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特写|汾河支流边,被水泡过的村庄
暴雨过后的山西村庄。视频编辑 吴佳颖 实习生 张玮
圆圆(化名)6岁,看中一件浅蓝色上衣。
10月11日,山西吕梁孝义市东张庄村的临时办公点门口,出现了一批社会捐赠来的衣物,堆得像小山一般。圆圆乐得在其中翻进翻出地玩儿。她梳两个小辫子,好奇地把一件件衣服捡起来验看。
圆圆最近住亲戚家里。她还是想家,“因为家里有小熊。”女孩说的是她的一只玩具,她还挂念着一只皮卡丘——大水冲进村子的那一天,“人被水推着走”,来不及带走女孩的“伙伴”们。
小山似的衣服和一旁的圆圆。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葛明宁 图
山西近日遭遇了一轮极端降水天气。山西省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从10月份以来降雨统计看,山西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27.1毫米,是常年同期(9.5毫米)的13倍。汾河新绛段,乌马河清徐段,磁窑河汾阳段、孝义段等多处发生决口。
在东张庄村东面,隔着小圪塔村便是磁窑河,它是汾河的支流。这一段磁窑河10月7日上午发生决口,于是,河水自上游冲刷而下,加之连日降雨,田里、路边的积水快速进入地势低洼的东张庄村,彻底搅乱了人们的生活。
泡沫塑料当船,铁锹当桨
雨已经在东张庄村断断续续下了一个月。
土地太湿的时候,玉米收割机下地会打滑。所以,在难得晴朗的天,拥有四台收割机的老吴和儿子一早就下地,在好不容易干透的泥土里尽量快地往前推,一直忙到深夜。
村里几乎所有的田都种着玉米,别家一般都委托老吴家帮忙收割。往年,老吴家的收割机忙碌八九天,田里的庄稼就会变成各家院里金黄色的玉米垛了,土地到了休息的时日——今年,即便老吴拼命工作,也没在9月摘完,转眼就赶上了10月的大雨。
东张庄村地势较高的地方,土壤里的玉米粒
10月6日晚,四十多岁的村民王有德彻夜不睡,带着铁锹和其他几个村民在东张庄村保护堤坝。
王有德对澎湃新闻记者回忆,连下5天的雨刚停,磁窑河堤内的水不断探头,想要溢出河岸。他们刚把一个小口子堵上,在不远处,又有小决口,一股小溪由河岸边滚下来。
“一锹一锹的填土赶不上水急。”王有德说。为了筑坝取土,劳力们连夜在河岸边挖出一道小沟。零星流下的水逐渐沿着这条沟到处流淌。
10月7日清晨,王有德看到河堤破开一个大口子,农用挖掘机来不及开过去,开过去也像是螳臂当车——后来据山西省武警总队通报,该决口宽约25米。村干部看了说,堵不住了。
数小时之内,磁窑河的水淌过附近的农田,包围了低处的东张庄村。王有德跑回已经进水的家,拿了一件衣服,又取了两个口袋装满土横在家门口,逃出了村子。
村民们或者投亲靠友,或者住安置点,他们想各种办法回东张庄村的家,因为养殖的动物家禽都被困在原地。
王有德惦记家里的狗,淌着积水回了一次家。据他回忆,水最深的地方到他的胸部,所幸他知道避让坑口,“我每天走的熟路,哪里有口我都知道。我都走高处呢。”
他家的狗没有名,但是,平日里王有德下班回来,狗总是欢快地跑出二三十米,来迎接他——那天,他看见大狗趴在院子里的玉米垛上,看见他还想站起来。刚出生两个月的小狗死了,也趴在玉米垛上。
他喂了大狗,把它抱到三轮车后座上一个更高的车斗里。“水再涨也不会淹死它了。”
受灾院落里的狗
有个村里的老大爷用挖掘机救出家里的几头羊——在积水很深的院子里,找一根漂浮木架在玉米垛与挖掘机的挖斗之间,赶羊上去。
