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汇率波动不必过度反应

2016-06-17 19:30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近日创下2011年年初以来新低。5月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逾1.7%。但市场并未出现去年年底、今年年初那样的恐慌,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资本外逃。

市场对两次人民币贬值的不同反应与客观环境有关:去年美元刚进入升息通道,而这次美国5月的非农数据让美联储暂缓升息;去年人民币贬值的时候,很多国内企业急忙偿还了外债,使得近期的外债偿还压力锐减;中国第一季度的宽松信贷,推高了中国房市等人民币资产,减少了资本外流的压力。

实际上,央行的不同政策应对更值得关注。

市场的镇定来自于央行的镇定。去年811汇改后遭遇的外汇市场动荡,是央行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第一次面对如此大幅度的贬值压力,央行的应对略显惊慌。例如,对短期的贬值压力容忍度不够,用外汇储备强行干预市场,而外汇储备流失的速度给了市场极大的负面信号,进一步引发资本外逃。而最近这一次人民币贬值,央行没有对短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做出过度反应,外储水平的稳定给了市场正面信号,如此,市场反而更稳定了。

从这两次央行的应对可以看出,稳外储所带来的正面信号非常有助于汇率的稳定。如果央行在面对外汇市场压力时,慌忙地卖外储去稳汇率,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央行采取的“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形成机制,增强了央行和市场的沟通,增加了央行政策的可信度,降低了央行政策调控的成本。

适时和暂时的资本管制对于减少资本外逃以及稳定汇率有一定帮助。央行与其卖出大量外储,给市场以外储快速流失的负面信号,还不如暂时加强资本管制:比如,防止“蚂蚁搬家”式的资本外流,或者暂缓安邦等企业的对外并购。这些资本管制措施不是原有政策的改变,而是原有政策的加强执行,是在政策执行层面的微调,不会引起资本的恐慌。

可以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等股权类,或者长期债务类的资本流入,但是,对于短期债务类资本的流入需要谨慎。不能因为需要资本流入来抵消人民币的贬值压力,而积累更多的短期外债,使得未来资本外逃的压力更大。

在中国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央行和市场完全可以更有信心地面对短期的汇率波动,不必对之做出过度反应。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