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潮水娘娘》到码头号子,江南民歌是一座巨大宝库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21-10-18 09:08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五更鸡鸣鹁鸪啼,丫头嫁了太湖西,青山竹园望不见,浪白涛涛哪得归……”10月17日,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颁奖展演在江南水乡古镇青浦朱家角举行。张顺法、王士菊以一曲《五更鸡鸣鹁鸪啼》赢得全场掌声。

这首崇明山歌去年被龚琳娜学了去,改编成《潮水娘娘》演唱,一曲婉转起伏唱进了很多人心里。她当时学唱的老师,就是张顺法。

视频编辑 薛松 视频素材来源: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公众号及综合网络(05:41)
“江南民歌里有很多值得保护和传承的东西,但是现在大部分作品都是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再不传唱就没有人传唱了。”市群艺馆音乐指导宋频平感慨,“我们想通过这次大赛,让大家知道上海有哪些民歌,推动对民歌的挖掘、保护、传承工作。”

《五更鸡鸣鹁鸪啼》。

江南民歌是巨大的宝库

本次民歌大赛自6月12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拉开帷幕,经过报名、预赛,决赛三个阶段。决赛中,16个区拿出各具特色的40多首“看家”民歌献给观众。最终《绿岛四季歌》《问花名》《姑苏风光》《码头工人来四方》《吃吃浦东老八样》《十二月花名》《阿婆茶》《救枯苗》《摇一橹过一浜》《啥鸟飞来节节高》10首歌曲获得“最江南”演绎奖。

崇明山歌非遗传承人张顺法带来的《五更鸡鸣鹁鸪啼》是《潮水娘娘》的原版,少了改编,多了几分原生态的野性味道。“这首歌非常难,曲调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变化很多。”张顺法是崇明山歌第六代传承人。家里人人都唱歌,熏陶是自然而然的。“小时候妈妈抱在怀里哄睡,唱的就是崇明山歌。”劳动时田间地头唱,歇下了摇着扇子也唱,在这块充满歌声的土地上,张顺法从会说话起就会唱歌了。

谈起龚琳娜的《潮水娘娘》,张顺法笑,说她“声音很好,但方言学得不像”。民歌依托于方言,因而传承更难。70岁的张顺法每年都去崇明中小学巡演,教孩子们唱崇明山歌,但正经收的徒弟只有四五个。

“码头工人来四方耶,号子自有南北腔,那里号子最好听哟,比比来唱唱哟,比比来唱一唱哟。嗨咗 嗨咗 嗨咗……”《码头工人来四方》是杨浦区选送的民歌,也是宋频平印象非常深刻的一首。杨浦区倚靠黄浦江濒临入海的一段,历史上就是繁忙的船运码头,码头工人的劳动号子是城市里著名的民歌。《码头工人来四方》由平均年龄76岁的4位演唱者演唱,每个人所用的方言都是不同的,有宁波话、上海话、江苏话等等。

当时上海码头工人来自周边很多地方,苏北帮、上海帮、湖北帮、宁波帮几个地方的人比较多,劳动号子也就发展出了多种方言混杂的形态。这一段就描写的是码头工人聚在一起唱号子比赛。决赛中,这首代表上海开埠以来最经典的声音的劳动者之歌力压群音,毫无异议地获得第一名。

据《码头工人来四方》的演唱者王福林介绍,这首歌是由作曲家侯小声作曲,侯小声老师多年前曾走访上海码头,组织老码头工人唱歌记谱,为码头号子留下宝贵的资料,王福林他们“四人组”每年都会配合区里录制码头号子,保存在光盘。如今,他们还在社区教其他人学唱码头号子。

宋频平觉得这种表现形式非常真实,“而且他们唱出了劳动号子应该有的铿锵有力的状态,唱出了劳动人民劳作时的热火朝天的状态。非常震撼人心。”

本土原生态民歌令人震撼

“今年在上海举办的江南民歌大赛,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大赛评委,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树荟认为。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上海音乐学院江南民歌演唱与研究大师鞠秀芳先生为代表,就带来了脍炙人口的名曲《大九连环》、《四季相思》、《江南春早》等,奠定了江南民歌演唱的艺术风格。1980年代期间,著名民歌理论研究专家江明惇先生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收录了500多首传统民歌。“这次活动的举办,再一次弘扬了江南民歌在新时代中的传承、改编与创新。”

上海作为现代国际化大都市,文化相对多元化。“民歌如今在上海都市文化中尚处于较边缘的地位。”郭树荟认为。这也是传统音乐研究者们的痛点。

几千年来,从《国风》对民歌的采集开始,民歌口传心授、不绝于耳。是母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民族音乐的基础,承载着一地乡愁。它和社会发展、日常生活、日常审美趣味、日常情感表达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上海民歌不像高原地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强烈的风格,它的歌词生动、诙谐,语气婉转、含蓄,富有情趣,细腻平朴,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极具感染力。

上海民歌分为劳动号子、田山歌、小山歌、小调、儿歌、吟唱调等。在赛事的推进过程中,16个区对本地域民歌进行了梳理,“除了吟唱调外,其他的种类都听到了。”

决赛场上,上海地域民歌让专家和观众们都感到震撼。“尤其让我震撼的是那些原生态民歌,它们前所未有地以本色出现,不但没有对原曲调进行修改加工,更是大胆地启用了毫无专业声乐基础的民间艺人进行演绎,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魅力大放光彩。”大赛评委,国家一级作曲、著名音乐制作人彭程激动地说。

青浦区“李维红非遗创新传承工作室”主持人李维红从事非遗保护工作30年,她笑言:“这些歌曲的演绎虽然让专家和大众感到震惊,但对我们非遗保护工作者来说却很寻常,这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

