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封面故事|张小斐:与不确认感共存

2021-10-13 08: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Madame Figaro MadameFigaro

这大半年来,张小斐推掉了不少送上门的剧本,也拒绝了许多人向她抛出的橄榄枝,她对待自己演员的工作,变得越发地谨慎,也变得更加严格,“就好像心里系着了一根弦,被拽着,你不敢太放松,所以就只能不停地往前走。”

大半年前,因为《你好,李焕英》的大获成功,关于张小斐,大众忽然一下子生出了许多好奇与关注度,有人挖掘她默默无闻时期的过去与今时今日做对比,借此描绘一个蛰伏已久的女演员多年拼搏终有回报的励志故事,有人揣测如今拥有代表作和影响力的她下一步究竟要做什么,有人在好整以暇地观望她的影响力究竟能够持续多久,这些无数个疑问伴随着汹涌而来的关注被宣泄在社交媒体的各个角落——她成为了一个被外界不断审视和严密观察的对象,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在舆论的环境中讨论。只不过对此,当事人的张小斐显得很淡然,她几乎还是和以前一样,安静且有条不紊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依旧会照常和朋友们去火锅店聚餐吃饭,就算是被拍到的“机场街拍”也都是往日里最轻松日常的模样,甚至很多时候开工时,随行的工作人员也就只有一位相伴多年的经纪人。

当然,变化肯定也是有的。54亿的高票房号召力,还有业内与观众巨大的关注度,于张小斐而言,这些是她继十四年以来兢兢业业努力后终于尝到的甘甜。关注多了,机遇自然也就多了,于是,优秀的合作机会、梦寐以求的剧本,都以过去十几倍的量纷至沓来,被送到了她的手里——她终于有了可以选择的权利。“感觉自己终于被别人看到了,也被业内人认可了,有了好多可以实现的机会。”

但是,与之并存的是一种出于对被期待和被喜欢的焦虑,它在张小斐的心里时隐时现,越来越多的观众期待她能不能再拥有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角色,也有不少人在观望她是否能够再创票房辉煌,所以,当她回顾这半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改变时,她也并不避讳在这样高度关注度的下,自己所感受到的压力,只是这些的压力多数情况下都被她消化为动力和严苛的自我要求,“因为不想让喜欢我的人失望,所以会对自己更严格,是会比过去更焦虑一点,”她顿了顿,“因为我还是希望大家对我是喜欢的。”

所以,继“走红”之后,当她面对眼花缭乱的剧本时,一方面感到的了莫大的惊喜,有了一种特别真实的被认同感,另一方面她也变得越发地慎重,警惕自己不要被涌上心的虚荣感所吞没,因为她心里特别清楚要还是想演出一个好的角色,这个“好”的必然前提是可以让她有更多发挥和自我成长的空间。当然,更多的时候,她会反复告诫自己“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但,她也是能够了解旁人对她的期待,同时她也拥有对自己的期待,“我对自己会有期待,但不会强求。我其实是一个自信和不自信并存的人,会纠结也会着急,我不能否认自己还是会在意外界对我的评价,但我能做的,也就只有一步步走。”

有的人不说对自己的期待是什么,其实不是因为对自己没有期待,而是因为很多时候期待如果在尚未被实现时说出口,就好像会被认为是一种空想。目标的实现,脱离了实际行动的话,那么这种“期待”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是张小斐心里知道的,“我爸从小就不让我吹牛。就好像是小时候的一种魔咒,如果你把愿望说出来了,那就不灵了。我心里藏着一些(期待),其中能够告诉大家的是,如果有天当你脑海里浮现起‘心目中的好演员’时,里面有我的名字,那就行了。”

因为谨慎,也出于自我高要求,张小斐在人气上升阶段推掉了许多剧本和综艺节目。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让她错失了大量的曝光率和维持人气的机会。一部作品带来的人气和影响力,通常的热度期会是三个月至半年,因此很多事业上升期的演员都会在这一阶段,趁热打铁,再接再厉,趁着还有话题度时就赶紧接手下一部戏。她心里自然也是明白这一条行业规则的,况且如今的她想要演戏的欲望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强烈过,只是理智的她,更懂得抉择。

