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二届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开幕 | 生态会成为雕塑发展的导向吗?
第二届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开幕 | 生态会成为雕塑发展的导向吗? 原创 陈耀杰 雅昌艺术网
时隔四年,在经历了疫情之后,“百分百——第二届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在武汉开幕,展览以“生态”为主题,凸显了这一思考的前瞻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在武汉,使得这一思考和呈现更显意义;另外一方面,“生态雕塑”概念的提出和确立,也为艺术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和可能性,尤其是在《生物多样性公约》CBD COP15于中国举办之际,“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世界焦点,更为“生态雕塑”或者生态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这或许是中国艺术参与进世界艺术竞争的一次机会,更为重要的是艺术“多样性”的呈现,就像“生物多样性”一样,只有多元我们的世界才会丰富多彩。
第二届“生态雕塑”双年展:呈现艺术的“多样性”
2021年10月17日,“百分百——第二届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展览由孙振华担任策展人,鲁虹、冀少峰任学术主持,傅中望任艺术总监,展示了50件作品,其中石门峰纪念公园展出了23件作品,创意天地芷美空间有27件,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生态雕塑”是什么,更为重要的是,呈现了今天艺术的多样性和前沿状态。
王璜生《萌之声》
在展览现场,我们可以看到作品的形式非常的丰富多元,与常规的“公共艺术”展览不同的是,出现了众多新媒体作品或者以科技手段创作的作品,比如艺术家王璜生的《萌之声》,以“红豆”为创作造型与意象,暗含相思、怀念、情感的生命意义。而放大的“红豆”在开阔的草坪上可以提供给公众坐卧休息,公众在休息时可以附耳谛听来自“红豆”内部的萌芽之声,一种泥土深处植物生命萌发的奇妙声音。
郑达《未知时空的光泽》
张升化《闻风》
唐骁《撷音》
唐骁的《撷音》作为声音装置作品,利用声音来做创作,人们不仅看艺术,还可以听艺术;张升化的动态装置;郑达的《未知时空的光泽》;于佳、王圣华的风动装置《潮汐》等,采用了各不相同的技术手段,为生态艺术带来了丰富的可能性。
费俊《水曰》
艺术家费俊的《水曰》是一件结合AI人工智能技术的互动装置作品,参与者可以通过私密性的语音输入方式来与水“交谈”,而水则会以其原生的语言来回应。作品通过呈现水的灵性来表达万物有灵的自然观。
郑靖《水书》
郑靖的《水书》巧妙利用水的流体特征及虹吸原理,通过精心设计的水下程控装 置使水面出现下陷的水字,仿若一只无形神笔在水面疾书“生命”二字,入夜,文字造型内部 的水下灯将容器照亮,水面出现发光书法纹样。并通过程序控制使作品在整个水体景观中时隐 时现,借用水的特殊表情与情感互通,诗意的引导人们寻找生命的意义。
何利平的《花岗石2》
展览中还有很多在地性创作作品,像艺术家何利平的《花岗石2》,用红色花岗石做为材料设计制作了一款遮阳伞底座,在每个底座上面都写下了一句关于生活的打油诗;艺术家把做好的花岗石底座跟武汉商贩使用的水泥墩底座进行交换,并在交换回来的水泥墩底座上刻下了它们原来的使用地点、类别及使用时间;同时整个花岗石底座的制作、与它原来的主人交流、交换的过程、以及最后做为作品的成品样式都用影像完整的记录下来;设计的花岗石底座、交换来的水泥墩、交换的过程、以及关于整个事件的纪录片,构成了这件作品。
艺术家胡泉纯《消失的房子》
艺术家胡泉纯《消失的房子》用废弃的钢筋焊接出爬山虎藤蔓生长的状态,并将其作为空间构筑语言营造出“房子”的意向,“房子”作为对家园故居的隐喻,是记忆和情感的载体。当再次种上爬山虎,随着爬山虎不断生长茂盛,老房子的形象和记忆会越发清晰。一岁一枯荣,这组作品在一年的季节变化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不断引发人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悟!
