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家门口的好去处 | 微艺术、弄堂文创……重新认识新华路
澎湃新闻记者 钱成熙
已经开幕的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是作为社区居民的你,用新眼光发现“最熟悉的陌生人”的好机会。也有许多社区居民利用这个机会,参与到社区的美化和城市空间的营造中去。
在上海新华社区,在地社区营造机构大鱼营造提出了问题:人人参与的街区应该是怎样的?
围绕这个话题,他们在这个城市空间艺术季,为老房子和法国梧桐树间的新华社区,带来不少新看点。
做“一平米”的主人
6月,在新华社区,大鱼启动了“一平米微公共艺术行动”,向所有社区居民招募关于公共艺术的小点子:如果你是街区一平米的主人,你想做什么?
公共艺术的出现已有历史,相对于陈列在画廊、藏家、博物馆里的艺术品,它们的存在不仅使公共空间更美观有趣,也使普罗大众多了一条接近艺术和理解艺术的途径。它们可能是常见的可雕塑、花园,也可能是一些容易吸引眼球、引发思考的艺术装置,比如刚刚被包裹起来的凯旋门。不过,公共艺术也可以很小,它可以传达一种概念,或满足审美需求,也可以很实用,足以融入社区生活。
在公共艺术的概念中,“被公众允许”“公共空间”“公众可见”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那么,如果在这些元素上,再加上公共参与呢?大鱼营造说,他们希望能把“公众参与”作为这次公共艺术展览的核心精神,让每一位居民创作者可以在散落的社区空间中展示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生活的趣味。
社区商户橱窗上张贴的招募海报 钱成熙 图
大鱼向社区居民发布了这一讯息之后,许多社区居民都踊跃报名,提出了许多方案。当然,居民们的方案有些只有一个雏形,有些十分天马行空,大鱼找到了也是在新华路街区的街坊——得译工作室,作为整个计划的导师。工作室的两位艺术家与每个提案者聊方案,梳理他们的想法,为他们的想法寻找可以配对的艺术家。
居民们的想法可以说是天马行空,但能否都落地成真呢?大鱼营造的或或坦言,首先每一件作品的预算有限,此外,整个展览筹备的周期较长,需要时不时的深化和推动方案,也是一个自然筛选的过程。最后,还会有方案评审会,对所有的方案做最后一轮把关。“最后实施的方案,需要很坚持的人,克服各个难关,真的把方案落地。”或或感叹道。
如今,你可以在新华社区找到14处“一平米的艺术”。它们中有给孩子们玩的“移动沙坑”;有让大家发挥想象力的“怪物招领”;给流浪猫一个工作机会的“Second Life”;用回收的旧陶瓷拼贴海报,讲述社区居民代际沟通故事的“瓷旧迎新”;还有增加与街区互动的小装置“送你一朵小红花”,邻居们可以在互动Bottle里获得小花、小旗、小风车,测量自己的身高或者坐下休息一会儿,看看艺术信息……
“送你一朵小花” 图 大鱼营造
在咖啡馆Crossover门前,我见到了一根栓狗柱,两只狗狗正乖乖地在柱子边休息。拴狗柱的全称是“自带闪光拴狗柱”,原本的方案,是将拴狗柱做成两根闪闪发光还会旋转的理发店三色柱,但因为种种安全原因,最后放弃了闪光和旋转,不过,这并不影响它的实用性。
在Crossover前休息的两只狗狗 钱成熙 图
提案者阿曼说,她的初衷是让让主人可以放心喝咖啡刷手机,同时毛孩子也有自己的空间,也能让路人想撸就撸。这是既可以表达店家态度,又能体现主人心声和狗子友善程度的便民装置艺术,让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多一些善意与对话。
为了筹备这个方案,她也做了许多准备工作:“理解使用者或者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与洞察非常重要,要跟咖啡馆外陌生狗主人攀谈,问他们在意的点。跟店家聊他们带狗客人的需求,我们曾经考虑过为店家准备放水杯的勾环……如果能有更长的准备时间,或许我们能考虑的更为周详。”
