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导演毛卫宁:我们“复刻”了一场真实战斗

澎湃新闻记者 杨偲婷
2021-10-20 12:02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电视剧《功勋》取材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人生,讲述八段动人故事,近来在东方卫视等平台播出后,收获好评不断。其中第一个篇章《能文能武李延年》,引发观众强烈反响。

2019年12月,导演毛卫宁收到《功勋》的执导邀请,在八位功勋人物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李延年同志。

《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海报

“他绝对不会记错的就是战友的名字”

毛卫宁的父亲是军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还跟黄继光在一个新兵连。从小在部队长大,使得毛卫宁有着很深的英雄情节,对军事题材影视作品非常感兴趣。“我小时候,几乎看过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战争电影,而且是翻来复去地看。那时候电影票便宜,5分钱一张,只要是打仗的片子,我就去看。”

在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战争军事题材也占了他作品中很大的比重。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到《英雄无名》、《十送红军》,毛卫宁与他的团队,一同积累了大量军事题材创作经验。

《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剧照,李延年(王雷 饰)

但在实际进入《功勋》的前期创作时,毛卫宁坦言,“一开始看了些资料,还没有很真切的感受,没有从内心产生真实的创作欲望。”直到在中央军委的安排下,毛卫宁得到了采访李延年同志的机会。那时,李延年同志已91岁高龄,毛卫宁在干休所跟他谈了4个小时,这4个小时,非常触动毛卫宁。

“第一,八个功勋人物,他是唯一的解放军的代表,而他是一位指导员,他不是军事主官。以往的军事题材作品中,更多是强调军事主官的作用,但这次,我意识到,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终于有机会在我们的影视作品中得到展现。”

“第二,李延年同志在叙述往事时,因为他参加过解放战争,江西剿匪,抗美援朝,对越反击战,他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斗,在他讲述的过程中,很多记忆模糊了,可能记错一些时间,一些细节,但我们发现,他绝对不会记错的就是战友的名字。他所回忆的所有战友都牺牲了,但他这一生中,从没忘记过他们的名字。”

《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剧照

一开始,毛卫宁和团队曾试图把李延年同志人生中经历的四个战争阶段的典型,都放进故事中,甚至还想加个套层的叙事结构。但最终,他们确定展现人物高光时刻的创作宗旨,去讲述一场战斗。这一“聚焦”,使得深入细致的描摹人物,还原真实战争场面,成为了可能。

“对于战争,我们有非常多的作品从宏观方面去表现,写领导人如何决策,如何运筹帷幄。而从世界军事影视作品的发展来看,有很多优秀作品,是讲述普通战士的故事。”毛卫宁认为,“抗美援朝是十九万活生生的志愿军战士的牺牲构成的,我们要有宏观的表现,但我们也应该有个体的角度。个体角度和宏观角度,应该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能文能武李延年》中,不但对李延年同志做了细致刻画,还塑造了许多十分鲜明的战士形象。

《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剧照

比如剧中,“王文书”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位军队文职人员,第一次上前线时,在敌军轰炸中吓得尿了裤子。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很少如此去描写一个正面人物。“在那个特殊年代,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战士在部队中很稀缺,他们是重点保护对象,一般很少让他们上战场。所以这个角色一开始没有得到过战斗锻炼,第一次上战场,对战争的残酷性缺少预期,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李延年看到这个情况,没有责备,而是保护他,不想让其他战士看到他的羞愧和窘迫,这是很善意的体谅。”

后来,王文书在战斗中非常英勇,最后在和敌人的刺刀肉搏中牺牲,完成了他的人物弧光。“王文书有个记录战士表现的本子,能上那个本子的,都是英雄。他想表现好,但他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于是他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但打了个问号。”这一幕,成为剧中一大泪点。

“346.6高地守住了”

除了人物的真实刻画,如何还原346.6高地的这场战斗,是毛卫宁面对的最主要挑战。“要从方方面面去还原战斗,包括这场战斗如何打响,团部怎么决定,营部怎么决定,连队怎么冲锋,怎么守住,都要按照战争真实去还原。”毛卫宁坚信,足够真实的还原,能加深观众对这个故事,对英雄人物的理解。

“我们几乎是复刻了一场真实的战斗。”

