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考古学大会:如何建设中国特色、风格与气派的考古学
1921年,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的首次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因此而得名。
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之际,2021年10月18日上午,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仰韶所在地河南三门峡举办。除公布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外,来自国内考古界的专家学者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采取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结合各自考古研究领域的新项目、新发现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从1921年仰韶文化发现百年来,经过几代考古人的栉风沐雨与不懈努力,一大批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存不断被发现和发掘。从周口店遗址到良渚遗址、上海的青浦崧泽遗址,从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到龙山文化,从巩义双槐树、偃师二里头到安阳殷墟、广汉三星堆、秦始皇陵、汉海昏侯墓……中华文明的历史轴线不断被拉长,历史信度不断在增强,文明细节不断被丰富。
中国考古学大会现场 澎湃新闻 图
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展览现场
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落户三门峡也正是纪念中国考古的初心。此次大会指导单位为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协办。澎湃新闻获悉,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出席大会的线下代表共有336人。河南省副省长陈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仰韶文化博物馆展览现场 澎湃新闻 图
如何构建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潮在发言中说,2020年习总书记发表“9·28”重要讲话,昨天习近平总书记又向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会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百年中国考古学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我们大家都深受激励、备受鼓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我们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就是要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史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指导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实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科学、详尽的考古学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是要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积极构建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就是要发扬严谨、扎实、实事求是的学风,不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把握历史规律、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把中国考古学放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研究,中国考古学必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不是发掘面积有多么宏大,发掘的场面如何壮观,也不是出土的文物如何丰富美轮美奂,而是要通过考古的方法、缜密的理论,全面系统揭示中国古代社会的面貌和历史演进规律,并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中国案例和中国智慧。因此,我们要深入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百年变局、伟大变革中把握、认识中国考古学的时代定位和前进方向。多举措并施,牢记初心使命,发扬考古工作者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良好传统。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考古人的贡献。”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2020年8月22日,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启动仪式。
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表示,百年来,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有坎坷有收获,百年来,中国考古人坚持不懈,做好本职工作,未来中国考古学将继续多学科联合攻关,围绕共同目标,展开学术研究,中国悠久的历史就在考古工作者一铲子一铲子的发掘中展示出来。新时代考古学必将围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一目标展开,必将不断涌现新成果和新发现。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闫亚林宣读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北京周口店遗址、仰韶文化遗址、良渚遗址、上海青浦崧泽遗址、秦始皇陵等100项考古发现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先生宣读5项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北京周口店遗址、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福建三明万寿岩遗址、四川成都金沙遗址、陕西秦始皇陵。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在主题报告中回顾了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探讨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特点与取得的成果。
对于刚刚公布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王巍在现场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认为,考古学者不应该完全受这个评选结果的左右,重要的是要做好本遗址的发掘、研究和阐释工作,让民众来了解这个遗址的价值。在考古大会期间对外开放的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庙底沟仰韶博物馆,王巍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认为它们与仰韶所在的这片考古圣地是比较匹配的,“这些历史文物都是我们远古时期的祖先创造出来的,跟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观看这样的一个展览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王巍对澎湃新闻说。
中国考古学大会分组讨论现场 澎湃新闻 图
从百年前仰韶村遗址到当下三星堆“再醒惊天下”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刘海旺在大会主题报告中介绍了河南百年考古发现与研究,他表示,自1921年仰韶村遗址开始科学发掘和仰韶文化被命名的一百年来,河南百年考古取得了累累硕果,一系列的大发现和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及中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地位。发现了栾川孙家洞、许昌灵井、鲁山仙人洞等旧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在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建立起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等较为完备的文化谱系。在探索夏商文化的过程中,二里头文化被确认为夏文化,二里头遗址应是夏代中晚期都城。偃师商城、郑州商城、郑州小双桥遗址、安阳洹北商城和殷墟是商代从早到晚的都邑遗址。两周时期成周城、东周王城、列国都城与贵族墓葬等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时代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汉魏洛阳城、帝王陵墓、画像砖石壁画墓、农耕聚落、冶铁作坊等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开创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见证。隋唐洛阳城、大运河、国家仓窖等反映了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与交流的繁荣景象。北宋东京城、西京洛阳城、宋金元瓷窑等显示了宋金元明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展出文物现场 澎湃新闻 李梅 图
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展出文物现场 澎湃新闻 李梅 图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论述了古基因组绘制中国人群遗传演化图谱。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介绍了仰韶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 ,他认为,仰韶文化分布在黄河中游及附近地区,是中国发现最早、范围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考古学文化,自发现伊始就被视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早在距今8000多年前,仰韶文化的前身裴李岗文化等当中已经出现较为先进的宇宙观、宗教观、伦理观、历史观,以及天文、数学、符号、音乐知识等,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阶段。距今6000年以后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期,早先形成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进一步发展,社会开始普遍复杂化,仰韶文化率先迈入前早期国家状态,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二阶段。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后期已经正式进入文明社会,成为早期中华文明的核心。仰韶文化后期的社会有着稳定内敛、生死有度、重贵轻富、井然有礼、朴实执中等特质,可称之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模式”。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介绍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与新时代中国考古学。
三星堆出土文物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副研究馆员冉宏林介绍了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与新时代中国考古学的内容。他说,自2020年10月9日启动的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新发现6个“祭祀坑”及坑内珍贵的金器、青铜器、玉石器和象牙等文物,让三星堆遗址“再醒惊天下”。本次考古发掘意义重大,新发现的遗存进一步充实了三星堆遗址的文化内涵,也将促进关于三星堆遗址及古蜀文明祭祀行为和祭祀体系的研究,弥补以往在这方面的学术空白。同时进一步阐释了“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认识。1986年发掘的一号、二号坑中出土大量文物,兼有古蜀文明、中原文明及国内其他地区的文化因素,表明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出土的重要遗物,如K3出土的顶尊跪坐人像和圆口方尊、K4出土的玉琮和丝织品、K5出土的金面具和象牙雕刻等,将进一步夯实这一认识。本次考古发掘运用了“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单位合作”的新理念,是践行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首次尝试,必将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据悉,大会开幕式期间,还进行了 《中国出土彩陶全集》《三门峡庙底沟》《中国考古学百年史》考古新书展示。开幕式结束后,18日下午至19日全天,来自各地的考古人与学者将按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夏商考古、两周、秦汉等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