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十诫》:每个人的生活都值得细细品味

刘行
2016-06-13 11:06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十诫》剧照

那是1980年代一个寒冷的雨天,无所事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1941-1996)漫步在华沙街头,因为掉了一只手套,心情不是太好。

或许不仅仅因为手套——“波兰到处充满了混乱和无政府状态”,戒严令已经结束了,与之一起结束的还有跟很多朋友的关系,失业率居高不下,物资短缺导致商店总是大排长龙,可大家口袋里又没几个钱,人们感到前路茫茫。

突然,他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那是当律师的朋友皮耶斯维兹(Krzysztof Piesiewicz)。

事实上,皮耶斯维兹不仅仅是朋友,还是他的剧本合作者。两人相识于1982年,当时基耶斯洛夫斯基想拍摄审判政治犯的法庭纪录片,皮耶斯维兹是许多政治犯的辩护律师,后来纪录片变成一场恶作剧,取而代之的是,两人关在小黑屋中,一支烟接一支烟聊出了《无休无止》(No End)的故事。

眼下因为戒严令结束了,皮耶斯维兹的工作量骤减,成了四处游荡的闲人。不知从何谈起,他对基耶斯洛夫斯基说:“应该有人制作一部关于‘十诫’的电影。”他又说:“你应该去做。”

《十诫》剧照

故事

从基耶斯洛夫斯基开始认真考虑皮耶斯维兹的提议时起,他就决定要把背景放在当下。他想到可以将《十诫》(The Decalogue)制作成十部独立而有些许关联的影片,分派给十位青年导演,每部一小时,之后在波兰电视台播出,以便让年轻电影人有崭露头角的机会。

待到他与皮耶斯维兹合力把剧本写出,才意识到舍不得把它们拱手相送,非得全部由自己来执导才行。究竟是怎样的故事令基耶斯洛夫斯基无法忍痛割爱?

它们的主人公都是普通人,年龄、性别、职业不尽相同,但似乎都陷入了生活或者精神的某种困境中。

有人因为信仰而丧失了最亲的人(第一诫:除我以外,不可有别的神);

有人在濒死的丈夫和未出生的孩子间难以抉择(第二诫:不可妄称你主上帝之名);

有人在圣诞夜放下家人,陪着前女友寻找丈夫(第三诫: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有人并不想知道从小养到大的女儿是否是亲生(第四诫:当孝敬父母);

有人毫无缘由地杀人,又因法律之名而被杀(第五诫:不可杀人);

有人因为爱而偷窥对面居民楼的女子(第六诫:不可奸淫);

有人生下女儿却无法成为母亲(第七诫:不可偷盗);

有人因为一次无奈的欺骗而悔恨终生(第八诫:不可作假见证陷害);

有人彼此相爱却无法信任(第九诫:不可觊觎人妻);

有人因为失去钟爱的物品而怀疑最亲的人(第十诫: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

这些人汇集于华沙的同一幢楼里的,他们是自己的故事里的主人公,又是别人故事里的过客。

《十诫》剧照

在第八个故事中,基耶斯洛夫斯基借剧中人之口点出如此安排的用意:哲学教授索菲亚在课堂上将第二个故事作为道德困境的案例,以此引出自己二战时为了保护抵抗组织而拒绝援救犹太女孩伊丽莎白的旧事。

两人达成和解后,索菲亚告诉伊丽莎白,课堂上的故事的主人公也住在自己的公寓楼里,伊丽莎白感叹:“真是一幢有趣的楼房。”索菲亚笑了笑说:“就跟其他房子,所有的房子……所有的公寓一样。”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夫子自道是:“我相信每个人的生活都值得细细品味,都有它的秘密和紧张刺激的事件。”(《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文汇出版社)

观众不难发现,这幢公寓楼的辨识度很低,很像我们居住的那个小区,于是不由去想那些故事很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自己或者邻居身上。因此,其中蕴含的道德与伦理的考量与挑战才更值得我们去细细咀嚼。故事本身不复杂也不深奥,但是如何解读背后的寓意,相信每个人、每次观看这部系列电影都会有不同的感觉。

