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杜比影院听马勒《大地之歌》是一种什么体验?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实习生 陈兆宇
2021-10-14 22:35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我原本就觉得《大地之歌》的录音效果好,坐在杜比影院里听,感觉更好了。声音像从四面八方扑过来,色彩斑澜,很高级,很有画面感。”指挥家余隆说。

10月14日,上海交响乐团签约DG、采用杜比全景声技术录制的《大地之歌》,在北京杜比影院(合生汇店)举行分享会,仿佛在耳畔细细吹拂的音乐、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让在座者直呼“上头”。

这也是国内首场在杜比影院举办的沉浸式古典音乐聆听会。目前,杜比全景声格式的《大地之歌》已经上线Apple Music,曾多次获格莱美音乐录音大奖的专辑制作人Christopher Alde提到支持这种沉浸式音频体验的各种类型的设备,他介绍道:“为了使用杜比全景声技术,我们在录音过程中环绕音乐厅增设了额外的话筒,让你如同坐在音乐厅现场,聆听到从头顶及身后传来的音乐。目前,使用耳机、家庭影院或条形音箱都可以享受到杜比全景声音乐。”

分享会现场

《大地之歌》内含马勒、叶小纲的两部同名交响声乐套曲。两位作曲家以李白、钱起、孟浩然、王维的七首唐诗为文本,同题创作,作出一对“双联画”,创造了一次美妙的中西对话。

分享会现场连续播放了两版《大地之歌》的第六乐章——二者均糅入了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王维的《送别》,马勒的版本由美国女中音米歇尔·德扬演唱,叶小纲的版本则由中国女高音张立萍演唱。

“没想到现在的声音技术已经进化到了这样的地步,对一个乐匠来说,录音能够做成这样,我很高兴。”已经十几年没进过影院的叶小纲连连感慨。

“在马勒的第六乐章里,你可以听到他内心的纠结、挣扎、变幻莫测,那种对前途的怅然之感,上交的演绎非常精准、非常独到,而且具有指挥家余隆的个人风格,和我听到的所有西方版本很不一样。”

除了第六乐章,叶小纲还喜欢上交演绎的马勒第一乐章,好过他听过的那些“温吞水”版本,甚至包括卡拉扬的版本,“我更喜欢那种‘往前走’的感觉,余隆把马勒那种颓唐的、看透人生的感慨,变得更激昂了。”

大约四十年前,在德国柏林第一次指挥马勒《大地之歌》后,余隆一直有个想法,请一位重量级的中国作曲家写一版《大地之歌》。2005年,这个愿望由叶小纲实现了。

那时候的叶小纲四十多岁,意气风发,冲劲十足,写出来的音乐更激进,“马勒看得更透,我还要往前冲。”

在第六乐章,张立萍有一段昂扬的、豪迈的笑,“她把诗人站在高山之巅,俯瞰人生的状态完全展现出来了。外国人也唱过这段,笑起来就是‘哈哈哈’,意思完全不对。”叶小纲坦承,这段笑非常难,如果没有戏曲功底,笑不成这样。

《大地之歌》

“我有京戏的底子,所以将戏曲中的板眼应用到了演唱中,仔细听,可以感受到青衣的影子、听到花脸的唱腔。”张立萍认为,同样是国粹,用戏曲唱腔演绎中国古诗词,表达会更完整、更准确。

因为疫情,录制唱片时,上交从前期筹备到奏出第一个音符,一波三折,经历了重重磨难。录音前两天,张立萍也差点打退堂鼓,感冒,崴脚,腰部受伤,“水逆”得厉害。

“这么大的作品,不敢录不好,压力太大了!”张立萍甚至问过余隆有没有备选计划,直到老友以“断交”威胁,她才打消了念头。“杜比影院的声音一出来,她受过的所有委屈都没了!”余隆调侃。

在杜比影院聆听自己的歌声,张立萍一开始很紧张,听完后,她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感谢科技对音乐的辅助,太伟大了!”张立萍自认还有不足之处,但这张唱片对她个人来说,足够成为一个里程碑。

“感谢技术为艺术插上翅膀,让艺术飞起来,但如果没有好内容,也是无本之木,做内容更重要。”在国外指挥国际大团时,余隆和很多中国指挥家一样,希望演绎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作品,将中国的文化理念带出去,然而,这样的作品并不多。

“大部分是晚会作品。中华文明五千年,哲学、文学、美学……有太多值得书写的地方,不能一叶障目,只做晚会作品,只有快餐文化,应该创造更多深层次的思想交流,才能真正达成文化上的理解。”余隆反复强调着,“我们这代人有责任,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叶小纲同样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品很重要,而无国界的音乐是最好的交流载体,“比如一部交响乐和一本小说,小说写得再好还是需要翻译,音乐不一样,五线谱全世界通用,今天诞生了,明天就能演。音乐的交流是最快的,中国音乐也应该哗啦哗啦往外走。”

“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我们要有一份善意、一份包容、一份理解。”中西两版《大地之歌》,在余隆看来,一幅是油画,一幅是水墨画,“我特别高兴能在疫情期间,完成两部伟大作品的历史性相会。”

分享会现场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