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
- +1445
罗某平被拘,人民日报:敢公然侮辱英烈,看看迎接你的是什么
正在热映的电影《长津湖》将观众置身于抗美援朝战争长津湖战役的悲壮场景中,引发国人表达爱国情怀,向英烈致敬的热潮。特别是影片中再现的战士俯卧严寒中的阵地上,被冻成冰雕英勇牺牲的史实,让人瞬间泪目,为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战斗精神而动容。
然而,在国人向“冰雕连”致敬之际,竟有个别人对志愿军战士出言不逊,甚至嘲笑辱骂,令人愤慨,受到舆论谴责。最终,此人也因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被警方刑事拘留。抗美援朝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正因为志愿军先烈英勇战斗,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无论从情理还是从法理看,辱骂英烈都是绝不可以接受的。
一段时间以来,有些人借网络空间公然散播历史虚无主义,扭曲党史国史,特别是把焦点对准英雄烈士,传播谣言,极尽侮辱、抹黑之能事,他们以为网络可以是法外之地,发个只言片语、图片段子,不会被追究责任,大有习以为常之感。实际上,这种行为危害极大,对此社会各界多有批评,国家也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就是为了杜绝这种现象。
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明确规定了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在网络上无论抖机灵还是放冷箭,都不能挑战法律,不能亵渎英烈。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有人不仅不知悔改,还敢公然违法法律,迎接他的只能是法律的严惩,这也是一种警醒和警告。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抹黑英烈,肆意散布历史虚无主义,这样的言论观点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都是不能容忍的。捍卫英烈名誉和荣誉是法律规定,也是公民责任。
“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他们不打仗。”这是影片的台词,也是志愿军将士的心声。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英烈的尊严不容羞辱,这是国家法律和全国人民共同捍卫的,不容挑战的坚定价值。
- 春启新程
- 又一批“点对点”务工人员抵沪
- 韩国棋院变更引争议盘外规则
- 湖南省文旅厅:春节假期第七天,湖南客流2106.83万人次
- 山东发布二十条措施促进住房领域消费,着力推动一季度“开门红”
- 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苏麟的诗《断句》中,“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下一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边前卫:上海 青岛
中场大脑:广东
双后腰:延边 武汉
边后卫:西藏 四川
中后卫:内蒙 大连
边前卫:上海 青岛
中场大脑:广东
双后腰:延边 武汉
边后卫:西藏 四川
中后卫:内蒙 大连