大到场地环境,战略战术。毛卫宁特意选了2020年10月8日开机,因为346.6高地的战斗,是在1951年的10月8日打响的,拍摄地在中朝边境、离真实战场仅几百公里的地方,找到一个350.2米的高地,和原战斗发生地仅四米左右高差,所以一切环境都非常还原。“在那个时间段,高地上已经非常冷,寒风刮着脸,所以你看到的演员那些说话的喘息,对环境的反应,是本能的,这都是不受他控制的,绝不是在一个摄影棚里,弄一个鼓风机就能模拟出来的。”

《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剧照

剧组还把346.6高地画成地图给到每个演员,不管你演什么角色,都要明白在真实战争中,你所饰演的角色,应该在战场的什么位置出现,“这场战斗是怎样的发展过程,大家一定要对细节有真实的把握。三天两夜中的每一次冲锋,每分每秒每个战士应该在什么位置,他就在什么位置上,我们实际上就是按照战斗的顺序结构拍的。”

虽然每个战斗回合剧组都进行了充分的预演,但真拍摄起来,爆炸,枪战,泥土乱飞,硝烟弥漫,演员很难看清环境,如同真实战场,而一个镜头和一个镜头之间,调整机位灯光时间可能会很长,有时候两三个小时,甚至四五个小时,所有的演员便裹着军大衣,在寒风刺骨的战壕里候场。其中辛苦,只有参与者知晓。

小到武器和战斗细节,一个道具水壶上的弹孔,各种枪械子弹的型号、标识,都要真实。“现在观众里有大量的军迷,他们看得到细节,看得懂细节,我们要尊重细节,才是尊重观众。”毛卫宁坚持。

《功勋》一共八个故事单元,据悉,每个单元的经费是一样的,而《能文能武李延年》六集的体量,最难拍摄、开销最大的战斗戏有五集。为了在保证拍摄质量的同时,控制制作成本,拍摄必须严格控制时间。

“电影拍摄时间长,故事容量短,所以可以一天去精心拍两个、三个镜头,可我们基本一天要拍5场戏到10场戏,那就需要一个非常默契高效的团队。”幸而,毛卫宁有一支合作二十年的团队,“可能有的导演和摄影沟通一场戏,要花五分钟十分钟,但我可能一句话,我的团队就知道我想要什么,这就大量节省了时间成本。但即使如此,我们也要像打仗一样,高度集中于拍摄,尽量保证每一秒的投入都有效果,拍出来的素材都能进入成片。”

《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剧照

实际拍摄时间30天,在保证工作人员基本休息时间之外,“28个晚上都在拍戏,更有16个夜晚是通宵达旦的拍摄。”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文能武李延年》这个作品的创作中,修了1.5公里的战壕、坑道、指挥所,调来4辆坦克,运用9台6K摄影机,再加一台航拍机器来完成拍摄,更是舍弃电视剧常用的固定机位正反打镜头,大量使用运动镜头,增加了拍摄难度。可以说,把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创作的“刀刃”上。

整个项目结束杀青时,毛卫宁跟大家说了一句,“346.6高地守住了”,全体摄制组人员穿着军装来参加杀青宴,大家像经历了一场真实的战争。“我想如果这个戏,咱们是轻轻松松,喝着咖啡拍下来的,它的效果要大打折扣。”

《能文能武李延年》这个单元播出后,不仅收获普通观众认可,更是得到许多军人赞许。有部队老领导向毛卫宁表示,“军队的政治工作第一次在影视剧中得到了正面和全面的展现。”毛卫宁更是听闻,在部队里有组织政治工作人员观看这部作品。“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创作当中的真实性,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创作完这部作品,毛卫宁认为,在表现英雄人物时,在创作所谓的主旋律命题作文时,创作者首先要发自内心去了解和崇敬英雄,才能写好他们,“‘这是个任务,我要把它完成’,这个心态是不行的。”

毛卫宁指出,今天的观众越来越年轻,有很多年轻人不了解这段历史,“但他们能通过这个片子去了解,所以我们必须要以一个优秀的讲述方式吸引他们身临其境,才能感染到他们,才能帮助他们去了解这些英雄,这段历史。”

“通过一个好的艺术形式,一部真诚的作品,让一位功勋人物,走进千家万户和观众心里,对此,我很自豪。”毛卫宁说道。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