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萌芽》60周年特刊重登巴金35年前寄语

巴金
2016-06-29 15:37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编者按】2016年,《萌芽》杂志迈入第60个年头。7月号的《萌芽》推出了六十周年特刊,共144页。特刊收入了1981年巴金为《萌芽》复刊所写的寄语,在巴老看来“有勇气,有良心,有才华,有责任感”是年轻作家的方向。巴老在30多年前对年轻作家的期待,即便放在现在也不过时。澎湃新闻经《萌芽》杂志授权刊登该文。

忙于拍电影的韩寒也为此次的特刊写了篇短文,文中他提起几个月前回到巨鹿路上海作协时的情景:“我走上楼,站在几万封新概念作文比赛的来稿边,恍若隔世。我觉得每一封信后面都有一个我少年时那样的人,等着自己的文字闪光。”

7月号的《萌芽》

《萌芽》复刊,主编同志要我讲几句话。倘使我没有记错,《萌芽》创刊时我曾写过短文表示我的祝贺和期望,但现在不需要我出来讲什么了。前些时候我的家乡成都要创刊一种叫做《青年作家》的杂志,有人来向我征求意见。我说,我接触过一些青年作家,现在并不是我们带着他们,扶他们缓缓前进,应当是他们推开我们,把我们甩在后头。

可能有人不同意我这个说法。但是今天我仍然坚持我的主张。我不大喜欢“培养”、“接班”这一类字眼,我也不喜欢“老作家”这样的称呼。在国外好像没有人用这种称呼。作家就是作家嘛,他靠作品而存在,不能靠资格活下去。作家是职业,不是官职。只要手里捏着笔,他可以写到死。只要有人读他的书,谁也不能强迫他搁笔。但是作家多年不写文章,他就会被读者忘记。既然称“老”,不管是“衰老”,还是“老朽”,都得退休。所以有人抱怨“老”作家霸占着席位,新作家起不来。还有人抱怨“老”作家不肯带徒弟培养新人。我看问题还是出在“老”字上。我建议取消这顶帽子。我们生活在九亿人口的大国,就只有寥寥可数的少数作家,空着的席位多得很,谈不到谁霸占谁的席位。只要读者接受你的作品,你就可以大步走进“文坛”,那么多的空席位任你挑选。培养作家的是生活,养活作家的是读者,我始终这样想。

我也不赞成“带徒弟”的说法。作家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他是在生活中间锻炼成长的,每个作家有他自己的生活经验,有他自己的思想感情,别人不能代替他感受,也不能替他出主意怎样下笔。别人能替作者改动的只是错别字和文法不通顺的字句。

这种事情文学出版社和期刊的编辑做得比“老”作家更好。拿我来说吧,我一九二八年从法国把第一部小说《灭亡》寄给上海朋友,原稿上还有些别字。我并不认识叶圣陶同志,更没有想到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作品。圣陶同志把我的小说拿去发表,绝不是看上了那些错别字,而是为了小说的内容,为了小说中人物的命运。

我当时还不能驾驭文字,也不想“进入”文坛。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文学家”,我一再声明自己只是一个“客串”。但是我描写、反映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我的思想感情,用笔作武器进行斗争,我认为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权利。我要进行战斗,就不肯放下我的笔,我只好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凡是对我写作有用的我都学。我学会了少写别字,少说废话。

巴金

我没有才华,也不会玩弄技巧,我写作一方面靠辛勤劳动,另一方面靠生活中的爱憎。我希望我的文章起较大的作用,打动更多人的心,我尽全力把故事讲得好一些,感情倾注得多一些,用自己的真实感情去感动别人。我不喜欢那些浓装艳抹、忸怩作态、编造故事、散布谎言的文学作品。

我认为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不可能有脱离内容的技巧。每个作家都有他自己的表现手法,这是从他的创作经验产生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我也读了一些,但是震撼我的心灵、使我的生活受到巨大影响的作品(例如《悲惨世界》和《复活》)绝不是乔装打扮、精雕细琢、炫耀才华、卖弄技巧的东西。我因为自认为是一个“客串”,精神上没有包袱,我可以老老实实地写,不必管有没有“文学腔”。

我写文章不是因为想做作家,只是因为我有一肚皮的话想吐出来,我在生活里有许多感受要写出来。我的感受,我的话只能由我自己写,自己说,不能找别人帮忙,请别人“培养”。我听见有些年轻人说:“我想写,写不出来。”自己写不出来,别人也无法代写,反正写得出的人不会少。全国有一百几十种文艺刊物,它们需要稿子。

前两个月我遇见一位青年作家,她说她在农村插队九年,有很多话要说,她一定要写出来。她已经在刊物上发表了一些作品,她还准备写出更多的。这样的青年作家我见过好几个,我知道他们的数目不少,各省市都有。他们有生活,有爱憎,有话要说,有精力从事创作劳动,不让他们写也不行。读者需要他们。他们是正在生长、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有勇气,有良心,有才华,有责任感;他们不为名,不为利,只是出于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他们不是“文学商人”,也不会看“风向”、看“行情”。他们向读者交出整个的心。他们是靠作品而存在,而战斗,而成长。他们将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勇往直前。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我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我热诚地欢迎他们,也甘心让他们把我抛在后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