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企反思走出去得与失:先搞懂游戏规则,要和当地百姓交朋友
自2013年9月,中国提出涉及65个国家和地区的 “一带一路”倡议后,已有数万家中国企业和上百万中国人走出去。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此前报道,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时,国内“一带一路”研究机构数量进入井喷期,数量虽繁荣,但大多是研究宽泛的“空壳子”。这类机构到国外去宣讲“一带一路”,大多是低水平的重复劳动。即使大谈合作,可又往往说不出具体要合作些什么。
如今,关于“一带一路”的议题研究,已逐步落实到具体项目层面。正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所说,毕竟“‘一带一路’的推进,更多还是以项目的方式来开展”。
“媒体上看到的大多还是正面故事,但实际上,负面、失败的走出去案例太多太多。” 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总裁陈新华说。
6月17日至19日,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在海南博鳌主办的首届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上,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官员、学者和企业家们高谈阔论“宏观战略博弈”的声音少了,聚焦“走出去 ”的具体案例和风险教训的多了。凤凰国际智库承办的“一带一路投资风险及防范”为主题的论坛上,各方纷纷将案例摆上台面,分析得失教训。
避免盲目“走出去”
在“中国走出去”的大潮下,中国项目的“走出去”已有不少负面案例。从缅甸密松水电站项目搁置、墨西哥取消高铁项目中标结果、再到中国投资美国的高铁项目“黄了”……媒体每报道一例“失败项目”,往往就在国内掀起热议。
做好“走出去”准备的第一步,在于企业是否认清自己究竟在做些什么。“粗放式”的走出去模式下,企业会陷入一种“怪圈”,哪里能赚钱就“一窝蜂”地冲过去,最后自己吃了不少“哑巴亏”。
企业走出去,最重要的就是先把项目选好,项目的选择好坏会对后期整个经营状况有决定性的因素。“判断投什么项目,主要还是基于对资源价值的判断,未来的资源价值是怎样的走势?企业能不能持续在海外发展,这并不是国家或者一个‘大政策’能够给你提供保证和机会的。” 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说。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以一个“金融投资原理”告诫企业家们——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他举例说,从区域选择上来看,大多数失败案例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中亚国家,企业可以从这些东南亚、中亚国家更多向中东欧国家转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波兰,就在释放出在中东欧投资项目的“好信号”。再比如,从产业选择上,最先走出去的多为能源、金属行业,需要转变思路,向服务、金融领域这些方面转变。
除了企业走出去的定位不明确,企业维护海外利益的能力同样是一个“大问题”,在这方面,中企缺乏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和应急机制,法律保障、安保措施、人员培训等等这类可实现事先规避风险的准备都没做到位。
冯玉军表示,尽管中国在GDP总量上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也构建了亚投行、金砖银行等多边机构,但中国的经济质量、中国在参与全球经济的过程中,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仍然相对脆弱。无论是国家层面各个部位之间的政策协调,还是市场层面的企业、个人、保险、安保这些能力的建设,仍然存在不足。“所以‘一带一路’项目要想推进,我们必须打铁还要自身硬,从内部做起,从增强自身的能力做起。”他说。
投资前先得研究好“游戏规则”
“走出去”过程中,企业往往容易忽视了解“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一个企业出去投资,不要认为自己的国家就会给你背书,也不要因为‘一带一路’的倡议,就想当然地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给你开绿灯了,一定要落实商务和法律方面的安排,要慎之再慎。”陈新华说。
值得注意的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样也被认为国际关系角力的焦点,一些相关国家的态度也会对中企走出去的项目产生非常大的转折;另一方面,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世界正在经历着全球化的退潮。
冯玉军表示,全球化退潮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于全球或者地区贸易投资规则的改变,是当今世界的两个重要变化。在美国总统竞选过程中,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希拉里,美国对外政策的某种孤立正在显现。美国TPP或是TTIP的战略规划,其目的也是以更高门槛,形成一个对冲力,以影响中国未来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在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过程中,规则是至关重要的。”他说,
“通俗一点来说,如果大家已经习惯了打拖拉机,但是人家现在改玩斗地主了,如果不清楚规则,就会在这里吃亏。”
陈新华表示,很多国家都希望能够运用本土社会、本土资源,但这可能跟中企的项目要求相差甚远。
在一些国家,该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也成了中企项目落地的“壁垒”——比如中国人在当地没有工作许可,派过去的中国员工被当地拘捕罚款等等;从事能源或者矿产资源开发的项目会涉及环保问题,企业有没有研究法律,按准则去实行,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美国相关法律法规导致中国首个在美高铁项目受挫,美国私营铁路公司西部快线在声明中表示,这个项目的最大阻力来自美国联邦政府规定,高铁列车必须在美国制造。
谈到具体政策法律,专门从事法律咨询工作的南美映墨盟拓投资公司总经理王雪琰为中企提了些建议。一般情况下,企业会找一些在当地颇具有威望的大律师事务所,可以把这些在当地具有强大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的律所当做获取项目的伙伴。但是在具体过程中,中企可以尝试把一些事务性工作交给中小型律所来承接。在提供事务性服务当中,大律所和小律所在服务质量上,可能没有太大区别,但在效率方面,小律所可能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具有优势。“中企在法律服务机构的选择上可以做一些改进,大律所、小律所究竟怎么用,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匹配,这也是项目‘本土化’的体现。”她说。
别只和政府打交道,要和当地百姓交朋友
一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软实力不足、不善于和当地打交道的“人为风险”同样成为了绊脚石。
“当地的舆论影响太重要了。”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产品总监、新华丝路事业部总经理陈小彬说,“中国项目在‘走出去’过程中,对当地的文化传播、舆论的引导能力不足。”
她举例说,中企投资印尼雅万(雅加达至万隆)高铁项目,在印尼投资企业需要办理相关许可证,办证的过程极为复杂。在办理证件的过程中,印尼当地和国外媒体就屡屡报道中国在印尼的雅万高铁项目被搁置,但事实上,中企在当时只搞了奠基仪式,没有正式施工,并且在同步办理许可证。不过,在这一事件的舆论传播当中,中国就显得很弱势,有口难辩。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走出去”的典型失败案例——缅甸密松水电站项目中,舆论影响也是导致项目被搁置的原因之一。
“对这一项目持反对态度的观点都来自于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当地民众代表,缅甸当地的非政府组织有几百家,鱼龙混杂。”陈小彬说,“我们分析一些发出反对声音的媒体,有很多是民间媒体,还有一些是国外的基金会所支持的媒体等等。可见,形成这一舆论背后的人为原因很复杂。”
董希淼表示,关于缅甸密松水电站的问题,中企和当地政府进行了很多合作,但跟当地老百姓沟通很少,对这些当地老百姓利益关切关注不够。
冯玉军举例说,中企帮助塔吉克斯坦修了现代化高速公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塔国交通状况。但塔国国内的一些利益集团收取了不合理的过路费,当地老百姓并不了解具体情况,所以责备落在了修建公路的中国人头上。
当然,也有一些正面案例。比如中企给苏丹修建水电站,为苏丹提供太阳能设备;在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海水淡化厂日均提供500吨淡水,目前港口运作每日所需淡水量为100吨,剩余400吨淡水免费提供给当地老百姓。这些都拉近了和当地老百姓的联系。
“中企善于和官方政府打交道,这是优势也是劣势,我们其实要更多关注和当地的关系。”冯玉军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