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尹浩院士:加速出台量子网络认证标准,指导产业推广及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近日在“雁栖湖会议”上表示,中国已经逐步形成了完整的量子网络配套产业链,先行于世界,目前,缺乏对QKD系统和网络安全统一认证的标准是制约量子网络发展的首要因素,我国要抓紧出台量子网络相关标准,指导产业健康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
“雁栖湖会议”是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市合作举办的高端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至今已举办四届,今年主题为“量子科学与技术前沿”。中科院副院长高鸿钧称,希望通过会议的举办加强国内外相关领域科学家的联系,系统探讨量子科技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凝聚该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为世界量子科技领域的未来发展进一步明确战略目标、方向和任务。
尹浩是通信网络领域专家,长期从事通信网络理论方法研究、体系结构设计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卫星通信和物联网技术。
量子网络是本次论坛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尹浩在其演讲环节中表示,量子网络分为三类:已经技术成熟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即“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正在发展中量子纠缠分发与中继网络,以及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的基于量子计算或传感节点的量子互联网络。
所谓“量子密钥分发”,是指在经典通信的基础上,以量子态为信息载体,在量子通道产生和传输密钥。当前,基于诱骗态的BB84协议由于克服了 PNS 攻击,是实际采用的量子通信技术。
“量子通信可以视作在光纤两端加上能替代常用光模块功能的、光量子态的发送和接受设备,实现基于物理加密的保密通信。”尹浩表示,在量子密钥产生和分发的过程中,窃听者无法做到窃听时不留下痕迹。因此,信息安全的保密性和真实性可以保证,大大提高通信安全系数。
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总体方案是尽量采用现有光纤量子通信线路,在其上添加核心量子设备,建立量子密钥分发中心。具体而言,量子通信网与经典通信网两种网络独立建设,两者通过量子密钥分发终端连接,最终生成密钥通过该终端输出至经典通信网。
目前,已经可以构建具有严格安全性能的城域安全通信专网。随着量子通信技术的产业化,作为保障未来信息社会通信安全的关键技术,量子通信极有可能进入公众安全网和云安全领域,服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医疗等各领域。
前沿科技与产业应用之间的融合互动在量子领域十分明显。尹浩提到,目前中国在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引领世界,不断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在产业化方面,国内也走在前列,目前已经初步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形成了技术应用、系统平台、传输与组网、核心设备、核心器件等五大核心领域。
不过,目前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也存在局限。尹浩指出,目前缺乏对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网络和安全统一的认证标准,应该抓紧出台国家层面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产业健康发展;量子密钥分发网络部署和设备成本还比较高,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量子中继尚未成熟,需要依赖可信中继组网等。
未来,要面向国家量子科技战略发展需求,建设开放的、灵活的、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化量子网络典型应用示范基地,将技术研究、产业应用、国家安全三大目标结合,使我国在利用量子技术保障网络空间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值得注意的是,尹浩的发言和目前量子信息领域的趋势高度契合。10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指出要“加强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领域开展的标准化研究”;国家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要推动在ISO、ITU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展量子标准化研究,组织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研究机构推进相关国内的标准化建设。
各方协同下,今年或是量子通信标准落地的“元年”。根据此前“量子科技第一股”国盾量子的公开信息,5月,国内首批量子通信相关标准《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技术要求》及《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测试方法》经工信部批准实施;6月,国内首个量子随机数相关行业标准正式发布实施。近期,由国盾量子与NICT联合发起立项QKD网络安全性国际标准通过审议,将由ITU批准通过,将为QKD网络密钥管理层的实际安全设计和部署提供明确的的技术规范。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