卷》(局部)

“擗帘杆挂䈋”,说明䈋可以挂在擗帘竿上,上述这种“三面坐嵌构栏子。周回擗帘杆挂䈋”的亭榭形象,可参考宋人《孝经图卷》中的临水亭榭:图中擗帘竿立于平坐四角,腰串位于擗帘竿上部,其上镶填物由线条看似乎为竹簟。擗帘竿内,亭榭的柱间装鹅颈勾栏(图11)。而宋代高级建筑中更为常见的做法,是如李嵩《月夜看潮图》中所描绘的,以方格眼的窗格代替上部的竹簟(图12)。

图12 宋代李嵩绘《月夜看潮图》(局部)

由《月夜看潮图》还可以清楚了解:在多间建筑中,擗帘竿的安装方式是每间与柱对应,两端角柱至平坐边缘再多出一间。挂䈋分作小扇,装嵌在擗帘竿顶部与腰串之间,将柱头和斗栱完全包裹于其中,擗帘竿下部与勾栏结合,在檐柱之外又围合形成一个类似回廊的空间。而竹帘则悬于挂䈋内的柱额上,并不挂在擗帘竿的腰串上。

除了顶部的挂䈋,绘画中还常见与其类似、装在各间擗帘竿之间的竖向长窗格,即应为《南宋馆阁录》《思陵录》中所记载的“避风䈋”。傅熹年先生认为这是南宋时适应江南气候所发展出的一种新的外檐装修:

避风䈋。南宋时由擗簾竿发展而来。此时擗簾竿横竿发展为上下二道,中间嵌以方形棂格,形成横披,地面增设地栿。在其间安装若干扇用料较小的格子门形装修,上下通为方形棂格,内糊白色纸或绢,称为“避风䈋”。它是轻便的活动装修,在夏日撤去,悬竹簾以通风,冬日安装以避寒,是南宋时适应江南气候而发展出的一种新的装修,盛行于宫殿、贵邸和园墅中,在南宋绘画中有大量表现它的形象。

傅熹年先生明确了避风䈋的出现时代、使用方式和流行范围。从绘画资料中,还可以对避风䈋的如下特点进行补充。

01

避风䈋的使用范围

使用避风䈋的建筑,多出现于表现贵族士大夫闲居、游赏活动和皇家苑囿场景的绘画作品中,如《四景山水图》《深堂琴趣图》《层楼春眺图》《华灯侍宴图》等。而宫殿礼仪场景中的建筑图像就不使用避风䈋。周必大《思陵录》中所记南宋临安慈福宫中安设避风䈋的也只有最后一进的后楼,礼仪性较强的正殿、寝殿等均未使用避风䈋,也印证了绘画作品中所见的这一现象。同样,绘画作品中的寺庙、村居、市井建筑也不见避风䈋的使用。使用避风䈋的建筑多为筒瓦屋顶、使用斗栱,大部分为歇山屋顶,由此可以看出避风䈋更多应用在高等级的居住、游观建筑中。

避风䈋作为轻质装修,由纤细的擗帘竿和整齐的方格隔扇组成,将建筑本身较粗壮的柱额斗栱包裹在内,表现出整洁雅致的外观,正与南宋贵族和士大夫阶层清雅高洁的审美情趣相合。但这样突出雅致情趣的外檐装修显然不适用于需要展现庄重宏伟气势的宫殿和宗教祭祀建筑,因此这些建筑不使用擗帘竿与避风䈋,这也可能正是《营造法式》中所规定的擗帘竿高度不适用于七间以上大型建筑的原因。另一方面,用材纤细,制作精良,实用功能却有限的擗帘竿与避风䈋组合,显然也并非平民阶层所适用。

另外,通过绘画作品还可以看出,避风䈋的使用尤其集中于两类建筑:一是各种临水的殿阁亭榭,如上述《孝经图卷》中的临水凉亭(图11),及《水阁纳凉图》《水殿招凉图》等作品中所表现的水殿、水阁(图13,图14)。

图13 宋代佚名绘《水阁纳凉图》(局部)

图14 宋代李嵩绘《水殿招凉图》(局部)

图15 宋代佚名绘《层楼春眺图》(局部)

