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城市漫步|街道上的日常奇观

澎湃新闻实习生 寇萌
2016-07-11 17:26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认识一座城市,不应局限于走马观花;更重要的是,深入其特定场所的内部,重新发现与表述其内在肌理。澎湃新闻与瑞象馆共同发起的“城市漫步”工作坊,初衷正在于此。

7月2日,在“城市漫步”工作坊导师、集合设计主持设计师卜冰的带领下,一群青年学员们,在杨树浦一带,开始了对“日常奇观”(Daily Spectacle)的探索。

导师卜冰认为,杨浦区承载着很多上海人的情感,作为城市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动力,这里曾经有大量的工厂,也有着大量的老厂房、老建筑;如今,这里出现很多崭新的城市规划实践、对新功能的开发。当然,也有着大量的拆迁与新建。街道景观里存在着不少冲突。

大家从江浦公园附近的杨浦区规划馆出发,经过浦江路、杨树浦路、兰州路、长阳路,一路上,见到了石库门里弄和创意产业园,古老的河浜和新的滨江地带,没落的工厂和密集的商品房。

这只是个开头。围绕这一带的九条路,学员们分别还要开展更多、更细致的工作。但我们不妨在此对学员们的发现与表述做个小结。

卜冰在杨浦区规划馆里向学员介绍此次要进行考察的区域,地图没有更新到最新版本。

日常奇观的多元表述

工作坊的学员中,有建筑师、摄影师、规划从业者、媒体人、服装设计师、社会学者等等。来自多元背景的学员们,其经验、立场不同,视角自然存在差异。对这同一段路线,学员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发现与表述。

媒体人陈曦认为,以往对城市的观察,局限于“逛”一座城市,其实可以通过观察与充满人文色彩的影像表述。“我在漫步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景象,会体会到很多无形的影响因素。”

这幅街景拍摄于平阳路杨浦区61号,展示了街边的党宣。刚做完七一纪念专题报道的她,看到街边黑板上工整的宣传标语时,不由自主地就捕捉下来。

街道标语。  陈曦 图

在陈曦看来,“日常奇观”包含很多“冲突”。在杨浦区江浦路,弥勒佛就被供奉在一个酒店大堂中正对大门的位置。

酒店大堂。  陈曦 图

陈鹍是一名从业6年的建筑师。但他认为,观察一座城市,不仅是欣赏城市建筑,也应该着重于百姓的日常生活。“漫步一路,从茶行,中介,五金店,洗脚店到绿化小广场,店铺里、街道上的居民和这些建筑融在一起,这样的街道才是完整的。”

他更愿意从细小的物件与居民日常活动——比如自家的桌椅板凳、吃饭聊天等场景,去感知一个城市的“人情味”。

江浦路上的江浦茶行,前身是一家开关专卖店。这个场景最打动人的部分在于一群居民在马路边聊天,日常街景正是有了人群,才充满“人情味”。建筑与人的融合,才是一个街道应有的模样。  陈鹍 图

王卓滢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摄影专业的大二学生。她说:“我捕捉到的日常奇观也许别人不能理解,因为都是与我自身的“小趣味”相契合的。”她在扬州路江浦路路口,发现一家果蔬店,前身应是招牌上的“时代书店”。由“1989年”、“时代书店”,她联想到组合“万能青年旅店”《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那首歌里的第一句话——“溜出时代银行的后门”,便下意识地按下快门。

现在的水果店/1989年开张的时代书店。  王卓滢 图

摄影爱好者孙亚文坚持使用胶片来记叙街道上的日常奇观。他认为,胶片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面临被数码相机淘汰的胶卷,就像面临被强制拆迁的居民,用来反映在商业化飞速发展的社会,一个群体在夹缝求生的现状。”在这一路,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日常奇观,大概是那些正在拆迁的住房:“崭新的围墙与残破的瓦房,让我不由得发问:那些居民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另寻家园。”

