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第一代豪华公寓不再高冷:00后都来这儿写作业

2021-10-20 16: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1924年,

上海诞生了一栋风格独特的住宅楼,

它被评为“中国最好的公寓”,

一批政界、学术文艺圈名流,

金融贸易行业的高级职员成为这里的住客。

他们在这里生活、工作、娱乐,

闲暇时开舞会、游泳、打网球,

举办画展,策划了上海第一个男女平等研讨会,

形成了可能是上海最早的中产社区。

去年,经过改造,

“黑石公寓”这个名字,再次一炮而红。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开始走进这栋神秘的公寓。

刘玮妍把家和工作室一起搬进了黑石公寓

比如广东女孩刘玮妍,

就租下了公寓的其中一套,

仅花费3万元,

就将150平米的老房子,

改造成家和工作室,

既复古、又摩登。

全国各地的90后、00后也纷纷前来打卡,

探访社区内的书店、唱片店、咖啡厅。

公寓对面就是著名的上海交响乐团,

排练、演出结束的音乐人们

会来到黑石社区放松、聚餐,

在这里,很容易见到音乐圈有名的“熟面孔”。

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黑石社区即兴演出

著名指挥家余隆先生与00后指挥新秀金郁矿

今年9月,

当网红们出现得越来越少,

黑石逐渐恢复了日常的秩序。

一条来到这里,

采访了住客玮妍和她的邻居们,

负责改造的建筑师何孟佳、设计师黄全,

知名指挥家余隆、音乐人李泉,

共同聊聊他们所感受到的黑石公寓及社区生活。

编辑 Tango 责编 邓凯蕾

10年前,广东姑娘玮妍刚来上海工作,闲暇时她总爱在复兴路骑自行车,抬头就能看到象征上海的梧桐树荫,路边的老洋房常令她驻足停留。

其中,最令她好奇的一栋老建筑在上海交响乐团对面:“它和别的上海老洋房都不一样,黑灰色的外观看起来特别奢华、坚固,廊柱和露台很漂亮,但却有说不出的距离感。”

玮妍经常忍不住往公寓窗户里看,猜想着什么样的人会住在里面。后来她买了老上海建筑的书籍,才知道这栋建筑叫“黑石公寓”,随后又不止一次在影视剧里看到它的身影。

仿佛应了那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9年后,玮妍辗转回到上海,偶然的机会,通过中介租到了里面的一套大户型,正式成为黑石公寓的住客。

2020年,刘玮妍搬入黑石公寓居住

2020年,玮妍靠在三楼家里的窗边,看着女演员倪妮和刘诗诗在大楼公共的露台拍戏:“她们太美了,但都美不过黑石。”

二楼的弧形大露台是黑石公寓最著名的标识,除了《流金岁月》,另一部电视剧《上海女子图鉴》也曾在这里取景。

《上海女子图鉴》剧照

法国梧桐、欧式建筑,这构成了很多女生对于上海固执的印象。但负责改造黑石公寓社区的建筑何孟佳,却并不认同。

“海派文化不是梧桐树下的小资那么单薄,上海最有魅力的特点就是100多年来历史文化的不断拼叠。黑石公寓就是最好的例子,曾经是服务中产阶层的酒店式公寓,现在形形色色的人都在享受它,非常有活力。”

1920年代,黑石公寓的草坪、游泳池旧照及宣传广告

1924年,黑石公寓落成,被誉为当时中国最好的住宅。公寓共6层,有近50个大小不同的户型,最小的面积约57㎡,最大的有120㎡左右。它拥有国内最高规格的配套:游泳池、舞厅、餐厅、网球场。

当时入住的业主,大多是在政府、学校、银行、文艺圈工作,黑石公寓在近100年前的上海,形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中产社区。

历经一个世纪后,黑石公寓的住户换了又换。尽管因为美观的社区改造成为网红,但公寓楼却仍然十分神秘,平时一律谢绝参观,只有与屋主预约好的访客才能进入。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从小就生活在附近,从念幼儿园的时候起,就常常路过黑石公寓。“当时,黑石公寓的对面是著名的上海跳水台,后来拆了,2014年变成了上海交响音乐厅。”