村里养牛户张海健说,他和老婆有一回蹚水回家,看水位在涨,拆下固定在鸡棚上彩钢棚顶,当“船”漂流了出来。
张海健家的鸡棚
养猪的赵文峰说,他用的是五十公分厚的泡沫塑料板,用铁锹当桨,慢慢划过村里的低洼地带,去喂一只猪。这只猪是他养殖场里约八百头猪剩的最后一只,它在洪水时爬到高处的窗台上卧着,现在看到人也会跑过来,想要吃的。
赵文峰是村里公认养殖规模最大的人,但是,今年猪价下跌。他在洪灾之前总是在附近水塘边烦闷地钓鱼——十多年前,他在煤矿上过班,那时候脏,“天天顶着一张黑脸回来”。他嫌工作“不自由”,于是改搞养殖,越做越大。
前些天,赵文峰的媳妇和他说,找不到八岁大的儿子了。
他找回家,发现儿子扒着一根浮木回到家里,想把养的猫抱出来。在洪水包围的老房里,赵文峰把儿子打了一顿。
雨停了,汾河水又往下冲
王红琴做批发饼干的小生意,家中库房里有几百箱饼干,等从水里拿出来,塑料包装里肯定进去脏东西,“不敢给人吃”。
10月初下雨,她和母亲在家把玉米装进铁筐,颗粒状的高粱就拿土、木头、袋子围一个大圈,不让发芽。她母亲等不到雨停、去雇老吴来收玉米,自己还冒雨下地收了几回,还是没能全数抢救。
谁想到,好容易等到雨停,汾河水又往下冲?
老母亲在宾馆住了一天,又去城里儿子家住,生着闷气,总说要回家看看。
王红琴想过借一个赵文峰那样的“板板”,让人家把她划进去,但她很快被劝退:“人家说是那个板没法走,因为进去以后(有的水高)有的水低,不平。走的时候一会儿磕在这儿,一会儿磕在那儿……”
她和舅妈决定在村口等救援队的皮划艇。村口就像一个站台,人们在这里等船或等人,不断在村子里进进出出。
东张庄村村口的一对母女。
在村口的张海健等不及皮划艇了,水势看着没头,他要给家里三头牛送去当日份的口粮。这个瘦高个的年轻人从汽车后备厢掏出四个编织袋的干草,已经有点潮湿发霉了。
他和妹妹、侄子找出一个泡沫塑料板。就像拉纤似的,他把带子绑在腰上拉、他侄子在后头推,塑料板上,他妹妹和记者并排坐着,后面摆着需要运送的干草。经过倒下的柳树、漂浮在水中的自家鸡棚棚顶,泥黄色的积水逐渐漫过他们的腰。他脚下碰到一个仿佛门槛的东西——张海健说,这是10月初大雨,他们防止路上的积水漫进院子,用过冬的煤堆起来的,到家了。
他家院子里种了菜,有些被水淹倒了,驱赶鸟类的机器却还在持续发出有节奏的打击声。家猫低头吃着冰箱里挖出的肉和奶糊。
几只鸡、鹅在没有顶的鸡棚里,委屈地在院中的高处来来回回地走——架着的竹板、塑料板和一根竹竿上。张海健在洪水前刚网购了这批鸡苗,这下基本白瞎了。
他忙给家中的乳牛投喂干草,三头乳牛对潮湿的干草似乎兴致不大,吃得慢,还“发出咳嗽一样的声音”。他家中六头牛在水灾中没了三头,一头老乳牛被淹死了,倒伏在草丛里;另外有两头在洪水中不知去处。
孝义阳泉曲镇人大主席雷曙光在灾情以后被调来东张庄村工作专班,他到后负责安置灾民和组织排水——把村里的水都抽到河里,“因为东张庄村的地势相较附近其他村庄是最低的,所以周围好几个村的水会通过田地漫到这个村。”他还介绍,目前在同步处理牲畜家禽的尸体,退水之后,还将对环境进行消杀,对房屋进行定损、加固等。
60多岁的东张庄村党支部书记武生寿向记者介绍,东张庄村一共578户,约1780口人,10月6日他们接到政府要求,因上游水库泄洪,村里转移老人孩子,并组织青壮年去磁窑河岸护坝。为了打坝,村里一共借调来四台挖掘机。
10月12日这天上午,大约每隔5分钟,他就会接到村民打来的电话,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武生寿哪里知道水几时退呢,只能一遍遍苦口婆心,说村里都是危房,积水退了也不能回去住。此外,他还需协调来自河南孟州、新乡和平顶山的救援队。
