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残奥点将台】李朝燕:没有左臂,他用双腿为自己插上翅膀
残奥点将台
编者按:
当前,第16届残奥会已经落下帷幕。在残奥会的赛场上,充满着不平凡的震撼与感动、生命的不屈与绽放。独臂泳将奋力击水,盲人跑者努力冲刺,轮椅运动员潇洒挥拍……残奥运动员们用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没什么不可能”!
近日,中国残联融媒体开设“残奥点将台”栏目,带您一起走近中国残奥运动员们,他们排除万难,用意志、体能和技能的较量突破生理、心理上的各种局限,用拼搏精神和乐观心态重新定义可能性;他们自强不息、奋勇争先,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今天,“残奥点将台”栏目带您走近在东京残奥会上获得男子马拉松T46级金牌的李朝燕,一起来看看吧!
# 漫画风采 #
# 人物事迹 #
9月5日,在东京残奥会男子马拉松T46级决赛中,中国选手李朝燕以2小时25分50秒的成绩,夺得金牌,并创造了新的残奥会纪录。
李朝燕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1989年,李朝燕出生在云南省文山州的一个普通家庭,后来举家迁到红河州屏边县,在那里度过了大部分青年时光。
3岁多由于爬变压器,他不幸失去左臂,年少的他还不懂未来将会面对的路。尽管只有一只手,李朝燕还是考上了高中。不过他将要面对的除了可能存在的异样眼光,还有读书之外家庭的重任。
2009年高考,李朝燕被云南财经大学录取,攻读会计专业。正是2009年到省城昆明求学的日子,他在那一年真正接触到了竞技体育,走上专业训练之路。
李朝燕(中)在比赛中冲线。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大学开学,李朝燕拿着各方筹集的5000块钱到昆明,进入学校没敢交学费。省吃俭用之余,渴望加入运动队通过比赛拿到一些奖金填补学费的空挡。
几经辗转,他终于得到了一个机会。“当时他们把去海埂体育训练基地的公交线路告诉我,去了之后跑了个800米,我被教练留了下来,算是开始系统的训练。”
之后的几年,李朝燕过着一边训练一遍读书的日子,在财经大学和海埂基地间两边跑。系统训练不到一年,便斩获了多个省残运会冠军。
2011年在杭州举行的第八届全国残运会,李朝燕在带伤作战的情况下夺得1500米、5000米、10000米三项冠军。
“当年的马拉松,由于肠胃问题38公里后体力严重透支晕倒了。虽然平时训练水平远超当时的冠军,但比赛就是这样。当时那场比赛决定2012年伦敦残奥会的资格,我失去了机会,受到了很大挫折。”
四年后的里约奥运会,李朝燕没有再次让机会溜走。最终他出征里约以2小时33分35秒夺得T46级马拉松金牌。同年他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李朝燕在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从2009年正式系统训练,李朝燕的训练足迹遍布东莞、都江堰、鞍山、厦门、玉溪、北京等。而训练周期和模式与田径专业队无异,具体到马拉松项目,就是有氧厚度的堆积和速度耐力的专项训练。
对于只有一只手臂的李朝燕来说,身体不平衡是最大的问题。“左右不平衡导致脊柱弯曲,训练时腰容易受伤。左右发力不一样,腿部也经常受伤。”李朝燕说。
除了马拉松之外,他每年还会参加场地赛,距离覆盖5000米、10000米,甚至是800米、1500米等中跑的项目。
李朝燕的社交平台昵称叫“展翅之燕”,虽然3岁就失去了一只臂膀,但他做到了展翅翱翔在世界舞台的上空,并且是飞得最高的那一个。
# 项目介绍 #
田径
关键词
①地 点:奥林匹克体育场(径赛和田赛项目)(Olympic Stadium)东京(马拉松)
②日 期: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至9月5日(星期日)
③金牌数:167枚(其中男子93枚,女子73枚,混合项目1枚)
④运动员:1100人(男运动员630名,女运动员470名)
项目概况
田径是残奥会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出现在1960年的罗马残奥会上。残奥会田径比赛分为三部分,径赛项目:短跑、中距离跑、长距离跑和接力跑;田赛项目:投掷和跳跃;公路项目:马拉松。每个运动员的级别有两位数,第一位数字表明运动员残疾类别,第二位数字表明运动员的残疾程度(第二位数愈小,残疾程度愈重)。用“F”和“T”区分参加投掷比赛、跳跃与径赛比赛的运动员。
田径项目是我国历年来参加残奥会的优势项目。1984年我国第一次派团参加残奥会便获得了两枚金牌。在雅典、北京、伦敦、里约4届残奥会上田径队共取得128枚金牌,为中国代表团取得金牌、奖牌总数双第一,实现残奥会四连冠做出了重大贡献。在2019年残疾人田径世界锦标赛上,田径队以25枚金牌、23枚银牌、11枚铜牌,并创造了8项世界纪录的优异成绩,位居第一。
文字:综合自网络及中国体育代表团资料等
视频:素材来自央视频、图片来源新华社,剪辑制作王鹏
漫画: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联合山东世博华创动漫传媒有限公司出品
原标题:《【残奥点将台】李朝燕:没有左臂,他用双腿为自己插上翅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