陈琦《植物人脑电波计划》
当然,也有很多互动性很强的作品,比如陈琦的《植物人脑电波计划》,生于1994年的她也是此次展览参展艺术家中年龄最小的之一,本次展览她的作品呈现在芷美术馆,这是一件以艺术疗愈为目标的功能性艺术作品,作品获得中国科学院和陆军总院神经外科的支持,结合了新媒体艺术、计算机科学、脑机交互、医学等,于2019年5月在陆军总院昏迷与意识障碍病房给病人测试使用,观众在现场通过设备,可以看到自己的脑电波活动轨迹。
本次展览年龄最小的艺术家是生于1995年的王然,她呈现的作品为《跃读》,在冰上面写书法,这也是此次展览的亮点之一,就是对年轻人不余遗力的支持。
“从来没有人规定艺术只可以这样,不能那样。无论对艺术家还是观众而言,心有多大,艺术的疆域就有多大,好的艺术总是指向未来的。”孙振华说。
展览艺术总监傅中望也讲到,生态其实就是强调生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多样性,艺术也是这样,要有多种多样的表达,所以他认为,生态不光是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社会生态,作为生态雕塑双年展,要遵循自然和人文生态的平衡。
●
“生态雕塑”的渊源
看到这里,或许对“生态雕塑”是什么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生态雕塑”的概念是如何提出来的,这要追溯到2014年的一场展览。
2014年11月,“生态——锦江湿地公共雕塑展”在成都开幕,此次展览由孙振华担任策展人,以“生态”为主题,邀请了包括傅中望在内的3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知名雕塑家, 以全新的方式定义了雕塑艺术。
傅中望《百花齐放》
邓乐《一路风景.升华》
朱尚熹《生命的形式》/《碎片美术馆》
展览参展作品采用普通材质,也以尽可能低调、有机的方式融入周围的湿地景观中,比如有用钢管焊接而成的巨大灯泡,有悬在树干上的鸟巢般的竹器,有周身被凿出圆孔的本土民居,有以废旧电子零件拼接而成的优雅树枝,有用建材废料打磨“还原”的人造鹅卵石,等等。每一件作品都有出人意料的创意。
时隔三年之后,2017年,孙振华又在武汉策划了“27度角”第一届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展,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生态雕塑”的概念,彼时孙振华讲到,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是一个致力于推动艺术变化的展览。同时,“27度角的主题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重新审视的机会,即站在人的角度,以生态雕塑的方式,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艺术与生态的关系。”
孙绍群《逆生长》
罗小平《圆满》
葛平伟《家园》
卢征远《保持微笑》
郅敏作品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一展览的举办无疑非常具有前瞻性,尤其是在武汉经历了疫情之后,以“生态”为角度的反思和讨论就显得更为珍贵。
所以,这也更加坚定了展览团队的决心和信心,要把“生态雕塑”这一品牌展览做得更好,因此,第二届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展的主题被定做“百分百”。孙振华在阐释这一主题时讲到:“百分百”首先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决心;它表达了生态雕塑双年展不遗余力地推进生态文明的态度,创新性地在中国引领生态艺术的决心。“百分百”还是一种视角,是一种眼光;它主张全方位的生态视角,强调生态意识、生态关怀、生态行为、生态美学;“百分百”同时还是生态艺术的媒介方式,是生态美学表达手段;展览主张以全媒体的方式来进行生态表达。“百分百”最后还表达一种理想和愿望;它表达的是社会动员的理想,渴望公众广泛参与的愿望。
如果说最初对“生态”的讨论是基于对艺术本身发展规律的呈现和新方向的讨论的话,那么在今天,重新去讨论“生态”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艺术的问题。
●
生态雕塑是什么?
那么,“生态雕塑”究竟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呢?
