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殖民北美洲︱华尔街曾是荷兰人的北城墙

叶山
2016-08-26 09:48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说到北美洲的殖民历史,人们的目光经常被西班牙、法国和英国这三大主要势力所吸引。其实,在这三大强国纵横千里的殖民版图背后,还隐藏着一些其它国家的殖民地。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要数荷兰人的殖民地了。荷兰人在北美的殖民地面积不大,历史也不长,但却给后世留下了一座世界之都——纽约。

早期探索:哈德逊的探险与哈德逊河

当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水手们进行远航、企图瓜分世界的时候,位于欧洲低地的荷兰还是西班牙帝国的领土。直到16世纪末,荷兰才脱离西班牙的统治。但是,荷兰国土狭小,极缺自然资源。在列强环饲的欧洲,他们必须找到自己的出路。在17世纪初那个全球贸易逐渐兴起的时代,聪明的荷兰人独辟蹊径,打起了海洋的主意。一时间,世界各大港口都能看到荷兰水手的身影。巨大的经济收益,让荷兰这个刚独立不久的小国,一跃成为欧洲大陆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被人称作“海上马车夫”。他们的首都阿姆斯特丹也成了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城市建设得漂亮且宜居。

作为“海上马车夫”,拓展商路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荷兰人的日常工作。从北极到澳洲,荷兰的船队孜孜不倦地寻找更便捷、安全的海上航线,以扩大自己的商业利益。东印度公司等特许航海公司也应运而生。这一过程中,荷兰人唯才是举。不仅聘请自己国内的优秀航海家、探险家来担任船队的领队,也聘请其它国家的优秀人才来担任向导。这时候,一位著名的英国探险家进入了荷兰人的视野,而正是这个人,帮助荷兰人敲响了通往北美大陆的大门。

这位英国探险家名叫亨利·哈德逊,曾经是英国莫斯科公司的水手。他曾率领船队勇闯北冰洋,企图找到从北冰洋前往远东的航道。虽然他们的船队遭遇了大面积的浮冰,被迫返程,但他却带回了有关鲸鱼的情报,开启了欧洲各国大规模捕鲸的历史。这次勇敢的远征让哈德逊名声大噪。当时,荷兰人希望在北美新大陆上找到一个通往亚洲的海峡,这样,他们就可以避免同西班牙、葡萄牙以及阿拉伯的船队竞争了。

哈德逊的画像

在荷兰人的重金聘请下,哈德逊欣然领命。1609年,他的船队到达了北美洲东海岸。他先后在东海岸发现了三个“疑似海峡”的出口,却最终发现那只是三个海湾或河口而已。探险也很不顺利,甚至有船员被当地的原住民一箭射死。物资用完后,哈德逊只得率队返回欧洲。

回到欧洲的哈德逊遇到了麻烦。船队返回荷兰之前,先在英国的朴茨茅斯港停靠。肥水不流外人田,英国政府知道哈德逊掌握了很多北美洲的地理资料,还拥有珍贵的航海日志,遂派人来索取。作为职业航海家,哈德逊自然不肯交出这些资料,英国随后以叛国罪将哈德逊扣押。幸好,哈德逊的日志却最终被一位荷兰外交官拿到,并被带回了阿姆斯特丹。

由于人被扣押,考察又没有实质性的发现,荷兰人决定不再雇用哈德逊。第二年,英国请哈德逊将功折罪,担任向导,探索美洲的北侧海域。没想到这一次,哈德逊一去不复返。他在海上犯了众怒,被驱逐到一艘小船上,失踪于茫茫大海。

哈德逊的航线,红色为荷兰船队搜寻东海岸,蓝色为英国船队搜寻北部航道

哈德逊失踪了,但他的航海日志却留在了荷兰。一些投机商人通过各种手段,看到了这本日志。日志记载,哈德逊的船队曾经在一条河口溯流而上,发现那条河里生活着很多海狸。看到海狸,这些敏感的商人们非常兴奋。因为在当时,由法国人从北美洲带回的海狸皮,能卖出很高的价钱。这些商人们立刻看到了可以迅速致富的商机。于是,他们组成了船队,历尽艰险漂过了大西洋,进入了那条被哈德逊探索过的河流,这就是今天的哈德逊河。

哈德逊河流域地图

流经纽约市区的哈德逊河东支,以及河上的布鲁克林大桥

果然,哈德逊河里生活着很多海狸。那些不畏艰险的荷兰先行者很快就赚了大钱;后续的商人们也纷纷地涌向了新大陆。然而,商人经常遭到原住民的袭击。为了保卫自己,这些荷兰商人在哈德逊河里船只可达的最上游,建立了一个邮局兼据点,名为拿骚堡。

不久后,他们又在附近的区域建立了另外几个邮局兼据点。和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成建制的据点不同,荷兰人的这些早期据点都是各自为战,与荷兰政府没有多大关系。因此严格来说,这些据点只是一些散兵游勇,还算不上真正的殖民地。在同一时期,荷兰的其它航海家也带领舰队造访了东海岸的许多地区,绘制了大量的地图,但他们都未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殖民地。

1614年荷兰航海家绘制的纽约和康涅狄格海岸线的地图

华尔街曾是荷兰人的北城墙

1621年,反射弧有点儿长的荷兰政府似乎突然回过味儿来了。哈德逊河不仅出产海狸,而且下游又宽又深,良港遍布,为啥不建立殖民地,去将其牢牢占领住呢?英法西等国都在北美洲开疆扩土,为什么荷兰就不去圈几块儿地呢?

