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耶鲁大学教授:共情对道德具有腐蚀作用

2021-10-18 12: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耶鲁大学教授:共情对道德具有腐蚀作用 原创 湛庐君 湛庐文化

图源:https://causecapitalism.com/what-does-the-empathy-differentiator-mean-for-social-business/

认知共情是一个有力的武器,每一个想要成为好人的人都需要它,但它自身却是与道德无关的。与之相反,《摆脱共情》一书的作者保罗·布卢姆认为,情绪共情实际上对道德具有腐蚀作用。

情绪共情,也就是被亚当·斯密和大卫·休谟等哲学家称为“同情心”的东西,常常被简称为共情。很多学者、神学家、教育家和政客都对共情大加赞颂,认为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但实际上,如果你正在进行一个困难的道德决策,觉得需要去感受一下他人的痛苦和快乐,那么你最好就此打住。

对共情的投入可能会让你觉得很舒服,但这毫无益处,而且可能会导致错误决策和不良后果。更好的方法是运用理性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让更为冷静的怜悯和善良之心帮你做决定。

8个有关共情的错误观点:

01

你口口声声说反对共情,但共情其实就是善良、关怀、怜悯、爱、道德,等等,而不是你所说的感受他人的感受。

在英语里,empathy(共情)这个词最能描绘感受他人的感受的情况,而且比sympathy(同情)和pity(怜悯)都更合适。例如,如果你处于狂喜之中,我也因此而感受到这种强烈的愉悦,那么我可以说自己在跟你共情,但如果说我很同情你或者怜悯你就会显得非常奇怪。另外,同情和怜悯指的是对他人感受的回应,而不是镜像反映出同样的情感。

心理学家使用“情绪传染”(emotional contagion)这个词来表达一个人的情绪感受弥散、流传到另一个人身上的过程,如果你替一个穷极无聊的人感到苦恼,这是同情;如果你也感到无聊,这才是共情。如果你因为一个人的疼痛而感到悲伤,这是同情;如果你也能感受到他的疼痛,这才是共情。

同情和关怀并不需要镜像复制他人的情感,而在人们充满情感和善意地对经受酷刑的人伸出援手,说他们正在对被帮助的人共情就很恰当。

02

共情能力强的人更善良、更关爱他人、道德更高尚,这就说明共情是善的力量。

很多人都对此深信不疑。毕竟,说一个人共情能力强是一种恭维,共情可能与智力和幽默感在人们心中的分量相差无几。如果你想要在网上交友,那么,在个人描述中放上“共情能力强”肯定会让你变得更有吸引力。

人们对共情跟其他优秀特质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其实是经验性的,但我们可以用标准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来测试一下。例如,你可以先对一个人的共情能力进行测量,然后看看能否根据其得分准确预测助人之类的良善行为。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精确地测量一个人的共情能力很困难。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研究发现,共情跟善行之间的相关性其实非常弱。相反,有证据证明,较高的共情能力会让人在面对他人的痛苦时惊慌失措,做出荒谬的决定,而且往往会使人变得残暴。

03

缺乏共情能力的人都是精神病态者,都非常可怕,所以我们需要共情能力。

诚然,标准测试会说,精神疾病患者缺乏共情能力或者至少更不愿意去对他人共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变态狂魔。只有当能证明精神疾病真的是由缺乏共情能力引起的时,才能说它证明了共情的重要性。

这也是一个可以在实验室检验的命题,但得出的结论却并不支持这种观点。精神疾病患者的问题往往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恶的本性相关,而不是与缺乏共情能力相关。另外,没有证据证明缺乏共情能力与攻击、挑衅或者残暴行为有什么关联。

04

道德的某些方面可能与共情无关,但共情却是道德的核心所在。

没有共情,也就没有正义、怜悯和同情。如果这个观点的意思是人只有具有共情能力才会去做善事的话,那么很容易就能看到其中的谬误。想一想你如何评判下面这些事情:开车时往车窗外扔垃圾、偷税漏税、在建筑物上写种族歧视的话,等等。不需要对某个想象的或真实的个体产生共情,你就可以知道这都是错误的行为。再想一想挽救落水儿童和慈善捐赠。这些行为里或许有共情的成分,但显然不是必需的。

批评者会勉强承认,没有共情人们或许依然可以做好事。但他们会认为,没有共情,人们或许根本就无法真正地关心他人,或许就不会有任何同情或者关爱之心。但对一个人共情和对一个人同情是截然不同的——不仅在脑神经的区域上泾渭分明,两者产生的效果也是大相径庭。

