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功勋》之《申纪兰的提案》:把故事讲得好看,很见功力
《功勋》正在热播,豆瓣9.1分的评分足见观众对它的认可。不同导演完成不同单元,各有各的风格和特色。这其中,由林楠执导、巩向东编剧、蒋欣领衔主演的《申纪兰的提案》,是可看性很高的一个单元。
《申纪兰的提案》海报
《申纪兰的提案》一上来就先声夺人。它从1946年秋说起。蜿蜒壮阔的太行山,嘹亮的民歌,申纪兰嫁人了。她坐在贴着大红喜字的驴车上,正赶着去新郎家。在驴车上,她拿出一双送给新郎的布鞋,还跟自己的脚比较一下,竟然发现一样大。二姐说她那么大脚板,还好意思比。但申纪兰一脸无所谓:“大脚咋,大脚站得稳,走得快。”
申纪兰坐姿“豪迈”,不拘小节
驴车突然半路“抛锚”,婆家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来得快点,新郎官所在的部队不定什么时候就走了。换成其他新娘子,可能就哭哭啼啼不知所措了。申纪兰毫不畏惧,直接自己上前拉车,还笑着调侃自己不是纸糊的,“我能受”。就这样,她用厚实的臂膀、稳健的步伐,愣是自己把嫁妆给拉到婆家。
申纪兰自个拉车
一阵闹腾的迎亲仪式后,却不见新郎官来接亲,婆婆急急忙忙跑过来说新郎官走了。紧张激昂的配乐下,申纪兰拿着自己为丈夫纳的鞋,二话不说就跑去追。好不容易看到崖对面的大部队,看到了自己的新郎,她噙着泪花笑了,让男人放心去前线,家里有她呢。在全营官兵的见证下,她跟新郎官隔着太行山的峡谷来了一个拜堂成亲。
特别的婚礼
这个开篇写得很好,也很大胆。它带有很强的艺术虚构性,看似与申纪兰的提案这个主线无关,实则不然。娶亲之路上的一波三折增强了情节的可看性,一开篇就引人入胜;同时申纪兰的性格特征也在这一波折中立住了。“我能受”“家里有我呢”是她反复说到的台词,她也说到做到,体现出她的豁达、能干。无论是对自己大脚的悦纳,还是自己走去新郎家,抑或追赶新郎大部队送上自己给他做的鞋,也足见申纪兰不是寻常女性,不活在刻板成规里,不循规蹈矩,骨子里有敢为人先的精神。
蒋欣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在内娱“白幼瘦”审美风向下,还真没几个人能够演好申纪兰。蒋欣相对厚实的体格把申纪兰那种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气势给演出来了。蒋欣为了角色特意晒黑了5度,表演时不施粉黛,演出了太行山女人辛苦劳作留下的沧桑印记。尤其是两条粗黑的辫子,充满感染力的笑容,也体现出人物的乐天精神与坚韧生命力。
蒋欣塑造角色的能力很强
《申纪兰的提案》聚焦的是申纪兰从1946年出嫁到1954年当选第一届人大代表期间的人生岁月,还原了她带领西沟村妇女参与劳动、争取权益的故事。她倡导并推动了“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为争取男女平等做出巨大贡献。
在当前看来,“男女同工同酬”是一个常识。但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有这样的意识、并勇敢提出这样的理念,可以说是石破天惊。该如何表现出这一提案的难能可贵?
编剧在戏剧冲突的把握上很有想法,他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并且用生动鲜活的人物与故事表现出来。
侧面烘托上,编剧着力凸显了申纪兰面临的阻力。第一重阻力主要是观念上的。彼时的西沟村,男权色彩非常浓厚,女性地位很低,人们普遍信奉的理念是“好男走到县,好女不出院”。女性的职责就是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男性不相信女性的劳动能力,也不支持女性下地干活。
编剧刻画了李大嘴这样一个小人物。她连续生了两个女儿,一直渴望生一个儿子。好不容易以为怀孕了,在被医生告知是“诈胡”后,李大嘴被丈夫脱鞋殴打,而李大嘴也逆来顺受。在申纪兰带领妇女纺花后,李大嘴也很羡慕,但在丈夫的权威下,她连迈出大门都战战兢兢……
李大嘴这样的小人物刻画得很生动
无论是李大嘴,还是秀芝她爹这个江湖郎中,编剧寥寥数笔就把人物给立住了,把男权思维的根深蒂固体现得淋漓极致。在这一情形下,申纪兰每跨出一步都需要极大的勇气。
好朋友秀芝因落后的接生法,生产后感染死亡。当时村里人都把责任推到申纪兰头上,认为是申纪兰带着秀芝劳动才导致悲剧发生。申纪兰不仅经受着失去好友的巨大痛苦,也感到深深的孤独、无助和自我怀疑。
申纪兰被误解
这是剧本的一个高光桥段。主人公的脆弱,让观众看到了她作为普通人的那一面,她不是神,她默默承受了太多;而从戏剧冲突角度来看,秀芝遭遇意外、申纪兰洗清冤屈,情节跌宕起伏,情绪大起大落,感染力很强。
在正面描写方面,编剧同样把故事写得非常好看。比如申纪兰教村里的妇女纺花,棉线能换小米,大家纷纷响应。也果真,申纪兰换回来了满满一车的小米。编剧别出新裁之处,是让妇女纺花组来了个男同胞歪歪。起初他被大家看不起,男人干女人活?但申纪兰不嫌弃,认为既然女人能干男人活,男人当然也能干女人活。
终于歪歪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小米。他抓了一把生的就往嘴里塞,又突然哭了起来,嘴里嘟囔着告诉他死去的娘:他也吃上自己挣的小米了。这苦尽甘来的一刻,证明了劳动的价值,催泪效果也是杠杠的。
歪歪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小米
有了前面的铺垫之后,《申纪兰的提案》到了最后两集才进入正式的主题:同工同酬的提出。
1951年西沟村合作社成立了,申纪兰带着西沟村妇女一路从旧社会走了过来,妇女们也成了合作社的社员。很快女社员就被区别对待了,把女社员按半个人算,妇女的积极性严重受挫。为了证明“男女同工同酬”的合理性,申纪兰组织女社员同男社员开展劳动竞赛,证明了女性劳动能力并不比男性差。1952年,西沟村就实现了“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
1954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申纪兰倡导的“男女同工同酬”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这是历史性的一刻,男女平等又往前迈出关键的一步。
好的主旋律作品,应当以一个好看的故事抓住吸引观众,在好看的同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主流价值的传递。《申纪兰的提案》就做了很好的示范。它以好看的情节包裹住核心议题,不是生硬地切入、喊口号式表达,而是耐心地铺陈,层层推进,最后水到渠成。观众信服了故事,功勋的形象由此变得鲜活,并真正活在观众心中。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