说干就干!为了和其它殖民国家竞争,荷兰政府批准成立了一个新的特许殖民公司——西印度公司。这个公司主要负责在包括北美洲的世界各地,去抢占还未被其它势力所侵吞的土地。西印度公司可不是一般的特许公司。他们是带着打手出发的,因为在必要的时候,荷兰政府允许西印度公司进行军事行动。

1624年,西印度公司的船队来到了哈德逊河。他们逆流而上,到达了拿骚堡,建立了一座官方规划的永久据点,名为奥兰治堡。这是荷兰人在北美洲的第一个正式据点,也就是现在的纽约州首府奥尔巴尼的雏形。

1649年绘制的奥尔巴尼(拿骚堡)示意图

1770年,被英国吞并后的奥尔巴尼规划地图(来源:Albany Institute,右边是北)

随后,荷兰人又把如今的特拉华和新泽西等当时无人管辖的地区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建立了几处小堡垒。可是,这几处堡垒在几个月之后,就全部被原住民铲除了。荷兰人并未因此受挫。扩张的失败,反而让西印度公司的领导人彼得·米奴伊特吸取了教训。米奴伊特不仅是公司的领导,也是荷兰殖民地的第三任指挥官。他是个猛人,脾气很倔,从不言败。特拉华的据点建设失败后,他就开始物色新的“风水宝地”,以图继续发展荷属殖民地。

第二年,米奴伊特又看上了哈德逊河口的一个岛屿。通过谈判,他用很低的价格,从当地原住民手中买下了这个岛屿的所有权。随后,米奴伊特带领公司,照猫画虎,按照欧洲老家阿姆斯特丹的模式,在岛上建立了一座城市——新阿姆斯特丹。这个城市成为了荷兰人在北美的经济和交通中心。由此,荷属北美殖民地——新尼德兰——正式建立。

新阿姆斯特丹

这个新阿姆斯特丹,就是现在号称世界之都的纽约之前身。而这座城市最初的规划,正是名副其实的阿姆斯特丹在北美洲的翻版。今天,在纽约曼哈顿的南部,城市的规划中还留有新阿姆斯特丹时期的影子。金融界大名鼎鼎的华尔街(Wall Street),其地名的意思是城墙街。这是因为,华尔街在17世纪,正是新阿姆斯特丹的北城墙所在地。同样,在今天的曼哈顿南部,还有叫做运河街(Canal Street)、沃特街(Water Street)和宽街(Broad Street)的街道,这些街道的位置,在当年正是仿照欧洲阿姆斯特丹的运河,在新阿姆斯特丹的城内城外所修建的几条水道所在的位置。

早期新阿姆斯特丹的画像,和现在的纽约有天壤之别

熟悉纽约地理的人肯定很清楚,华尔街实际上是在曼哈顿很偏南的位置,而这条街却是当年新阿姆斯特丹的北界。由此不难看出,新阿姆斯特丹的占地面积其实并不大。今天的纽约曼哈顿,从华尔街往北的街道,大致呈规则的网格状分布,东西走向的叫street,南北走向的叫avenue。而那些规则的街道,是后来英国人规划的,和荷兰人无关。在新阿姆斯特丹附近,荷兰人还建成了几座村庄,包括布鲁克林、斯塔滕岛和哈勒姆等。它们的地名都保留至今。

新阿姆斯特丹在今天纽约的曼哈顿岛的位置

新阿姆斯特丹虽然是荷兰殖民地的中心城市,但它的规模一直不大,和同时期英国殖民地内的核心城市波士顿有着巨大的差距。这是因为,当时的荷兰本土经济发达,人民的生活也很优越。除了那些逐利的商人以外,很少有荷兰人愿意不远千里来到新大陆发展。

荷兰人登陆斯塔滕岛建立殖民地

不管怎么说,新阿姆斯特丹让荷兰人在北美有了安全的立足之地。新阿姆斯特丹的成功,让西印度公司有了经验:要先用金钱搞定当地的原住民,把土地买下来,然后再进行建设。于是,从1629年起,西印度公司推出了“大庄园系统”(patroon system)这种新的殖民模式,来拓展自己在北美的业务,同时也吸引更多的荷兰人到北美洲来发展。

“大庄园系统”是这样运作的:西印度公司鼓励它的会员向原住民购买土地,并建设殖民地,吸引欧洲本土的荷兰人。如果一个殖民地中,有50位十五岁以上的劳动力,那么这位会员就会获赠哈德逊河等河流岸边相应面积的肥沃土地。一般来说,一位符合条件的会员会获赠一条河岸边16英里长的河岸土地,或者两岸各8英里长的土地。而在这些区域内,这些会员会被认证为大庄园主,几乎拥有辖区内的一切权力,俨然一个个诸侯王。

