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入局生物产业竞争赛道,南京欲打造生物经济“第一城”
又有一个城市将生物产业作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近期,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南京市生物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南京提出,将全力推动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3年实现生物经济产值4000亿元,达到翻一番的目标。
生物经济被认为是21世纪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产业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之后的第四次经济浪潮。
而医药与健康领域,正是生物经济的一大重点。
近年来,已有不少城市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伴随着一个野心勃勃的“三年行动计划”和即将在南京召开的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峰会,江苏乃至全国的生物产业竞争赛道上又多了一个入局者——南京。
为什么生物产业是城市的下一个机会?
市场前景和技术创新,或许是生物产业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成为热门的两大原因。
2020年中国进入人均万元美元的中产社会,进入了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驱动经济的大时代,民众从吃饱穿暖,到汽车、家电等标准化工业品,再到教育、医疗、金融等服务需求。生物医药产业正当其时。
技术创新则是支撑这一产业发展的现实动力。
来自生物技术和其他领域前沿技术正在全流程地改变医疗行业,过去事后的、通用的疾病治疗正在转向事前的、个性化的、精准的医疗保健。
以癌症治疗为例,中科院神经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仇子龙认为,人类对抗癌症等疾病可分为三大战役,一是化学药,即合成药物,二是免疫细胞,运用基因技术让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三是终局之战,即防患于未然。
这三大战役的演变正是技术创新带来的。无论是从前端医疗诊断还是到中端医疗过程、末端制药环节,传感器、网络和人工智能、基因组学等技术正在帮助早筛早诊,发明新药等等。
无论上述哪一个领域的突破,都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对城市而言,背后拉动的产业链和就业人数是巨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生物医药产业有一个特点,细分领域多,看似一个市场,其实是几十个完全不同的平行市场。这与IT产业不同——IT领域分布集中,除了几家头部企业,其余都是小公司,而生物医药产业分布分散,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容易出大公司,而且互不竞争。
这使得不同城市在押注不同的生物医药产业赛道进而展开竞争上,都有一定现实可行性。
南京雄心
在生物医药的区域版图上,南京在过去优势不算突出。
从医药制造业资产总额来看,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与江苏省内城市相比,据2019年医药制造业资产总计数据,南京(约491.72亿元)排名第3,低于省内的连云港(约650.98亿元)和泰州(约640.37亿元)。
2020年或许可以看作一个发展节点。
国内外健康产业先发地区经验表明,持续延伸拓展产业链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2020年,为抢抓机遇,南京市把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作为“八大产业链”主攻方向之一,先后出台多个政策措施。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统筹规划下,产业链发展提速明显。
当年,全市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实现营收2650亿元。
根据火石数据库显示,截止2020年8月31日,南京市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企业数量达28362家,近五年的年增速达20%以上,拥有2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827.34亿元。
据2020年相关数据显示,南京市已形成比较全面的生物医药产业链,覆盖了化学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及现代中药等各细分领域的研发、生产与流通等各个关键环节,并在抗肿瘤药物、心脑血管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基因技术和细胞治疗等领域优势显著。
比如,化学药领域中, 汇聚了先声药业、奥赛康、绿叶制药、南京正大天晴等企业。生物制品领域中,汇聚了传奇生物、康舟医药、美药星、北恒生物等企业。
不过,当前南京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虽初步形成全产业链布局态势,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比如健康服务与制造整合不够,产业要素协同不充分,以及资本活跃度不高,产业园区品牌影响力不高等问题。
再如,作为新药研发的关键环节的临床药物试验方面,近年有所发展,但牵头PI(项目科学家)较少,临床药物试验伦理未能实现区域互认、试验效率不高。总体而言,区域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增长与政策竞争压力大。
这或许是南京将目标瞄准范畴更广的“生物经济”的一个考量因素。
南京官方文件称,仅立足医药与健康领域,南京的产业竞争优势尚不能完全凸显,在与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竞争中无法体现规模优势,在省内与苏州的差距较大,与无锡、泰州、连云港等市也基本处于同一发展水平。
但从生物经济角度,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能源等技术加速融合,南京则可更好地体现自身的发展优势,更利于提升南京市的城市首位度和产业竞争力。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