另一类常用避风䈋的建筑,是各类楼阁、台榭建筑,宋元绘画中几乎所有楼阁建筑都出现了避风䈋的形象,如《层楼春眺图》《汉宫图》(图15,图16),元代的《江山楼阁图》等,都精细绘制了楼阁外檐的避风䈋(图17)。

图16 宋代赵伯驹绘《汉宫图》(局部)

图17 元代佚名绘《江山楼阁图》(局部)

在实际生活中,临水建筑和楼阁中多用避风䈋,是由于其所处环境,更需要借助避风䈋的拆装适应冬夏的气候变化。而这些画作中对避风䈋的表现,则似乎更有深意,将避风䈋与“临风”“凉爽”等感受相联系,通过对这种装修构件的描绘,暗示画中场景的环境与温度,使画面之外的观者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画中“水阁”“层楼”等建筑的环境清凉与临风之感。将本意为避风保暖的避风䈋作为“风”“凉”的象征,可见画家的匠心所在。

02

避风䈋与副阶、缠腰、格子门的关系

从上述几例安设避风䈋建筑的图像中不难看出,避风䈋多安装在殿的副阶檐下和楼阁上层的缠腰檐下,几乎成为宋元绘画中的规制,这使擗帘竿容易与副阶、缠腰的檐柱相混淆。由于安设避风䈋的重檐建筑往往能看见最外的擗帘竿、中层的副阶檐柱、内层的殿身檐柱,一些绘画中就进行了简省,没有把三层柱全部画出来,如上述赵伯驹《汉宫图》中楼阁的缠腰,看似就是由擗帘竿支撑的。但由各图的表现和《营造法式》的规定,可知擗帘竿是非常纤细的构件,在最高一丈五尺的情况下其截面边长也仅有4.5寸,难以独立承担屋顶重量,因此这些绘画中副阶、缠腰的部分还应另有檐柱承载。在《蓬莱仙馆图》等作品中,可以看出副阶、缠腰檐柱与擗帘竿的位置关系(图18)。

图18 宋代佚名绘《蓬莱仙馆图》(局部)

从结构上看,避风䈋、挂䈋与格子门的格眼部分非常相似,但一般格子门仅上部为格眼,腰串以下设障水板,避风䈋上下通高均为格眼。从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到这两种结构同时使用的情况:如《层楼春眺图》就清楚表现了格子门装于楼阁檐柱间,上悬帘幔,避风䈋和勾栏环绕其外的景象(图15)。同时,宋代也有与避风䈋相似、上下全为格眼的格子门,如《四景山水图·冬景》所表现的,避风䈋内的柱间设有全为格眼的格子门,甚至室内截间格子也是相同的做法(图19)。《四景山水图·春景》中,建筑檐柱间所装的也是这种上下通透的格子门(图20)。作者为区分两种构件在建筑空间中的内外层次,在绘制时专门区分了两种格子的线条颜色,可见其对这两种构件及其组合的谙熟。扬之水先生认为这种格子门即宋人文献中所记的“亮隔”或“凉隔”。由《四景山水图》中所见可知,这种格子门应该与避风䈋类似,也可随季节的变化自由拆装。

图19 宋代刘松年绘《四景山水图·冬景》(局部)

图20 宋代刘松年绘《四景山水图·春景》(局部)

03

避风䈋形象的演变

元代的各类楼阁、宫苑图,如《明皇避暑宫图》《汉苑图》《丰乐楼图》《岳阳楼图》等画作中,都不见竖长的避风䈋,仅有擗帘竿及其上横向的挂䈋,这可能反映了元代已很少使用避风䈋的事实。且一些画作中的挂䈋形式开始发生改变,南宋绘画中的每扇横长、内嵌方格的挂䈋,在元代画作中变成由近方的矩形小扇拼接而成,每个小扇各自有方框,内部也不见方格,而是透空或以斜方的镂空板填充,如《明皇避暑宫图》《岳阳楼图》等(图21,图22)。

图21 宋代郭忠恕(传)绘《明皇避暑宫图》(局部)

图22 元代夏永绘《岳阳楼图》(局部)