上海跳水池旧照

上交搬来之后,黑石的音乐属性越来越清晰。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上音歌剧院、音乐学院、文化广场、越剧院、京剧研习社……与音乐有关的场所包围了黑石公寓,成为上海的音乐街区。

黑石公寓正对面的上海交响乐团

自从搬进了黑石公寓,玮妍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真的很有社区的感觉,各式各样有趣的邻居,楼下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经常在朋友圈看到自家的定位,不止一次偶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每次加班到半夜,玮妍都会在社区的一家酒吧里吃拉面,这是整个社区的深夜食堂,是“黑石人”共同的默契和小秘密。

一群00后音乐人自发组建了乐团,定期在黑石的花园里演出。余隆说,一流国际化大都市的风貌,在上海黑石公寓这一带,完全地展示出来,成为当代都市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黑石公寓的房子很紧俏,几乎出来一套,就会立刻被租或买掉。为此,玮妍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租到大楼里为数不多的“大平层”,足足有150㎡。

当她第一次走进现在的家时,目光就被三扇窗户吸引了,“树叶在窗外闪闪发光,好像要伸进来抚摸我,当即就决定租下它。”

尽管租金不菲,但这么大的空间可以同时作为家和工作室,对想要创业的玮妍来说很合适。回字形的空间结构方正、开阔,很容易做软装。

马赛克瓷砖、窗框、老地板,玮妍惊叹近100年前的装修还保持得这么好。搬进来之后,她偶然之间听邻居说起,自己家的地板可能是整栋黑石公寓里保存最好的一套,心中暗喜。

她为地板打了蜡、换了灯具,简单翻新了卫生间,不到一个月,花了3万多元就完成了改造。

刘玮妍把家的改造过程制作成短片

最花心思的改造在卫浴间,房东很喜欢上世纪初的水磨石,要求玮妍不能拆除,所以改造必须在“不动地面”的基础上进行。

考虑到现代淋浴的便捷性,玮妍换掉了原来的独立式小浴缸,改成开阔的台盆柜与淋浴房的组合,方便梳妆,更贴合自己的生活需求。

最美的三扇窗户下,玮妍摆放了电脑台,工作间隙抬头就能看到窗外的绿荫,很有放松的效果。客厅没有电视机,大沙发对面安装了投影幕布,在百年公寓里看喜欢的老电影,格外有氛围。

玮妍最喜欢的家具是一个带有推拉门的电视柜,这一款中古风格的家具和老上海公寓的气质非常吻合。

家里同时还要承担工作室的功能,玮妍保留了房东的长桌子,与小伙伴们共享工位,节省了一笔采购办公桌的开销。她调侃自己创业后开始变得“抠门”,因为租金比较贵,所以其它地方“能省则省”。

刘玮妍喜欢收藏介绍黑石公寓的书籍

因为从事艺术策展工作,家里最多的饰物就是绘画、装置和画册。玮妍添置了各种收纳书籍的小家具,书柜、推车、收纳架,富有设计感的书籍让老公寓显得更有文艺气息。

空房间随时可以变成一场展览

所有的立面都保留了大白墙,方便挂画、办展览。玮妍在每个细节的改造装修上,都考虑了“家+工作室”的运行模式。

装修完之后,玮妍拍摄了自己在家,做成Vlog上传到网络后意外获得20多万观看,这才发现网友们对于黑石公寓的巨大好奇心。

工作日的下午三、四点钟,邻居王老师常常来敲玮妍的门,她总是带着亲手做的食物,热情地邀请她一起吃“海派下午茶”。

雨季,王老师会细心地研磨薏米杂粮糊,叮嘱玮妍要祛湿养生。初秋,也会送来高热量的炸鸡排,把她当女儿一般宠爱。

王老师是土生土长的老上海人,她的女儿是一位钢琴教师,母女俩在黑石公寓住了多年,经历了这栋老建筑成为新网红的整个过程。“社区改造后很热闹,女儿上班、去对面听音乐会都很方便。”