Crossover的老板老薛,对拴在门口的两只狗子已经非常熟悉了。老薛告诉我如果它们放松地趴着,说明很满意自己的状态,如果到处东张西望,说明它们感到无聊,渴望一些路人的关爱。狗子是他已经认识的客人,同时也是街坊的狗子,“中午过来,正好临时要出去办事,就把狗子放这里了,他们也很放心”。
“移动沙坑”的提案者元元和艺术家梦梦,都是孩子妈妈,通过这个提案,她们也成了朋友。移动沙坑是对“工程车深度痴迷”小朋友们的临时营地。一大一小两个沙坑,让挖掘游戏更加丰富,兼做沙坑盖的彩色座椅也能让爸爸妈妈更好陪伴。
移动沙坑 大鱼营造 图
本来,她们的想法是做一个真实的沙坑, 但摆在面前的事实是,一个自然真实的沙坑不太容易在被严重挤压的城市空间中实现,后期维护成本也很高昂也且复杂。最后的解决方案是创造一个社区活动时的沙坑临时营地,以临时沙坑为中心,吸引小朋友来玩耍。
相较于这两个以实用为主的装置,“怪物招领”更“好玩”,它位于正在改造的新华路345弄新华里巷,远看像一个电话亭,色彩让人想到那部动画片《怪物公司》。
那么,什么是“怪物招领”?其实,它是一个可爱小故事的创作计划。小组负责人之一的万千介绍说,最早为这些故事集合要起什么名字犹豫,并思考了很久,最后定为“怪物招领”,心里有种“就是它了”的感觉。“怪物”不仅是他人,也可能是我们每个人丢失的自己。“招领”是个友好的信号,去建立美好的关系。
“怪物招领”是一个神秘的小亭子 大鱼营造 图
走近亭子,可以看到亭子上张贴的说明:“街道里隐藏着很多有趣、可爱又有点怪的人和故事,通过对‘怪物’的召集、创作、分享,将社区里的人与事和丰富有趣的想象建立联系。”
在亭子里,你可以读到许多故事,“我的手指里住着一只怪兽。它会不受我管制地删掉我输入在手机对话框里的文字…… ”
老弄堂,新面貌
新华路上老洋房众多,是新华路最美的景观,然而,知道“外国弄堂”的人并不多。“外国弄堂”也称新华别墅,包括两条弄堂—— 新华路211弄和新华路329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条弄堂里住着许多外侨,它的规划师是在上海大名鼎鼎的邬达克。在这一条形似马蹄的弄堂里,共有29栋的花园住宅,涵盖了英、美、德、 荷、西等多国风格。
外国弄堂里各种风格的建筑 人文新华 图
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公共空间杂乱,外国弄堂逐渐失去了它的昔日光彩。2020年起,新华街道开始了对外国弄堂的更新,包括饰面改造、绿化修剪和新的风格化标识牌的设置等。大鱼营造也参与了外国弄堂公共环境的提升工作中,并以此为契机,打造社区多元共治,挖掘弄堂人文魅力,探索未来弄堂可持续自治机制。其中,大鱼和街区文创系列活动联动,产出了系列充满外国弄堂文化特色的文创内容,如果你这个时候来逛逛,一定要查看一些老房子前那个特别信箱,信箱里有对面前这栋老房子图文并茂的介绍,伸手掏一掏,还能找到这栋房子的明信片。
特别的信箱里,还藏着一张插画明信片 钱成熙 图
眼下,新华路345弄正在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旧房子正在被改建,将成为一个探索政、企、社、民多方共建的巷弄综合体项目,由在地社会组织、社区单位共同探索运营,负责项目的建筑师是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团队。
新华路345弄设计效果图 大鱼营造 图
展览现场 大鱼营造 图
虽然现在走进345弄,看到的还主要是工地,但大鱼打造的“人人街区计划”展览已在四号楼开展。对社区共治的展陈空间为其中的四号楼。在理想的社区中,从儿童到老年人,从租客到商户,每个个体如何参与到社区发展过程中,在包容和共生的社区中获得归属感?近几年来,社区营造者们是怎么工作的?都有哪些成果?在这个有点“专业”的展览中,你都能找到答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