同时,她也表示,这也说明上海民歌的传播度不够,如何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更好创新传播这些民歌、打造民歌文化品牌IP,这是他们所迫切期待的。

江南民歌大赛首次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专家、非遗工作者、传承人、演唱者、媒体、大众聚集在一起,正是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的大好时机。也让田山歌及其它民歌的传承保护者们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 

《码头工人来四方》。

要保护,更要传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依托于乡野田间的江南民歌日渐衰落。这也让保护工作变得迫在眉睫。

“江南地区民歌资源丰富。1980年代的《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中就收录了500多首民歌。但这些歌离我们比较远了,传唱度不高,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 宋频平说。

老一辈的原生态民歌传承人每一年都有人故去,让民歌研究者和保护者都倍感时间紧迫。让江南民歌传承下去是大家心头的责任,但如何传承,又是争议颇多的课题。

大赛报名之初,经过专家组讨论将民歌分为传统民歌、新编民歌和创作民歌进行分组报名。报名之前主办方的电话咨询不断,“不停地有人来咨询我们这首歌能不能报名”,宋频平表示,大家对哪些歌是江南民歌哪些不是,还有新编民歌、小调和上海老歌(流行歌)之间都产生了歧义。因为是第一次,主办方、参赛者、非遗工作者、专业音乐研究者之间都进行了反复讨论。大家也对这种争论表示欢迎,讨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推广与明义。

传统民歌就是原生态民歌。对这一类作品,宋频平认为“一定要保留它的原始形态,保留最初的样子”,因为,“只有保留住了原型,我们后人才有形可循。”

宋频平的老师是江南民歌演唱与研究大师鞠秀芳。老师曾告诉她,好的民歌旋律应该被流传下去,让后人知道我们的祖先曾有过这么美好的音乐,“我觉得这个意义很大,至于后人怎么去理解它,怎么去改变它,怎么去欣赏它,是后人的审美,我们的审美应该是非常宽容的。”

宋频平不反对在原生态民歌的基础上“做一点点温柔的改编”。《潮水娘娘》就属于此类,“《潮水娘娘》的改编在原生态民歌的基础上加了高明的配器,把最原生态的民歌和最现代的手法结合起来,听起来又不突兀,非常好听。制作人对民歌有着有别于常人的感悟,他做出来的东西是雅俗共赏的,是一种大美。”

最近新创的民歌也有不少,其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但好作品比较少,“年轻一代的作曲在努力地尝试,他们大都经过学院派的熏陶,专业素养是够的,但民歌基础相较于之前,不那么扎实了。”

宋频平觉得这是很遗憾的事情,“我们现在听流行歌,听交响乐,听 rap,但很少听民歌。如果你自己不会唱,你心里没有音乐,你写出来的东西一定不那么流畅那么感人。”

她了解到的国内一些优秀的民歌创作者,都曾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唱民歌。上海音乐学院在1950年代贺绿汀主持期间,每一个学生不论什么专业,都要学唱民歌,“因为这是我们本土的文化,这是我们的语言积淀下来,这是我们真正的文化。”

 

歌舞《上海谣》。

从传统中汲取养分,让更多人关注民歌

江南民歌大赛将民歌重新拉回大众视野之中,引发深思。音乐制作人彭程表示,看了民歌大赛心潮澎湃,“它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歌,我们对传统音乐的责任在哪里,我们是否太过于依赖西方音乐体系,而忽略了自身最重要的东西,忘记了流在我们身体内的中华民族血液。”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上海打造江南文化品牌,民歌开始回暖,江南民歌大赛的主办正当时。李维红表示,希望更多人能喜欢、接受、传唱民歌,希望更多年轻的工作者来创作年轻人喜爱的民歌,吸引不了年轻人也是文化工作者的寂寞。

专家们也认为大赛中虽然一些流行音乐与民歌结合的作品也富有新意,但不少新编民歌和创作民歌的创作还亟待进一步改进。郭树荟认为上海民歌要在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中有一席之地,需要更多人关注、研究、演唱和宣传。传统民歌的挖掘整理工作还需要继续,除此之外还需要鼓励和支持更多作曲家、演唱者田野采风,创编和演绎更多新民歌,演唱者要了解歌曲产生的环境、作曲家的意图、了解民歌精神表达的艺术趣味,融入自己的理解,才能触及作品的灵魂。

民歌大多用方言演唱,与地方方言密切相关,因此也需要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提起江南(上海)民歌,大家就只知道《茉莉花》,这说明我们与媒体大众的融合还不够。“我期待未来出现在中国乐坛和媒体的民歌,从词曲到演唱都是有着清晰的中国传统符号。”彭程说。

宋频平曾和张顺法的小妹,崇明山歌最著名的传承人张小末同台演出,自己也唱过《潮水娘娘》,“我知道她唱得有多好,也知道我们要去唱有多难。一个语言一种风格。他们家世代唱崇明山歌才有这样的积淀。一个好的作品或者一个好的传承人绝不是凭空出现,一定要经过积淀。如果有更多人关注传统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参与到这件事中来,我觉得我们明年会做得比今年更好。”

作为江南民歌大赛的关联活动,“上海民歌”系列讲座也将于10月19日到11月23日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举行,徐景新、郭树荟、候小声、韩金梅、邓姝、江山等民歌、声乐及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云集一堂为各区音乐干部及相关人员讲解民歌及其创作,进一步深入推广普及民歌的传承与创新。

据悉,主办方将持续举办江南民歌大赛,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将民歌大赛扩展到整个江南地区。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