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
  • +1

今天!中国川菜博览馆正式开馆

2021-10-18 15:41
四川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川菜博览馆

正式开馆

10月18日

10月18日

位于安德街道蜀安路的中国川菜博览馆正式开馆。

区别于以往的川菜展览,中国川菜博览馆从历史维度、文化高度、产业视角出发,以“融合·创新”为主题,以川菜历史文化+产业发展为逻辑主线,从世界视角全景审视川菜的传播之路、发展之路;从川菜包容创新、大众平民的文化基因高度,揭示川菜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天府之国走向大千世界的活力之源;从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广度,诠释川菜从田间到餐桌,从锄尖到舌尖的精彩故事,展现川菜的发展成就、价值贡献和特色魅力。

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叙写川菜历史故事

穿过一个水中圆庭,径直向前就步入了中国川菜博览馆,一面超宽曲面巨屏令人眼前一亮。目光向右,“根植巴蜀,川香世界”八个大字格外醒目,从这里出发,便开始了游览旅程。

精巧别致的器具、色彩鲜艳的菜品……

一层展厅

“植根巴蜀、川香世界”主题

内容布局上,创设一纵一横套层式叙事结构。纵线以历史时间为轴,追溯先秦至改革开放时期,川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包容创新,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动力源泉;横线以地理空间为坐标,揭示川菜从内陆巴蜀不断走向世界成为中华菜系代表性菜系的发展历程。

展览通过“巴山蜀水尚滋味”“自成一体初扬名”“博采众长终定型”“繁荣创新播五洲”四大篇章,探究川菜历史发展脉络及辐射影响。

二层展厅

“融合创新、产业繁荣”主题

通过“食材丰美”“以味见长”“艺韵群芳”“融创芳华”四大板块,从川菜一二三产发展融合的大视角切入,充分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川菜产业的发展成就,彰显川菜产业在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一至二层的旋转楼梯,精选川菜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性事件,带领观众回溯川菜的过去,认识川菜的现在。

三层展厅

创设了多功能会议及临展空间,既满足博览馆可持续运营需求,又进一步提升场馆服务效能。

展教合一

汲取川菜文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川菜,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地方特色浓郁,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誉。

如何让游览者直观感受丰富的味型,博览馆的“百味阁沉浸空间”将给您答案。百味阁沉浸式空间运用丰富的场景营造、360度环绕式立体声效,打造川菜二十四味型沉浸空间,让观众身处其中感受川菜的麻辣鲜香、味型丰富、菜品多样的独特魅力。

中国川菜博览馆相关负责人

在表现方式上,展馆采用了数字化控制系统,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结合触控交互、纱幕投影、红外感应、感官体验、艺术装置、大型实体灯光沙盘造景、多媒体影片、物理互动、场景营造、图文展示、5G实时连线等多种表现手法,全面展示川菜发展历程及产业建设成就。

结合川菜文化性特征,展览川菜与诗词、文献、故事、文物有机融合,通过“展教合一”的方式,让观众从文字中发现川菜历史,从故事中学习川菜文化、体会川菜魅力,从观展中汲取巴蜀人民的聪明才智与精神力量。特别是能够从展览所传递的丰富文化信息以及贯穿始终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中,激发起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与决心,更加坚定自身的文化自信。

同时,在叙事结构上,展馆采用了宏大文化视角与微观史学视野相结合的方法,每单元选取代表性人物和事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让观众了解一段故事,认识一个菜系,熟悉一个产业,领悟一种精神。

为丰富场馆功能,场馆在设计上以“无边界展馆”为理念,携手川菜相关特色点位(郫县豆瓣工厂、农科村农家乐、陈麻婆豆腐店等),通过5G实时连线的方式,拓展展馆边界,让中国川菜博览馆既成为展示川菜文化的中心,也成为开启体验川菜文化的起点。

中国川菜博览馆

走出展厅,远观整个博览馆建筑,其外形顶部采用了谷仓造型,底部建筑为方形设计,蕴含了“天圆地方”“天府粮仓”的中国传统文化及丰收的美好寓意。

原标题:《今天!中国川菜博览馆正式开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0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50)
    发表
    加载中
    • 30℃要来了?
    • 外交部:美打压我半导体产业损人害己
    • 2024年550余起拐卖案被侦破
    • 象屿地产集团:总经理李雄文接替张永利成为公司董事
    • 世茂集团:针对公司的清盘呈请已经撤回
    • 《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的下一句
    • 依靠过去的积蓄或功劳过日子,不再做出新的努力或贡献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