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立体交通工具巴铁亮相轨交展,“蚕宝宝”电车明年在沪试运营

澎湃新闻记者 李继成 俞凯 实习生 范瑊珺
2016-06-13 21:51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流线型车头、披着蜜瓜黄外衣……之前被上海市民亲切称为“蚕宝宝”的松江有轨电车首列车已于日前下线,并将出现在6月14日开幕的2016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览的布展现场。13日,澎湃新闻记者前往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览会探营,一睹松江有轨电车首列列车的真面目。此外,上海8号线三期的胶轮系统以及上层载客下层可通行小轿车的巴铁也将在展会上亮相,更多城市轨道交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将同台竞技。

被上海市民亲切称为“蚕宝宝”的松江有轨电车。

“蚕宝宝”计划2017年开通试运营

区别于过去的有轨电车,现代有轨电车不仅速度更快、噪音更低,而且采用了更多的新技术和人性化的设计,体现了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表示,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全球面临能源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是“绿色”、二是“智能”。

此次展出的松江有轨电车,由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上海轨道交通设备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和制造,将运营在松江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T1线和T2线两条线路上,这也是上海首列100%低地板有轨电车。

据工作人员介绍,松江有轨电车采用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CITADIS有轨电车技术,车辆采用5模块编组,全长约33米,宽2.65米。参展的有轨电车地板面和站台在同一水平面,车内无纵向斜坡,完全实现100%低地板,而车门距地面只有33厘米的高度,乘客可以很方便地上下。

这列车左右两边各有6个车门,为了适应高峰时段大客流的需求,车内中间部分的座椅可折叠,座椅折叠起来后,边上设置了软包,可以让站立的乘客靠得舒服些。

“松江有轨电车通过技术引进,实现了自主化设计和本地化制造。在松江有轨电车上增加了紧急牵引功能和主动防护体统,采用超级电容让车辆在无触网路口快速通过,或者在触网无供电情况下迅速到达下一站,车内还设有变频空调及节能照明系统,不仅能更好地适应上海各类复杂的道路状况,而且达到低能耗零排放的要求。”工作人员表示,模块化的设计便于组装、拆卸和维护,可以根据需要定制5模块或7模块的车型。

据了解,松江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T1线起点为辰塔路站,终点为新桥站,全长约15.6公里,设地面车站22座;T2线起点为三新北路站,终点为锦昔路站,全长约15.3公里,共设20座地面车站。两线计划于2017年开通试运营。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的统计,截至2015年12月31日,我国内地开通运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共24个,运营线路总长度达3010.6公里、运营车站1998座。开通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的城市有9座,线路长度222.2公里,车站247座。

同济大学教授顾保南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面对城市拥堵情况的加剧,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军”,“十三五”期间无论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还是现代有轨电车,仍会有一个较快的增长。“在现代有轨电车方面,‘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只是大规模发展的序幕。目前100多个城市规划了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如按这些规划实施,2020年的现代有轨电车线路总长可能超过2000 公里。此外,通往远郊的市域轨道交通以及中低速磁浮列车等新的轨道交通系统制式也将会得到发展。”

上海轨交将采用胶轮系统车辆

一种可以上层搭载乘客、下层通行轿车的新型立体交通工具——“巴铁”

目前,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很多城市都在引进和建设城市快速公交(BRT),澎湃新闻探营时发现,一种可以上层搭载乘客、下层通行轿车的新型立体交通工具——“巴铁”也作为新技术、新产品在本届轨交展上亮相。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带来了电力驱动的新型大运量高效低碳公共交通工具“巴铁”的展示。“巴铁”将城市快速公交(BRT)与地铁机车等优点融为一体,车辆上层载客,下层则是空的,左右两条轨道安置在两条车道的最外侧,与地面齐平,类似于有轨电车的轨道,跑得更快的小汽车可以穿过“巴铁”空心的“肚子”实现超车。

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介绍,全球首辆“巴铁”试验车将于今年8月在秦皇岛投入试运行,目前,试验车车身整体骨架已经完成,正在紧张制造内饰骨架、安装地板、车头玻璃钢等。

此外,上海目前的轨道交通以地铁为主,将来有更多的新型车辆投入使用,其中就有8号线三期采用橡胶轮胎的胶轮系统车辆。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公司将展出的单轨捷运列车的模型,看似像上海地铁1号线,但两侧的车轮被包裹起来,车型更具未来感,而且只有中间的一根轨道。

“已经中标上海8号线三期项目核心设备总包。”相关研究人员表示,8号线三期采用的制式被称为旅客自动捷运系统(APM),中间的轨道是导向轨,用来控制列车行驶的方向,两侧则是橡胶轮,展出的胶轮路轨列车模型具备无人驾驶、灵活编组等功能,同时也将最大程度减少噪音,便于在大型居住区中使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