“我就想选一个能让自己特别有表演欲的角色。有的戏找上来,我知道演了能维持曝光,但我不想又重复自己。”她知道人气对演员而言的重要性,也深知在快节奏市场中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被取而代之,她不是没有忧虑过“拒绝多了,万一自己忽然过了气,没人来找我了怎么办?要不要妥协算了?”但她更担心的是,如果自己一时上头,作出了后悔的决定,那或许会更加得不偿失。于是,她选择了等,就像是她微信朋友圈封面图的“慢行”路标,她克制地放慢了脚步,跳出来,看清自己到底要什么,然后静心等待那个合适的角色出现。“其实我有想过万一一直没有合适的角色,我该怎么办的。”“那要怎么办?”“一个演员一辈子能有一个被记住、被认可的角色已经很难得了,我用了14年等来了李焕英。所以,我不怕等。”

演员的工作很像“围墙”,墙内的人自有打算,墙外的人往往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尽管,这大半年来,张小斐在工作上的确没有闲着,但也确实因为尚未有作品诞生而受到了一部分人的质疑:“她是不是不想继续当演员了”“她是不是要做流量”……这样的评论层出不穷,其实她都有看到和听到,也正因为如此,在顶着这些外界压力的前提下,她的“慢行”也显得尤其地弥足珍贵。

“演员是个特别立体的职业。对演员来说,体验没有做过的事情都是很重要的。在这大半年里,以前没做过的事情,我都一一实现了,这些经验对我来说,都特别珍贵,我还挺佩服自己的。至于‘流量’……”她忽然笑了起来,“我觉得它是一个中性词,挺好的,它说明我的作品的确带来了挺大的影响力,然后变成了大家对我的关注。”

半年前,张小斐曾经接受过我的一次采访。彼时,她提及,在演员的职业生涯中,她身上的不确认感一直如影相随,而这种不确认感即便是当她成为了旁人眼中最高票房女主角、在电影史上留名时,也未曾减少过一分。究其根本,她终究是一个普通人,这种不确认感或许与那一段漫长的等待期有一些关系。默默无闻的时候,不确认感自然而然是最充盈的。但,如今半年过去,事业螺旋上升的她成为了那块炙手可热的金子,在万人面前如星光闪烁,获得无数的爱意,那么这种不确认感如今有减少了几分吗?

“我觉得,不确认感好像一直都是身上存在着的一部分。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自信也许会渐长,但不确认感也始终存在,它像是会促进我成长的东西。如果有一天不确认感消失了,我反而会觉得不安,我想,我是需要刻意保持不确认存在的。”

这种不确认感让张小斐在演员之路上走得更加谨慎,也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因已有的成绩而轻飘,“尤其是在演戏这件事上,好像是没有一个准确标准的,大部分的情况都只关乎演员本身的直觉和审美,所以(我)才需要观察别人怎么演,然后领会,思考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不确认感是会让我变得更好的。”

经历过漫长等待,也拥有了万众瞩目的高光时刻,她对拥有和失去的承受力与日俱增,如今更可以用无所挂碍的心态看待所拥有的一切,也看得更加清晰。她和大部分的普通人一样,因为被喜欢、被期待,会觉得开心与满足,但是短暂的开心之后,是会立刻自我警醒,将冒出头来的“骄傲”悄悄摁回去。“现在的这种状态,就像是鞋里有一粒沙,还有一根弦拽着,会让我对眼前的事情有期待,有欲望,但也会迫着自己要慢下来,适应心里的节奏。我也有过怀疑当下自己做得对不对,但很多时候,我会相信按照这个节奏,我是能完成自己目标的。”

9月底,沈腾导演的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上映,张小斐在片中扮演了一位母亲的角色。这次的客串出演来得即兴。没进剧组的时候,她对要扮演的角色一无所知,也没有剧本,都是临场发挥。直到去了现场,见了沈腾,张小斐好奇地问:“腾哥,我演什么呢?”沈腾笑眯眯地说:“就演个妈妈。”她一下子乐了,咧开嘴笑:“演妈,我可在行了。”后来,这段插曲被制成了电影的预热视频,有一位网友看了之后在留言里开玩笑:“年初看她(张小斐)当妈,后来好不容易把辈分拉回来了,结果今天一下又是回到解放前。”