这些图中挂䈋的形象,与明清建筑中的挂落非常相似,说明画中挂䈋形象的变化并非由绘画技法或绘画流派的不同造成,而是建筑规制改变的真实反映。避风䈋消失后,擗帘竿、挂䈋和勾栏的组合一直延续下来,成为明清建筑中的擎檐柱、挂落和栏杆,这样的组合在许多明清楼阁中都可见到(图23)。而明清擎檐柱所采用的“海棠瓣”线脚,也直接继承自宋代擗帘竿的“破瓣”线脚形式。值得注意的是,明清建筑中对擎檐柱和挂落的使用,也集中于游观建筑及楼阁中。慈宁花园咸若馆、宁寿宫等,就饰以擎檐柱、挂落,突显其与正式宫殿建筑的不同(图24)。擎檐柱围绕于四面檐下、挂落将斗栱包裹在内的作法与宋画中所见一脉相承。

图23 智化寺万佛殿擎檐柱与挂落

图24 宁寿宫擎檐柱与挂落

绘画资料中的障日䈋

《营造法式》中还记载了一类与避风䈋的名称和功能都十分相似的外檐装修构件——“障日䈳”,其名称见于“竹作制度”中的“障日䈳等簟”一条。除此条所记障日䈳上竹簟的制作方法外,《营造法式》中未见其具体构造和安装相关内容,但由其他宋代文献可知“䈳”的意义,《重修广韵》称:“䈳,窗扇”;《集韵》称:“䈳(㯓),客扉谓之‘䈳’,或从木”;《类篇》也记:“客扉谓之‘䈳’”。由此可知,“䈳”指“客扉”,应是附于主窗之外的窗扇。而“䈳”字可以使用木字旁,说明这种窗扇除了竹编,应也可以采用木质。宋代词人王之道的《南歌子·端午》中,有“挂起南窗一榻、晚风清” 之句,其中的“榻”,显然就指此类窗扇。此句生动表现了障日䈳的用法——“挂起”,说明障日䈳是可以开闭的,而且采用类似支摘窗的上下开合方式;而“晚风清”,说明“䈳”在关闭时起挡风的作用,打开则可通风。综上可以推知,障日䈳是一种竹编或木质的不透光窗扇,采用上下开合的形式,打开时起遮阳作用,关闭时起避风保暖的作用。此类构件的形象可参考宋画,如《雪堂客话图》中的水榭,内设隔扇窗,外加装不透明的支摘窗扇,应就是文献所记的障日䈳形象(图25)。

图25 宋代夏圭绘《雪堂客话图》(局部)

如宋画《莲塘泛舟图》,元画《丰乐楼图》中所表现的,障日䈳也可以取代避风䈋,与擗帘竿、挂䈋、勾栏相结合,安装在擗帘竿间的腰串之上(图26,图27)。但物如其名,垂直开合的不透明的障日䈳更侧重于打开时的遮阳功能,完全闭合时虽能够避风保暖,但会遮挡室内采光,应不是其常用状态。与之相比,水平开合的半透明避风䈋则几乎没有遮阳功能,重在其避风保暖的功能。

图26 宋代佚名绘《莲塘泛舟图》(局部)

图27 元代夏永绘《丰乐楼图》(局部)

从绘画形象中不难看出:安设障日䈳的建筑多为郊野亭榭或市井酒肆,少见于高等级的宫苑建筑中,这反映了其适用的建筑等级与避风䈋也有所不同。二者在制作工艺上的差别也印证了这一点:避风䈋的制作复杂,需要大量的木质棂条的拼合,其上需要施漆,并糊饰纸或绢;障日䈳的制作则较简单,仅需要竹木制成框架,其中镶嵌木板或者竹席。绘画中对其颜色的表现似也说明障日䈳不需施油漆。另外,避风䈋与障日䈳虽安装方式有相近之处,但对建筑外观产生的影响则差别很大。上文已说明,使用避风䈋使建筑外观更加整洁、雅致,但使用障日䈳的效果则正好相反:上扬的障日䈳与建筑翼角上下错落,使建筑外观更轻巧灵动,也正符合其对应建筑的性质。

图28 宋代郭忠恕绘《雪霁江行图》(局部)