符合条件的会员所得土地范围

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西印度公司的会员们纷纷向原住民购买土地,并连哄带骗地从欧洲大陆吸引来了很多移民。随后几年间,荷兰殖民地沿着河岸,向着内陆迅速扩张。1645年,在殖民地领导人维勒姆·凯弗特的领导下,荷兰人击败了原住民勒纳普人,占领了大片土地,在北美洲的东海岸形成了一股可以和英国抗衡的势力。

1650年左右的荷兰、英国和瑞典殖民地的形势图

盛极而衰的荷属殖民地

荷兰殖民地的迅速崛起,很快就让附近的其它势力有所顾忌。环顾四周,受荷兰威胁最大的要数瑞典的殖民地。瑞典殖民地的来历,其实和荷兰的西印度公司有很深的渊源。还记得创建了新阿姆斯特丹的猛人米奴伊特吗?这位脾气很倔的西印度公司领袖,因内部矛盾,被西印度公司给开除了。

但是,这位猛人天生具有领袖气质,他这一走,带走了西印度公司里面和他关系较好的一批瑞典骨干。他带着这些人来到特拉华,赶走了原住民萨斯奎哈纳人,建设了瑞典殖民地。随后,米奴伊特往来于北美、瑞典和加勒比海之间,为殖民地的发展不辞辛劳地奔波,后来他在一次旅途中遇到了飓风而身亡。

米奴伊特的画像

米奴伊特死后,荷兰和瑞典的殖民地在相安无事地发展了十多年之后却兵戎相见。冲突的导火线远在欧洲。17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各国,由于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分裂,而分成了两派,互相攻伐,史称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中,荷兰和瑞典是站在一方的同盟。当时的瑞典在波罗的海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在战争中对抗西班牙军,保护了荷兰的国家独立。

荷兰在三十年战争期间获得了完全的独立,并迅速成为海上一霸。但瑞典还是喜欢以旧眼光去看待荷兰,认为荷兰是离不开自己的小弟。既然是小弟,偶尔欺负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于是在北美洲,瑞典人一厢情愿地把荷兰殖民地视作自己的后花园。他们时常未经同意,就在荷兰人的辖区内建立据点或村庄。荷兰人起初保持了克制,但瑞典人三番五次地做出这种越界行为之后,荷兰人开始生气了。

荷兰和瑞典之间的殖民地战争就这样爆发了。瑞典人虽然有波罗的海舰队,但远水救不了近火。在北美,他们不是荷兰人的对手。1654年,瑞典军北伐荷兰殖民地,却不想反被荷兰人抄了后路,全军覆没。从此,瑞典殖民地被荷兰吞并。

随后,荷兰人又惹上了法国人。荷兰和法国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倒不是为了土地,而是为了争夺哈德逊河上游的海狸狩猎区。法国人善于笼络原住民,强大的休伦人和齐佩瓦人等都是法国的盟友。为了对抗法国,荷兰人也主动拉拢易洛魁人、佩科特人和莫西干人等原住民,壮大了自己的阵容。一时间,法国和荷兰在狩猎区问题上谁也压不住谁,打成了平手。至此,荷兰人在北美的统治登峰造极。

1650年代荷兰人绘制的新尼德兰极盛时期主张领土

击败瑞典、战平法国,信心爆棚的荷兰人,却惹上了一个不该惹的对手——英国。实际上,英国人对新阿姆斯特丹这座深水港早就虎视眈眈,只可惜找不到吞掉它的借口。然而,过于自信的荷兰人主动给了英国人口实。在吞并瑞典殖民地的同时,荷兰人也试图把英国的康涅狄格和纽黑文殖民地给一勺烩了,结果反被人数不多的英国驻军打了回来。1651年,双方签下停火协议,把边界固定在哈德逊河以东二十英里处。这也就是如今美国纽约州的东界的由来。

直到今日,纽约州哈德逊河东岸还有20英里缓冲,之后才进入新英格兰各州

然而,英国人签署停火协议只是缓兵之计。1664年,在英国查理二世国王的允许下,强大的英国军队远征哈德逊河,英国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攻进了新阿姆斯特丹及其附近的荷兰领地。荷兰人吓得枪都没敢多放,落荒而逃。由此,英国把新英格兰和南方的殖民地连成了一片,独占东海岸。虽然荷兰人在1673年曾经试图夺回纽约,但最终也没能战胜强大的英国,于第二年彻底将新尼德兰割让给英国。英国国王把新阿姆斯特丹及以北的区域赐给了约克公爵,并改其名为新约克,也就是纽约。而南方的领土也被分封给了伯克利勋爵和卡特莱特爵士等英国贵族,后来组成了新泽西。荷兰在北美洲大陆上的殖民历史也就告一段落了。

1674年,荷兰人离开新阿姆斯特丹(纽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