德国人Christian从事小提琴贸易和维修工作,7年前他就搬进了黑石公寓,认识玮妍后,Christian几乎把自己认识的每位“黑石人”都介绍给了她,从楼里的邻居,到经常来黑石听音乐、喝酒的朋友。

搬入黑石公寓后,刘玮妍从古典乐小白变成了爱好者

黑石公寓的住客,大多对老上海建筑非常痴迷。他们也曾住过克莱门公寓、伊丽莎白公寓等老洋房,外观虽然漂亮,但内部木结构却因年久失修,走上去有“咯吱咯吱”的响声,还易有潮湿渗水等问题。

相比之下,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的黑石公寓在百年后仍然保持着异常的坚固。玮妍刚搬进公寓的时候,夜间11点后电梯会停运。“每次晚归,提着裙子走楼梯,感觉自己像半夜回家的灰姑娘,踩在楼道坚实的地面上,觉得特别安心。”

2019年,建筑师何孟佳、室内设计师黄全接手了黑石公寓及社区的改造项目,经过大量复杂的调研和走访,最终决定了改造方案:黑石公寓的1层、2层改为公共空间:书店、咖啡店、唱片店、工作室等,3层到6层保留居住功能。

黑石公寓侧后面的建筑,被改造为设计家居店、餐饮、酒吧等,形成一个休闲的开放街区。

改造前,很少有人会走入黑石公寓背面的区域

由于历史久远,黑石公寓的资料大多已丢失,网传它的名字由来是“用了黑色的石材建成”,改造后的黑石公寓一夜爆红后,这个说法甚至还成为“词条”。

何孟佳和黄全做了大量的文献查找工作,发现最可信的说法是:黑石公寓的投资人是一位传教士,他的名字叫James Harvey Blackstone,公寓的命名取其姓氏。

因历史久远,黑石公寓的建造石材显得发黑、暗沉

开始改造设计前,建筑师与设计师终于获得批准,踏入这栋路过无数次的老建筑,“带着探秘的心情,好像在窥探100年前的生活。”

作为一个拥有20年从业经验的设计师,黄全第一次走进公寓大楼,还是被内部的装饰惊讶到了。“超乎想象,100年前的老楼里竟然有这么跳跃的颜色。”

黑石公寓内部装饰

楼道墙面的蓝绿色仍然是100年后的流行色,腰线形式、马赛克拼花,这些内饰元素至今仍走在视觉审美的前沿。

黄全想让更多年轻人看到黑石公寓的美,在改造底层书店时,融入了黑石圆弧形元素、1:1复刻了原有的纹样图案,甚至腰线的比例都精准地测量、再造。

黑石公寓一层书店内景(上)黑石公寓三层楼道内景(下)

这样,即使不能进入黑石公寓大楼,但仍然可以在公共空间品位到原汁原味的“黑石风格”。

书店与咖啡店地面的马赛克拼花纹样

这一两年,“社区”的概念开始流行。在建筑师何孟佳看来,黑石公寓在半个世纪前,就是一个天然的社交场所。

上世纪60年代,上海跳水池建成,总面积近8000平方米,举办过很多次国际性的比赛。何孟佳听一些朋友说,当时很多人去游泳、看比赛,结束后就会三三两两走去对面的黑石公寓,在二层大露台下的门廊抽烟、聊天。

“几十年前,黑石公寓就是上海市民的休闲社交场所。”

2008年左右,市领导决定在跳水池原址建造上海交响音乐厅,当运动员换成了音乐家,黑石仍然缄默、忠诚地守护在马路对面,成为人们观赛、观演后的休闲场所。

建筑师何孟佳负责黑石公寓(1号楼)、2号楼、3号楼的整体改造。“黑石公寓肯定是主角,另外两栋为附楼,起到烘托的配套作用。”