孟州救援队的人说,临河的小圪塔村的积水还在往东张庄村的方向流。他们划着皮划艇到张海健家附近靠岸,拉了几道表示危险的警戒线。
小圪塔村开裂的墙面
本地直播里的水情与人情
从各地前来的救援队就住在村庄附近的帐篷里,他们从河南开车带来皮划艇、消毒用的弥雾机和抽水用的水泵。11月12日,他们开始对一些积水退去后的高处进行消杀。
同救援队一起出现的,还有东张庄村临时办公点门口堆成小山似的衣服。记者在一个登记名单上找到了这些衣服的来源——是几个孝义本地的直播“网红”在城里募捐,用卡车拉来的。
郭晓明长脸,戴一副黑框眼镜,是送衣服的主播之一。
国庆节期间,他陆续看到孝义农村淹水的消息。10月6日晚上,他和另外一位直播闫祥慧开车找到磁窑河堤坝上去想看看水情。第二日再去,手机信号就变得时有时无,毁坏的堤坝上多了救援队的人。
他原想着支援一下朋友圈里看到的孝义东部的北桥头村,与介休市相邻,东靠汾河。没想到北桥头村的深处还有水情,于是他们越开越深,往返城里把朋友们手边的物资运送过来。
这些天,郭晓明和他的“网红”朋友们在村里遇到一些同行,还看见别的主播在网上号召大家捐钱,代为购买物资。
参与山西洪水调研的志愿者王海波告诉记者,同河南平原呈片状的水灾不同,山西临河村庄地形高低错落,灾情呈点状,只有低洼的村庄被淹。
郭晓明老家在孝义西部山区的胡家窑村。这次碰上雨水、洪灾,他母亲住的老屋也漏水,小溪样的水流从房顶上淌下来,两侧墙体也有开裂。即便如此,老人不愿意跟他离开自己的老屋。
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搬进城里,农村的小学也随着人口迁移往远处搬,他早年也进了城,找了份在矿区开卡车的工作,月入4000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郭晓明寻思着拾起唱歌的爱好,就干起直播。
郭晓明在直播空间里说吕梁方言,和大家拉家常、唱歌,偶尔跑调。他喜欢沧桑和节奏感强的歌曲:“我在狂风暴雨夜里哭到喉咙沙哑,谁人能懂我啊……”
“没人捧。”他哼了哼,“没人运营打赏,干了一年没挣到什么钱。”
闫祥慧在一边狡黠地笑,问起来,在这个以煤炭为主的城市,他开黄过餐馆、物流公司、汽修店……他始终没搞明白里面的门道。就像他觉得,“搞直播得不要脸”,于是在直播里地上打滚、男扮女装,还去太原的直播大佬现场与他们互动——但到头来,喜欢他们的还是只有孝义市本地小几千观众们。
眼见要交不起房租,他俩国庆节前从河北拉回来一批牛奶,准备搞批发,然后遇到水灾,全捐走了。
10月13日,闫祥慧还穿一身生意人的西装,脚边放着十个热水瓶,准备到受灾的乡里去送物资,然后在村里直播一会儿灾情。
闫祥慧在直播灾情
他俩蹚进了水里,不时漂来一枚坚硬的生玉米,远处的水面上,有几头死去的猪翻过身,肚皮涨得鼓鼓的;他们在水中遇上一些回家的村民,用方言问他们:“你家是什么情况?”呼吁看直播的朋友踊跃帮扶。
他们在小圪塔村遇上一个回家路上的中年人,对方说家里90岁的长辈来不及把自己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带走。他回家取来,把装纪念章的盒子放进一个塑料袋里,再把一桶食用油扛到肩上,也在水里慢慢地走。
山西的临河村庄,正等待水势渐止。
10月14日晚间,文峪河边的水泵还在抽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