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条地铁可直达,沪郊这座“骑迹乡村”你去过吗?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自9月25日开幕以来,正在沪上多个社区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此次艺术节以“15分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为主题,以建设实践、艺术介入、展览展示和社区营造等多种方式,展现一批居民期盼、显示度高且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活圈项目。
作为艺术季的分站,浦东新区惠南镇以海沈村为核心区,打造了“1+9+X”的多维度沪乡生活新体验。同时,这里也是沪上知名农产品牌南汇8424西瓜的重要产区之一,两届场地自行车奥运冠军钟天使的家乡,一条以海沈村为核心的骑行文化线路已成为串联乡村社区生活圈的重要方式。
从默默无闻到“骑迹乡村”,海沈村实现了怎样的乡村风貌的华丽蝶变?坐上地铁16号线,去寻找答案吧。
从16号线惠南东站下来,眼前一座颇有设计感的拱形木桥成为了连接城市与乡村最后的通道。于是,刚刚还是大都市的高楼林立,熙熙攘攘,走到桥的另一端,景色立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片大片平坦开阔的稻田占据了全部的视线。
从16号线惠南东站下来,眼前出现大片大片平坦开阔的稻田。 本文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惠南镇是浦东新区的下辖镇,地处上海市东部,即原先的南汇区域内。其“惠南”二字启用于1934 年,因“有惠于南汇”之意而得名。如今下辖 23个社区,29个村,总面积为65.78平方公里。
海沈村位于惠南镇的核心地带,为郊野单元规划保留村,面积达3.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600 亩,居民近1700户。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村庄“因海而生,依河而建”。
如今G1503绕城高速穿村而过,村内设立轨道交通16号线惠南东站,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地铁直达村,更享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美誉。
海沈村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地铁直达村,更享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美誉。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图
十月是丰收的季节,目之所及处,都是金灿灿的稻田,空气里也是稻子成熟的味道。沿着村庄主干道“幸新路”往前走,可以看到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精心打造的大地景观,还有稻田栈道、秸秆艺术等装置。
“我第一次来是在2018年的秋天。当时觉得很诧异,上海近郊竟然有这样一个地铁直达村。而且眼前大片的稻田景观,和路上的城市风貌差异非常大,与背后的城市地铁又形成了非常有趣的碰撞,给人一种超现实的感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导王红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稻田景观是这里的特色。
王红军长期从事乡土建筑研究和设计实践,同时也是此次“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联合策展人。他告诉记者,自2019年起,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常青院士的带领下,他和团队成员通过大量的田野工作,对海沈村进行了总体规划和改造。他们的目标是,将海沈村打造成一个当代乡村景观的多维体验地,一个现代农业与城郊乡村旅游联动发展的美丽乡村。
提升水稻景观无疑是改造的一项重要工程。海沈村的稻田耕作区相对集中,拥有非常开阔的稻田景观,同时由于长期精细化的种植,密集的“水—田格局”也成为了这里的一大特色。
“我们刚来的时候,主干道两侧种植了很多城市化的行道灌木,还有排水明沟,把人和稻田隔离得特别远。所以在规划中,我们首先采用架空木栈道,覆盖明沟,形成人行空间;其次去掉部分灌木,打开视线,形成田野与道路的无缝连接。”王红军介绍道。
密集的“水—田格局”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改造团队认为水稻田不应该只是一个生产性的场景,还要和村民的空间需求结合起来。于是他们把栈道引入稻田内部,通过与主干道结合,形成连续的步行系统,这样既能给游人提供近距离接触稻田的机会,也给村民提供了一个茶余饭后漫步的空间。