另外,由文献记载可知,“䈳”不仅用于建筑中,也是古代船舶中的常见构件。《思陵录》中记宋高宗棺椁由临安运至思陵的途中:“江流湍急,舟人力不能加,直冲其腰䈋”,此处的“䈋”应指船两侧之“䈳”。参考明代的《龙江船厂志》中称船只“两䈳:左右蔽雨板也”。明人吴宽有诗《赋园亭四物·䈳》:“槐花暗落雨声中,苇䈳高撑两翼同。”生动描述了船身两侧苇䈳形如两翼的状态。宋代绘画如《清明上河图》《雪霁江行图》所描绘的船舶中,也多见船身两侧支摘板窗的形象。特别是《雪霁江行图》中的货船,船身前半设格子窗,后半设栏槛钩窗,而前后窗外侧都附有实木板拼合而成的支摘窗扇,画家还描绘了装设在格子窗外两侧用于固定这些板窗扇上部木轴的结构。板窗扇本身也有开有闭,正是船只上所之“䈳”的详实写照(图28)。

宋画中的引檐

引檐,是另一种宋代建筑中常见的外檐遮阳装修构件,其做法见于《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中“版引檐”一条:

造屋垂前版引檐之制:广一丈至一丈四尺(如间太广者,每间作两段),长三尺至五尺。内外并施护缝。垂前用沥水版。其名件广厚,皆以每尺之广积而为法。

桯:长随间广,每间广一尺,则广三分,厚二分。

檐版:长随引檐之长,其广量宜分擘(以厚六分为定法)。

护缝:长同上,其广二分(厚同上定法)。

沥水版:长广随桯(厚同上定法)。

跳椽:广厚随桯,其长量宜用之。

凡版引檐施之于屋垂之外。跳椽上安阑头木、挑斡,

引檐与小连檐相续。

图29 版引檐结构图

由此段描述,再结合《营造法式》有关其他装修构件中“桯”“护缝”的记载,可知版引檐是宽度一丈至一丈四尺,长三至五尺的轻质构件。版引檐以桯为宽度方向的骨架,在其上装嵌木板(檐版),并加装护缝版。版引檐的外侧装沥水版,内侧与建筑小连檐相接。版引檐本身的结构做法比较清楚,《〈营造法式〉注释》中已绘制了精细的版引檐结构图(图29)。但由于《营造法式》中关于版引檐安装的记载比较简略,现存建筑中也无相关实物参考,因此用于安装的跳椽、阑头木、挑斡的位置和做法,以及版引檐的具体安装方法还未能明确,有必要参考绘画中的形象资料予以补充。

根据《营造法式》的描述,引檐应与小连檐相接,位于椽头之上,引檐与屋檐交接处不会露出椽头,《高士图》《草堂客话图》等作品中的建筑形象比较准确地表达了这种结构关系(图30,图31)。

图30 五代卫贤绘《高士图》(局部)

图31 宋代何荃绘《草堂客话图》(局部)

而《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市井建筑,永乐宫纯阳殿、重阳殿元代壁画中的民居建筑,则汇集了大量描绘详实的此类构件形象,从这些绘画资料,可知宋元时期此类构件的形制与位置多样,不限于《营造法式》中所记的一种。

01

引檐的形制

图32 宋代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33 宋代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由绘画中形象可见,引檐的做法实际上非常灵活,材质上,除了木制框架拼嵌木板,也有以竹竿捆扎为框架,上装竹簟的。但其长度都在三尺至五尺左右,与《营造法式》中记载相似。在建筑上的位置也不限于接在檐口,也有安装在悬山建筑山面形成单独的庇檐(图32),或同时安装在前后檐与山面,在屋顶转角相接,将悬山屋顶转化为歇山形式(图33)。安装的位置,也并不都如《营造法式》记载的接在椽头之上,有的画中清晰表现了引檐上方的椽头,说明是自檐下伸出(图34)。

