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古都辉煌①|从诞生到衰亡,古代都城经历了什么?

澎湃问吧
2021-10-26 10:21
来源:澎湃新闻
一问三知 >
字号

提起古都,你会想到哪座城市?是坐拥紫禁城的北京,浸润在六朝烟雨的南京,见证大唐繁盛的西安,亦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洛阳?这四大古都背后有哪些故事?什么因素决定历朝历代定都格局?

随着王朝兴替,古代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两百多处古都,每个时期的都城史和文明史密不可分。本期问吧邀请到了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席会东,共话历史古都的辉煌衰亡。

选址与建设

@熊:中国到底有多少古都?有影响的又有多少?

席会东:全国性都城数量,现在通行说法是中国八大古都。如果算上历史上的割据政权、民族政权都城的话,总数有两百多个。

@如来弹指:想听一听您对古都兴衰中风水造化的见解?

席会东:风水也称堪舆、地相、“青乌术”和“青鸟术”,是一种相地之术,即勘察地理环境的一种方法,主要是为阳宅和阴宅选择合适地方的玄学,具体内容包括城市、宫殿、住宅、村落等阳宅和墓地阴宅的选址、座向的方法及原则。需要强调的是,风水只是古代术数中的一种,大约形成于魏晋时期,不能将其泛化,将古代与地理有关的思想观念都归结为风水。

古都的兴起与衰落既受到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又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从古代都城选址和规划来看,汉初刘邦召集群臣讨论定都问题时,考虑的都是经济、军事、政治等现实因素,未见有风水因素,所谓汉长安斗城属后代附会。从三国时期,可以见到诸葛亮等人有对南京城的形胜议论。隋代宇文恺设计大兴城即唐长安城时,有一定风水思想。朱元璋在建都南京、建设南京的过程中时有风水考量。

总体来看,风水观念对个别古都的选址和规划有一定影响,但总体上对古代都城兴衰和转移影响不大。

@改个名字还挺难的:请问各个朝代的都城自古以来都是轴对称吗?

席会东:都城本身严格轴线对称比较晚了,要到中古时期的曹魏洛阳城和北魏洛阳城才基本形成,西汉长安、东汉洛阳城都没有对称的南北轴线,但宫殿或宫城轴线对称格局形成的很早,早于国家文明之前的不少聚落就讲究择中而居,核心建筑就有南北轴线。夏都二里头遗址宫殿就是中轴对称的。

@彩虹设计局清洁工:偶然发现明朝都城北方都有山,比如北京的万岁山、南京的龙广山、明中都的凤凰山等。请问席老师这是人为规划建造还是自然形成的?如果人为规划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席会东:中国古代宫城营建讲究依山傍水,一般都背靠山丘称为靠山,既可以从军事安全、景观形胜角度解释,也可以从风水观念解释。

朱元璋作为南方汉人,重视风水观念,子孙大多继承。北京的万岁山即景山、煤山,为人工堆土建造,南京的龙广山即富贵山、中都凤阳的凤凰山都是自然山丘。

宫城北枕镇山,既能作为军事屏障、远眺或登高景观、挡风避寒,又能在风水观念上藏风避气、压胜北胡,增加安全感。

@小兔兔:古代都城人口上限是否在建立都城时候被考虑?是否达到过人口承载力上限?

席会东:古代王朝建都后一般都会从全国迁徙豪族富户充实京师,未见由主动疏解减少京师人口的举动。古代都城多为承袭旧址的有机成长型城市,隋唐长安等少数几个自觉规划性城市在规划时都未见考虑人口上限。

古代都城一般未见有达到承载人口上限的,因为中央集权制下水粮等资源可以行政调配,近百万人的唐长安城中南城坊中居住密度仍然很低。

唐长安城平面复原图

生活在都城

@自行车:汉、唐、清各时期饮用水安全和排污如何解决?

席会东:汉唐清在都城饮用水供给和排污方式上并没有实质性变化,主要都是沿水修建、引水入城,用开挖井水、修建人工蓄水池、地下管道等方式,地下供水和地面供水相结合来解决饮用水供给,并采用漉水囊、明矾等方式来净化水源。

古代都城的排污主要是通过陶管暗渠、明渠或深水井排入天然河流或是湖泊、洼地,如《三辅黄图》记载汉长安“城下有池周绕,广三丈,深二丈”,连同地面明渠和城外护城河共同构成排污体系。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都城的饮用水供给和污水排放系统在地面和地下都有干涉,所以导致长期沿用的城址引用水源整体污染,不得不另迁新址营建新都,《隋书》就记载汉长安城“经今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成为隋文帝命宇文恺营建大兴城的重要原因。西安建城三千年,先后有四个城址,而非一城始终,水源污染是重要因素。

对比来看,罗马等西方古都主要是通过高架渠引山泉水入城以喷泉为出水口解决饮用水供给,避免了饮用水源污染,所以建城2700多年基本没有改换地方。

@金富生:长安在西汉到唐朝期间人口增长,粮食紧张,关中粮食种类有何变化,农田开辟到何种程度呢?

席会东:汉唐长安人口众多,粮食都无法依靠关中地区实现自给,都需要漕运关东或江南漕粮,才能解决都城粮食供给。从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汉代关中地区的粮食主要为谷子、糜子、小麦、荞麦、高粱、青稞等粮食,小米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小麦的比例在提高。唐代关中的粮食作物有小麦、谷子、大麦、稻、菽(大豆小豆) 黍、麻等,其中以小麦为主,谷子和豆类次之,水道也开始在关中栽种,粮食种类和饮食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小麦取代小米,长安食肆中多面食,如胡饼(烧饼)、汤饼(面条)、石鏊饼等。汉唐关中粮食结构和长安粮食供应地缘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关中粮食依赖度逐渐降低,而对运河转运东南漕粮的依赖度不断提高。

从可耕地开发度来说,战国时期秦国修建郑国渠,西汉修建白渠,唐代修成成国渠,关中可耕地汉代基本都已开发,所以之后主要就是通过提升灌溉技术和精耕细作来提高亩产量,使唐代关中粮食总产量相较于汉代有所提高。

@小兔兔:古代都城的商贸功能是如何体现?

席会东:自秦汉以降,中国建立大一统的王朝国家,都城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因而会吸纳全国的人财物,以供给皇室与庞大的中央官僚,所以具有发展商贸的政治和制度基础,加上古代都城一般都位于经济繁荣、交通便利之处,具有发展商贸的经济和交通基础。

不过都城的商贸功能是从属于其政治统治职能,决定都城发展兴衰的首先不是商贸因素。汉长安、隋唐长安等都城的商贸活动局限于有限的特定场所,宋代开封以开放的街巷制取代中古封闭的坊市制后,都城的商贸功能大为增强。唐宋经济重心南移后,形成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分离、仰赖京杭运河的地缘格局,南方运河港口、沿海港口等城市商贸高度繁荣,都城的商贸功能在全国的权重相对下降。

一般来说,王朝太平盛世时期都城的商贸功能会得到强化,并有助于王朝的强盛,而乱世时期都城的商贸功能则会趋于弱化,主要是因为王朝控制力和都城资源吸附力下降,如安史之乱以后的长安、洛阳商贸相较于唐朝前中期有所衰落,才会有“扬一益二”这样地方城市商贸超越都城的格局出现。

    责任编辑:黄雅竹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