稻田步道铺设后,的确很快成为了村民们喜爱的休憩场所,蓝天白云之下,无边的稻田也成为了拍照的好去处。而除了大地景观的提升之外,王红军和团队对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与改造也下足了功夫。
把栈道引入稻田内部,形成连续的步行系统。
心愿桥,采用了弧形拱桥,桥体采用钢结构,桥上为木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图
顺着幸新路继续向前走,路边一栋线条简约的白色建筑像一块醒目的招牌,让人不由停下脚步,这就是“海沈会客厅”。
“房子原来是村委会的杂物间和医务室,因为正好靠近进村的主干道,我们就和村里沟通,把它改造成一个‘会客厅’,承担起接待访客的功能。”
海沈会客厅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图
根据设想,改造团队把房间合二为一,打通内部空间,同时与外部围墙形成一个连续的环廊,院落出入口则移到东侧支路,减少车辆进出对主干道的干扰。建筑立面采用白色粉刷,塑造出简洁有力的体量,传统的空心砌块形成了半通透的视觉效果,丰富了层次感。
有意思的是,团队发现房子内院对整个村子来说,具有特殊的功能。“它白天是停车场,晚上又是村民们跳广场舞的地方。于是在设计中,我们保留了原来‘舞台’的高度,只对场地进行了景观提升,让它更加舒适,更加方便。”王红军说。
海沈会客厅内展示了许多文创产品。
骑行+乡创,串联乡村社区生活圈
“今天我们做乡村振兴,设计只是一部分,需要更多的是系统化的思考,比如海沈村,它振兴的路径是什么?发展的定位是什么?关于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跟当地政府、村民,还有运营企业进行多方面讨论,慢慢形成规划的思路。”王红军说。
海沈村是两届场地自行车奥运冠军钟天使的家乡。
海沈村是两届场地自行车奥运冠军钟天使的家乡。于是,钟天使自然成为了海沈村最具影响力的标志性人物,村里也把骑行文化做成特色产业进行推广。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村形成一个自行车的骑行漫游系统。在规划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把村子比较有特点的场所空间融入进去,比如海沈村著名的‘十二工坊’。”王红军介绍道。
覆盖了骑行路线的此次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导览地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图
骑迹驿站
“十二工坊”,也称为“乡村 CBD”,是海沈村最具代表性的乡村创客工坊集群,集乡村记忆、乡村味道、乡村匠人于一体——“又见老八样”、“天使菜饭”、“黑鱼饭”和“阿婆点心坊”,让市民游客能够享用地道乡间美食;“屋里厢咖啡”和 “乡间酒坊”提供了悠然畅饮的场所; 在“记忆海沈”、“花细草工坊”、“外来星工作室”、“小确幸画室”、“乡间花坊”,游客可以深度体验独具特色的人文艺术;“村上售卖”则贩卖各种海沈特产。
十二道工坊
花细草工坊,是一个制作手工文创的工作坊。
外来星工作室,是一个绘画工作室。
听说“灶头菜饭”是这里的特色,记者来到“天使菜饭”一探究竟。而一问才知道这里的老板不是别人,正是钟天使的母亲。
钟天使的母亲杨文娟告诉记者:“‘天使菜饭’是从2019年开始经营的。当时我们海沈村的旅游也是刚刚起步,村委会就鼓励我们做点菜饭,让游客们进来有吃饭的地方,让他们玩得开心,吃得开心。”
于是,杨文娟租下了这间店铺,虽然面积不大,但中午时分,来吃饭的人也不少,其中也有不少慕“天使”之名而来的食客。菜饭套餐价格也很实惠。
钟天使的母亲开办的“天使菜饭”。
而另一家“又见老八样”据说是更地道的本帮特色。老板陈志超是海参村本村人,16岁开始学习本帮菜。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去过36个国家,在埃及沙漠堵兔子,在美国蓝海钓龙虾,被索马里海盗疯狂追赶,个人经历可以说是相当精彩。如今他把扣三丝、蒸八鲜等经典老八样菜式带回海参村,让大家重拾儿时记忆,也让年轻人有机会感受传统的味道,留住乡愁。
又见老八样
除了本地村民开展活动外,近年来还吸引了一批大学生和城市创业者前来。
“屋里厢咖啡”的老板王馨怡是一位 “00后”,出生于2003年,目前就读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室内设计专业。一次偶然的乡村之旅,她萌生了在海沈村开咖啡店的想法,也很快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我和女儿第一次来的时候,就感觉这里环境很美,田园生活节奏不快不慢。而且我女儿她真的喜欢做甜品,所以让她早点接触社会,吃点苦,也挺好的。”王馨怡的母亲介绍道。
屋里厢咖啡
从装修设计到选品,女儿亲力亲为。工作期间,由于女儿要上课,咖啡店的管理工作就由母亲负责。“经常会碰到一些退休老人,他们从市区到乡下来逛逛,说想不到这里会有一间咖啡屋。”