辅楼的建筑外立面均为低调的黑灰色

黑石公寓属于私宅,必须保留私密性,社区里其它的楼是公共建筑,具有一定的商业性,必须是开放的、共享的,让黑石的居民和外来者都能悠闲享受。

规划的时候,何孟佳选用深色的石材改造附楼的外立面,形成一种“暗调”背景,烘托黑石公寓。

在所有的城市更新项目里,改造过程中都难免与原住民发生摩擦。何孟佳做了充分的准备,死磕细节,力求居民的谅解和喜爱。

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很近,灯光设计成为一件头疼的事。“玻璃窗户都开得很大,不能亮大灯,影响居民休息。”

何孟佳采用了“石材百叶”,用内透光的方式营造一种朦胧的照明。一来,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打扰;二来,夜幕降临,当看完演出的人群从对面的音乐厅走过来,能看到一种近似舞台的光环境,优雅美妙。

建筑师何孟佳与音乐人李泉偶遇00后乐团的露天演出

社区里增加了一个小花园,定期会有不同的开放展览。何孟佳有一个“私心”,他希望为更多音乐人、音乐爱好者营造一个场景,让他们在黑石充分放松。“如果我的设计能够启发一点点关于音乐的灵感,那我就太荣幸了。”

何孟佳的好友,上海知名音乐人李泉是黑石社区的常客,当看到上海音乐学院的学弟学妹们在花园里自由演出,作为前辈,感到了一个由建筑、社区、设计所带来的新活力。

采访余隆的午后,他刚刚结束一上午的排练。尽管略带疲倦的神色,但谈到黑石公寓的前世今生,他很快显露出一种音乐人的“亢奋”。

黑石公寓在上海音乐街区的中心,“服务音乐人”成为它不可逃避的课题之一,余隆更关注青年音乐家的未来。

“今天的年轻人比我们当年强多了,他们有很多自主意识,更加创新、独立。”余隆牵头在黑石公寓3号楼的3层创办了“ TRI第三空间”,一个专门给年轻人使用的空间。

“TRI第三空间” 位于黑石公寓社区3号楼

第三空间有一个“青鸟计划”,专门扶持青年音乐家和学生。他们在这里排练、讨论、学习、聚会,让大众走近、爱上古典乐。

金郁矿是青鸟计划的代表人物,他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大四的学生。半年前,他和同学们自发组建了新古典室内乐团,定期在黑石公寓的TRI第三空间演出。

出生于2000年后的他们是典型的“Z世代”,乐团的几位首席已经拿了很多国内外的大奖,虽然还是学生,却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青年音乐家。

新古典室内乐团在TRI第三空间演出

金郁矿说,当代人生活节奏很快,要专门抽出几个小时的时间,正装打扮后地去听一场古典乐,这首先就会劝退很多人。他们希望创造一种轻松、时尚的方式呈现古典乐。

他和小提琴手李秉璋、中提琴手方烨堃等同学一起反复尝试新的表演形式:把演出时间定在晚饭后,时长控制在40分钟内,观众可以穿着T恤牛仔裤围绕着乐队席地而坐。

在第三空间没有“舞台”的概念,不仅观众轻松,乐手也可自由发挥。他们或戴上假发扮演莫扎特,或在演出中间叫停,用简单易懂的话告诉大家百年前乐曲的由来。

看到年轻音乐人的创意,余隆非常欣慰。“这是一群青鸟,他们的心里没有笼子,如果关住了他们,世界就没有未来。”

上海音乐学院学生苏弘欣、李秉璋、张晓宣经常来黑石社区排练演出

改造后的黑石,成了一个自带古典BGM的社区,不论是音乐、建筑还是生活方式,100年前的活力、美感流淌至今,从未消失。

部分资料提供 捷豹上海交响乐团、TRI第三空间、维几设计、playze建筑设计事务所、Up主@壮士艾波

部分图片摄影 鲁冰

原标题:《中国第一代豪华公寓不再高冷:00后都来这儿写作业》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