05

难道你不需要任何情感压力来激发你成为一个好人的动机吗?毕竟,只有冷冰冰的理性是不够的。

大卫·休谟有句名言:“理性是且只应当是激情的奴隶。”良好的道德意图需要对不同事情进行价值排序,良好的道德行为也需要有某种动机来推动。毕竟,即便一个人知道最应该做什么,他也需要有足够的动机才会去做。

道德领域的伟大学者、休谟的好朋友亚当·斯密对共情这个概念非常熟悉。他曾经思考过到底是什么改写了人类的自私,让人们愿意帮助他人。他的确是想到了共情,但随后就因为共情的力量太微弱而将它否定了。相反,他认为应该是刻意的深思熟虑和对做正确的事的渴望让人们变得如此。

06

共情可以被用来做善事,有很多例子说明共情会带来积极的改变。

图源:https://drawbackwards.com/blog/empathy-exercises-for-winning-customers-and-avoiding-losses/

共情可以被用来支持良好的道德判断和行动,但前提是要先冷静地进行理性思考。

人们往往能轻而易举地指出共情的益处,却对它的代价视而不见。保罗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因为人们都有一种将行为归因于自己希望的缘由的自然倾向,于是就认为共情是这些善举的源头。也就是说,人们通常认为共情是很多善良和公正行为的根源,同时认为引发无效或者残酷行为的是其他缺少共情成分的东西。但是,这其实只是一种幻觉。

事实上,共情,或者说情绪,并非人们行为的唯一动机。

想想那部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这部纪录片对环境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整部纪录片里没有任何惹人怜爱的角色或妙语连珠的台词。

再想想《食品公司》《杂食者的困境》以及乔纳森·萨弗兰·弗尔讨论素食主义的作品《吃动物》。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并没有太多以肉制品工业为主题的畅销书,但这并没有妨碍人们逐渐走向更加明智的态度和立场。

07

你提到了很多共情的替代品,但这些东西难道就没有局限吗?它们当然也有局限。

图源:https://kinneirdufort.com/insight/understanding-with-empathy/

我已经对共情的问题做出了说明,它就像聚光灯一样,只会让自己关心的东西占据中央。但是,参与道德行动和判断的其他心理过程也有偏颇之处。即便是有办法把共情从脑中完全移除,我们还是会关心自己的亲朋好友胜过陌生人。

同情是带有偏见的,关怀也有倾向性,甚至成本收益分析也不是不偏不倚的。即便是竭尽全力想要做到一视同仁、客观公正,我们也仍然会倾向于选择更符合自身利益的结果。但是,它们组成了一个在程度上有所不同的连续谱。这个连续谱的一个极端是共情,而且是最差劲的一端。中间地带是同情,也就是单纯地关心他人,希望他人过得好。虽然同情也有问题,但还不算太糟糕。

08

你也承认了,人往往不能很好地运用理性。很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更是进一步指出了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其实非常差,还不如去相信包括共情在内的各种直觉呢。

诚然,在运用理性思维时确实会遇到令人困惑、不知所措的情况,会基于错误的假设得出结论,也会被自己的私心左右。但这是理性思考质量不高的问题,而不是理性思考本身的问题。

美国知名道德学家詹姆斯·雷切尔斯把理性视为道德的必要组成部分:

"

道德,最起码的就是要试图用理性指导自己的言行,也就是说,去做那些最有理由去做的事情,同时,对自己行为所影响到的每一个人都赋予同等的权重。

"

雷切尔斯并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描述人们面临道德困境时是怎么做的,而是提出了一种规范性的观点,认为人们应该这样去做。其实这并没有乍听上去的那么矛盾。即便是提倡道德情绪的人,也隐性地把理性放在了最优先的位置上。

几乎所有人都认同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能搁置自己的情感冲动,我们就会做得更好。在有外力协助的时候,人们运用理性的能力最强,而某些社群能够让人们的理性蓬勃发展。只要能学习、运用新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突破自己的局限。

我们有能力理性思考,并且能够在道德领域中付诸实践。

(注:以上内容摘自《摆脱共情》)

《摆脱共情》的作者保罗·布卢姆认为,个人和国家所做出的很多非理性的决定都是因为共情这种错位的情感。在本书中,布卢姆以精准和有趣的文字展现了共情如何在方方面面扭曲人们的判断,并告诉我们,想要做出更明智的行为和道德决策,我们需要:依赖理性而非情绪共情,听从大脑而非心脏。

原标题:《耶鲁大学教授:共情对道德具有腐蚀作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