图34 宋代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02

引檐的安装方式

有关版引檐的安装方式,《营造法式》中仅有一句话进行说明,《〈营造法式〉注释》将其断句为:“凡版引檐施之于屋垂之外。跳椽上安阑头木、挑斡,引檐与小连檐相续。”按此种断句方式,阑头木、挑斡是位于跳椽之上的构件,而跳椽的高度若与建筑檐椽或飞椽齐平,其上方是没有空间再安装其他构件的。若重新分析此句,也可将其断句为“凡版引檐施之于屋垂之外跳椽上。安阑头木、挑斡,引檐与小连檐相续。”引檐位于跳椽之上,而阑头木、挑斡的位置则不一定位于跳椽上。这样的理解方式可与绘画资料中引檐构件的形象相互对应,细化对引檐安装方式的理解。绘画中引檐构件虽然形式多样,但多采用相似的安装方式:内侧固定于檐口或檐下构件上,顺屋顶坡度斜向外伸出,外侧以斜撑或立杆固定住。因此本文从内外两个支点着眼讨论引檐的安装。

首先是内侧支点,《营造法式》中记版引檐与小连檐相接,则需要在小连檐之下的飞椽或椽的位置设支点,由于这一位置遮蔽于檐版之下、沥水版之内,在绘画中难以见到其形象。同时,绘画中引檐的形象,四周均有竹木形成的框架,但在《营造法式》描述版引檐的框架——“ 桯”时,记录其长度为“长随间广”,由此可知版引檐的桯并未形成一个闭合的矩形框架,只在宽度方向使用,在长度方向就需要有其他与桯垂直相交的构件。《营造法式》中记载了版引檐有名为“跳椽”的构件,其“广厚随桯,其长量宜用之”,尺寸与桯相同,正好与桯垂直相交形成这样一个框架。而《营造法式》又记:“凡版引檐施之于屋垂之外跳椽上”,可知这一构件也是安装版引檐的主要承重构件,从“跳椽”之名,可以推测这一构件与椽相关,因此,应正如《〈营造法式〉注释》所绘结构图中的推测,跳椽后端插入飞椽间的空隙,向外悬挑与桯相交,形成版引檐的框架。

图35 宋代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其次是外侧支点,这一位置在绘画中的表现较为明确。从绘画中的形象看,除了少量伸出较短、与檐口相接的引檐可能采用了以跳椽悬挑的方式外,绝大多数引檐构件的外侧都有支撑构件。根据挑出距离和与主体建筑位置关系的不同,这类构件有三种形式:自柱上斜撑(图32)、自柱脚斜撑(图35),或者以类似擗帘竿的细柱垂直支撑(图36),其中第一种形式在绘画中最为常见。《营造法式》中记载版引檐的安装需要名为“挑斡”的构件,参照其中对斗栱下昂后尾的描述,可知“挑斡”指斜向悬挑的构件。因此,推测引檐之“挑斡”,正是指自柱上斜撑的支撑构件。

图36 佚名绘《会昌九老图》(局部)

最后,“阑头木”之名在《营造法式》中仅见于“版引檐”一条,而有关其位置、尺寸做法也没有明确说明,仅能根据其名称和版引檐的总体结构进行推测。《重修广韵》记:“阑,晚也,牢也,遮也,希也”。“阑”有固定之意,而《营造法式》中名称与其类似的构件——阑额,也正是联系在两柱头之间,起固定作用。因此,从“阑”的字义推测,“阑头木”应为连接在某些构件端头的木方。结合上文对版引檐结构的分析推测,阑头木最有可能安装在跳椽的端头,联系固定两跳椽,挑斡则支撑于阑头木之下。跳椽、阑头木、挑斡三者形成安装引檐的框架。桯是支持檐版的骨架,与跳椽垂直相交。檐版上安护缝版,引檐外檐安沥水版。由沥水版的尺寸“长广随桯”推测,阑头木的高度应不高于桯。

03

引檐的使用范围

根据绘画中的形象,可以看出引檐一类构件在宋代普遍使用于等级较低的住宅和商业建筑,在绘画中表现高等级的宫苑、寺庙、城市公共建筑时,就少见引檐的形象。在建筑外檐添加此类构件,重在追求其遮阳避雨的实际功能。从这一目的出发,添加轻质装修构件受建筑本身大木结构限制小,制作也较为简便,又能有效增长檐出或增加对建筑山面、转角部位的遮蔽。甚至能在不改变大木结构的情况下改变屋顶形式,将悬山顶变为歇山,将单檐变为重檐,是非常经济实用的方式。同时,这些附加的装修构件也对建筑的外观产生了直接影响:《清明上河图》中的商业建筑、永乐宫壁画中的住宅,原本屋顶形式几乎都为悬山顶,但通过在建筑各面添加引檐,使单一的屋顶形式多样化了,再通过屋顶之间的组合,形成了错落有致又丰富多变的外观效果,可见引檐是当时市井建筑体现热闹繁荣气息的重要视觉元素。