这或许就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伟大之处吧,他将电影视为自我表达,采用的方法却不是直抒胸臆,而是以情节剧的形式,引导观众自发地去思考。

诚如另一位伟大的导演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在《十诫》英文版剧本的前言中所言:“通过故事中戏剧化的情节设置引出观点,以此获得额外的力量去引导观众主动发现而不是被动地告知发生了什么。他们(基耶斯洛夫斯基和皮耶斯维兹)具有令人折服的才能,你从不会看到他们何时抛出自己的观点,而是要等到你的心灵被深深打动之后才会意识到。”

《十诫》剧照

《十诫》剧照

故事之外

《十诫》拍摄和诞生的阶段,恰恰是波兰社会急剧动荡时期,新的政党、新的社会制度即将取代旧的。当时波兰国内的文化气候已不像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机遇之歌》(Blind Chance)和《无休无止》时那样紧张,所以最初他曾考虑将那些故事置于政治环境中,但后来他决定回避政治,仅仅聚焦普通人的生活常态,因为“到了1980年代中期,政治对我们不再有吸引力”。

“皮耶斯维兹和我都认为政治不可能改变这个世界,更不用说把它变得更美好了。同时,凭直觉我们猜测《十诫》有海外市场,于是决定把政治撇开。”(《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十诫》剧照

除了政治环境之外,基耶斯洛夫斯基也省去了波兰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比如买东西要配给卡还要排队之类。刻意忽略现实的细枝末节,转而将篇幅都集中在情节本身的处理方式,令《十诫》超越了国家与时间的局限,并赋予其寓言的色彩。

虽然《十诫》的创作灵感最初来源于《圣经》中的“摩西十诫”,但其实它跟宗教的关系是疏离的。十部影片都没有提到具体的诫条内容,事实上,每个故事对应的诫条是后来加上的。按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本意,根本无需刻意提及诫条。

“演员里有些信教的,非要我告诉他们自己演的那集和哪一诫有关,否则便不愿出演。”“但这其实根本无关紧要,你大可以把第六个故事和第九个互换,把第四个与第七个互换。”(《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是把“摩西十诫”作为宗教的清规戒律来探讨,而是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道德准则,不论是否是教徒都会遇到片中主人公相似的道德与伦理困境。影片中也的确有涉及宗教问题,比如第一个故事中,相比宗教,身为数学教授的父亲更信赖科学,也以此教育神童儿子,最后却令儿子命丧冰面破裂的湖中。其实,这个故事探讨的主题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信仰”,不论是上帝、科学还是自我,信仰的排他性常常是悲剧的导火线。

在十部影片中,有八部都出现了同一个路人(基耶斯洛夫斯基原本打算让他出现在所有十部影片中,但最后剪辑时考虑情节的合理性减去了其中两部的画面),他有时是流浪汉,有时是划船者,有时是旁听学生,有时是骑车人。虽然许多人将这个角色解读为冷漠地注视着人类的“上帝”,但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这种看法不置可否:“我不知道他是谁,也许就是来观察我们,看看我们的生活。”

“有人称他为‘天使’,而出租汽车司机(第五个故事中的被害人)则会称他为魔鬼,在剧本中他则常被称为‘年轻人’。”(《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粗心的观众不会注意到这个旁观者,而细心的观众也无法从他眼睛里读出更多的内容,无法用二元对立的善或恶来判断他,如同我们无法审判影片的主人公们。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虽然《十诫》最初是为电视台拍摄的,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拍摄方法其实跟拍电影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是拍电视给的钱少,但必须更快完工。我对两者的态度都是一样的——或许拍电视时还要更严肃一些:毕竟这不是我自己的地盘,得规矩一些。”(《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

所以,这是一部绝对值得在影院观赏的电视作品。

2000年,《十诫》的DVD在北美发行之际,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还感慨除了威尼斯等少数电影节外,全长十个小时的《十诫》很难有缘在影院与观众见面。

现在,上海的观众有幸成为少数的幸运儿——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将分五天,每天两部,放映完整版的《十诫》。今年时值基耶斯洛夫斯基逝世二十周年,在影院里重温这部名作,正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