再次客串出演母亲的角色,是张小斐对众多观众对她期待的回应,既然有人还希望她能再演一次母亲,又恰好有合适的机会,她也愿意温柔的回馈。“其实一直说下一部戏不想再当妈的,但这次因为是个简单客串,戏份很少,就接了。”在这大半年中,关于“李焕英”的问题在对她的采访中一次又一次地被谈及,她也总是温柔且耐心地回答。实际上,她心里是知道的:在电影下档的那一天开始,还有继写完那一篇出演感想后,“李焕英”和她就已彼此告别了,只是这个角色给她带来的影响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还在默默发酵。她由衷地感激这部作品给自己带来的一切,也感恩因此获得的巨大关注,让她成为今时今日的她。但与此同时,她也早已经开始试着为下一个角色酝酿新的情绪和故事,“她(李焕英)给我带来了重要的事业转机,我理解所有人的关注,我也不会避而不谈的。好的角色是可遇不可求的,李焕英是一个特别珍贵的礼物,我会好好地把她放在心里,珍藏起来,然后期待与下一个新角色的相遇。”

杂志的这一期拍摄企划与 Lanvin 的“非凡女性”主题有关。“非凡女性”的定义,每个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解读,独立自信、砥砺前行,这些优秀的品质都可以被视为是“非凡”的那一面,温柔,也是如此。若是将“温柔”一词进行拆解,一是友善、体贴,二是以柔克刚——这些在张小斐身上,也能找到一二。经纪人忆起,有好几次外出工作,张小斐都会自己开车,她与团队同事之间的关系也都一直和谐融洽,采访前一天还和公司的同事们去了环球影视城团建。她知道粉丝对她抱有很多期待,她多数情况下都会放在心里,然后找到合适的机会满足大家:为了兑现票房满10亿的承诺时,她跳了女团舞;网友想多了解她的日常,她就拍了活动后的有趣短视频。“我知道好多人都对我充满了善意的期待,所以就想着尽量回馈大家的期待,”说着,她又笑着补充上,“这不也能让大家发现我多才多艺嘛。”

而在她的生命中,那位极其重要的“非凡女性”是母亲。母亲节那一天,张小斐在微博上发文提到:母亲在近几年似乎变得柔软,不那么“刚强”了,也许是自己长大了,她也终于可以依靠我。在她的记忆中,母亲从小就对她管教严格,很少主动夸她,还要求她凡事都要有目标,时时教导她要多想想别人对她的好。

“她让我要一边想着别人对自己的好,一边靠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往前走。”后来,她当了舞蹈生,而演员之梦仍是心未死,辗转反侧后惴惴不安地打电话告诉母亲自己的决定,说想当演员,本以为母亲会反对,但对方的第一反应是担心她会不会吃苦以及依然是无条件地支持她。“她是那个在人生十字路口,给了我无限精神上支持的人,哪怕如果我失败了,被打回了原形,她只要在我身后,我就觉得有无穷的力量。”最近这一年中,她记得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在《你好,李焕英》上映时,母亲特别给她打了一通电话,破天荒地夸了她。“我妈难能可贵地在电话里说,‘我今天一定要打这个电话来表扬表扬我的女儿,我女儿可真棒’,因为我妈以前老觉得女儿是不能夸的,一夸就会骄傲,就会自满,”张小斐笑,“所以这通电话对我来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了。”

“把握当下”,这句话在时下的确很像是一句陈腔滥调,之于张小斐而言,这是她目前能够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的根本。我们多数人年轻的时候,每天都盼着快点成长,带着一种对未来想象时的激动和豪情壮志,待过了一段时间,尽管这种热情会慢慢冷却,但对现实、对自己的认知会变得慢慢地自洽。纵然在旁人眼里你会有千般姿态,但对当事人来说,个中酸甜苦辣唯有自己才知晓,随后在慢慢的探索中,逐渐寻到属于自己的为人处事之道,也感受到来自自己的力量,并且可以凭着这股力量,持续不断地走下去。“我现在几乎每天都在花时间思考,思考该如何让自己继续走下去,去往一个更好的方向——这是我目前唯一能够努力的东西。”

原标题:《封面故事|张小斐:与不确认感共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