大家发现,上海也有“兰桂坊”,对“兰桂坊”的由来很好奇。这是城市文化的具体表现。

兰州路587弄兰桂坊。  王卓滢 图

同样是“兰桂坊”,同名不同景,一个是上海的老弄堂,一个是与香港的夜店区;两个异质化的街区共有着同一个名字,这种关联很奇妙。

覃思捷是城市规划从业者。在探寻城市奇观的过程中,她对街道家具(street furniture)这个小细节感触很深。她认为,在杨浦滨江区域,运营者做了美观的、设计感很强的街道家具,对周围社区居民有很大吸引力,但社区居民更需要的是朴素的、位于社区内甚至在家门口的、能让他们在任何天气随时聚在一起神侃闲聊的街道家具。

杨树浦路东方渔人码头附近的街道家具,看上去设计感很强。

江浦路上,一群居民拿出椅凳在路边聊天。这是居民需要的“实用性街道家具”。居民能够在街边聊天,意味着一种满富生机的市民文化。

导师卜冰在这里的点评,恰好回应了覃思捷的想法。他认为,上海滨江地区的景观设计,之所以看上去较类似,是因为在规划当中,这个地带准备服务的,是模糊的、同质化的一群人,譬如白领职员、所谓的创意产业工作者。而与腹地的居民并不产生真正的、文化层面的联系——某种程度上,这些居民也都是需要被迁出的。由此,文脉无从接续,公共空间的景观也出现了同质化的倾向。

日常奇观里的城市化

这一路上其实有不少奇观:同一片区域里新建的高楼大厦与重建的寺庙;营业的小商铺与隔壁的拆迁商户;洋气的高楼与20米外的马路另一侧的筒子楼。这些最直观的视觉冲击,使人思考:一个城市应当如何平衡拆旧与建新?

郭江刚来上海三个月,学习服装设计。她之前在杭州、巴黎、伯克利等地居住过。每到一座城市,她会习惯性地对比城市的风格、地标等。

在这条路上,她发现了诸多反差。在浦江路与兰州路上,被粉刷一新的外墙上印着的崭新标语与墙内拆到一半的危房;马路一边的五金店与对面的星巴克门牌;路边围坐群谈的居民与几乎空落的弄堂。

辞职来上海没几天的乔诗佩,曾在北京和纽约生活。她欣赏纽约的多元与混合。“刚来上海的时候,在黄浦区的小巷子里转过,有些像纽约的一些街道,不算宽阔,但很适合步行,充满生活气息。”

在建筑师陈鹍眼中,城市化过程就像戏剧冲突,有若干荒谬之处。“我更欣赏的是新旧混合的街区,这样能使人感知城市化的变化过程。城市更新应该是逐渐拆一部分建一部分,全部推倒重来未免有些简单粗暴。”

杨浦滨水地区看到的对岸的宏伟高楼。 陈鹍 图

陈鹍在滨水地区拍下了对岸的宏伟高楼。他认为,建筑充满情感,这群崭新的建筑好比怀揣梦想的孩子,见证着“新城梦”的成长。有一群人举着雨伞走进江边的景观带,就像即将搬迁的人群,涌入一片全新的居住区。

杨树浦路的东方渔人码头。这组奇观里充满了反差:广告上的洋人家庭与即将拆迁街区的住户形成一种对比,地产商投放这种“高大上”的广告,略显荒诞。  王卓滢 图

媒体人乔诗佩一直关注城市规划与治理这个议题,特别是“公共空间”。“以前对传播学里的public sphere很着迷,后来这份喜欢转移到实体的public space。”

之前,对都市景观和公共空间,她更多从学术角度,以批判的视角,分析身处场所中的人们的反抗。但是,她后来发现,以漫步的方式,直接去感受公共空间的设计,观察人们是如何在场所中打破规则,这对城市规划充满意义。她认为,只有充分了解不同阶层的市民对空间的需求,为其留有可自主发挥的公共空间,这样的规划,才能称得上理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