“城市的生活节奏那么快,偶尔找一个这样清净的地方喝喝咖啡、聊聊天,真的挺好。”王馨怡的母亲说。
王馨怡的母亲帮忙看店。
奥运冠军钟天使的“荣誉室”是整条骑行线上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地,位于两条河流的交叉口附近,包裹在小桥、流水、稻田之间。
杨文娟告诉记者,钟天使小时候,每次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骑自行车,绕着村子骑了一圈又一圈,骑开心了才会回家做作业。而随着钟天使的走红,自行车也已然成为了海沈村重要的文化Logo,随处可以找到与自行车有关的艺术元素。
“我们把天使的荣誉放在里面,如果有小朋友感兴趣,就可以在这里了解奥运故事,学习奥运精神。”杨文娟介绍说。
奥运冠军钟天使的“荣誉室”
王红军说,乡村社区生活圈打造离不开与邻村的联动。为此,地方领导还提出了一个“三村联动”的设想——将海沈村与北面的远东村,南面的桥北村联系起来,把“自在惠南”的骑行文化品牌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并提出了构建“共享圈层”的旅游休闲场景。
“三个村子之间距离比较近,而且特点各不相同,资源可以互补。海沈村处于中间,具有便利的公共交通,可以成为‘三村联动’的枢纽和对外接待的第一站。那么未来一些公共服务功能,比如村民食堂、儿童友好养老设施、特色文化设施都可以共享共用。”王红军说。
“三村联动”将海沈村、远东村、桥北村的资源联系起来,形成共享圈层。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图
乡村改造,尊重乡村原来的“味道”
“原来是黄泥路,后来变成了水泥路,再到后来是柏油路,进村的路越来越宽;以前我们的房子是草房,后来是瓦房,再变成楼房,现在是小别墅,越来越漂亮……”
79岁高龄的村民陈生海,是一名退休的中学老师,这次也临时做起了艺术季的志愿者,他向记者讲述了海参村过去艰苦的岁月,同时也对现在的生活赞不绝口。“现在生活越来越神气了,我们村像花园一样。”
村民陈生海的家就在“乡间花坊”的后面,出门就是大花园。
的确,海沈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村民的居住空间上得到了尤其鲜明的展现,一栋栋新式乡村住宅拔地而起。如果你仔细留意,会发现一些老旧瓦房还没来得及拆,有的甚至被包括在新家的院墙内,成为了一份独特的“纪念物”。
王红军和改造团队在海沈村倪家宅路上还发现了一栋农业学大寨时期的旧仓库。这栋尚存的老建筑,年代虽算不上特别久远,但也代表了一段特殊的历史。仓库屋顶结构为三联砖拱券,主要墙体为空斗墙,体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典型的工艺做法,内部空间呈现出特有的氛围。仓库后来还曾被用于猪圈。
农业学大寨时期的旧仓库,改造前的样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图
原有结构虽残破不堪,但改造团队在改造设计中保留了原有红砖拱券结构和空斗墙,并结合新型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确保其安全。同时结合新功能,将原本的结构材料暴露在新的空间中,借此形成独具魅力的空间特质。
通过改造,既保留了原来的特色,又增加了新的功能。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图
“虽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乡村民居从面貌上面来看,显得比较纷杂,有的甚至并不美观,但对我们来说,现代民居和过去的传统民居,都是一脉相承的,是有延续性的。比如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的三开间砖头立柱外廊式的住宅,正是脱胎于传统的民居格局,即便在后来的演变中,又受到西方住宅风格的影响,开始变得越来越当代化,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村民还是保留了一些过去的生活习惯,比如院子向街道敞开,零星的生产活动仍然会在堂屋廊下开展等等。”
这栋老宅通过改造成为了“记忆海沈”展览馆。
王红军认为,民居是阅读乡村人文环境很好的媒介。因此,改造团队不希望乡村风貌变成符号化的整齐划一,而失去了本身蕴含的历史内涵和生活信息。
“为了迎合城市人的口味,我们会看到一些乡村改造,喜欢复制一些传统符号。但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对所谓的传统风貌的简单化想象,是不是全都要变成‘粉墙黛瓦’,就是好的改造呢?对此,我是有疑问的。”
民居是阅读乡村最好的媒介之一。
“我们希望建筑呈现出一种真诚的状态,是对当下生活和社会结构的真实反映,虽然可能没有那么美观整洁,但通过生活的烟火气,会让你慢慢认识乡村,这才是阅读乡村最好的状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