孙振华讲到,所谓“生态”就是生命体的状态。在这里,生态不只是自然生态,“大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从来就是和人文、艺术息息相关的;同时,人的生存、人类社会作为活的有机体,本身也有自己的生态问题。因此,“生态”包括了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社会生态。
而这里的所说的“雕塑”,不再是一个狭义的艺术分类学的概念,它是一个扩大了的艺术概念,它是后工业社会伴随当代生态文明的建设,以生态哲学为主旨、以生态美学为方法、以生态艺术为手段,以生态物质为材料,重新认识生命、创造艺术、塑造社会的一种新的行为和过程。
李占阳《吃米》
张伟《湖》
易超《向后看到的动物》
许毅博《一》
所以“生态雕塑”没有既定的图式,没有固定的形态,没有不变的范围;它更多的是一种立场和态度,一种眼光和方法,一种探索的姿态。
孙振华同时还讲到,“生态雕塑”对艺术家们来说意味着将万物看做一个有机整体,对一切生命抱着尊重、敬畏的态度;倾听大地的声音,感知万物的天性。通过自己的作品增进人们对世间万物生命状态的理解和感知;抵制、批判那些违背、戕害生命的行为和现象;始终保持一个艺术家的敏锐和良知,保持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同情心。
“生态雕塑”对观众而言是一种参与的招唤。从现在起,尝试换一种眼光看待艺术,换一种心情体察世界,换一种方式体验生命。天空、气体、水面、青草、树木、鲜花都可以成为艺术的载体;当然,弃物、废品、垃圾也可以通过艺术的名义获得再生,可以重新加入生命的循环。在这个展览里,一部分借助新媒体科技手段所创作的虚拟图像、数字景观无疑也是生态的,它们以非物质实体的虚拟现实替代了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预示着未来时代最富有活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存在的可能。
方阳《被包裹的生活》
景晓雷《望岳》
万里驰《依存》
●
“生态雕塑”:一种指向未来的艺术
在展览开幕的同时,活动还举行了研讨会,殷双喜作为与会的专家,他讲到自己对“生态雕塑”的理解就是回到艺术最初的起源,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经过新冠以后,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与自然和环境的相互共存是如此重要。所以,今天的公共雕塑,不管运用什么材料,我们要把目光和情感转向自然,转向大地和天空。因为过去的艺术,特别是雕塑,更多关注人自身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艺术更多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生存关系,而忽略人作为整体和自然的关系。我个人认为,生态应该成为中国雕塑发展一个大导向。”殷双喜说。
艺术评论家王春辰也讲到,“生态雕塑”应该是我们今天艺术发展的一种新方向或者新的念。
研讨会现场
学术主持冀少峰
策展人孙振华
“生态雕塑”是什么,现在我们还无法一次性言说清楚,这是一个开放的命题,它涉及的不仅仅是艺术的问题,由这一点,展开了我们对当今世界全局性的思考。
他还建议到,我们在讨论“生态雕塑”的时候,不能将视角聚焦在学科内部,哲学、神学、自然主义等等,如果都能纳入进来,会使得这个主题的内涵更加的丰富,因为在观看展览呈现的作品时,视觉以及内涵更多的还是一种公共艺术的感觉,对于公众来说,我们所倡导的想法他们还很难去理解,所以在未来的策划上,让公众能够参与甚至是体会到我们所探讨的议题,至关重要。
“生态雕塑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开放的命题,而艺术家在创作上,永远要思考当下最紧迫的问题,同时要超越形式甚至是艺术,艺术家就是要向超越的方向发展。”王春辰说。
艺术总监傅中望
艺术家代表费俊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博导彭肜近年来尤为关注生态艺术,她讲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生态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以生态意识为主题的雕塑展览并不多,所以此次展览的举办,突破了很多的局限,填补了一些空白,这也使得生态艺术在当下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潮,成为一种理论术语,特别是成为全球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视觉文化现象。
在生态雕塑的发展中,出现了多种视觉主题,比如批判环境异化,克服无限发展的欲望、自然和谐的关系,在这当中,我们如何分析和展示,生态雕塑所呈现出来的话语形态,来看待这些作品,对于我们领悟今天的视觉文化、文化思想和创作的关系,特别是书写当代艺术史具有非常好的理论价值。
【结语】多样性应该是这个世界的底色,也只有多样性不管是我们生活的世界还是生活本身才有意思,艺术也是如此,如果只能欣赏油画或者雕塑那将会是多无趣的艺术世界,此次展览让我们看到了艺术的多样性,甚至是像空气、声音这样看不见摸不着的自然元素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素材,大大的丰富的人们的想象力,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这才是艺术该有的样子,也是人们需要的艺术的样子。
原标题:《第二届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开幕 | 生态会成为雕塑发展的导向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