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老年人吃饭呛咳很常见?很多人不知道,严重可引发肺炎

2021-10-15 15: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沈伟 上海市护理学会 收录于话题 #护健图文 212个内容

作者简介 /Profile/

沈伟(1979—),女,主管护师,本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门急诊科护士长,上海市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临床护理管理。

又到一年重阳节,我们慢慢长大,父母却慢慢变老。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因为衰弱、功能减退和疾病等原因,广泛存在吞咽障碍的问题。

吞咽障碍者在进食、进水过程中容易发生呛咳,甚至不伴有任何症状,往往会被人忽视,然而它的危害性极大。我们如何才能尽早地发现吞咽障碍,做到正确进食喂养,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呢?

图源:图虫

认识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将食物由口送到胃内的一种临床表现。

吞咽障碍筛检的方法

如何早期发现吞咽障碍?推荐一种比较简便、快速的筛查方法——EAT-10吞咽障碍量表,每项评分超过1分,提示可能有误吸的征兆和异常吞咽的体征,请及时就医。

EAT-10吞咽障碍量表

图源:作者提供

怎样避免误吸

进食的最佳体位

坐位 使用高度适宜的餐桌,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上身前倾,双足完全着地,手肘支撑固定。这样既能保证姿势稳定,也不会有吸入气道的危险。

图源:作者提供

卧位 躯干30°以上仰卧位,头部前屈,膝盖下、足底垫软枕,防止在吃饭时身体下滑。此姿势进食,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可以减少鼻腔反流及误吸。

完全侧卧位 最新研究表明,完全侧卧位时,可在咽侧壁堆积20毫升液体食物,堆积物在气道下方,不会因重力的因素逆流到气管引发呛咳,而且咽侧壁食物的堆积会引发吞咽反射,进一步防止误吸。

图源:作者提供

选择合适的食物性状及种类

食物质地分类

1级 米汤、过滤果汁、运动饮料、去油清汤;

2级 含水量较多的果冻;

3级 勾芡浓汤、奶昔、添加增稠剂的食物;

4级 水果泥、面茶、芝麻糊;

5级 以第6级食物为基础,将肉、蔬菜类加以剁碎;

6级 稀饭、蒸蛋、豆腐、布丁、豆花、低纤维蔬菜、香蕉;

7级 一般正常饮食。

吞咽障碍患者推荐选择3~4级食物。

喂食的具体方法

一口量,即最适合吞咽的每次摄食入口量,每次在2~3克左右。一口量过多会导致食块难以通过咽喉,残留在咽部会加大误咽的危险。一口量过少则难以诱发吞咽反射,容易发生误咽。一般先从少量(稀液体约1~4毫升)开始,然后酌情增加。

勺子从斜下方送入口中,注意不要让下巴抬起,勺子放入口中后,等闭上嘴唇,在不抬起下巴的时候自然地取出。

喂饭时,喂饭者的视线一定要和进食者保持水平甚至是低于进食者,由上而下的俯视喂食是大忌。仰视时,头部自然而然向上抬起,再加上从上方把勺子送入口中,食物容易直接落入喉咙,来不及嚼碎和吞咽,容易引起误吸。微微低头的进食姿势更安全。

图源:图虫

注意事项

神志不清、疲倦或不合作的患者,切勿喂食;

鼓励患者用健侧进食,避免误吸;

痰多患者,进食前应先排痰;

口腔感觉差的患者,喂食时,可适当增加汤勺下压舌的力量,有助于刺激感觉;

耐力差的患者,应少量多餐;

患者进餐时,应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减少分散患者注意力的干扰因素;

如喂食时出现呛咳,应立即停止喂食;

进食液体类食物,可用增稠剂改变形状,利于患者吞咽;

进餐后保持口腔清洁,清除口腔残留物,减少口腔中的细菌;

进食后避免立即躺下,应保持舒适的坐位或半卧位,休息30~40分钟。

参考文献

[1] 翟翠娟,李向阳.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进展[J].当代医学,2017,23(17):195-197.

[2] 汪静,程真顺.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危险因素及影像学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3,30(4):270-272.

[3] 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