04

引檐与障日䈳的区别

图37 元代永乐宫重阳殿《诞生咸阳》(局部)

图38 元代永乐宫重阳殿《摒弃妻孥》(局部)

引檐与障日䈳,均为建筑外檐水平安设的构件,功能也比较相似,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安装位置上:大多数情况下,引檐紧密接续于檐口(图30,图31),而障日䈳位于檐下窗扇之外或擗帘竿腰串上,与檐口有一定距离(图25~图27)。但绘画中表现的引檐不仅位于出檐之下,还有安装在建筑山面的(图32,图33),这种特殊位置的引檐容易与安设在建筑山面的障日䈳产生混淆,因此还需要从使用方式上对二者进行区分:引檐虽然轻便易拆装,但也是较固定的设施,一旦安装完成,没有开合的可能;而障日䈳是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开合的窗扇。宋画中对这两种构件的区分是比较明确的。同时,也可以参考时代相近的元代永乐宫重阳殿壁画中的建筑形象:《诞生咸阳》中建筑山面的构件,表现了以两山柱之上附设的突出小木方作为构件的内侧支点,插入山柱的挑斡作为外侧支点(图37)。这样的构造显然是不具开合可能的,因此这一形象应描绘的是装在山面的引檐。而《摒弃妻孥》中的构件虽大体与之相似,但在构件外侧边框的中央,安装有形似悬鱼的拉手。构件上方,还清晰描绘了卷起的竹帘和帘钩,都显示出这是可以放下的支摘窗扇。该图中对构件内外侧支点的描绘已不清晰,但似与《诞生咸阳》中有所区别,可能表现了某种能够活动的结构。因此,该图中这一形象对应着障日䈳(图38)。这些图像资料也说明了当时民居建筑中外檐装修的种类与形式比《营造法式》中的记载更为丰富多样。

小 结

现存的宋代建筑多为宗教祭祀类建筑,且建筑外檐装修也少有原构,难以反映当时各级各类建筑的外观特点。施加于建筑外檐的装修构件,与建筑外表的色彩配置,屋顶瓦作、脊饰等元素,共同组成了建筑外表最为直观醒目的视觉形象。而从绘画中的建筑形象可以看出,这些外檐装修构件在形成宋代建筑外观的多样性上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添设不同类型的装修构件,能够对建筑的外观产生不同的影响:擗帘竿与避风䈋的组合,使建筑外观更整洁素雅;而障日䈳或引檐则使建筑外观更为活泼灵巧。

通过对绘画中不同类型建筑对应的外檐装修进行比对,可知至少在绘画表现中,各类装修构件有较为明确的使用范围限制。这虽然可能受到绘画程式的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时人们对各类构件对应外观效果的认识。在当时的建筑活动中,应存在着由建筑属性与功能出发,为不同类型的建筑安装特定外檐装修构件的作法。由此可见,外檐装修也超越了其实用性,成为建筑等级与空间意境的标志,也是彰显其场所精神的重要媒介。因此,对各类外檐装修的讨论,能更为全面地反映当时的设计方法与建筑思想。同时,与更重视结构性的大木构相比,各类小木作装修反而是建筑整体中更贴近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部分。宋画中的精细刻画,也是通过这些装修构件点明相应的环境氛围,以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因此对装修构件的讨论,有利于见物见人地考察当时人们对建筑空间的认识,以及人与建筑和自然环境间的互动关系,深化对宋代建筑人文精神的理解,对全面认识宋代建筑艺术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李若水,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

公众号图文有删节,完整阅读请参见《建筑史学刊》2021年第3期。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标准引文格式如下,欢迎参考引用:

李若水.绘画资料中所见的宋代建筑避风与遮阳装修[J]. 建筑史学刊,2021,2(3):92-106.

原标题:《学术丨李若水:绘画资料中所见的宋代建筑避风与遮阳装修》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